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6 15:31:57 | 找车网
1月21日,一条来自
长安
新能源官微的招商推文吸引了国内各地
长安
经销商的注意:
长安
新能源计划在95座
城市
规划203家商超店。
换作是一年前,经销商们估计会很平静,因为一年前的
长安
新能源暂时还没有值得放进商超的产品。
但是,自从2021年三季度C385亮相,经销商们开始重新看待
长安
新能源。
近日,
长安
新能源汽车董事长杨大勇接受汽车产经采访,他向我们分享了招商层面的最新消息。
“
我们收到了1000多家经销商报名,非常火爆,
基本是一个城市好几个经销商来抢。”
C385的诞生,仿佛一下子把
长安
新能源推进了上升的通道。
1月,
长安
新能源完成B轮融资,共募资近50亿元,超预期近20亿元。
杨大勇说,“A轮的融资主要是地方政府和国资背景,但是B轮融资很多社会资本都进来了,比如交银国际。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新产品、新技术让他们对我们的未来有预期”。
杨大勇
在采访中,
杨大勇独家透露了C385的三条技术路线——在纯电版之外,C385还提供增程式版本以及氢燃料版本。
而关于
奔奔
E-Star所在的A00级市场,杨大勇也首次提到,
年内将有一款2门4座的小车推出。
自2017年
长安
的新能源战略―“香格里拉计划”发布至今,
长安
新能源正在进入黄金冲刺期。
NO.1
[ 潜伏
]
在探索新能源发展的早期,
长安
也曾是先锋型角色。
2001年,国家刚刚通过“863计划”设立电动汽车的重大专项。
同一年,长安便成立新能源研究院。一年之后,开发出了第一辆混合动力原理样车。
2008年夏天,20辆
长安
杰勋
HEV被选为奥运示范运行指定用车,成为最早一批能够进入国际友人视野的中国新能源车。
然而,在新能源汽车飞速发展的近几年,第一时间冲到最前线的企业里面却并没有
长安
的身影。为什么?
杨大勇说,“传统汽车企业在看待新能源时,它的角度跟新势力是完全不一样的”。
新势力最先考虑的,是不能错过一个浪潮。2016年前后,贾跃亭的乐视汽车因其数量繁多规模庞大的发布会引发媒体报道热潮。此外,其他诸如
蔚来
汽车、
车和家
、智车优行等,都在公众视野中一一现身。
但一开始,无论媒体还是公众,对这些新晋互联网造车公司,都保持着怀疑偏否定的态度。
“如果一致看好新势力,传统车企也会马上ALL IN了。”
杨大勇笑称。
传统车企最先考虑什么?杨大勇说,是商业模式。
毕竟一个决策就牵扯百亿资金和数万人的体系,因此他们没办法忽视当时电池技术、充电技术、充电桩的数量、安全性等仍没有解决的痛点。
“当时国家是有补贴,但是补贴一旦退了呢,还有市场吗?仅靠政策的驱动是没有持续动力的。”
实际上,不止是
长安
,吉利、
长城
、北汽等绝大部分传统车企一开始都选择了代价最小的道路:“油改电”、小车、面向营运市场。
长安
奔奔
E-Star就诞生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
奔奔E-Star
在以“油改电”探路几年之后,2021年,
奔奔
E-Star断然把价格压到与
宏光MINIEV
相当水平,最终带领
长安
新能源成功跨越年销量10万大关。
奔奔
E-Star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拉到更长的历史长河中看
奔奔
E-Star,它也集中体现了
长安
新能源初期的状态。
当然,从2001年到现在,
长安
新能源也没有闲着,去年8月发布的超集电驱,已经是
长安
新能源的第3代电驱系统,拥有氢能、纯电、增程三种补能形式。或许,
长安
新能源只是在等待一个时机。
NO.2
[ 大举投入
]
“我们认为拐点一定会出现,只是不知道这个拐点哪一年出现。”
开启香格里拉计划之初,
长安
认为,新能源车的拐点可能要到2025年。但后来如我们所见,中国市场新能源车2021年渗透率便迅速上升至14.8%。
“比我们2017年预想的整整提前了4年。”杨大勇说。
2018年,
长安
新能源开始进行专业化布局。2019年,进入大举投入资金、人力的预备战阶段。
现在看来,尽管
长安
最初的判断显得保守了,但依然预感到了新能源车市场的加速发展。
杨大勇说,中高端消费者对于差异化新鲜事物有很大需求,再加上家庭增购市场打开了一个缺口,他们认为新能源车可能因此出现正向的商业模式。
按照杨大勇“产品周期三年规律”的说法,产经网推测C385也是从2019年开始研发的。
这个时间点要大投入并不容易。当时,
