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找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阿里汽车网 阿里拍卖汽车真实可靠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阿里拍卖汽车真实可靠吗
阿里拍卖
汽车大部分是靠谱的。
淘宝是
阿里巴巴
旗下正规的互联网零售平台,阿里拍卖汽车其实是在淘宝上面进行拍卖的大家可以去淘宝上面的链接去拍价格。
所以相当于是阿里在拍卖,拍卖的汽车都是正规渠道来的,不要担心被骗靠谱的,没有托的。其为和政府国企的业务合作,通过阿里拍卖平台的能力及服务。

“重启”斑马 阿里巴巴车联网“背水一战”
曾经车联网的明星斑马网络,正在以阿里巴巴之名“背水一战”。
历时近10个月的斑马战略重组尘埃落定,新一任斑马的管理层悉数到位。无论是张春晖、成力等AliOS早期团队的回归,还是YunOS业务和知识产权打包注入斑马,都释放出“重启”斑马的明确信号,足见这次战略重组的份量。
从曾经的车联网行业标杆,到逐渐边缘化。提起斑马,总让人感到一种英雄迟暮般的悲壮。从这个角度看斑马的战略重组,这不仅是属于斑马的“背水一战”,更是阿里巴巴在车联网领域的焦虑与野心的倒影。
造风者
2016年,是斑马的高光时刻。这家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的合资公司,实现互联网汽车荣威RX5的横空出世,向外界展示了一种车企和互联网融合的样本。在那个百度单纯地一门心思对标谷歌搞无人车、腾讯专注于在车辆OBD端口做文章,尚未触及车机系统核心的年代,针对汽车进行重新的AliOS,无论是战略高度还是产品功能,都体现出极强的前瞻性。
一方面,斑马不仅提供了一套体系化的车载服务解决方案,还开创了一种车企和互联网企业在技术、资本、人才等层面深度融合的模式。
另一方面,联网化的车机,带来远胜于离线车机的导航和娱乐体验,RX5的导航,成为当时几乎是唯一一款“能用”的车载导航。
作为一套基于车辆场景全新打造的智能系统,AliOS描绘出一套车载服务与车辆底层数据深度融合的广阔想象空间。“地图即桌面”的理念,更让人感受到斑马团队对于出行场景和用户需求的深入洞察。
基于此,人们愿意相信斑马在未来的迭代中能够带来更多颠覆性的体验,愿意用脚投票,为这个新事物埋单,这让斑马模式在市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销量转化。RX5上市一年,销量突破20万辆,且价格最高的互联网版销量占据绝对领先份额。
一时间,斑马成为行业研究和学习的标杆。车企纷纷推出“互联网汽车”,希望复制荣威RX5的销量奇迹。时任斑马高级副总裁郝飞曾对外透露过一组数字,2016-2017年间,国内年销量突破5万辆的56家车企中有超过40家与斑马进行过交流,探索合作的可能。
盛衰之间
应该说,伴随斑马的成功,国内真正意义上的车联网时代由此开启,车企与互联网企业之间,不再是戒备与些许敌意,更加深度的数据合作成为一种可能。
继斑马之后,腾讯、百度纷纷调整方向,入局这个千亿级的巨大市场。2017年3月,百度成立“智能驾驶事业群组(IDG)”,负责自动驾驶、智能汽车和车联网,时任百度副总裁李震宇第一次表示,自动驾驶不着急,将在车联网率先实现商业变现。2017年11月,腾讯推出AI in Car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但和斑马相比,对手早已落后了几个身位。
对于斑马来说,这无疑是最好的时代,从2017年9月开始,斑马陆续拿下PSA、福特、观致、雷诺……通过既有成功案例扩大行业合作范围,将AliOS打造为车联网领域的开放平台,这条道路看似十分光明,且鲜有对手。从2018年初斑马公布的一组数据看,斑马的用户数突破40万,日活跃度超过99%;斑马完成6次OTA升级,超过10万人次购买了数据流量服务……
然而,一系列人事动荡,让外界感受到斑马的微妙变化。据媒体报道,从2018年3月施雪松卸任斑马CEO开始,CTO黄佑勇、CFO凡莉,首席产品官兼产品副总裁潘家骅,副总裁周平、谢平生等高管陆续出走。
斑马核心团队的陆续离开,带来业务发展逐渐失速。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间,斑马仅有一次极小范围的OTA更新;从2018年下半年至2019年,斑马新增的合作品牌仅有斯柯达一家。
与此同时,腾讯、百度也纷纷推出全家桶式的车联网解决方案,并凭借自身在娱乐、语音等方面的优势陆续开疆拓土。
就这样,车联网的标杆企业,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内忧外患
斑马究竟怎么了?
