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2 16:20:50 | 找车网
易车原创
一个是央企龙头,一个是民营巨头,
长安
汽车与
吉利汽车
竟然毫无征兆地拥抱在一起了。
5月9日,长安与吉利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在三个月前,双方才因为某款车型掀起一番唇枪舌战,谁能想到如今却化干戈为玉帛?这新闻留给我们震惊之余,必然还隐藏着不少的信息量。
长安与吉利都急了?
长安与吉利当天发布的新闻官稿可总结出几大关键词:新能源、智能化、新能源动力、海外拓展、出行等,双方具体的合作内容包括如下:
1、新能源
:电芯、充换电技术、新能源汽车产品安全等。
2、智能化
:芯片、操作系统、车机互联、高精地图、自动驾驶等。
3、新能源动力
:动力平台、动力技术。
4、其他
:海外发展、出行生态、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碳交易等领域。
以上这几项都关乎着车企在新竞争时代的命运走向,另一方面也是长安、吉利作为传统车企还需补强增韧的领域。
数据说明一切。2022年,长安的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为27万辆左右,吉利汽车则为32.87万辆。作为同年对比,
比亚迪
的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却达到惊人的187万辆。
无论国内车市的内卷,还是比亚迪的重压,都迫使着长安、吉利两大巨头迅速作出反应。
事实上在新技术浪潮之中,海内外车企深度捆绑并不少见,包括
宝马
和戴姆勒、
本田
与通用、
大众
与
福特
等形成一对对CP在国际舞台”撒狗粮“,像福特就直接采用上大众的MEB平台衍生出了
探险者EV
等多款新能源车,省钱又省力。
而在国内,中国品牌组成的CP也屡见不鲜:
2012年,广汽和
奇瑞
曾结成战略联盟;2017年,
一汽
、
东风
、长安汽车就前瞻共性技术创新、汽车全价值链运营、出海、新商业模式等牵手;2019年,广汽又再与找到新的小伙伴——上汽,在开发核心业务、产业链资源、新商业模式和海外市场等合作……
不过至今这些中国品牌CP之间并没有激起太多的水花,最重要的原因是彼此有着太多产品层面的直接竞争关系。
相比前者,长安汽车与吉利汽车这对CP就有点非比寻常。其一,合作范围广泛,从新能源再到智能化的重点细分领域,能想到的几乎都被涵盖进去。
其二,长安身为央企龙头,擅长垂直整合,吉利则为合纵连横的民营车企大佬,央企与民企的这次强强联合属于中国汽车工业史的又一“活久见”系列。
其三,两者抛开了直接的竞争关系,打开了前所未有的大格局。吉利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在微博上就回应,小风波不影响大格局大方向,要实现优势互补、共赢未来……
划重点就是既然双方有共同利益追求,昔日的小风波、小打小闹也可以作浮云,更何况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再来一组数据:2022年,长安自主品牌销量为187.46万辆,吉利销量为143.29万辆。在自主品牌乘用车中,吉利和长安销量规模分列二、三名,当两者选择紧密抱团取暖,压力于是就给到第一名——比亚迪以及
特斯拉
。
当然,比亚迪目前应该相当淡定。
王传福在谈到当前新能源的白热化竞争时,表示过:“我们需要他们(造车新势力企业)进来,利用做手机的流量、做手机的粉丝,还有一些平台商利用它的流量和生态进来,说服大家不要买燃油车,都来买电动汽车。
这个蛋糕不就变大了吗?大了以后该切多少就看谁的技术(好)
。”
无论对于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而言,内卷是常态,良性竞争更是主旋律。
不像比亚迪早在十几年前就深耕新能源,如今能做孤勇者,起步稍慢一些的其他车企选择甜蜜相拥,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双赢方案,这种竞与合的关系正是良性竞争的最好表现。
关于长安与吉利的后猜想
目前长安与吉利的合作处于签署协议,还没有宣布具体的合作项目,但我们其实不难从中猜想出可能会产生的花火。
首先是技术共享,协议中也提到动力平台、电芯、芯片等核心技术的合作,这意味着长安会不会用上吉利SEA浩瀚架构、魅族Flyme等新成果?吉利又能从中获得什么?两者在电芯、电池两大关键领域又该如何一起补全短板?