长安
汽车正在经历转型。虽然已经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但单价与毛利率的整体上升都还需要一段时间。
混改新能源板块,成为
长安
缓解资金压力、保障新能源后续研发及产品投入的第一选择。
2019年,
长安
新能源成功引入长新股权基金、两江基金、南方工业基金、南京润科产投等在内的4家战略投资者,四方股东共增资28.4亿元。
杨大勇说,混改之后,总部的支持力度与混改之前没有变化。
“我们的外形设计和自动驾驶整个的技术平台都是由
长安
母公司提供的。
长安
新能源则专攻电驱动、电控、电池整包技术,这一块的技术会反哺给母公司。”
据杨大勇透露,
长安新能源的研发人数超过1200人。
倾注了巨大的财力和精力,谈到技术水平时,杨大勇流露出自信。
“三电方面,除了电芯我们没有自己研发以外,其他技术水平在行业里面均属于领先地位。”
虽然不研发电芯,但杨大勇说,其他技术的投入同样重要。
“同样的电芯,你管得好与不好,最后对它的衰减、它的安全都有很大影响。电池整包的表现,7分在电芯,3分在管理。30%要考验主机厂如何把电芯管理好。”
NO.3
[ 转折点 ]
杨大勇说,
长安
新能源现在处于内外士气最高昂的时期。
这一方面是因为自C385亮相以来,四面八方均是让人沸腾的好消息。比如,经销商的追捧、媒体的关注和消费者的热议。
另一方面是因为在B轮融资中,
长安
新能源引入了员工持股的激励机制,共有97名核心骨干员工出资1.17亿元。
员工持股的正向作用已经有前例。
长安
自主品牌的燃油车项目从“第三次创新创业”开始设立对赌机制,销量目标达成后,不少总监都拿到了200多万元的奖励。
杨大勇透露,
长安
新能源也是一样的跟投机制,并且他相信新能源的奖励不会比燃油车低。
“大家现在干劲也很足。我们现在除了给员工报销出租车费,11点以后公司旁边的宾馆也是免费住宿。”
C385
或许是由于对C385有足够自信,他们拟定了一个乐观的销量计划。
“今年长安的新能源肯定过20万辆,明年长安的新能源肯定过40万。”
杨大勇说。
今年年初,
长安
汽车朱华荣董事长也谈到:“原来新能源汽车亏损得很厉害,而现在通过全新品牌和产品的打造,
全新平台的产品可以不靠积分也有盈利。
”
不过,研发涵盖各种动力的纯电平台也好,积极入驻商超也好,做得好的新能源品牌已有不少珠玉在前,而新能源市场也充满了各种变数,
长安
新能源能不能真正迎来高光时刻,还需静静观望。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定然是未来的稀缺人才。
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增多,相继来说的需要的专业维修的人员就多了,目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来说是个新的领域,基本上维修专业的人员还是非常少的,路上新能源逐渐的变得多了起来。对于新能源汽车蓬勃的发展,就决定了人才需求,对应的新能源汽车专业很多类人才都在缺乏。
对于这个问题来说的话,还是非常好分析的,当前,国家对新能源汽车实施重点扶持政策。随着油价不断攀升,能源与环保问题日益突出,新能源汽车无疑会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因此,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所培养的人才定然是未来的稀缺人才。
维修新能源汽车的注意事项:
目前的新能源汽车维修来说的话,基本上能够真正吃透的人还是非常少的,大多数维修的人接触到的都是传统的燃油车,很多的维修思维还是停留在修燃油车的思维基础上面,所以在对维修新能源汽车的话,就需要另外一种思维。
现今的新能源汽车朝着4化的方向发展,那么就更加需要系统的去学习相关的知识了。总的来说的话,新能源汽车维修专业就业前景还是非常广泛的,基本上可以说是朝阳专业了,毕竟市场大。
易车原创
翻开今年7月的销量成绩单,我们不难
发现
自主品牌成功抗衡合资品牌,作为1-7月累计总销量季军的
长安
汽车更是其中的中坚力量。
近年来,
长安
汽车动作频频,既推出了
阿维塔
和
长安深蓝
两大新品牌,也有蓝鲸iDD混动系统技术、CHN平台等新技术赋能,销量表现与业绩表现双双开挂。
恰逢成都车展,易车专访了
长安
汽车品牌公关部副总经理李攀,从他的精彩分享中,我们找到了
长安
汽车一路高歌猛进的具体原因。以下为采访实录:
易车:进入2022年,长安汽车市场表现持续向好,新能源销量更是一路高歌,具体表现如何?
