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6 13:30:13 | 找车网
2023年五月比亚迪销量996476辆。
比亚迪中的王朝和海洋系列五月销量228087辆,同步增长99.8%,腾势汽车11005辆,出口10203辆。比亚迪5月合计销量比上月增长14%,根据乘联会2023年5月狭义乘用车零售销量预计173万辆,比亚迪市占率14%,其中新能源零售销量预计58万辆,比亚迪市占率41%。
比亚迪创立于1995年2月,总部位于广东省深圳市,旗下产业包括电子、汽车、新能源和轨道交通。比亚迪始终坚持“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发展理念,凭借研发实力和创新的发展模式,获得了全面的发展,并在电池、电子、乘用车、商用车和轨道交通等多个领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比亚迪车标含义
比亚迪新标识将不再沿用原有的蓝白相间色,图案改为椭圆形状,并加入了光影元素。从字体的排列、图形的颜色都发生了巨大变化,突出了比亚迪汽车的创新、科技和企业文化精髓,令比亚迪品牌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
比亚迪高层人士透露,比亚迪新标识更加简洁直观,并具有国际化元素。通过这次换标,比亚迪汽车将围绕打造国际品牌这个目标,全面促进企业产、科、研、销各个层面国际品牌意识的提高,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洞察力,最终达到比亚迪品牌的优质和高含金量。
近日,各新能源车企都公布了自家的销量数据,而随着上半年的落幕,这些车企的半年销量也备受瞩目。大咖也盘点出销量前十名的车企,看看它们上半年的成绩水平怎么样,下半年还有什么样的新车规划,能否达成全年销量目标。
独孤求败:比亚迪
从2021年成为国内新能源车企销冠之后, 比亚迪 就开始垄断销量第一的位置,并且与身后其他车企的距离越拉越大。今年6月份,比亚迪累计销量为253046辆。其中乘用车销量251685辆,同比增长88.2%,环比增长5.3%。
而整个上半年,比亚迪累计达125.56万辆,同比增长95.78%。比亚迪2023年的销量目标为300万辆,从目前进展来看,达成目标的可能性很大。
从具体销量来看,王朝和海洋系列依旧是销量主力,贡献了24万台车型。目前 宋PLUS 和 宋Pro 都经历了改款,性价比有所提升,而从销量来看,消费者对新车的接受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而 腾势 虽然只有D9一台车型,但凭借着DM-i和EV两套系统,以及不错的豪华感和配置,也实现了销量破万辆。
而下半年比亚迪还有不少增长点,比如备受瞩目的 腾势N7 将在7月份开始交付,作为一台豪华轿跑SUV,新车全系标配云辇-A空气悬架、最高续航可达702km,填补了比亚迪目前运动型SUV的空缺,未来的销量值得期待。
虽然势头十分迅猛,但比亚迪目前还有不少的进步空间。例如其海外销量中规中矩,6月乘用车出口销量为10536台,不如上汽、 奇瑞 、 长城 等品牌。不过比亚迪已经在巴西、泰国建厂,未来海外销量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最大黑马:埃安、理想
除了断档领先的比亚迪以外, 埃安 和理想则属于第二梯队,他们两个的销量也遥遥领先后面的车企,并且增速十分迅猛。
首先看埃安这边,2023年6月销量45013辆,同比增长86.7%。2023年1-6月累计销量209336辆,同比增长109%,并且连续4个月销量破4万辆。
与比亚迪的多品牌战略相同,埃安这边也推出了全新高端品牌昊铂, 昊铂GT 也于7月3日正式上市。从定价来看,其售价区间为21.99-33.99万元,设计感、动力性能、智能化都表现不错,显然是一辆走量车型。
根据规划,广汽埃安2023年销售目标是“保50万辆争60万辆”,而埃安想达到50万辆的目标,最大的期待就是昊铂GT这台车型。
同样,埃安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那就是车型销量失衡。目前 AION S 和 AION Y 贡献了95%的销量,而 AION V 和 AION LX 销量十分低迷,未来如何盘活这两台车型,打入更高端市场,也是埃安着重考虑的问题。
理想在6月交付新车32575辆,月度交付量首次突破3万辆,同比增长达到150.1%。2023年上半年, 理想汽车 的交付量达到13.9万辆,已经超过2022年全年。
从具体车型销量来看,理想目前三款车型的销量都很均衡,对于细分市场的定位十分精准,也已经有了自己的品牌效应。
但是由于销量上升明显,理想目前面临着供应链紧张的问题。L7/8/9的第三季度零部件供应基本就是3.2-3.5万/月,因此交付量也会受限。因此理想第三季度需要供应商扩充产能,35万辆的年度目标并不容易实现。
颓势尽显:蔚来、小鹏
除了上面几个赢家以外,销量榜中也存在了一些失意者,例如 蔚来 和 小鹏 。此前“蔚小理”几乎成了一个名词,这三家也都是新势力销量的第一梯队,而今年的局势却急剧变化。
