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0-11 11:33:33 | 找车网
01 碳中和实现路径中新能源在供给侧和需求侧同唱主角的产业大格局
碳中和目标实现的主要路径在于能源需求侧和能源供给侧两端,供给侧——电力+非电碳中和,需求侧——“节能+减排”双管齐下。
未来的40年构建“高碳—低碳—零碳”发展的路线图,新能源发电对火电的增量替代及存量替代空间可期。
02 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全球领先地位不可撼动的全球大格局
新能源目前最广泛的应用主要集中在电力与新能源汽车。风电光伏、储能与新能源汽车为2022年新能源行业的三驾马车。总体来看,目前整体新能源产业处于快速增长的发展阶段,并且在未来3-5年将持续保持高速增长,也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引擎。
■ 光伏产业全球装机份额占比40%左右
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数据统计,2022年,光伏产业规模持续增长,多晶硅、硅片、电池片、组件产量分别达到82.7万吨、357GW、318GW、288.7GW,同比增长均在55%以上。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在280GW至330GW,我国光伏新增装机规模在95GW至120GW,占比全球的40%左右。
■ 风电产业全球市场份额占比40-50%,连续13年全球最大单一市场
中国风电装机规模稳步增长。2022年,中国风电新增装机4983万千瓦,陆上风电为4467万千瓦,海上风电为516万千瓦。截至2022年年底,中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3.96亿千瓦,陆上风电为3.6亿千瓦,海上风电为3051万千瓦。中国风电连续13年成为全球最大单一市场,基本上占全球市场的40%-50%。
■ 新能源汽车产销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统计显示,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持续爆发式增长,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连续8年保持全球第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全球地位主要体现在市场规模、品牌竞争力、配套环境等方面。
■ 储能累计装机功率46.1GW位居全球第一
2021年底,中国储能累计装机功率46.1GW,位居全球第一。其中,抽水蓄能装机规模39.8GW,占比86.3%;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规模达5729.7MW,占比12.5%,熔融盐储热累计占比1.2%。
03 新能源资本市场高景气度跑赢大盘的资本大格局
随着新能源产业链发展成熟度越来越高,新能源资本市场景气度高也维持高位,最近3年一直跑赢大盘,是资本市场的宠儿和热点。总体来看,景气度由高到低为储能>光伏>风电>新能源汽车>全A股。
2022年12月31日我国上市新能源企业131家,光伏行业38家,风电行业31家,氢能行业9家,储能行业22家,新能源汽车行业39家。
新能源的产业竞争分析
1.新势力的威胁
随着新能源行业在互联网的竞争背景下,造车势力有涌现出一批新的企业,相比早年成熟的车企,新成立的这些企业相对来说资金基础薄弱,大部分新的车企还是会寻求机会与老大车企合作,一部分原因是为了传统车企与新能源车企融合加强核心技术。另一环境原因是资金的周转,比较倾向于选择上市公司或者控股企业。
2.外资汽车公司的威胁
目前,全球经济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外贸汽车公司也很早就进入了新能源电动车行业,我国经济经过多年高速增长,让汽车行业的外资企业备受鼓舞。扩大全球技术的深度融合,促进中国汽车产业的进一步开放,其外资企业的技术储备及市场的认可度均高于国内车企。
3.传统汽车企业的威胁
目前我国传统汽车产业有丰富的研发仅有和较高的市场认可度,传统车企开发新能源汽车,具有地利人和的优势。凭借燃油车积累品牌价值,一经推出新能源车,会快速被消费者认可。借助供应链的优势,产品利润可期。新能源车企在产品定位、客户选择、营销服务上,还是传统车企更有优势。传统的燃油车技术沉淀还有一点距离,综上所述,比亚迪新能源汽车较传统燃油车的市场占比还是有会受到影响。
找车网(https://www.snzqc.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新能源产业有哪些现在的新能源有哪些的相关内容。
新能源产业介绍?现在的新能源有哪些?新能源产业主要是源于新能源的发现和应用。新能源指刚开始开发利用或正在积极研究、有待推广的能源,如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因此这里的开发新能源的单位和企业所从事的工作的一系列过程,叫新能源产业。
新能源分类
1、新能源按其形成和来源分类:
(1)、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如: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能等。
(2)、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如:核能、地热能。
(3)、天体引力能,如:潮汐能。
2、新能源按开发利用状况分类:
(1)、常规能源,如:水能、核能。
(2)、新能源,如:生物能、地热、海洋能、太阳能、风能。
3、新能源按属性分类:
(1)、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地热、水能、风能、生物能、海洋能。
(2)、非可再生能源,如:核能。
4、新能源按转换传递过程分类:
(1)、一次能源,直接来自自然界的能源。如:水能、风能、核能、海洋能、生物能。
(2)、二次能源,如:沼气、蒸汽、火电、水电、核电、太阳能发电、潮汐发电、波浪发电等。
现在的新能源有哪些? 找车网
就目前常见的有: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海洋能、生物质能和核聚变能等。
石油,煤矿等资源将加速减少。核能、太阳能即将成为主要能源。
一下就具体每种能量细说:
太阳能:太阳能一般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太阳能的主要利用形式有太阳能的光热转换、光电转换以及光化学转换三种主要方式。
细分就是:
1.太阳能光伏光伏板组件是一种暴露在阳光下便会产生直流电的发电装置,由几乎全部以半导体物料(例如硅)制成的薄身固体光伏电池组成。
2.太阳热能现代的太阳热能科技将阳光聚合,并运用其能量产生热水、蒸气和电力。
新能源产业介绍?现在的新能源有哪些?
