2024-01-19 09:01:59 | 找车网
这个事情其实很简单,因
为特斯拉的车辆在刹车的问题上确实会存在一些隐患,所以很多消费者对特斯拉的质量产生了质疑,这个时候特斯拉也正是做出了官方回复。
很多消费者其实本来特别看好特斯拉这个品牌,他们不仅觉得特斯拉的性价比非常高,同时车辆的驾驶感也非常强,但是有些驾驶者在驾驶特斯拉的时候会发现存在一些安全隐患的问题。
特斯拉的海南碰撞事故是怎么回事?找车网
一名海南的男子在驾驶自己的特斯拉车辆的时候,因为路面比较湿滑,这个时候男子便不小心撞到了护栏上,后来经过调查,这个车辆本身并没有这个问题,但是却因为驾驶的缘故而导致车辆出现碰撞事故,后来特斯拉的工作人员也前来调查。
特斯拉后来也派出了其他车辆前来测试。
后来特斯拉也派出了另一个车辆前来测试,在路过这个地方的时候,同样因为没有刹住车而撞到了护栏,虽然不同的车辆在这个路段都会发生危险,难道是因为特斯拉的感应问题本身就存在隐患吗?这个时候很多网友就产生了质疑,难道是因为特斯拉的车辆本身存在问题,才会发生这样的事故吗?目前来说特斯拉已经做出了正式回应。
特斯拉是怎么回应的?
特斯拉的回应比较敷衍,因为特斯拉觉得质量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事故,主要是因为路面太过于湿滑,以至于刹车的时间和力度都不够,在这样的情况下就导致了碰撞事故的发生,可以看出这个答复并不能够让大家满意,至少目前为止,依然会有很多消费者觉得特斯拉的质量会存在问题,并且也会对特斯拉的驾驶安全问题产生质疑。
特斯拉回应海南碰撞事故,特斯拉汽车频频出事故是因为特斯拉作为新能源汽车的领导品牌,并且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所以只要有特斯拉的事故发生就会被曝光关注。
一:特斯拉碰撞事故
3月初在海南一停车场发生了一起特斯拉碰撞事故,根据车主的描述是当时在停车场行驶时,车辆在踩了三脚刹车的情况下无法停车,最终导致车辆撞上护栏的事故。随后这起事故备受人们和特斯拉的关注,随后特斯拉官方邀请第三方检测机构,对事故车辆的制动系统进行检查,结果显示车辆刹车系统合格。特斯拉对这起事故的回应是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事故发生地点的地面比较湿滑泥泞,车辆轮胎的抓地力不足造成刹车距离边长;其二是车主在前两次踩刹车时力度太小,不足以产生足够的制动力,等到第三次才有大幅度踩刹车,但此时刹车距离已不足才撞向护栏。
二:事故原因的分析
根据特斯拉官方对碰撞事故原因的解释,一个原因是事故发生地点的地面出现大量的沙石和积水,路面比较湿滑泥泞,轮胎的抓地力不足造成刹车距离变长,但是当时事故发生在一处停车场内,车辆在停车场的时速一般都不快,即使在泥泞湿滑的路面,一般的车辆都可以在低速状态下刹车停稳,除非事故车辆的四个轮胎表面都覆盖了一定厚度的泥土,才有可能造成轮胎与地面无摩擦力。另一个原因是事故车主一开始没有进行有力的制动操作,错过最佳的刹车时机导致刹车距离不足,特斯拉汽车是可以查询到汽车的工作状况,包括可以查询到刹车前期的制动压力较低,等到碰撞前0.5秒才有大幅度升高的制动力,并且这个过程中未发现车辆加速踏板、制动系统和驱动单元有故障,所以这个说明应该是比较可信的。
三:事故的复盘操作
针对特斯拉对碰撞事故的回应,事实上存在一定的质疑,为了验证这些说法可以找到一辆与事故车辆同一型号的车型,用特斯拉回应的说法进行复盘操作一遍,如果车辆也会出现相同的情形,那就证明特斯拉官方说法的正确性;再者也可以找一辆其他品牌的车型,用相同的操作方法复盘一次,看其他品牌的车型能不能刹停,如果可以刹停那就证明特斯拉汽车的制动系统存在一定的缺陷,需要及时进行更新防止再次出现类似事故。
近一段时间以来,关于Tesla特斯拉的话题和路上的Model 3一样,是越来越多……而我今天要说的是充电,无关其它。买一款纯电车型,无论是特斯拉的产品或是其它品牌的产品,除了喜欢,都得考虑比较现实的充电问题,那么特斯拉是怎么解决用户充电焦虑的呢?
