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5 06:59:38 | 找车网
一共有四个厂家,分别是:
1、上海总部基地:
上海总部基地是沃尔沃汽车集团中国区的行政中枢,位于上海的沃尔沃汽车中国技术中心的工作重点是高档轿车、电动车和新能源汽车的设计、研究和开发。
2、成都沃尔沃汽车西部基地:
成都的沃尔沃汽车西部基地将以覆盖中国西部市场为主,参与和支持中国西部大开发。
3 、重庆沃尔沃汽车西部基地
重庆的沃尔沃汽车西部基地将以覆盖中国西部市场为主,参与和支持中国西部大开发。
4 、大庆沃尔沃汽车北部基地
大庆的沃尔沃汽车北部基地将以覆盖中国北部市场为主,其地理条件与纬度与瑞典相似,目的是参与和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
按照沃尔沃的规划,黑龙江大庆基地,是沃尔沃全球最先进的SPA(可扩展模块化架构)整车工厂,将生产沃尔沃最高端、最豪华的车型,包括当日发布的旗舰级行政轿车—全新S90长轴距豪华轿车和全新S90 T8三座荣誉版超豪华轿车。
扩展资料:
2010年7月29日消息,浙江吉利汽车控股有限公司收购沃尔沃汽车公司的交易已经获得中国政府部门的批准。吉利并购沃尔沃交割仪式2010年8月2日中午在伦敦进行,吉利已经完成对福特汽车公司沃尔沃业务单元的收购,总收购金额为18亿美元。
沃尔沃公司除了大客车、各种载货车在北欧占绝对统治地位外,它的小客车在世界上也小有名气。沃尔沃小客车以造型简洁,内饰豪华舒适而闻名。80年代推出的沃尔沃740、760、940、960小汽车,已出口到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沃尔沃
沃尔沃 这次突发性的高层人事调整,感性上讲是典型的过河拆桥,但站在理性角度来看,却是双方利益博弈的必然结果。
8月18日,沃尔沃汽车在其官方网站发布了一则重大人事变动信息:沃尔沃汽车大 中华 区销售公司总裁钦培吉离职,其职位由现任沃尔沃汽车日本总经理裴马丁(Martin Persson)接任。
在成都国际车展开幕之际,且已为钦培吉安排好一系列媒体沟通活动的情况下,突然“换将”,这种反常行为着实有些意外。再结合新闻稿内容措辞和内部管理结构来看,人们很容易嗅到其中的“猫腻”。
内部夺权?吉利无能为力
首先就是对钦培吉在沃尔沃12年的付出和贡献只字不提,而“向外部寻求发展”“立即生效”等此类冷淡且严厉的措辞,也颇有几分“对人不对事”的感觉。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沃尔沃对调任大中华区销售总裁裴马丁的大加赞扬,不仅搬出6年前的工作经验说事儿,还通过长篇累牍来凸显价值观的高度认同感。言外之意很明显,就是在diss某些人和沃尔沃价值观的不兼容性。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多提一嘴,裴马丁在沃尔沃工作超25年,曾在俄罗斯、瑞典等任职,从意识形态上来看属于沃尔沃瑞典派的典型代表。
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沃尔沃中华区的汇报层级关系也发生了一定调整。不同于之前钦培吉向沃尔沃大中华区总裁袁小林汇报工作,新上任的裴马丁将“略过”袁小林直接向沃尔沃首席商务官兼副CEO安伯扬(Björn Annwall)汇报,大中华区销售负责人和总裁不再具有上下级汇报关系,这种行为直接打破了区域市场内部串联的机会。
颇具玩味的是,袁小林的工作内容也有所改变,其业务未来将侧重和JIM、EMT和董事会成员合作,以及吉利控股集团相关战略合作等事务,并且在新闻稿中袁小林的相关信息被放到最后。营销大权易手,如今工作又被边缘化,沃尔沃对袁小林多少有点变相削权被“架空”的味道。对此,有媒体表示:“并购案最后的功臣,很有可能会成为吉利与沃尔沃争权的最后遮羞布。”
对于沃尔沃这次人事调整地震,吉利控股虽然没有做出相应声明,但却用行动默默地挽了一波尊严。8月21日,吉利控股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在社媒平台透露称,钦培吉将出任吉利汽车集团销售公司副总经理,并对钦培吉给予了极高评价。
吃饱饭就要和厨子掰手腕?
