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选购 > 正文

汽车价格战会打多久 新能源价格战已打响,11天内十品牌“官降”,最高下调6万

2023-09-08 21:24:55 | 找车网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汽车价格战会打多久 新能源价格战已打响,11天内十品牌“官降”,最高下调6万相关的问题,今天,找车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汽车价格战会打多久 新能源价格战已打响,11天内十品牌“官降”,最高下调6万

聪明的车企不再触碰舔狗经济话题,第二轮汽车价格战值得剖析

今年的七夕很有看点,朋友圈异常安静,偶然出现个别秀恩爱的动态也被选择性无视;营销号还在努力营销,可是评论区完全没有浪漫与悸动,有的却是不再隐藏情绪的激动,只不过基本上都在骂“舔狗模式”。

鹊桥会成了辩论场,男生们也开始要礼物。

没人送礼物就自己送自己,对于这种变化只能用四个字来评价:干得漂亮。只是没有想到这届小伙子们如此的耿直,在各种情人节变成“情人劫”之后,在送礼物变成“要礼物”的时候,被物质价值直接衡量的情感确实不要也罢。

能明码标价的情感注定一文不值,这种设定充分体现出现代人的情感和道德的缺失,反之,拒绝做“舔狗”反而是一定程度的捡起了人格。早就知道今年的七夕会是这种结果,所以昨天一天一直在等待车企的动态,看一看是否还会有车企敢于拨动消费者的逆鳞。结果还好,至少一线汽车品牌在线上没有敢于继续炒作七夕,包括某拉汽车;其实说男人的消费能力比狗还不如的正是这个品牌,所以这个汽车品牌才会进入一个较长的低谷期。

“终于可以收割男性的韭菜”是七夕当天最多见的评论,似乎女性已经成为消费市场的支撑,包括汽车这种奢侈商品;然而客观上并不是,那么怎么会有企业的营销团队要在非七夕的时候也去往这个方面搞营销呢?究其原因还是车市内卷太严重,每个品牌都想要也需要找到突破口,可是根本问题不解决,车企做什么都是无用功。

消费疲软不只体现于七夕这一天,平日里似乎也有这种感受。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躺平”,曾经喜欢灯红酒绿的年轻人开始健身,只是这种健身普遍不是在健身房,而是在每座城市里的开放公园里;没有意义的聚会也在减少,有时间的时候看看书或者刷刷小视频,感觉这些人就像是一座座孤岛,孤岛上的人刻意低下头不去看远方,可是他们的内心真的不憧憬吗?

食色性也,人嘛,喜欢的、追求的其实都差不多,也都很原始。

其实不是这些年轻人排斥七夕,排斥伴侣,亦或者排斥奢侈品和汽车;只是已经被过度透支了,在过去的三年里出现了多种消费刺激政策,具备消费能力的人已经消费,而客观上经历了只出不进或进少出多的人则不得不理性。所以并不是人们不愿意为七夕买单,亦或者为房车买单,只是失去了那个能力而已。

然而心态的恢复可以很快,消费信心并不难激活。

相信换做任何一个人现在中了五百万,当天就会考虑换房买车;归根究底还是口袋空了,否则谁都会享受,谁都愿意找个伴侣。那么抚平逆鳞的正确操作就是让口袋鼓起来,其他都是空谈,以汽车行业为参考,现阶段的市场支持是换车人群;在经历了出多进少之后如果能切换为进多出少,不用多久就会恢复换车计划,反之,仍旧是出多进少的持续消耗,换车预算也会被消耗。

同时汽车行业自身也存在问题,进入2023年里以来的第一个车圈重磅消息就是大品牌的降价,随后是第一季度末的车圈价格战;价格战带来的看似是对消费者的利好,可是也会一定程度的造成消费观望情绪,因为今天可以降几万、明天还能降,在消费行为上,普通消费者其实都有“买涨不买跌”的心态。所以想要激活汽车市场必须稳定车辆的价格,但又不能超出准用户的“口袋平均储量”,这是相互矛盾的。只有将车辆的均价和平均储量拉平,届时再设定出天花板价和地板价,也许这样才能让车市重新进入加速状态。

于是第二轮价格战又开始了,近期有诸多知名品牌的车辆在调价。

可是优惠幅度较大的往往是燃油车,这是结构性产能过剩导致的必然结果;但是现在又已经是汽车电动化完成鸿沟跨越的阶段(参考鸿沟理论),燃油车被淘汰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实,此时选择燃油车似乎显得不够理智。而新能源汽车的整体价格仍旧偏高,所以看似汽车价格战打的很激烈,可是却没有很理想的选项。