其中6月份小鹏汽车共交付8620辆新车,同比下跌43.6%。上半年累计销量为41435辆,与去年同期的68983辆相比,同比下跌39.9%,整个上半年月销都没破万辆。
从原因来看,小鹏去年推出的G9则因为价格偏高和五座布局,销量不佳。而目前小鹏汽车也寄希望改款后的小鹏P7i,其产品力提升还是很明显的,但口碑不如Modle 3、比亚迪汉。
当然了,目前刚刚上市的 小鹏G6 给出了很大的诚意,20.99万元的起售价,加上800V架构、XNGP智能辅助、双Orin-X芯片、3.9秒破百的性能,让小鹏对这台车充满了期待,何小鹏也直言,这台车需要月销过万辆才算成功。
蔚来这边的压力则要小点,6月交付新车10707辆,环比增长74.0%。今年上半年累计交付54561辆,同比微增7.35%,历史累计交付已达34.41万辆。
今年蔚来也采取了不少措施挽救销量,例如全新一代ES6、ET5旅行版、全新一代ES8的陆续交付,新车在产品力方面有所提升。
此外,蔚来在6月份作出了巨大调整,取消新车免费换电权益,全系降价3万元。最便宜的车型ET5价格首次跌破30万元,采用电池租赁方案售价更是低至22.8万元,购车门槛降低了不少。因此蔚来下半年的销量也有望提升,但单车利润也被削减不少。
大咖总结
总体来看,目前新能源车的销量依旧普通在增长阶段,继续吞噬着燃油车的市场份额。而在新能源品牌内部,竞争同样处于白热化,目前如理想、埃安都找到了准确的市场定位,但其它品牌目前都卷入了价格战。对于消费者而言,下半年不少新能源新车都有着高性价比,值得考虑。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SUV大咖,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在愈发内卷的市场上,没有哪个企业或哪款车型可以随随便便成功,包括如日中天的 比亚迪 。
今年来,常常有人跑来问我:“为什么比亚迪会在短短两年时间里发展如此迅猛?”这并不奇怪,在过去长达十几年的时间里,比亚迪大多数情况下都默默无闻,其全产业链垂直布局常常被嘲讽,其在电池和新能源领域的坚守也不被行业所看好。但正是这些坚守、布局和技术创新的厚积薄发,才让它能够在电动化风口到来之际,顺风起飞,并且越飞越高。
所以,哪有什么一蹴而就,不过靠的是点滴积累。即便是现在的比亚迪,也依然如履薄冰,潜心研究技术、产品和用户,并不断推出更具竞争力的车型来满足用户需求。
在过去短短一年多时间里,仅海洋网就推出了包括 海鸥 、 海豹 、 宋PLUS 冠军版、 护卫舰07 等车型,以严丝合缝的产品布局满足用户需求。
以去年7月上市的海豹为例,刚刚上市满一周年,但销量已达10万辆。今年5月,海豹又推出了冠军版,再加上即将上市的海豹DM-i车型,海豹家族将以完整的产品线对中型轿车市场发起更全面的冲击,有望彻底改写中型车市场格局。
做难且正确的事情,海豹以技术创新打破壁垒
在8月9日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活动上,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演讲时数度哽咽:“20年前比亚迪开始造新能源车的时候,有人看不懂、有人看不上、有人看不起。”、“曾经,我们也怕等不到‘春天’。”……
走过这段至暗时刻,借助汽车行业向智能新能源转型的风口,比亚迪在过去两年时间里,跑出了让人望尘莫及的“加速度”。而海豹作为比亚迪在纯电运动轿跑市场的标杆车型,之所以能够实现市场份额和口碑的快速提升,正是因为它如比亚迪一样,始终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
海豹的难,难在合资品牌对中型车市场的“统治”,也难在市场竞争的残酷。
中国汽车市场素有“得中级车者得天下”的说法,这一方面说明这个细分市场对于品牌的意义和价值,另一方面也说明该市场的竞争程度异常激烈。而海豹所处的正是这个市场,前有合资燃油车型等传统“强敌”,后有 特斯拉 Model 3 等新能源车型来势汹汹,甚至降价后的入门级豪华B级车也会成为它的对手。
除了与这些对手竞争,还要改变消费者对中型车市场的刻板印象。要知道,此前在中国市场中型车的地位大多是偏家用、商务风格,而海豹走的运动、性能路线并不在主流选择范围内,原本是小众品类。
可以说,无论是打破中型车市场的合资壁垒,还是打破传统认知对中型车商务家用的刻板印象,抑或是与价格不断下探的燃油车市场进行抗衡,对于任何一款车型来说,难度都是巨大的。
而比亚迪海豹从去年7月29日上市以来,销量一路走高,仅用了3个月就实现月销过万,截止到今年8月初,用一年的时间比亚迪海豹的销量已达10万辆,足以说明海豹单车的成功。
而这,正是得益于比亚迪在电动化技术领域的积累。作为比亚迪e平台3.0技术集大成之作,海豹拥有灵动优雅的造型、以及全球首搭的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iTAC技术、后驱/四驱动力架构、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独立悬架等多项行业领先技术,才能在上市后赢得消费者的广泛支持。
海豹在中型车市场的拼搏,又何尝不是比亚迪在中国汽车市场的缩影?