以上种种还需要双方进行梳理,交给市场一个答案。
再者是出海资源整合。如果说长安与吉利在国内难以避免直接的竞争关系,那在海外市场就是坐在同一艘船的好朋友。合作关系明显大于竞争关系,组团征战海外市场便是顺理成章。
2022年中国一举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但不得不承认的一个现实是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还不掰动
丰田
、大众的一个”手指头“。
在欧洲的TOP 20年销榜单中,吉利卖得最好的
领克01
插电混动版,只卖了2.6万辆……在刚刚过去的4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中,主力还是低端化的A0级电动车,占比达60%;出口国主要以东南亚等欠发达地区为主……
所以国内国际双循环背景下,长安与吉利大可以发挥出1+1>2的作用,在出口运输、海外生产、渠道营销、品牌运营等形成价值链的协同效应,这一切都充满着想象空间。
中国品牌的最终归宿是全球市场,共同成长,共同提高品牌附加值,在海外不仅做大,还要做强,才是最完美的结局。像长安与吉利也已经悟出一个道理:与其互相打压,不如相互扶持,更容易在顶峰相见。
写在最后:
当看到长安与吉利牵手的新闻,笔者的第一反应是中国车市竟然内卷到这种程度,迫使央企与民企的两大顶流从隔空掐架走向握手言和。
除此之外,有趣的点还在于长安与吉利都不约而同在今年突然宣布推出新的序列,分别是长安的启源、吉利的银河。启源、银河的定位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都说明两大顶流对新能源、智能化的全情投入,比亚迪与特斯拉可真要当心了。
有件事,确实没想到,iCAR这个名字,居然在2003年就注册了。
尘封20年,今朝启用,
奇瑞
是颇有想法的。因为电动化、智能化的风暴来袭,它需要筑起一艘大船,不仅要抵御巨浪的撕裂,而且要斩开狂风的怒吼。
为什么是七巧板?
既然是iCAR的首次见面会,这份简历会详尽一些。
先从LOGO说起:其实,从奇瑞赠予媒体的七巧板小礼物,早已猜出一二,iCAR的LOGO源自于中国传统益智玩具——七巧板。这说明从一开始,在iCAR的理念中就融入了一定的东方色彩。
最为关键的是,这一LOGO的设计师,也是冰墩墩的设计师,他的名字是曹雪。找车网
当天,曹雪教授也来到了发布会现场,他说的一句话蛮打动人心的。大意是“设计二字,偏旁既不是手字,也不是金字,而是言字,说明前期的脑暴和讨论,其实非常重要。”
其实,一个战略的制定,或者说,一个品牌迈出第一步,听上去简单,其实很难,因为前期要经历事无巨细的论辩与商讨。
言百遍,行动是关键的一遍。最后一遍的执行很重要,前面一百遍的讨论也很重要。
混沌之际,如何大闹天宫?
有了亲切的LOGO,师出有名,iCAR就有了更宽广的雄心,去实现更大的理想。
在介绍iCAR时,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是这么说的,大意为“i是七巧板,但也是金箍棒的形状,要当孙悟空,要带领iCAR的团队大闹天宫。“
今年的车市,既明朗,又混沌。明朗之处在于,新能源的主角地位不再被质疑,各家车企拼命朝着新能源“卷“;混沌之处在于,价格战弥漫,不管有没有能打的产品,都被推到了第一线,关乎生死的边缘。
奇瑞在去年的“战绩“颇为向好,年营收200亿,年销量123万辆,年出口45万辆,新能源卖出23万辆,堪称狂飙的一年。
所以,来到2023年,奇瑞汽车还要搏一把,在奇瑞、
捷途
、
星途
之外,托举起一个新品牌iCAR。
你可以理解为,这就是吉利的
极氪
、北汽的极狐、
长安
的
阿维塔
、上汽的智己。
电动车时代,还是否需要一个新品牌?我们不必去精神内耗,但“东风压倒西风“、”新能源狂吃燃油车份额“的时候,就意味着,做新能源,有增量市场可图。
别人能干,奇瑞也相信自己不会差。
双车发布,以及一个联盟展开
在发布会现场,iCAR发布了两款概念车,分别是双门轿跑
iCAR GT
和硬派风格SUV
iCAR 03
。
之后,iCAR旗下会有6款产品陆续上市,包括一款ARV(他们叫ARV,也就是iCAR 03)、两款轿车、两款SUV,还有一款MPV。
从产品布局,以及iCAR CEO鲍思语的表态来看,iCAR的售价区间应该会比较广,覆盖消费群体比较多,要做电动车的普及者,价格不会很贵,但面临的竞争肯定也会很大。
如何在竞争中杀出血路?目前的有效途径就是技术为先,再转化为用户有感知的体验。
同样在发布会现场,iCAR CTO单红艳发布了i-MS多元魔方新能源架构和i-VA智能生态,该架构可拓展多元化的新能源产品,再结合i-VA智能生态,也许,无感连接的用车体验也就实现了。