8月28日,特斯拉就"Tesla充电网络布局"话题,在北京华贸体验店举办一场"T-talk"线下分享讨论会,北京华贸同时也是北京首个V3超充站所在地。"T-talk"是特斯拉发起的线下活动,由官方定期邀请媒体及社会各界人士,一起讨论行业现状、技术发展,共同推进行业进步,特斯拉也想借此搭建起与媒体及公众沟通的桥梁,摘掉被扣在头上的"低调"、"沉默"、" 不沟通"的帽子。而关于解决用户充电的问题,特斯拉主要有以下4种方式,基本上涵盖了用户的日常所有用车场景!
1、家庭充电服务包(慢充)。
购买特斯拉的车型,下单订购时,如果确认有安装的条件,特斯拉提供有偿安装"家庭充电服务包",的服务,价格为8000元,含80米的基本布线施工和辅材。超出限定米数的线缆材料费,将收取每米70元(220V电表)或每米90元(380V电表)的费用,如果产生其它费用,也是明码标价收取。
如果能安装家充桩,无论是什么车型的特斯拉车主,都可以做到家中有桩,心里不慌。可以轻松实现,晚上充电,次日满电出发,充电体验远胜于加油!彻底解决焦虑!而且充电费用也很实惠,以北京为例,家充桩1度电(kW·h)大概5毛钱,按Model 3 车型百公里能耗12度电(kW·h)来算,行驶每百公里才需要大概6块钱左右的电费(所在城市与驾驶习惯不同,仅供参考)。
超出限定米数的线缆材料费,将收取每米70元(220V电表)或每米90元(380V电表)的费用。
2、超级充电站(快充)。
如果因为各种原因,如:没有固定车位等,无法安装家充装,也不必心慌!特斯拉给出的解决方案是"超级充电站",简称超充。这个超充值得重点说说!
超充站一般在哪里?怎么找?
特斯拉超充桩一般建设在繁华地段,如:商场、写字楼、城市核心商圈等,为了让车主在逛街、吃饭、上班时,就能给车辆充电,大大节省了找"桩"的时间。通过车载导航以及特斯拉APP即可方便查看位置,并且APP中能看出超充站是否正常开放,桩的总数量以及空闲数量。
除地面超充站,还有建设有位于地下车库的超充站。
在APP中查看附近的超充站情况
充电速度多快?
目前"超级充电站"采用高压直流快充(380V),分为两种桩,V2(第二代)与V3(第三代,2019年12月27日,国内首座配备V3超级充电桩的充电站在上海金桥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全新的V3桩正在逐步新增。
第二代V2超充桩:
充电功率最高只能达到120kW。由于采用"一拖二"的形式,每个配电站只能提供150kW的最大峰值充电功率,并动态分配,两辆车同时充电,可能会出现一个快,一个慢的情况,逻辑与充电顺序以及电池状态有关(V2桩不具备在途电池预热功能)。
第三代V3超充桩:
充电功率最高能够达到250kW,采用四个桩平分1000KW充电功率,不能存在"抢功率"的情况,而且相比上一代V2超充桩增加了电池在途预热功能,充电速度能够提升50%(需配合使用在途充电功能对电池预热)。
关于充电速度受:
具体车型和所搭载的电池、剩余电量、充电站负载、电池温度以及环境温度影响下一定会有所不同。
以部分Model 3车型为例,充电15分钟最高可补充约250公里的续航电量。V2超充桩充电15分钟大概能补充约200公里续航电量。实际充电时间主要在前半程拉开差距,也就是20-50%,充电时间基本能相差一半左右,如果充到日常使用的浅充、浅放区间的高线90%,充电时间相差并不会那么悬殊。
如果用车场景就是上下班,家里无法安装充电桩的,每周在超充加电一次,基本上可满足一周的通勤需求。
V2与V3充电速度不同,价格相同吗?
