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5 12:54:53 | 找车网
新能源电车品牌排行前五有:特斯拉、比亚迪、小鹏、蔚来、理想。
1、特斯拉
特斯拉一度负面新闻不断,但它依然是全球高端电动汽车领军品牌,在定价颇高的情况下,销量还远超其他品牌。旗下车型有ModelX、ModelS、lModel3、ModelY,其中,ModelY、Model3最为畅销。
2、比亚迪
比亚迪创立于1995年,是中国第一家纯电动汽车品牌,全球新能源客车引领者、国内新能源汽车引领者,全球销量仅次于特斯拉。旗下车型有宋、元、秦、唐、汉等系列,畅销车型为比亚迪汉EV、比亚迪海豚。
3、小鹏
小鹏汽车总部位于广州市,公司专注于针对一线城市年轻人的互联网电动汽车的研发,第一款量产车的目标是一辆时尚、跨界的电动SUV。2021年累计交付24173辆,较去年的4583辆同比大增427%。旗下有小鹏P7、G3、P5等车型。
4、蔚来
蔚来是国内豪华电动汽车代表品牌之一,旗下包括蔚来EC6、蔚来ES8、蔚来ES6、蔚来EVE、蔚来ET7等。
5、理想
理想汽车是由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创立的一个豪华智能新能源汽车品牌,公司于2015年7月创立,总部位于北京,自有的生产基地位于江苏常州。2018年10月公司推出了首款新能源车型ONE,它搭载了领先的增程电动技术与智能科技。2020年,理想ONE取得中国新能源SUV市场销量冠军。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特斯拉
然自主品牌新能源车有先发优势,但是目前在纯电动车领域却遇到瓶颈,尤其是中高端缺少爆款,主要还是靠混动和增程式支撑。
比如20万级纯电SUV,
Model Y
价格下探到26.39万后,抢占了大量的市场,同时主流合资品牌也在发力,自主品牌得小心了。
别克ELECTRA E4:18.99万-25.99万元
别克
ELECTRA E4标准续航版配备了65kWh容量电池,CLTC工况续航里程达到530公里,而GS长续航四驱版CLTC工况续航里程达到620公里。
性能方面,标准版的最大功率为180kW,最大扭矩为330N·m,可以实现7.6秒破百。GS长续航四驱版性能更为强悍,最大功率为211kW,最大扭矩为465N·m,可以实现6.2秒破百。
论三电核心技术,别克也表现不错,这几年打造了奥特能纯电平台,采用自研的八合一电驱系统,拥有扁线工艺、自粘铁芯、油冷设计等先进技术。为了提升续航里程,还搭载了具有热泵空调技术的BEV HEAT双热源热管理系统。
尤其是电池安全方面,奥特能电池包采用国际一流的开发和试验标准,包括远高于行业标准的挤压试验、跌落试验和针刺试验。
在智能化方面,搭载全新一代VCS智能座舱,全系标配EYEMAX 30吋弧面6K屏,内置
高通
骁龙8155芯片,以及VIP智能电子架构,且支持OTA升级。此外,还有最新的eConnect互联技术加持。
在智能驾驶辅助方面,别克ELECTRA E4全系标配eCruise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提供FSRACC全速域自适应巡航、HOLCA智能车道居中辅助等丰富实用的功能。
外观方面,别克ELECTRA E4是一款轿跑SUV,车身尺寸为4818/1912/1580(1581)mm,轴距为2954mm,溜背造型、短前后悬和长轴距,看起来非常动感。
本田e:NP1极湃1:17.5万-21.8万元
在中国,
本田
电动车投放了一对“兄弟车”,广本为e:NP1,东本为e:NS1,两车除了细节有些差异,本质上是一款车。这里重点说广本e:NP1,中文名极湃1。
e:NP1极湃1有420公里和510公里两种续航里程,性能参数分别为134kW和310N·m,而续航510公里版本性能参数为150kW和310N·m。并且,两个版本都可以实现3.7秒破50公里/小时。