更值得关注的是,奇瑞与宁德时代再牵手,联合打造了全新电池品牌ENER-Q。并且,宁德时代的钠离子电池将会首发搭载于奇瑞车型上。
除了与宁德时代结盟,iCAR当晚与更多的头部生态企业达成更大的联盟,包括腾讯、京东、阿里云、中国移动、
博世
、
高通
等。
一直以来,奇瑞均以“理工男“的身份在谋事,技术是其立身之本。
来到电动车时代,奇瑞能否继续厚积薄发,iCAR将是一处新舞台。
“破局者存,掌局者胜”,奇瑞可以“十分天下得其一”吗?拭目以待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电动湃,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找车网(https://www.snzqc.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DM-i、Hi4、吉利L7、深蓝S7齐聚,奇瑞还不出手?的相关内容。
燃油车领域,
奇瑞
汽车的确储备汽了大量的核心技术,自研的发动机无论在技术层面还是账面数据,在行业内均表现出了较高的水平,反应到市场方面,也有强势的销量数据。
但是在新能源领域,奇瑞虽然较早入局,但在目前的市场上奇瑞的新能源汽车却进入了瓶颈期。
2022年,
奇瑞新能源
依靠
奇瑞QQ
冰淇淋和奇瑞
小蚂蚁
两款主销车型,首次突破20万辆。其中,奇瑞QQ冰淇淋全年销量达到9.7万辆同比增长661%,奇瑞小蚂蚁的销量达到9.4万辆,同比增长22.5%。
但进入2023年,奇瑞新能源却遭遇了销量下行。
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奇瑞新能源旗下的主力车型,奇瑞QQ冰淇淋的累计销量为9821辆,同比下降65.1%,而奇瑞小蚂蚁销量的累计销量只有5035辆,同比下降76.4%。
尤其是今年5月份,奇瑞小蚂蚁的销量仅为1429辆,环比下滑41.4%,与今年4月份的销量相比,下跌4成、
与此同时,奇瑞的插混车型的表现依然没有任何起色。目前,奇瑞在售的插混车型包括瑞虎7 PLUS 新能源、瑞虎8Pro新能源以及
瑞虎8 PLUS
鲲鹏e+,星途追风 PHEV和
捷途大圣
i-DM。
对于插混车型的销量,5月份奇瑞并没有具体给出相应的数据,只能查到今年4月份,星途追风 PHEV的销量只有1辆,环比4月份下滑94.1%。
星途追风PHEV
配备的是一套由1.5T发动机与两台电动机组成的插电混动系统,其发动机最大功率240kw,最大扭矩510N·m,该车的纯电续航为105km。
瑞虎8 PLUS鲲鹏e+搭载了一套插电式混合动力系统,配备1.5T发动机+双电机的动力组合,在3个物理挡位的配合下,可实现,系统最大功率240kw、最大扭矩565N·m,并且纯电续航也为100km。
而
捷途
大大圣i-DM同样采用1.5T-3DHT动力系统采用双电机驱动、3组档位。系统最大功率或为240kw、最大扭矩545N·m,纯电续航100km。
当然作为世界首创,且具备3个“引擎”的动力系统,具备3挡9模11速,能输出多种动力组合,以此来覆盖汽车行驶中的不同场景,但是瑞虎8 PLUS鲲鹏e+和星途追风PHEV均使用代号为SQRE4T15C的发动机,这是一台热效率只有37%的发动机,其很早之前就在奇瑞
艾瑞泽5
上应用,并且这台发动机连缸内直喷都没有,还在使用电喷。
所以,我们能够看到的是,在目前的插混产品车型中,奇瑞的整体表现并不理想。尤其是奇瑞目前在售的瑞虎7 PLUS 新能源、瑞虎8Pro新能源以及瑞虎8 PLUS鲲鹏e+,星途追风 PHEV和捷途大圣i-DM,也重挫了用户对奇瑞插混车型的信心。
价格上,瑞虎7 PLUS 新能源的售价为:14.99万-16.69万元;瑞虎8Pro新能源的售价区间为:15.99万-17.99万;瑞虎8 PLUS鲲鹏e+的售价区间为:15.58万-17.18万元;星途追风 PHEV的售价区间为:15.28万-16.28万元;捷途大圣i-DM的售价区间为:14.99万-16.99万元。
而目前,五大汽车品牌中,
比亚迪
、吉利、
长安
、
长城
均推出了相应的新能源产品,比亚迪推出了宋Pro DM-I冠军版,售价区间为13.58万-15.98万。宋PLUSDM-I冠军版的售价为15.98万-17.98万,入门级车型的纯电续航也提升至110km。
长城
哈弗枭龙
的售价区间为:13.98万-15.68万;
哈弗枭龙MAX
的售价区间为15.98万-17.98万元。并且哈弗枭龙MAX全系配备Hi4电四驱,可实现最大功率205kW,最大扭矩585N·m.
