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4 04:07:28 | 找车网
NO. 1 惠州比亚迪
成立时间:2006年总部:广东惠州
惠州比亚迪电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子公司。其主要产品是方形磷酸铁锂动力电池,主要供给比亚迪旗下的秦、E6、K9等新能源汽车。
随着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快速攀升,比亚迪电池产能已经出现供应紧张。比亚迪在惠州动力电池现有产能为1.6GWh/年,为保证新能源汽车订单的及时交付,比亚迪准备进行扩大电池产能的计划。
目前比亚迪正在深圳坑梓基地规划6GWh/年产量的电池工厂,该工厂一期工程将于2014年9月份后逐步投产,年内至少新增产能1.5GWh。
NO.2 CATL
成立时间:2011年总部:福建宁德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ATL)成立于2011年,原为新能源科技集团(ATL)的动力电池分部,时代新能源(CATL)CEO曾毓群同时兼任新能源科技集团(ATL)总裁。2012年,以宁德为总部的时代新能源合资合作项目之一青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在青海省西宁市注册成功,公司注资1亿元,主要从事动力锂电池、储能锂电池等高新技术产品的研发、制造和销售。
CATL现在宁德动力锂电池年产能为3.8亿Wh。同时青海时代新能源项目正在建设当中,青海项目一期工程规划产能为年产15亿Wh,其中4.6亿Wh已经于近期投产,而整个一期工程将于2016年底完工。青海时代项目整体完工后,可年产50亿Wh电池以及5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预计整个建设周期为10年。
CATL动力电池的主要合作客户是宇通、宝马、一汽等。
NO. 3 力神
成立时间:1997年总部:天津
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创立于1997年,大股东中海油新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直属的全资二级子公司。天津力神的动力锂电池公司前身是力神迈尔斯动力电池系统有限公司,力神迈尔斯成立于2009年,注册资本为1亿美元,股东为天津力神电池股份有限公司和美国CODA电动车公司,属于中外合资企业。后来美国CODA于2013年破产倒闭,现在力神迈尔斯已经由天津力神全资控股。
公司现有动力电池产能约为1.5亿AH,目前正在天津、武汉和青岛三处扩建产能。天津基地计划从1.5亿AH扩建至3亿AH,预计2014年内能投产。同时在武汉和青岛都有新工厂正在建设,武汉和青岛预计要到2015年中投产。
公司动力电池的主要合作客户是天津公交集团、宇通、东风扬子江、一汽客车、康迪、江淮汽车等。
NO. 4 国轩
成立时间:2005年总部:安徽合肥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下称「国轩」)成立于2005年,是由珠海国轩贸易有限公司和合肥国轩营销策划有限公司发起设立。其主要产品是磷酸铁锂动力电池。
国轩曾于2012年11月完成股份制改革,但随着2013年IPO关闸以及证监会目前暂停接受IPO申报材料,其IPO计划最终搁浅。目前有消息称,国轩正在筹划借壳上市。
国轩现有约为3.5亿AH方形动力电池产能,其中2亿AH新增产能于今年5月在合肥投产。昆山正在新建圆柱动力电池产能,单体5AH,预计明年上半年投产。福建正在筹划建设动力电池PACK厂。
公司动力电池的主要合作客户是安凯、江淮、金龙、申沃、新大洋等。
NO. 5 沃特玛
成立时间:2002年总部:广东深圳
深圳市沃特玛电池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公司现有员工1300余人,研发人员300余人,现日产32650型5Ah电芯22万支,新厂区规划产能为日产32650型5Ah电芯50万支,是国内最早成功研发磷酸铁锂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并率先实现规模化生产和批量应用的磷酸铁锂电池企业之一。
公司动力电池的主要合作客户是五洲龙、金龙、扬州亚星、郑州海马、中联重科等。
NO. 6 万向
成立时间:2011年总部:浙江杭州
浙江万向亿能动力电池有限公司是由万向集团与美国Ener1 Inc.于2011年7月份投资设立的中外合资企业,注册资本为1.2亿美元,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及由动力电池组装的锂离子电池系统的设计、服务及技术升级。万向亿能动力专利技术来自于美国Ener1公司,使用的是Ener1的自动电池组组装技术。