e:NP1极湃1采用的是e:N Architecture智能高效纯电架构,延续了本田燃油车一贯的驾控优势,车身更轻更韧,减震器的支撑力与滤震性、轮胎抓地力以及行驶稳定性都可圈可点。
特别是,本田对e:NP1极湃1的驱动电机和制动系统进行了精细化标定,三合一高功率驱动电机不仅带来充沛的动力表现,还带来了足够缓和的输出特性,同时匹配超过20000个不同驾驶场景的电机控制程序算法,通过模拟驾驶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所有场景,表现都非常平顺、稳定。很多人乘坐电车时,会有些不适应,有晕车的感觉,但是在这款e:NP1极湃1上不会出现。
在智能化方面,e:NP1极湃1搭载Honda SENSING安全超感系统,包括RDM车道偏移抑制系统,附带LSF低速追随模式的ACC主动巡航控制系统,MVC 360度全景影像系统等,让驾驶更轻松自如。
车身尺寸方面,长宽高分别为4388/1790/1560mm,轴距为2610mm。在外观设计上,
本田e
:NP1极湃1也是大体延续了燃油车的风格,只是在细节上才展示出电车的身份。你可以说这是保守,也可以说是传承,见仁见智吧。
大众ID.4 CROZZ:19.39万-29.39万
与本田一样,
大众
ID.4在中国也是一对“兄弟车”,一汽大众叫
ID.4 CROZZ
,上汽大众叫ID.4X,本质上也是一款车,同样是用设计细节进行区隔。这里重点讲ID.4 CROZZ。
一汽大众ID.4 CROZZ是基于MEB专属纯电动平台打造的,拥有原汁原味德系血统。大众在电动化转型方面下手很早,所以技术上也是积累颇为丰富。
ID.4 CROZZ采用84.8kWh大容量电池系统,拥有175kWh/Kg高电池包能量密度,再加上真高效BMS能量管理系统、热泵技术,以及低风阻的车身设计等,带来了更真实的续航里程,分别为425公里、554公里和600公里。“真实续航”是大众电动车的核心卖点之一,我们曾经在海南实测过ID.4 CROZZ的续航里程,确实比官方数据还要高一些,这对于纯电动车非常关键。
性能参数方面,有125kW和310N·m,150kW和310N·m,以及230kW和460N·m三种,分别可以实现3.1秒、3.2秒和2.6秒破50公里/小时。
操控性是大众的强项, ID.4 CROZZ通过德国顶级团队运动性底盘调教、高性能前后双电机、智能电子四驱系统、DCC智能动态控制系统、五连杆后轴系统,燃油车时代的驾驶质感得到了延续,并且给人的感觉也是传统的燃油车风,动车输出线性,非常平顺。
安全性方面,ID.4 CROZZ整车安全性严格按照C-NCAP五星标准和C-IASI Good标准进行设计研发,车身大范围采用热成型钢板,并通过合理的吸能设计和先进的激光焊接工艺及自动化制造技术。
特别是三电安全,ID.4 CROZZ的试验多于国标超 60+项,电池及高压系统满足大众内部L4级电安全要求,防水等级IPX7 & IPX9K。
在智能化方面,ID.4 CROZZ搭载的IQ.DIRVE具备L2+级智能驾驶辅助能力,并在国内量产品牌中首次采用了增强现实抬头显示屏AR-HUD。IQ.LIGHT组成了“三屏一带”,实现整车的智能控制、智能显示和智能交互。
三个司机观点:
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车领域确实有先发优势,从销量上看现在表现也还不错。但是,随着主流合资品牌逐渐拥抱中国供应链,并且在价格上逐渐变得亲民,竞争力也在逐渐提升。坊间戏言“合资新能源是杂牌”,但是如果只看纯电,自主品牌在中高端优势并不明显。
如果说轿车还有
比亚迪
汉EV、
海豹
、
极氪
001等不错的车型,纯电SUV就弱很多,在20-30万这个价位,接下来谁能创造爆款?目前极氪X和
小鹏G6
值得期待,还有就是比亚迪的海洋系列了,看看谁能打破僵局吧。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三个司机,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电动车销量排行榜前十名:
第一名:特斯拉Model 3
尽管特斯拉旗下几款车型召回不断,也阻挡不了人们争相购买特斯拉的热情。旗下Model 3在电动汽车领域的销量一直都是遥遥领先,去年上半年就达成了全球首个累计达100万辆的纯电车记录;而全年也创下了超50万辆的销量佳绩,其中国内就贡献了超15万辆。
第二名:五菱宏光MINI EV
风靡全国的宏光MINI EV,在国内的纯电车销量榜上是难以匹敌的存在,即使在轿车领域,也是能跟轩逸争一二的选手。去年总共拿到了超42万辆的销量,名列第二,虽然这都是国内的销量。另外宏光MINI EV已经是款现象级的热销车,去年涌现出一大批跟风者。找车网
第三名:特斯拉Model Y
全球销量第三的电车又是特斯拉家的,Model Y劲销41万辆。这样特斯拉品牌去年就卖了近100万台,同比大增85%,赚得盆满钵满,骚马更加春风得意了。在中国市场方面,咱们也贡献了17万多辆,难怪马斯克这两年春节都要向中国网友拜年。
第四名:大众ID.4
来到第四名,销量就比前三名相去甚远了。大众投入大量人力财力研发的ID.4,拿到了12万台的销量。在国内,ID.4被分给南北两家大众生产销售,一汽大众卖得好一点,ID.4 CROZZ销量为2.6万辆,上汽大众的ID.4 X则为2.1万辆。ID.4的主要销量战场还是欧洲,毕竟ID.4的科技性、可玩性、车机系统等跟自主品牌竞争没啥优势。
第五名:比亚迪秦PLUS PHEV
其实也就是秦PLUS DM-i,去年总共拿到11多万辆销量,名列第五。自从比亚迪发布超级混动DM-i技术后,就引爆了关注度,旗下几款搭载DM-i技术的车型出一款就爆一款,全都供不应求。其中秦PLUS是卖得最火的,毕竟性价比真的很高。
第六名:理想ONE
理想作为新势力车企,能拿到这个成绩实属不易,而且人家还是只靠一款理想ONE打天下。理想ONE是目前市场上为数不多的增程式车型,当时很多人都不看好,觉得搞增程式不上不下的。可能就因为不上不下,兼顾了电车和燃油车的优势,让开惯燃油车的车主给喜欢上了。另外理想ONE也是去年国内中大型SUV销量第一名,比第二名的大众途昂领先2万多台。
第七名:比亚迪汉EV
比亚迪的汉EV作为中大型纯电轿车,在细分板块里表现也是十分出色的了,去年销量连续环比增长,11月时候首次月销破万。
第八名:比亚迪宋Pro/PLUS PHEV
第八名还是比亚迪家的,宋PLUS DM-i随着超级混动技术推出的时候,就收割了一波订单。后来由于产能跟不上还一直被投诉。去年年底的时候,比亚迪又跟进了宋Pro版本的DM-i车型,姊妹花打孖上。不过漫哥试驾过感觉两者区别不太大,价格也差不太多,当然有钱直接选贵的PLUS更好。
第九名:长安奔奔EV
长安的奔奔EV也能挤进全球榜来,以7.65万辆的销量站在的第九位置。这车咱们习惯称呼作奔奔E-Star,原本销量一般般的,去年推出了国民版车型,性价比瞬间飙升,斩获订单一大波。这让长安有点始料不及,产能没跟上,很多车主吐槽提不到车。
第十名:大众ID.3
ID.3也是大众新能源车型里的重要成员,去年10月引入中国,由上汽大众独占。不过国内销量很一般,很多网友都嫌弃它太贵。所以它主要还是在欧洲那边卖得好,甚至还是细分市场销冠。还是那句话,大众新能源车在产品方面没啥太大竞争优势,卖这么贵,还得靠信仰加成。
2个月6款新车!15万级插混SUV市场,为啥这么香?2个月内,6款新车上市!近期的15-20万级插电混动SUV市场,可以说是打成了一锅粥。哈弗枭龙/枭龙MAX、吉利银河L7、新款比亚迪宋Pro/宋PLUS、深蓝S7等多款重磅车型,纷纷选择在二季度集中上市。而以上这些产品,均存在几个相同的标签——SUV车型、定价15-20万,插电混动(含增程式)。那么
油电混合suv汽车油电混合suv汽车有:比亚迪 元新能源、本田CR-V锐混动、宝马X1新能源、荣威eRX5、雷克萨斯NX。1、比亚迪 元新能源采用了三丛唤色搭配设计,非常适合年轻消费者,整体造型小巧灵活,备胎外挂造型增添了一份稳重感。除了插电混动版之外,还有纯电动版车型。动力方面,元油电混合版搭载了1.5L自然吸气发动机+电动机的混动系统组合,其中发动机最大功率为