而吉利推出的吉利
银河L7
的售价区间为1387万-17.37万,长安
深蓝S7
也正式迎来上市,增程版售价区间为:14.99万-16.99万;纯电版车型的售价区间为:18.99万-20.29万元。
这些新能源车型不仅涵盖了15-20万元的SUV新能源车型产品,同时在价格、配置化、空间、驾驶感受以及节能等方面均达到了非常高的水准。也就能反映出奇瑞目前在售的插混车型的竞争力的问题。
写在文末
这些年奇瑞汽车积累了丰富的造车经验并掌握了大量的核心技术,但是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奇瑞仍是起个大早赶个晚集,既没有在架构造车上占得先机,也没有在混动领域打造出爆款产品。面对比亚迪、吉利、长安、长城给出的压力,奇瑞要抓紧时间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秀小咖,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奇瑞星途推新架构扭转颓势仍有难度奇瑞EXEED星途推新架构,但其销量提升仍面临挑战。9月26日,在2020年的北京车展上,奇瑞高端品牌EXEED星途“M3X火星架构”推出,基于此架构打造的新款SUV 星途TXL和星途VX 290T同步亮相并开启预售。其中,全新一代TXL预售价为15万~18万元,星途VX 290T车型预售价格区间为17万~18万元。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星途在
「人汽」Allin新能源,“十分天下有奇瑞”?作者:王珊珊“理工男”的血液里不再只是流淌着汽油,也开始充满代码与电流。4月7日,奇瑞举办新能源之夜,发布了一系列在新能源领域的新战略、新技术、新品牌和新产品,彰显拥抱新能源的决心和魄力。▲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国忠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国忠正式宣布:“奇瑞乘用车在产及后续产品将全面新能源
发布重磅新能源战略,2023年的奇瑞,要保增速、追质量?在汽车发展史的洪流中,技术永远是一个企业屹立前行的基石。2023年4月7日,自去年年中发布“瑶光2025”战略之后,奇瑞汽车这个中国汽车界的“理工男”再次落下了品牌发展的重要一步,发布全新的新能源战略、技术、品牌与产品。量变引起质变,保增速、追质量事实上,对于奇瑞汽车这样的传统企业而言,做新能源汽车、往电气化
发布重磅新能源战略,2023年的奇瑞,要保增速、追质量?在汽车发展史的洪流中,技术永远是一个企业屹立前行的基石。2023年4月7日,自去年年中发布“瑶光2025”战略之后,奇瑞汽车这个中国汽车界的“理工男”再次落下了品牌发展的重要一步,发布全新的新能源战略、技术、品牌与产品。量变引起质变,保增速、追质量事实上,对于奇瑞汽车这样的传统企业而言,做新能源汽车、往电气化
四大品牌皆“触电”,奇瑞打出新能源战略“组合拳”现阶段,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稳步推进,汽车作为国民支柱性产业,也正在以更快的加速向电动电气化转型。同时,在车市整体体量相对固定、大盘增长红利早已不复当年的大背景下,如何牢牢占据已有优势细分市场、吞并竞品市场份额,就成为了各大车企当前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不过,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合理运用“新能源”武器,正确理解“消费升级”的本质
四大品牌皆“触电”,奇瑞打出新能源战略“组合拳”现阶段,随着国家“双碳”战略的稳步推进,汽车作为国民支柱性产业,也正在以更快的加速向电动电气化转型。同时,在车市整体体量相对固定、大盘增长红利早已不复当年的大背景下,如何牢牢占据已有优势细分市场、吞并竞品市场份额,就成为了各大车企当前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不过,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合理运用“新能源”武器,正确理解“消费升级”的本质
奇瑞旗下11个汽车品牌奇瑞集团是中国的一家汽车制造公司,成立于1997年,总部位于安徽省芜湖市。该公司是中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之一,也是中国自主品牌中的领导者之一。奇瑞集团旗下共有11个汽车品牌,包括奇瑞、凯翼、瑞虎、风云、捷途、艾瑞泽、瑞麒、理念、新能源、高端品牌Exeed和美国电动汽车品牌HAAH。奇瑞是奇瑞集团的主要品牌,成立于1997年。奇瑞汽车在中国汽车市场上拥有广泛的知名度,以
理工男转型,奇瑞发布新能源战略,国内外齐驱角逐2025前几年,在不可抗力的影响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就如同一片无人打理的荒野,各色品牌在这场“大乱炖”中伺机而动,趁此机会造车新势力已经初步度过了品牌发展的“阵痛期”,从品牌影响力、知名度上来说已经具备一定的市场影响力,与此同时,传统企业也逐步完成品牌转型线路的梳理。就在最近,中国汽车品牌中的“理工男”——奇瑞汽车正式发布包含新品牌
2024-10-24 21:16:03
2023-10-14 19:34:59
2024-10-27 12:51:11
2024-01-03 15:03:43
2023-10-08 07:53:49
2024-10-30 12: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