目前,全新的V3超充桩与V2的收费标准完全相同!即峰时时段(10:00-22:00)充电费为2.08元/千瓦·时(含服务费1.38元/千瓦·时);峰谷时段(22:00-次日10:00)充电费为1.68元/千瓦·时(含服务费0.98元/千瓦·时)。即插即用,先充电后付费,非常方便。
如何区分V2与V3超充桩?
目前,国内的超充桩在外壳上是没有标注V2和V3的,区分其实也比较简单,看充电线的粗细。粗的是V2桩,发热量比较大,手感较重。而线比较细的,是全新V3超充桩,采用了液冷散热技术,并且采用手柄式"充电枪"设计插拔更顺手。
有人充完电不走怎么办?
充完电后,超过5分钟不离开,每分钟收取最高6.4元的占位费!这也是特斯拉解决排队问题最简单最有效的方式。
有时候非充电车辆占位,也是让人很头疼!
以后新增的超充都是V3桩吗?
如果新增的超充站,将采用双桩并行的模式。如电力负载允许,优先安装V3桩,如果不允许,安装V2桩。在过去6年,特斯拉在中国布局了2500+个充电桩,采用完全自营的模式,国内除了"两头"地区,东北与西部地区以外,其余地区基本上已经做到了全覆盖,并且每年都在新增,2020年计划新增4000左右新桩!并尽最大可能发展V3桩。
3、目的地充电(慢充)。
目的地充电主要适用于100-400公里左右的长途自驾,以及城区部分目的地。特斯拉的目的地充电桩一般布局在商圈、酒店、休闲庄园、周边景点、热门自驾沿线,充电速度与家充桩一致,属于慢充。如从北京出发,周边比较热门的景点如:张家口、承德、秦皇岛、都建设有目的地充电桩,车主到达酒店后充上电,第二天即可轻松出行,解决了车主自驾游的充电焦虑与找充电桩的烦恼。当然,目的地充电桩相比超充数量还是有所差距。
红色细桩为目的地慢充桩
4、跨多省长途自驾游(超充与第三方并用)
很多车主会开着自己的特斯拉自驾游,距离远的可能会超乎你的想象,我所知道的最远有到过西藏……针对长途自驾,特斯拉在全国主要高速公路沿线都布局有超级充电桩,采用的是超充与第三方充电规划并行的策略。覆盖中国东西、南北主干道,车主可完成从北京到上海,哈尔滨到三亚、成都到上海、兰州到深圳等超长途自驾游。特斯拉高速沿线的超级充电桩并不是在高速服务区中,而是在附近沿线,需要下高速。如果不想下高速也没有问题,用车载导航设置目的地,会规划出沿途第三方充电站的位置(红色之外的标注),目前高速充电桩以国家电网为主。
红色之外的标注,均为第三方充电站所在地。
充电小贴士:
日常使用,采用浅充、浅放的策略,设置充电高线最高90%,长途行驶为100%。要避免过充、过放,如:100%用到10%以下,甚至100%用到0%,可以减少电池衰减。快充对电池有影响吗?服务中心的答案是,没有!
结 语:
特斯拉自建的超充桩,在保时捷推出专属充电桩前(合作模式),国内没有第二家新能源车企这么做,但是其性质上与保时捷还是有很大不同。完全自建、自营的模式,重投资、费时、费力、见效慢,这些是显而易见的。但有了超充,让很多喜欢特斯拉产品,但没有办法拥有家充桩的朋友,毫不犹豫的买买买!先不说特斯拉存在的其它问题,就只说在解决用户充电的这个问题上,我可以点赞给好评!