至此,沃尔沃这次内部博弈暂时告一段落,但可以肯定的是,在没有彻底“独立”分出胜负之前,沃尔沃瑞典派和吉利派的争权斗争也将持续下去。对于沃尔沃这种行为,不少网友纷纷表示“真是吃饱饭就要和厨子掰手腕”。
要知道,沃尔沃之前在 福特 旗下时,可谓是年年亏损濒临破产边缘,此时正巧遇到寻求突破的吉利,两人N拍即合,吉利获得沃尔沃的名声和技术,沃尔沃获得吉利带来的18亿美元巨额资金,并成功借助中国市场起死回生。不过由于种种因素干扰,吉利在收购沃尔沃之初签订了不平等合同约定,做出让沃尔沃保持独立运营的妥协,就连沃尔沃董事会都没有安排吉利方人员。这就导致掌握管理权的瑞典派很多时间在沃尔沃都可以说一不二,而名义上是“爸爸”的吉利,只能在一旁给好话干瞪眼。
比如这次的人事调动,沃尔沃给出的理由是“推进在华业务加速增长和电气化转型”。但从市场销量数据来看,沃尔沃完全还没有沦落到“换将”的地步。今年1-7月份,沃尔沃全球销量汽车39.59万辆,较去年同比增长18%。其中Recharge系列车型(包括 纯电动 汽车和 插电式混合动力 汽车)的销量同比增长226%,占沃尔沃汽车全球总销量35%。而中国市场,沃尔沃1-7月份累计销量9.27万辆,同比增长8%,市场销量处于稳中有进的态势。
而从沃尔沃全球不同地区的市场表现来看,中国市场也并非是垫底的存在。今年7月份,沃尔沃欧洲销量2.03万辆,其中Recharge系列车型在欧洲市场销量占比56%;美国市场销量1.08万辆,Recharge系列车型占比29%;中国市场销量1.42万辆,其中Recharge系列销量占比8%。虽然沃尔沃在国内的整体销量表现可圈可点,但从Recharge系列车型的表现来看,是不是觉得其在国内的电气化转型之旅有点不太顺?
纯粹的沃尔沃 也许不是国人想要的
若是这样想,那可真的太低估国内新能源汽车赛道的内卷惨烈程度了。作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早已“人满为患”,传统自主品牌、新造车势力在全产品链和新能源技术的加持下,无论是在造车成本亦或是智能化技术方面,早已遥遥领先海外市场。强如德系 大众 也不得不掏钱向 小鹏 汽车买技术,而豪华BBA在诸多同级竞品车型的围堵下,都得站起来放低姿态向消费者敬酒表诚意,即便如此,新能源汽车销量还仍旧长期处于贴地滑行的状态。
而在这种内卷严重、可选项众多的市场环境中,沃尔沃的众多“油改电”车型竟然还有市场销量,已经算是难能可贵的现象了。所以不知道沃尔沃有没有想过,在产品力羸弱不扛打的情况下,为何仍有消费者愿意选择沃尔沃Recharge。 找车网
原因当然有很多种,但其中必然有钦培吉在沃尔沃电气化转型和销售渠道创新方面起到的不可忽视的作用。据悉,钦培吉在沃尔沃商业模式上采用传统渠道和直营双线并举的方式推进,通过品牌体验中心、城市中心店等方式强化和巩固消费者对沃尔沃新能源形象的认知。而统一定价的方式也使得消费者能够拥有更好的购车体验。这种更人性化的贴心服务,让沃尔沃的品牌溢价能力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也得到了较大保留。
所以不知道一味追求独立的瑞典派,有没有考虑过彻底“西化”的沃尔沃,真的还能在竞争愈发激烈的中国市场站稳脚吗?前车之鉴简直不要太多,且行且珍惜吧。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市行情大家来谈,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沃尔沃是瑞典品牌,中国的吉利集团100%控股。目前绝大部分车型都是在欧洲生产的,包括瑞典工厂和比利时根特工厂,国内沃尔沃亚太的成都工厂13年底开始生产S60L,另外福特时代的长安沃尔沃还在生产S80L。
拓展资料
如今,沃尔沃分为沃尔沃汽车公司(Volvocarcorporation)和沃尔沃集团(Volvogroup)两家,沃尔沃汽车曾是沃尔沃集团的部分家用轿车业务,沃尔沃汽车公司已由吉利控股,沃尔沃集团独立运营。
参考资料:
2023-10-14 19:34:59
2023-09-11 05:01:57
2023-11-09 21:28:08
2023-10-20 18:10:53
2024-01-04 13:56:26
2023-10-22 00:1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