也许只有让新能源汽车的价格逐步下降,均价和“口袋平均储量”持平才能真正的激活车市活力;对于车企而言只有两个选择,一个是一步步的往下调整售价,或者等待“口袋平均储量”慢慢上升。等待的代价太大,怕是没有多少车企等得起,那就加速价格调整吧,下一阶段需要的是以新能源汽车为主体的第三轮价格战;一旦开启则能逐步拉升车市活力,反之,估计今年的车市总结一定能用“还不错”评价,因为总会比明年好一些吧。

编辑:天和Auto-汽车科学岛,天和MCN发布,欢迎转赞评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天和汽车科学岛,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汽车价格战会打多久 新能源价格战已打响,11天内十品牌“官降”,最高下调6万

新能源价格战已打响,11天内十品牌“官降”,最高下调6万

继今年3月的“价格战”后,国内车市在传统汽车淡季的集中促销再度开启,多品牌不同力度的“官降”开始持续出现。据不完全数据统计,进入8月后的前11天内,先后有不少于10个汽车品牌开始亮出降价大招,纷纷推出“降价促销”政策。

各厂商的降价促销的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包括却不仅限于官降、限时促销、限时补贴以及置换、增购补贴等等。8月份进入降价的厂商包含了 极氪 、上汽 大众 、 斯柯达 、 欧拉 、 奇瑞新能源 、哪吒、零跑、 特斯拉 、上汽MG 名爵 等。需要说明的是,此次涉及的主要以新能源车为主,降幅从1-6万元不等。这也意味着新能源汽车市场新一轮价格战已打响。

以极氪为例,8月11日极氪推出了极氪001限时立减活动,旗下的WE版、ME版、YOU版车型分别立减3.1万元、3.0万元、3.7万元,调整后三款车价格分别为26.9万元、31.9万元及34.9万元,活动自推出日起到本年度的12月31日止。这也意味着极氪001的入门价格已经已经跌破30万元,中大型纯电动车的市场竞争会更激烈。

此外, 长安 福特 也推出了一系列升级服务,除了为现有所有 福特电马 车主免费升级 高通 第三代骁龙座舱平台(“8155”芯片)外,还推出了包含立减4万元、8000元置换补贴、4000元增购礼在内的“迎新六重礼”,这一波力度也相当不错。

上汽家族多家品牌参与了本月的官降狂潮,其中上汽大众将此前“限时7月、限量7000台”的ID.3促销活动延续至8月31日,起售价12.59万元,和此前的售价保持了一致。

除了新能源车,上汽大众的燃油车也开启了同步限时促销,主要涉及旗下的SUV车型,其单车至高综合优惠高达6万元。以 途昂X 为例,其至高综合优惠后,20万多点儿就能入手,当然这个至高综合优惠还得听官方如何解释,毕竟解释权归官方所有。即便新上市仅1个多月的 朗逸 、新锐也限时降价,至高优惠2万元。

此外,欧拉旗下多款车也进行了优惠,比如闪电猫8月推出了钜惠礼,包含30000元现金减免和三电终身质保的无忧礼;2023款 欧拉好猫 也有现金优惠22000元、充电礼和智联礼;2023款 欧拉好猫GT 木兰版先进优惠22000元的钜惠礼、选装礼、智联礼、充电礼;2023款 欧拉芭蕾猫 有智联礼、无忧礼和充电礼等多重好礼。

零跑汽车 宣布对零跑C11和 零跑C01 部分车型售价进行调整,最高下调2万元。之后奇瑞新能源在8月2日官宣,旗下的 小蚂蚁 、 QQ冰淇淋 、 无界Pro 三款车型至高补贴10000元。

各大车企加入价格战,一方面来自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压力,二来是传统销售淡季总要做出一些回馈消费者的福利,此外最重要的是通过此前的促销效果一些品牌的确尝到了“甜头”。

以上汽大众为例,截至7月底ID.3单月订单已突破万辆大关,最高单日订单达到了950辆;此外7月 蔚来 通过全系降价3万元及产品更新,单月交付量突破2万+,创下了新的销量纪录,零跑也在官降中达成月交付量创新高的成绩单。有降价有成绩,在压力山大的当前汽车行业大形势下,降价促销政策显然是来成绩最直接的,

据不完全数据统计,截至8月,国内已经有超过40家汽车品牌、涉及上百款车型,通过厂家补贴或经销商降价等方式参与到汽车价格战中,优惠幅度普遍在2万-10万元。这其中还不包括各地方的购车补贴、汽车下乡补贴、各大平台购车节等等的其他购车补贴和福利。

随着进入三季度,在销量目标紧张、国内汽车市场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今年下半年的价格战将会更加激烈。所以建议计划入手买车的朋友,提前做好思想准备再行动。

本文由【车市特评/李特儿】新媒体工作室原创出品,本文作者南山,转载需注明出处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市特评,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汽车价格战会打多久 新能源价格战已打响,11天内十品牌“官降”,最高下调6万

16家车企签署《承诺书》 价格战真要结束了吗?

