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31 01:15:52 | 找车网
国产车销量多。根据相关公开信息显示乘联会数据显示,2022年10月份,国内轿车销量达到92万辆,而SUV销量则只有84.1万辆,在批发量上,9月份自主品牌是超过合资品牌的,占比达到了50.2%,合资品牌6家车企销量同比下滑,其中,一汽大众下滑最多,达15.7%。
国产车在轿车领域还能超越合资车?
不管是轿车领域还是SUV行业,近些年国产车的身影都异常活跃。SUV更是到了巅峰,销量前十近一半以上的名单,都被自主品牌牢牢把控,合资很难翻腾起浪花。而在轿车领域,国产车也能跻身前十,虽然占比不高,但地位一直在提升。SUV市场大盘已稳住,将来轿车领域能否超越合资车?以国产车整体的角度来说,是有可能的,但对这个品牌来说,并不太乐观。它就是在SUV领域一家独大的长城汽车。
长城汽车在行业内也是一个特立独行的存在,不光是旗下哈弗带领国产SUV打了翻身仗,稳居SUV领域霸主地位,也不只有第一个以创始人姓氏命名的高端自主豪华品牌WEY,也不仅有曾做到全国第一的皮卡车,更多的独特表现是所有的车型都是SUV,虽然年年销量都非常可观,但SUV总会有由火热转向平淡的那天,届时,长城又该何去何从?
长城在SUV领域有多得意,在轿车领域就有多失意。从很久以前的精灵、酷熊、炫丽(PS这些名字好有年代感),到现在的C30、C50, 其中C30是唯一一款逃离了停产的命运的车型,主要是因为长城要用它出新能源车型,才侥幸存活,另一款C50是停产在售的状态。长城之所以在轿车领域败的很惨,主要是因为轿车领域竞争太激烈了;
尤其是合资车一再压价,而在技术上落后合资明显的国产车实难拿下市场。其次和长城的SUV领域备受压力也有关,作为榜首第一的长城品牌来说,对手都在拼了命的钻空子要把它挤下去,类似宝骏510的黑马一匹又一匹,稳居现状,还要发展新产品不被淘汰,早已无暇他顾,时间和耐心也不允许过多的精力放在轿车领域。找车网
其次发展历史本就不如合资,地位不如合资牢固,受众少,看吉利的帝豪,是有多少年的坚挺才能在前十站稳脚跟。而且轿车领域的变动也不小,十年前奇瑞还曾碾压合资位居第四,现在也难觅其踪影,不若趁热打铁,牢占SUV
在刚刚经历完上半场“金九银十”汽车市场消费旺季后,各家车企都有不同程度的销量增长。根据乘联会发布的9月销量情况来看,9月乘用车整月累计销量达191万辆,同比增长7.3%,已恢复至正常增长水平。从品牌销量榜单上看,南北大众依然占领冠亚军,并且是目前仅有的两家达成百万年销的车企,吉利、长城、长安、上汽通用五菱也都奋起直追,顺利进入前十名。不过尽管自主品牌较以往发挥出色,但在榜单前15位中,合资品牌依然占了10个名额,因此不难看出,在国内汽车市场,合资品牌依然大众消费者的首选目标。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国人依旧不选择国产车?
NO.1:缺乏品牌效应
在现在人们越来越看重品牌的年代,买支牙膏还要看看是不是耳熟能详的牌子,更何况是一辆汽车。所以,合资品牌先入为主的优势也让它们在汽车市场生根发芽之前就占据主动地位。
由于自主品牌起步时间较晚,所以当它们面对一众早已耕耘市场多年的“老油条”,显然力不从心。于是,为求生存,它们只能去寻找合资品牌车型布局的空白,想通过新生领域作为切入点,积累自己的起步资金,进而上升至与合资平起平坐的位置。遗憾的是,这类“空白”市场,正是利润甚少的廉价车领域,生产这部分车型就意味着承认自己是个低端品牌。但“马死下地走”,当务之急就是活下去,所以自主品牌当时也没有其它选择,只能硬着头皮搞廉价车路线。久而久之,廉价车形象深入人心,尽管现在自主品牌奋力往高端定位去走,但往往收效甚微,无功而返。
NO.2:缺乏核心技术
除了品牌形象让消费者选择合资品牌之外,在核心技术方面,自主品牌要远落后于合资品牌。因为早期没有造车经验基本为零,所以为追求省时省力,自主品牌通常都会选择向国外企业购买现成的发动机、底盘、变速箱,最鲜明的例子就是沈阳航天三菱发动机,目前在售的自主品牌,早期几乎都是在用三菱发动机,甚至到现在,一些没有自研发动机技术的厂商也会选择三菱作为自家产品供应商。
在经过批量采购、仿制阶段后,自主品牌为摘掉“山寨”这顶帽子,打算通过“师夷长技以制夷”方式来反超合资品牌。于是它们开展了“逆向研发”计划,通过对市面上一些优秀的车型进行拆解、测量、改进等一系列步骤,将其打造为一款“自主研发”的全新车型。虽然质量相比第一阶段要好上不少,但这毕竟是别人的技术,一味地依赖逆向开发只会让企业不注重核心技术的积累,当一家企业连技术都不看重的时候,那么它离崩盘也就不远了。
NO.3:合资品牌价格下探与车型布局不均
如今市场竞争早已不局限于自主品牌和合资品牌,在合资车内部,它们甚至为争夺某一部分细分市场而打起了价格战。比如说十多年前的本田雅阁,当时裸车价接近30万元,而且因为产能原因,甚至需要加价购车,但即便如此,仍然有消费者会为之买单。反观现在,虽然雅阁依然是合资B级车的王者,但它的价格已经回落至16-20万之间,已经与自主品牌某些产品价格重叠,同一价钱,一边合资一边国产,相信大部分消费者都会选择前者而不是后者。
另外,自主品牌车型销售主力大多为SUV车型,这种“偏科式”发展让同样占据巨大市场份额的轿车领域拱手相让给合资品牌。
总结
虽然自主品牌现在发展非常快速,一线厂商也都有自己的发动机生产线,但无论在品牌形象还是车辆三大件技术方面,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仍然存在一段较大的差距,消费者不是傻子,优秀的产品他们不会视而不见,就像手机一样,过去都是诺基亚、摩托罗拉等其它外国手机厂来瓜分中国市场,如今不都变成华为、小米吗?即使这个转换过程痛苦且遥远,但我相信未来自主品牌定有崛起的一天!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23-09-25 06:08:31
2023-10-10 03:50:41
2023-09-11 01:42:00
2023-12-13 22:15:56
2023-09-07 08:39:27
2023-09-21 20:0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