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8-28 21:51:44 | 找车网
1、发动机不能起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动机熄火并不能再重新起动的故障。
2、传动系故障致使汽车不能行驶在发动机运转工况下,汽车不能起步行驶故障。
3、夏季停车后不能再起步行驶故障。
二、针对这几种故障的解决办法。
1、发动机不能起动汽车在行驶过程中,发动机熄火并不能再重新起动的故障,应按先电路、后油路的原则进行检查。一般从发动机两个机构和五个系统的故障概率来看,电气点火系统故障率最高,占总故障数的47%,供油系统占18%,其他居次之位。
2、传动系故障致使汽车不能行驶在发动机运转工况下,汽车不能起步行驶故障的检诊原则是:以变速器为界分段检查。
3、这种故障主要产生在主减速器,用手摸主减速器很烫手,当卸开后盖时,壳内没有齿轮油,齿轮等零件因高温已烧成紫蓝色,行星齿轮与十字轴颈烧结在一起不能转动,汽车起步两后轮滚动阻力不一致,差速器不能等量分配扭矩,故汽车不能起步行驶。
扩展资料:
每次开车都要养成一个好的习惯,仔细检查车辆安全状况。
1、检查车辆机油、刹车油、汽油、冷却水是否正常;是否有渗漏现象。
2、检查车辆制动系统是否完好、有效;气泵、储气筒是否漏气;轮胎气压是否正常;轮胎紧固螺丝有否松动;备胎是否完好。
3、检查车辆方向灯、刹车指示灯、照明灯、雨刮器、喇叭是否正常。
4、检查车辆转向系统是否完好可靠。
5、将检查情况记录在案,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修理,严禁“病车”出场。
汽车这些故障,是谁惹的祸
汽车发动机机油在润滑系统内循环流动,循环次数每小时可达上百次。机油的工作条件十分恶劣,在循环过程中,机油与高温的金属壁面及空气频频接触,不断氧化变质。窜入曲轴箱内的燃油蒸气、废气以及金属磨屑和积炭等,使机油受到严重污染。另外,机油的工作温度变化范围很大:在发动机起动时为环境温度;在发动机正常运转时,曲轴箱中机油的平均温度可达95℃或更高。同时,机油还与180~300℃的高温零件接触,受到强烈的加热。
发动机的主要润滑磨损部位有哪些?其常见故障有哪些?
(1)活塞环与气缸套的润滑和磨损。
在活塞运动的上下止点处,活塞环与气缸壁之间处于边界润滑状态,若润滑油出现供应不足或中断,使用的润滑油质量低下,都会使上述部位润滑状态进一步恶化,活塞积炭和漆膜增多,环和缸套出现磨损、卡环,甚至拉缸。选用优质的机油,可减少或避免这些故障。 找车网
(2)轴承的润滑与磨损。
包括曲轴轴承、连杆大小头的轴承等这些部位一般虽处于流体润滑状态,但当负荷突然变大,润滑油被稀释时,都可能引起“烧瓦”故障。除保持发动机操作平稳外,若机油变稀,要查清原因,超出使用粘度变化范围时,应更换机油。
(3)配气机构的润滑与磨损。
这里主要指凸轮与挺杆这对摩擦副,由于单位面积上承受的载荷大,多处于边界润滑状态。若油品质量差,在期间不易保持润滑油膜,凸轮顶有时会“磨秃”,影响配气系统正常工作。
发动机出现抱轴、烧瓦的原因?
汽车曲轴轴颈---轴承式发动机中的主要摩擦副,一般轴承采用双层金属形式,有些则是多层形式,第一层为钢质瓦背以保证机械强度,第二层为轴承合金以保证表面工作性能,主要有巴氏合金(白合金)、铜铅合金等材料;第三层是在上述两层的基础上再镀以极薄的合金,以进一步改善表面工作性能。在轴瓦表面要镀一薄层银或铟,或对表面进行处理,从润滑角度讲,轴颈轴瓦属于发动机摩擦剐中润滑条件较好的一对摩擦副,属于流体动压润滑。根据流体润滑理论,要形成流体动压润滑,必须满足几个条件:摩擦副必须有楔形间隙,形成楔形油膜;润滑油必须有一定的粘度;曲轴转速要达到一定值。而且,轴承所承受的载荷不能大于油膜的承载能力。当轴承轴瓦之间的液体润滑的条件被破坏时,会出现轴颈和轴承金属直接接触,使轴承表面擦伤,防护层部分脱落,表面高温使金属涂层局部熔融,造成抱轴、烧瓦现象。
出现抱轴、烧瓦等现象时,主要都是因为破坏了正常轴承轴瓦的润滑条件,其中机械原因占了很大部分,当然也有润滑油方面的原因。
(1)由于机械方面原因造成的油压过低。
(2)曲轴与瓦的质量不好,轴颈与瓦面的光洁度差,尤其是大修更换过轴瓦的车辆,大修中磨轴刮瓦的工作不够精细,接触面过小难以形成油膜,加上瓦背面存在间隙,合金与瓦不能完全紧密贴合而松动走外圆,遮堵油孔致使供油中断形成干摩擦轴承装配不当。轴瓦配合间隙不当,过大易造成机油压力低,过小则迅速抱瓦,常见于刚大修过的车。
(3)油路阻塞,长期不换机油或使用劣质机油滤清器,造成异物进入油道,夹在轴与轴瓦间造成抱瓦。
(4)使用劣质空气滤清器,造成空气中的颗粒物大量进入发动机,产生磨料磨损,甚至引起抱瓦。
(5)大、小瓦安装不正确,间隙调整不当,接触面积过大或者过小,都会使轴与瓦的接触面上难以形成机油油膜。有时轴瓦的紧固螺栓扭力过小,时间长了致使轴瓦松动,也会造成间隙变化影响润滑。
(6)机油泵的齿轮严重磨损失效,供油压力减小,机油难以供应到制定润滑位置,造成轴瓦干摩擦。
(7)机油油道被不洁杂质堵塞,使通往曲轴的机油受到阻隔,形成轴瓦干摩擦。
(8)机油管路发生泄漏,机油循环供应系统压力下降,机油难以供应到指定润滑位置,形成轴瓦干摩擦。
(9)冷启动时猛轰油门,机油在较低温粘稠状态时尚未泵送到轴瓦,而轴瓦表面已经形成瞬时高温,造成金属相互烧熔。
(10)发动机严重超负荷运转,出现长时间低速高扭矩状况,因发动机转速低时机油泵转速也低,供油量不足,但轴与瓦之间却形成高温,造成抱死。
(11)由于冷却水渗入机油中,造成机油乳化、变质,粘度过稀,在轴与瓦表面不能形成有效的油膜,造成较严重的干摩擦。
(12)间隙大,燃烧不完全的燃油顺缸壁流入油底壳稀释及破坏了机油,也会造成烧瓦抱轴。
发动机机油消耗过多的原因有哪些?