3.太阳光合能:植物利用太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核能:核能是通过转化其质量从原子核释放的能量
具体方式:1.核裂变能:所谓核裂变能是通过一些重原子核(如铀-235、铀-238、钚-239等)的裂变释放出的能量
2:核聚变能: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氢原子核(如氢的同位素—氘和氚)结合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同时发生质量亏损释放出巨大能量的反应叫做核聚变反应,其释放出的能量称为核聚变能。
3:核聚变能: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氢原子核(如氢的同位素—氘和氚)结合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同时发生质量亏损释放出巨大能量的反应叫做核聚变反应,其释放出的能量称为核聚变能。
核能的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源利用率低。
2:反应后产生的核废料成为危害生物圈的潜在因素,其最终处理技术尚未完全解决。
3:反应堆的安全问题尚需不断监控及改进。
4:核不扩散要求的约束,即核电站反应堆中生成的钚-239受控制
5:核电建设投资费用仍然比常规能源发电高,投资风险较大
海洋能:
海洋能指蕴藏于海水中的各种可再生能源,包括潮汐能、波浪能、海流能、海水温差能、海水盐度差能等。这些能源都具有可再生性和不污染环境等优点,是一项亟待开发利用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新能源。
风能:
风能是太阳辐射下流动所形成的。风能与其他能源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它蕴藏量大,是水能的10倍,分布广泛,永不枯竭,对交通不便、远离主干电网的岛屿及边远地区尤为重要。
生物质能:
生物质能来源于生物质,也是太阳能以化学能形式贮存于生物中的一种能量形式,它直接或间接地来源于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质能是贮存的太阳能,更是一种唯一可再生的碳源,可转化成常规的固态、液态或气态的燃料。地球上的生物质能资源较为丰富,而且是一种无害的能源。
地热能:
地球内部热源可来自重力分异、潮汐摩擦、化学反应和放射性元素衰变释放的能量等。放射性热能是地球主要热源。
氢能:
在众多新能源中,氢能以其重量轻、无污染、热值高、应用面广等独特优点脱颖而出,将成为21世纪最理想的新能源。氢能可应用于航天航空、汽车的燃料,等高热行业。
海洋渗透能:
如果有两种盐溶液,一种溶液中盐的浓度高,一种溶液的浓度低,那么把两种溶液放在一起并用一种渗透膜隔离后,会产生渗透压,水会从浓度低的溶液流向浓度高的溶液。
水能:
新能源产业介绍?现在的新能源有哪些?
水能是一种可再生能源,是清洁能源,是指水体的动能、势能和压力能等能量资源。广义的水能资源包括河流水能、潮汐水能、波浪能、海流能等能量资源;狭义的水能资源指河流的水能资源。
当然常见的,已经实现的是下面几种:
生物质能、太阳能、风能以及水力发电、地热能等的利用技术已经得到了应用。
还有一些不常见,或者很少听见的就是:可燃冰,煤层气,微生物。
可燃冰:这是一种甲烷与水结合在一起的固体化合物,它的外型与冰相似,故称“可燃冰”。可燃冰在低温高压下呈稳定状态,冰融化所释放的可燃气体相当于原来固体化合物体积的100倍。
煤层气:煤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温度及压力增加,在产生变质作用的同时也释放出可燃性气体。从泥炭到褐煤,每吨煤产生68m3气;从泥炭到肥煤,每吨煤产生130m3气;从泥炭到无烟煤每吨煤产生400m3气。科学家估计,地球上煤层气可达2000Tm3。
微生物:世界上有不少国家盛产甘蔗、甜菜、木薯等,利用微生物发酵,可制成酒精,酒精具有燃烧完全、效率高、无污染等特点,用其稀释汽油可得到“乙醇汽油”,而且制作酒精的原料丰富,成本低廉。据报道,巴西已改装“乙醇汽油”或酒精为燃料的汽车达几十万辆,减轻了大气污染。此外,利用微生物可制取氢气,以开辟能源的新途径。
新能源产业介绍?现在的新能源有哪些?其实很多能源都是来自于太阳能,想海洋能,煤层气,微生物,风能,水能,都是有太阳能而来。只是他们之间转换了一下。
以上就是找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新能源产业 新能源的产业竞争分析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找车网:www.snzqc.com2023-08-31 14:25:49
2023-09-25 06:08:31
2023-09-21 20:05:41
2023-12-14 08:55:24
2023-10-10 03:50:41
2023-09-09 06:2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