2023年上半年的汽车市场可以用“轰轰烈烈”一词来形容,但这并不是指销量,指的是价格战。

今年初, 特斯拉 率先降价,打响了车市价格战的第一枪,随后不久 比亚迪 一大波冠军版车型跟进,将紧凑型插轿车起售价拉低到了9.98万元,紧接着就是燃油车的“崩盘”,到最后甚至连 蔚来 都开始降价了。

这场价格战对于车企的利润其实造成了比较大的影响,但站在消费者的角度上,这其实是好事儿,毕竟这让我们用更低的价格买到了心仪的车型。

就在我们期待着下半年价格战进一步发展,能让我们用更低的价格买车的时候,一则消息突然曝出。

7月6日,包含 一汽 、 东风 、上汽、 长安 、北汽、广汽、重汽、 奇瑞 、 江淮 、吉利、 长城 、比亚迪、蔚来、理想、 小鹏 以及特斯拉在内的16家车企共同签署了《汽车行业维护公平市场秩序承诺书》,这则承诺书堪称是车圈的“君子之约”。

《承诺书》是为了维护良好的汽车市场秩序,共同营造良好的消费环境,积极稳定和促进汽车消费而生的。

在笔者来看,这份承诺书有两个重点,一是各家车企承诺不打价格战,“不以非正常价格扰乱市场公平竞争秩序”;二是各家在营销方面取得了共识,“不夸大宣传、不虚假宣传、不为吸引眼球、增加获客而对消费者进行误导性宣传”。

虽然说,并不是所有的车企都签署了承诺书,但上述16家车企的销量占据了中国汽车市场的90%,基本上所有的主流车企都到场了,不仅有传统车企,还有造车新势力。

如果这些车企都会按照《承诺书》来严格要求自己,那么汽车圈毫无疑问会清净不少,一些口水战我们可能就再也看不到了,但这并不是对消费者影响最大的地方。

真正让我们受到影响的其实是价格战的结束,这意味着车企内卷的结束,大家都不想再亏钱或者挣点小钱了,要一起把蛋糕做大做强,把利润搞上去。 找车网

甚至有网友戏称,与其说是车企之间的公约,倒不如说是“割韭菜誓师大会”,没有了竞争,或者说车企之间刻意放缓了竞争的态势,吃亏的只会是消费者。

然而,这真的有用吗?在笔者来看,短期内可能确实有用,但长期来看,这份《公约》没有任何法律效应,为了销量,该降价还是要降价,该内卷还是要内卷,任何一家车企都不会把手中的市场份额拱手让人,竞争是市场发展的必然结果,不是一纸《公约》就能限制的。

就在《公约》签署后的第二天,特斯拉就率先“打破”约定,推出了针对 Model 3 和 Model Y 的引荐激励计划,购车人可获得3500元的激励基金,用于抵扣购车款。

虽然说3500元的幅度并不大,但这毕竟属于优惠了,笔者一位朋友在看到新的优惠政策之后就从观望变成了果断下单了Model 3,证明特斯拉此举确实是有用的。

当然,特斯拉还是给《公约》留足了面子,通过购车激励来变相进行优惠,并没有直接官降。

这无疑也会是后续其它车企们将会采用的“套路”,《公约》确实会让大家在内卷的时候变得扭扭捏捏,但通过终端等其它渠道来优惠,就不受《公约》的限制了。

从另一个角度来讲,还记得曾经各大车企联合签署的《关于抵制汽车行业网络水军的联合倡议》吗?包括一汽、东风、长安、上汽、北汽、广汽、奇瑞、江淮、长城、吉利、比亚迪、蔚来、理想以及小鹏都参与了签署,阵式并不比这次小多少。

但最近车圈的环境是什么样的呢?各大车企,尤其是各大新能源车企之间交锋愈演愈烈,《倡议书》早就成了一纸空文。

结束语:

数据显示,上半年新能源车型累计零售销量为305.9万辆,2022年为224.8万辆,同比增长36%。

看起来,新能源车型的增速表现依然比较出色,但要知道,相比2021年来讲,2022年新能源车型的增速达到了122.5%,对比来看,今年的增速明显是放缓了的。

和增速放缓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各大车企都在不断的提高新能源车型的产能,虽说一时半会儿市场并不会饱和,因为燃油车还有大把的市场可供挤占,但竞争越发激烈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在激烈的竞争下,任何营销其实都没有价格战好使,所以大家不用担心太多,价格战还是会打下去的,唯一的悬念就是《公约》中的哪家车企率先发难。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小号撩车N,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找车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找车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汽车价格战会打多久 新能源价格战已打响,11天内十品牌“官降”,最高下调6万”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