从用户层面来看,经历了最初的火爆,互联网汽车不再能靠概念带来订单。伴随移动互联网成长的消费者,开始对车联网服务提出更高要求,不仅仅是“能用”,更要“好用”。
在这种背景下,以斑马为代表的“全家桶”方案弊端逐渐显现。无论车企选择与BAT中哪家合作,都无法获得其他家的核心车载服务。相比手机上各个领域最优质服务聚集的情况,全家桶模式下的车载系统,永远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好用”。
于是,车企逐渐变得谨慎,大部分品牌选择把鸡蛋分散在不同篮子里,在不同车型上选择不同的“全家桶”(比如长城哈弗H系采用百度小度OS,F系则选择与腾讯TAI深度合作)。个别实力较强的车企,则开始自己搭台研发系统,打破互联网公司之间的壁垒,组建车联网“最强战队”(比如吉利GKUI)。
斑马的尴尬也就来源于此。
相比百度和腾讯,斑马的系统是基于车辆底层的全新开发,对车企研发能力的要求更高,而作为“全家桶”模式的先天弊端,使得实际服务体验存在明显的天花板,也无法与另外两家的方案形成决定性优势。
同时,斑马的合资身份又决定了它无法获得阿里的独占资源。当百度、腾讯把小度语音、QQ音乐、车载微信作为与车企谈判的重要筹码时,斑马在地图导航方面的优势却难以发挥——车企可以直接和同属阿里集团的高德地图合作,而不必接受斑马的整套方案。
甚至当斑马希望把既有成功案例快速复制时,斑马的上汽背景也在相当程度上成为业务推进的障碍。
以阿里之名
时代变了,斑马必须变。
2018年9月13日,斑马网络宣布完成首轮超16亿元融资,由国投创新领投,云锋基金、尚颀资本跟投。这被认为是斑马求变的重要一步。成立满4年的斑马,终于能够在股比问题上动手术,并取得进展。
从2018年斑马剧烈的人员变动,可以想见这场手术难度之大,影响之深远,背后博弈之剧烈。
一年后的2019年8月28日,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才终于宣布达成战略合作协议,重组斑马网络和YunOS(AliOS),YunOS操作系统整体知识产权及业务将注入斑马。由此,阿里巴巴成为斑马网络第一大股东。
然而斑马的问题就这样解决了么?其实并没有。股比问题解决的更多是扫除了斑马在开放道路上的阻碍,让斑马回到和腾讯、百度同样的起跑线上。斑马要想回到曾经的快车道上,或许还需要解决几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阿里集团究竟会给予斑马多大的资源投入和支持?
要知道,无论是腾讯还是百度的车联网业务,都是举集团之力作战的。如果斑马手中不能握有阿里的核心车联网资源,车企又有什么理由和斑马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深度合作?
从斑马的全新管理团队来看,阿里似乎有意把斑马打造成阿里集团车联网业务的出口,YUNOS业务打包注入斑马,也让斑马在集团内部拥有更多的资源和博弈筹码。然而,可以想见,这条内部整合的道路,也许会比改变股比更为艰难且漫长。
其次,斑马如何在从打造智能车机到支撑智能座舱,最终服务智能汽车的进化过程中体现自身优势,和对手拉开身位?
作为目前唯一一个完全基于汽车打造的底层操作系统,平心而论,四年来,尽管斑马在“地图即桌面”、AR导航、智能家居联动等方面展示出对于车联网的前瞻观察与思考,但从体验上来看,差异化还不够明显。
最新推出的斑马智行VENUS系统向外界展示了斑马在人-车-家场景互联方面的更多思考,但要想将“Power by AliOS”的品牌叫响,恐怕还需要更加充分利用阿里云、达摩院的优势能力做加持。
最后,斑马能够打破“全家桶”模式的桎梏,走出一条真正的开放之路?