2011年11月,公司开始建设年产3亿AH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一期产能1.2亿AH已经投产,二期1.8亿AH正在建设当中。
公司动力电池的主要合作客户是康迪、众泰、万向电动车、国家电网等。
NO. 7 威能
成立时间:2006年总部:山东寿光
山东威能环保电源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山东威能环保电源(集团)有限公司旗下子公司。山东威能环保集团有山东威能环保电源有限公司、青岛威能电动车辆电控有限公司、青岛隔膜新材料有限公司、北京五和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昆山威能环保电源有限公司五个分公司。
公司主要生产采用的电池单体是16AH、36AH、50AH和100AH等,16AH、36AH主要用在低速车、混动客车和乘用车,而50AH和100AH主要用在纯电动大巴。公司现有产能约为1.5亿AH。公司动力电池的主要合作客户是申沃、欧辉、中通、南京金龙等。
NO. 8 中航
成立时间:2009年总部:河南洛阳
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是中航工业集团公司及所属单位共同投资组建,成飞集成控股的专业从事锂离子动力电池、电池管理系统研发及生产的新能源公司。
公司的主要产品锂离子动力电池,单体容量覆盖了10AH到500AH,已与国内多家汽车整车厂商建立合作关系。其产品已广泛运用于电动车、机车、储能等民用领域及军用电源等军工领域。公司动力电池的主要合作客户是宇通、东风、奇瑞、康迪、长安福特等。
NO.9 微宏
成立时间:2006年总部:浙江湖州
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有着深厚研发能力的高科技化工与能源产品供应商。公司从事新能源及储电技术产品的研发、生产以及销售,致力于为不同应用领域提供清洁能源解决方案。
公司的优势在于产业链整合,集团公司旗下的子公司已经形成锂电池从材料——电芯——电池组的垂直产业链,包括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微宏动力解决方案(休斯顿)有限公司,湖州欧美新材料有限公司、湖州欧美化学有限公司及湖州的材料研发中心和应用产品开发基地。公司使用的电解液、隔膜、钛酸锂负极材料都是由集团旗下的子公司自主生产。公司的主要客户是重庆恒通客车。
NO.10 国能
成立时间:2012年总部:北京
北京国能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国能集团控股的下属公司。北京国能锂电池产品以储能和动力电池为主。
公司主要生产的单体电芯主要型号为60AH和100AH,正极材料采用磷酸铁锂和三元材料。其磷酸铁锂电池主要用于储能和电动大巴,而三元电池则主要采用于电动汽车和低速车等。公司正在积极扩产当中,计划2014年年底产能扩张到2亿AH/年以上。公司动力电池主要客户是五洲龙、常隆客车、郑州日产、苏州金龙等。
长安蔚来再博眼球,华为或有意对其参股。
近日,有消息称,华为有意参股新能源汽车公司长安蔚来,但不一定是华为出资,可能会通过旗下的基金进行投资。
“只有”长安的长安蔚来
据资料显示,2018年7月10日,长安汽车同蔚来达成合作,成立长安蔚来。董事长由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担任,副董事长由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李伟担任,CEO由来自长安的杨放担任。长安蔚来设立之初表示,长安汽车与蔚来汽车分别持股45%,另外10%由高管团队持股。
但事实上,长安蔚来成立之后的动向一直不明朗,并没有实质性的产物。直至两年之后,公司才有了新的动静——持股比例和高层人事发生了大的变动。
今年6月4日,长安蔚来发生工商信息变更。李斌、李伟均退出管理层名单,长安蔚来董事长&执行副总裁由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担任。与此同时,长安蔚来的注册资本也由9800万元增长至了1.88亿元,增长幅度为92%。至此,长安汽车的最新持股比例达到95.38%。找车网
长安汽车直接控股长安蔚来,使得本已沉寂的湖面开始荡漾,必然会引起各路人士的重点关注。
而值得注意的是,去年8月,长安方面就曾透露过长安蔚来的发展趋势,称长安中高端品牌会由长安蔚来团队负责。更早之前,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还表示过:“长安汽车做中高端品牌,一定是通过与合作伙伴一起来打造”。换句话说,就是长安中高端品牌将由长安蔚来与其合作伙伴一起打造。