当然 随着销量大涨,超充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各种原因导致的充电速度慢,以及有些故障在所难免,也是需要广大车主朋友多些理解与包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特斯拉回应追尾货车致司机身亡事故,到底是怎么回事?特斯拉回应追尾货车致司机身亡事故,据报道称特斯拉全速追尾货车。一,或失控或没减速,导致全速追尾火车据报道称,此次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特斯拉因为全速追尾。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随着速度越来越快,惯性自然也就越来越大,而惯性越大,一旦发生事故,带来的后果更是不堪设想,而对于这件事的原因,大家也是纷纷猜测说是特斯拉会不会是因为失
特斯拉事件是怎么回事?特斯拉女车主撞车始末特斯拉是全球及国内销量最好的电动车,自2019年进入国内市场以来,其销量也说明了特斯拉在国内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影响力。相信大伙多多少少也听说了前段时间上海车展特斯拉一女车主的维权事件,那今个咱就前前后后回顾特斯拉车主撞车始末。事件起因:2021年2月21日晚6点车主一家游玩驾车回家,追尾连撞2车。司机为车主父亲。驾驶车辆:进口MODEL3标
特斯拉回应杭州地下车库事故,对此你怎么看?近日,一则“特斯拉回应杭州地下车库事故”的消息,引发了广大网友们的热议,在网上闹的沸沸扬扬。那么,特斯拉回应杭州地下车库的事故,他们是怎么回答的?我是怎么看的呢?第一,特斯拉是公布了行车的数据,数据表明这位女车主是先后进行了两次制动的,速度也是降了下来。第二,记者去采访女车主,女车主表示踩刹车能够感觉到速度减慢,但是就是踩不停。第三,我的看法是
广东特斯拉突然加速事故,特斯拉回应:全程没有踩刹车动作,你是否相信呢?2022年11月份,广东省内有一辆特斯拉在马路上造成了严重事故,司机开车的时间比较久,所以他们在面对警察的询问时声称是汽车出现了问题,车辆不断加速在马路上狂奔,似乎是失控了,而车主面对这种情况的时候,曾经尝试踩刹车,然而并没有效果。这件事情确实引发很多人关注,特斯拉公司的工作人员回应此次事件,他们表示司机全程没有踩刹车动
特斯拉跑高速比较费电,怎么回事?对电动车而言,电池衰减一直是个棘手的问题。无论是咱们的车友群还是后台留言,处处都能看到大家对这个问题的担忧。来自央视财经的一份调查也显示,电池衰减是仅次于充电桩、续航的第三大问题,它不仅会影响到日常用车,还会决定二手出手的保值率。电池到底耐不耐用?续航是不是一天不如一天?凡是涉及到电池衰减的负面新闻,网上随便一抓就是一把。或许就是因为这样的对比反
东南得利卡发动机故障灯常亮是怎么回事汽车发动机故障灯常亮的原因有:汽油品质不好会导致混合气在气缸内燃烧不充分导致污染灯亮,而且还容易产生积碳。进气道,活塞顶端积碳存在会导致雾化不良从而引起燃烧不充分导致发动机故障灯常亮。冷车启动时,特别是天气温度急剧下降时,由于电脑的温度修正问题启动时会导致发动机故障灯常亮,但只要温度下降到一定温度不起伏变化后就会相对稳定。
台州一特斯拉撞倒2名交警,事故原因是什么?据相关消息报道,台州有一台特斯拉,撞倒了两名交警,其中有一名交警,经过抢救后无效而殉职,对于这样的结果,我们都是非常悲痛的。那么自然,为了死的受害者,得到公平公正的对待,对于事故的原因,我们必须严格调查。并给予处理结果。那么造成此次事故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目前相关部门还在进一步调查当中,官方还没有做出通报。有的网友提出,造成事故的原因,可能与,特斯
浙江一特斯拉撞倒两名交警,事故原因可能是怎么样的?浙江一特斯拉撞倒两名交警,事故原因可能是特斯拉的原因,可能是司机的原因,不过根据警方的回复,特斯拉的司机已经被控制住了,所以事故的具体原因还要等到官方的进一步调查,在官方的结论出来之前,我们不要妄加猜测。不过特斯拉最近经常出现问题,让人们对于这个品牌也是产生了极大的怀疑,那么这次的事故究竟是怎样的呢?一、台州碰撞事故发生。2021年
2023-09-13 19:16:16
2023-08-25 14:09:50
2023-11-20 16:34:52
2023-08-19 12:48:04
2023-08-24 05:06:58
2023-10-03 19:3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