正是凭借在新能源技术领域的不断创新和精进,才有了比亚迪今日的风光无限。资料显示,比亚迪已经连续11年的研发投入大大超过当年的净利润。其中,2019年比亚迪的净利润只有16.14亿元,但那年在研发领域投入了84亿元。截至目前,比亚迪拥有11个研究院,超9万研发人员,研发总投入超千亿元。
也正是这种不计回报的研发投入,在最难的时候也坚持做正确的事,为比亚迪2022年后的腾飞和比亚迪海豹的成功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聚焦痛点,以用户思维强化竞争力
进入2023年,市场陷入了极度内卷,带来的不仅是竞品之间的价格打压,也让消费者在这个过程中失去购买欲,而要在这种环境下让产品畅销,不仅要拥有足够硬核的技术和产品实力,还要有对用户需求“有求必应”的意识。
为了应对市场局势的变化,也为了提升消费者的购买信心,今年5月,海豹加推了冠军版。不仅听取了用户的反馈和建议,对产品进行了全方位升级,还下调了全系价格,其中入门版本下探到18.98万元,直面主流合资中型轿车的竞争。
比如一些用户希望长续航车型,同时对价格比较敏感,因此在改款时新增了冠军版700km尊贵版车型,保留了长续航、性能优势,给潜在用户提供了更经济的选择,也扩展了海豹的用户群体。
老实说,作为目前公认能与主流合资中级车叫板的中国品牌汽车,海豹无论是设计、性能还是配置都是国产“天花板”水平,而能够在这个基础上推出改款冠军版车型,不仅降低了购车门槛,还对用户诉求一一进行改进和满足,难怪乎可以打动消费者。
在海豹冠军版车型的助力下,比亚迪海豹5月和6月连续两个月站上8000辆的销量大关,不仅领衔纯电运动轿跑市场,而且在整个中型车市场销量排行中也位列前茅。
更强的大招还在酝酿。那就是比亚迪官宣将推出海豹DM-i车型。据相关人士透露,这次推出海豹DM-i车型,是因为用户呼吁的声音太过热烈。为了满足更多用户的需要,比亚迪决定增加海豹DM-i车型。
在“华山论剑V”看来,能够做出这个决定,用户的意见虽然帮助很大,但绝不是唯一原因,比亚迪也是立足于产品定位、品牌发展的角度权衡思虑过很久才做出这个决定。
毕竟,扩展海豹的产品阵容,既能进一步抢占市场,也有助于将海豹打造成为中性车市场炙手可热的明星IP,为未来更猛烈的市场竞争做准备。
在海豹DM-i上市后,海豹冠军版+DM-i的强强联合,将使海豹家族的销量再上一个新台阶,成为比亚迪在中型轿车市场的代表车型,也有望将海豹打造成中国品牌在中型轿车市场的第一款标杆车型,既满足了市场和年轻用户的需求,同时也引领了中型轿车运动化的风潮,在提升产品销量的同时进一步助力实现比亚迪品牌跃迁,彻底改变中型车市场格局。
而这,也是比亚迪不断满足用户需求,优化产品品质而应得的回报。回看海豹上市一年来的各种动向,不难发现比亚迪的诚意,凭借对技术、产品与营销节奏的精准出击,造就出海豹这样一款有资格、有实力对抗合资的精品车型。
结语
可以说,海豹是比亚迪这几年“品牌腾飞”的缩影。这其中,不仅仅包含销量的突破和品牌向上,更是对于用户痛点的把握,是研发实力和渠道能力都不断提升的体现。
对于中国品牌而言,通过 SUV 实现品牌向上突破是条相对容易的路,但中高级轿车市场这个“硬骨头”终归要“啃”下来。随着海豹DM-i的到来,海豹家族也将对中型轿车市场发起更全面的冲击,并重塑中型轿车市场格局。
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华山论剑,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找车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找车网。2023-10-14 19:34:59
2023-09-11 05:01:57
2023-11-09 21:28:08
2023-10-20 18:10:53
2024-01-04 13:56:26
2023-10-22 00: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