如果说斑马自身能力的建设和阿里内部资源的整合,决定了斑马的“重启”之路能走多远,那么,能否和车企共同打破存在于车联网领域的高墙
,实现更广阔空间的“开放”,就决定了斑马能走多高。这不仅是合作双方的策略博弈,或是商业模式的创新探索,更考验着决策者的眼界与高度。
斑马能否再一次引领车企与互联网企业的行业合作模式,目前还不好说。但可以肯定的是,这场“背水一战”不仅属于斑马,更属于整个阿里巴巴。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找车网
阿里出行版图再扩张,拟4000万战投大众出行,看中的是网约车业务
11月17日,大众交通(600611.SH)、大众公用(600635.SH)双双发布公告称,旗下公司大众出行拟增资扩股引入投资人阿里巴巴。
本次增资完成后,阿里巴巴(或指定关联方)将持有大众出行10%的股权。相当于投后估值4亿元。大众交通、大众企管、大众公用持股比例分别为46.8%、30.6%、12.6%。
当晚,大众交通还发布风险提示公告称,经过评估,上述交易行为可能尚需经过有关部门批准,可能存在未获批准,无法实施的风险。同时,大众交通进一步强调,大众出行未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内,其经营和本次增资对公司不存在重大影响。
11月18日,两家上市公司股价双双上涨,盘中涨幅均一度接近8%,截至收盘,大众公用报3.81元,涨幅1.33%;大众交通报3.36元,涨幅1.82%。
大众出行成立于2015年12月,由大众公用、大众交通、大众企管以现金方式分别投资8,750万元、10,000万元、6,250万元发起设立。大众出行注册资本金2.5亿元。
根据协议约定,阿里巴巴将分两期共计向大众出行投资4000万元。其中第一期投资2000万元中,1388.89万元作为增资额计入大众出行的注册资本,剩余部分611.11万元计入资本公积;第二期投资2000万元中,1388.89万元作为增资额计入大众出行的注册资本,剩余部分611.11万元计入资本公积。
据启信宝,大众出行的主营范围是信息技术领域内的技术开发、技术转让、技术服务、技术咨询,计算机软件开发,商务信息咨询(除经纪),市场营销策划,设计、制作广告,利用自有媒体发布广告,网络预约出租 汽车 客运,企业管理咨询。
公告显示,大众出行拟增资扩股引入投资人阿里巴巴,是为进一步推动现有业务和拟开展业务的发展。
就在近期,阿里巴巴在网约车领域不断深入布局,刚刚以2.8亿美元首次入股哈啰出行。
11月9日,哈啰出行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签约,投资机构包括蚂蚁集团和阿里巴巴。这是阿里首次入股哈啰出行,也是今年以来哈啰出行获得的第二笔融资。
这笔投资值得玩味,被外界认为是阿里的一个重要态度,剑指滴滴、美团。
除此之外,去年12月末,上汽集团旗下移动出行战略品牌“享道出行”宣布完成超3亿元A轮战略融资,由阿里巴巴和宁德时代共同投资。同时,享道出行还将获得阿里系出行平台高德地图提供的数据技术、人工智能、地图导航等资源扶持。
2019年5月,阿里斥重金36亿入股智慧交通上市公司千方 科技 。千方 科技 官方消息称,已获得阿里网络(阿里国际旗下的网络经营部)入股,并与阿里云达成全面深度合作。
千方 科技 发布公告,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夏曙东及其一致行动人中智汇通、持股5%以上股东建信投资分别与阿里网络签署了《股份转让协议》,转让方拟以每股16.12元的价格向阿里网络转让其合计持有的公司2.2亿股无限售流通股,转让价款总计35.95亿元,一共向阿里网络转让公司总股本15%的股份。
更早之前,经营范围为网络预约出租 汽车 客运、 汽车 租赁的广东昕动出行 科技 有限公司获得阿里巴巴注资、阿里巴巴旗下高德地图还在2017年推出“高德打车”业务板块。目前,高德打车已经接入了众多出行服务平台。
据不完全统计,阿里巴巴连同蚂蚁金服在内的经济体,在出行领域已经投资或并购了超过30家企业,包括哈啰出行、永安行、滴滴出行、高德软件、小鹏 汽车 等,涵盖了出行领域上下游全产业链。
更多内容请下载21 财经 APP
以上就是找车网整理的阿里汽车网 阿里拍卖汽车真实可靠吗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找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