不难看出,对于“合作伙伴”,长安还没有做出最终的决定。按照目前长安在长安蔚来的持股比例来看,长安同蔚来紧密合作的几率并不大,它们的关系正逐渐疏远。
这个时候,华为就有可能成为长安汽车选择合作伙伴的对象之一。
声称“永不造车”的华为
众所周知,1987年成立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主要涉足于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业务产品全面覆盖手机、移动宽带终端、终端云等。
如果把华为和造车放在一起,首先想起的肯定是创始人任正非所说的话,“华为绝不造车、永远不造车。我们是做车联网的模块,汽车中的电子部分--边缘计算是我们做的,我们可能会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但是它不是车,我们要和车配合起来,车用我们的模块进入自动驾驶。”
任正非敢说,大众敢信。
对于“华为永不造车”这句话看官们曾是深信不疑。确实,在车联网模块,华为有自己的建树。
2018年的时候,华为推出了自动驾驶的移动数据中心;2019 年的时候,华为又对外发布了《HUAWEI HiCar 生态白皮书》,定义车机互联 2.0,产品是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的“人—车—家”全场景智慧互联解决方案,有望打破目前 Android 车机系统的垄断地位;同年,华为采购四维图新高精度地图数据产品,进一步推进了自动驾驶落地。
这些,只不过是华为布局汽车行业的冰山一角。随着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华为的这些“涉足”就很有可能变成“立足”之本。
据企查查资料显示,今年8月7日,华为新增多项专利信息,其中包括“一种机动车辆自动驾驶方法及终端设备”、“控制智能汽车行驶方向的方法和装置”以及“交通信号灯的识别方法、系统、计算设备和智能车”等。
8月13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发生了工商信息变更,经营范围新增“汽车零部件及智能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
9月8日,华为更是投资成立华为电动技术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智能车载设备销售;智能车载设备制造;智能车载设备销售。
由此可见,未来,华为注定会在汽车行业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华为或有意入股长安蔚来
作为世界500强的华为,进军汽车领域的传闻由来已久,而此次,华为有意入股长安的说法也并非是空穴来风。
早在2018年1月11日,长安汽车就与华为、中国移动通信、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在重庆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全面开展LTE-V及5G车联网联合开发研究;2018年7月,长安汽车又与华为在深圳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建立联合创新中心;2019年年初,在长安汽车总部重庆,该合创中心举行了揭牌仪式。
因此,于长安汽车而言,同华为合作,的确提升了自身的科技属性。如若这次华为能够再参股新能源汽车公司长安蔚来,定将进一步深化长安和华为合作。
就此事,车语者也联系到了华为车BU公关公司,其表示,华为的定位还是以帮助车企造好车为出发点。
照此来看,华为也不无牵手长安蔚来的可能。而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华为不管同谁合作,其最终目的都是造出更好的汽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长安新能源很早就上市了,在16年就已经上市了。长安新能源汽车车型推荐:
1、CS15EV车身体格确实很饱满,可能是为了突出车内空间,A柱与腰线造型都设计的很圆润;
2、但细节部分仍不缺乏棱角,受众面较大,让大家都能接受的同时还不忘个性,这也正是长安现阶段的设计思路;
3、前脸造型透着友善,但绝对不是没有性格,CS15EV像很多新能源车型一样采用了封闭式格栅设计,不同之处是大胆的使用了透明材料,让车辆的个性充分的体现出来,这样的设计确实带着时尚色彩,也许会掀起一波潮流也说不定。
百万购车补贴
2023-09-13 19:16:16
2023-08-25 14:09:50
2023-08-19 12:48:04
2023-08-27 14:00:28
2023-09-06 11:39:14
2023-09-03 19: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