(1)活塞与缸壁间隙过大。
(2)活塞环磨损或损坏,活塞环安装不正确。
(3)曲轴箱的机油面过高。
(4)进气门导管磨损过甚。
(5)油路有渗漏现象。
(6)发动机转速过高或长时间低档位行驶。
(7)曲轴箱通风不良。
(8)基础油闪点过低。
(9)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复级机油比单级机油的消耗要大些;粘度小的机油比粘度大的消耗要大些。
若出现发动机油消耗过多时,可在发动机工作时观察排气管是否冒蓝烟:
排气管冒蓝烟,说明有润滑油进入燃烧室,其原因是:
(1)活塞环磨损严重或卡死在环槽内。
(2)活塞环弹力不足或气环装反,使润滑油窜入燃烧室。
(3)气门摇臂衬套间隙过大而向外窜油,进气门导管磨损,润滑油被吸入气缸。
(4)油浴室空滤的油池内油面过高,润滑油被吸入气缸燃烧。
(5)打开加机油口也有冒烟,则说明是气缸上油;加机油口无冒烟现象则说明机油是从通风管路被吸进燃烧室的。
汽车故障症状,又称故障现象,了解汽车常见故障有助于车主进行必要的分类归纳,诊断故障原因和部位,帮助车主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措施。那么,车主诊断常见故障有哪些呢?
一、异常声音
在行驶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发动机在不同工况下的声音,如气缸是否有敲击声,化油器是否有“回火”,消声器是否有“跳动”或“爆音”等。一旦发现这些异响,要及时解决。另外,其他部位也容易出现异响,所以当听到汽车异响时,一定要注意判断是车内还是车外,然后找出故障位置,及时解决。
二、仪表板的异常值
注意各种仪器指示的数值,看是否正常。如果有红灯,要注意,一般代表故障的发生。另外,注意消声器排出的废气颜色,化油器、汽油泵、油管接头是否漏油,发动机是否抖动。一旦发现这些问题,要及时去修理厂解决。
三、气味
1.烧焦的味道
如果有烧焦的味道,可能是离合器片过热燃烧造成的。橡胶、石棉等材质的离合器片混合着烧焦的味道。如果不是离合器片,检查刹车片,坚持手刹完全松开,刹车回位。
2.电池气味
如果闻到电池的味道,一般是湿电池电解液泄漏造成的。当电解液流失过多时,发电机对蓄电池强行充电会使蓄电池过热,并冒出白烟,使气味更加刺鼻。一旦发现电解液泄漏,或者电池报废,就需要更换新的。有些故障可以用各种方法检测,如按喇叭,打开点火开关或灯开关,火花塞“点火”拉动阻风门,使发动机转速迅速升高或降低。有时,您也可以更换好的组件或零件进行对比测试。
3.塑料糊的味道
塑料糊的气味大多是电路过热引起的。电线的外护套一般比较薄,过热的味道也不大。当电线因过热而烧坏时,会有局部冒烟,塑料烧焦的气味也会增加。一旦发现电线过热,立即停车检查排除,不要急于继续行驶,否则会损坏甚至烧毁整车。
4.橡胶糊的味道
橡胶膏的气味主要来自发动机传动带、汽车轮胎和橡胶软管。如果发动机皮带打滑松动,高速旋转,会因散热不利而烧坏。在这种情况下,应关闭机器进行检查,并更换有烧焦气味的松散皮带。行驶中过度制动会给轮胎造成太大负担,产生橡胶味。温度自然下降后,需要靠边开车。不能泼凉水给轮胎降温,对论坛健康不利。如果温度过高,一些橡胶软管会有橡胶味,应检查并更换。所以还是要尽早发现车子的问题,在正常行驶过程中多注意细节,不要放松那些小型车的异常,这样才能尽早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给大家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维修保养资讯,敬请关注找车网!2023-09-01 08:11:02
2023-09-29 14:58:59
2023-10-03 09:41:15
2023-09-16 07:15:06
2023-09-26 17:19:16
2023-09-02 04:5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