电车品牌新能源排行电车品牌新能源排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许多品牌都投入了大量的研发和市场资源,电车品牌新能源排行分别是特斯拉(Tesla)、比亚迪(BYD)、蔚来(NIO)、荣威(Roewe)、吉利汽车(Geely)、宝马(BMW)、奥迪(Audi)等。1.特斯拉(Tesla)美国一家专注于电动汽车及能源公司,产销电动汽车、太阳能板、及储能设备。总部设在帕洛阿托。2021年
电动车销量排行榜近年来,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提升,电动车作为环保出行的代表之一,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那么,在众多品牌和型号的电动车中,哪些是销量最高的呢?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下电动车销量排行榜。排行榜前十名:1.蔚来ES6:蔚来ES6是一款旗下的纯电SUV,采用宽体箭形设计,外观非常时尚美观,其电池续航里程可达510km。自2018年12月上市以来,蔚来ES6销售火爆,在中国市
50万预算可选三款SUV,有油车、纯电车、还有增程式的它如今的汽车市场,选车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低预算选国产,中预算选合资,高预算上豪华这么简单了,随着电动化的冲击,这套“三板斧”理论已经有些不够用,因为人们在某一个价格区间,能选择的车型种类和品牌都丰富了很多。就拿50万这一高预算来说,以往可能用户眼中只有BBA,车辆种类也只有燃油车可以选,但如今远不止如此。今天笔者便带大家看看50万以内除B
月销两万成纯电SUV新门槛,埃安特斯拉开启“YY”时代今年四月份,受上半年“湖北补贴”、“价格战”与上海国际车展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消费者持币待购心理越发严重,新能源市场出现了明显的增速放缓。乘联会公布的4月份乘用车销量数据中,新能源车共销售了52.7万辆,环比下降3.6%。这其中,能够达到月销两万辆的纯电动新能源车企凤毛麟角。然而,埃安却逆风飞扬,以持续超4万的月销量首次
长安旗下新能源汽车品牌长安新能源的车型比较丰富,主要包括微型纯电动汽车奔奔EV、小型纯电动SUV车型CS15EV、紧凑型纯电动三厢车逸动EV460。在2020年,长安还将推出E-Star、E-Pro、E-Rock、E-Life等多款新车型。除此这些纯电动车型,长安旗下还有不少混合动力和插电混动车型,包括CS75PHEV等等。新能源纯电动汽车排名目前,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技术的进步,新
电车品牌新能源排行电车品牌新能源排行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许多品牌都投入了大量的研发和市场资源,电车品牌新能源排行分别是特斯拉(Tesla)、比亚迪(BYD)、蔚来(NIO)、荣威(Roewe)、吉利汽车(Geely)、宝马(BMW)、奥迪(Audi)等。1.特斯拉(Tesla)美国一家专注于电动汽车及能源公司,产销电动汽车、太阳能板、及储能设备。总部设在帕洛阿托。2021年
2023-09-13 19:16:16
2023-08-25 14:09:50
2023-08-19 12:48:04
2023-08-27 14:00:28
2023-09-06 11:39:14
2023-09-03 19: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