李攀
:今年7月,我们
长安
汽车销量突破20万辆,其中
长安
系中国品牌7月销量突破15万辆,
长安
系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突破12万辆。
2022年1-7月
长安
系中国品牌汽车累计销量达1059125辆,突破百万辆大关。
自主新能源方面,7月销量突破2万辆,达到23396辆,创历史新高;2022年累计新能源销量已突破10万辆,这可以证明
长安
汽车电气电动化转型效果显著。
之所以取得这样优秀的成绩,我认为主要有三大方面:
第一是坚持战略转型,抢先布局新赛道。
我们在2017年开启了第三次创业-创新创业计划,这些年来全力推进了“香格里拉”和“北斗天枢”两大计划,加快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
第二是坚持技术创新,加大研发投入。
我们每年会将销售收入的5%投入研发,推出蓝鲸NE动力、蓝鲸iDD混动系统等领先技术并不断落地,将技术优势不断地转化为产品优势。
第三是坚持产品创新,强化市场竞争力。
现在我们的产品选择非常多,覆盖面广,能够满足用户多场景用车需求。
一方面,我们将经典产品“PLUS”化,打造爆款;一方面就是品牌向上,推出高端产品UNI序列,深受用户喜爱;
另外,大力推进电动电气化转型,包括大家现在看到的
长安深蓝SL03
、
长安Lumin
以及UNI-K iDD等,都得到很多用户的喜爱和关注,非常具有爆款潜质和实力。
第四是坚持营销服务创新,为用户创造更多价值。
我们推出了深入推进客户服务“一号工程”,启动“知音伙伴服务计划”,为用户打造了“人·车·生活”服务体系。
易车:长安汽车2022年上半年业绩即将发布,根据此前披露的业绩预告,能发现长安汽车的业绩表现良好,您认为主要是什么原因?
李攀
:是的,在7月14日我们就披露2022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公司实现净利润50亿元-62亿元,同比增长189.14%-258.54%;扣除非净利润25亿元-35亿元,同比增长237.95%-373.13%。
我认为背后的原因主要是
长安
汽车在成长性、盈利性和创新性三个维度都实现了突破与超越。
先来说成长性,我们持续提升扩张动能,不断打造经典产品。今年以来,CS75PLUS、找车网
逸动
PLUS、 UNI序列等重点产品表现稳健。
同时,
长安
汽车在新能源市场持续发力,多款电动电气化产品也相继上市。市场表现持续攀升,推动企业高质量向前发展,以“满电姿态”释放企业全新增长潜力。
其次是盈利性方面,我们通过改善产品结构,提升了产品溢价能力,促进盈利结构改善。自主板块正逐渐成为我们公司的利润支柱。
最后就是创新性了,这些年来,我们一直持续加大研发投入,研发能力得到全面提升。在新能源、自动驾驶等关键领域,我们已构建起约5000人的工程研发团队,使得新能源与智能化技术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
在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评价中,我们还取得了行业第一、全国第二的成绩,排名再创新高。
易车:长安汽车现阶段的新能源发展取得了哪些成绩?
李攀
:我前面提到了“香格里拉”计划,这些年在该计划不断推进下,
长安
汽车在新能源领域收获了一系列创新成果,具体表现为新品牌、新平台、新技术三个方面。
比如新品牌方面,我们成功孵化出了高端智能汽车品牌——
阿维塔
和全新数字纯电品牌——
长安深蓝
。
其中
阿维塔
聚合了华为、宁德时代等全球一流企业的强大优势,旗下首款情感智能电动轿跑 SUV——
阿维塔11
及联名限量款车型
阿维塔
011已发布,今年12月将进行交付。
而
长安深蓝
在今年4月推出了首款战略车型深蓝SL03,覆盖纯电、增程、氢能三种动力,上市 33分钟订单即突破一万辆。
此外,我们还在加速传统品牌焕新,持续打造电气化、电动化产品。比如国民出行精品车——
长安Lumin
,上市以来累计订单达51500辆,UNI品牌推出UNI-K iDD,欧尚品牌推出欧尚 Z6 iDD。
第二个重要成果就是新平台。
长安
汽车目前已掌握MPA、EPA、CHN,SDA平台架构也即将发布。
MPA架构兼容ICE及其电气化产品,是集成多元形态、多元能源、多元场景的智慧架构,已随UNI-V首发。
EPA架构是面向主流电动车市场的平台架构,纯电系列产品
长安深蓝SL03
、
长安Lumin
就是采用了EPA架构。
CHN平台是全新一代智能电动汽车技术平台,由
长安
汽车、华为、宁德时代联手打造,开启以“新架构、强计算、高压充电”为特征的智能电动汽车新元年,已在
阿维塔11
上实现搭载。
而SDA平台将在近日举办的第二届
长安
汽车科技生态大会上发布。
第三个重要成果就是新技术,目前我们在新能源领域突破400余项核心技术,包含
长安
新一代七合一超集电驱、电驱高频脉冲加热技术、“2+7”类主被动电池安全技术、以及
长安
智慧芯SVDC等。
易车:在本届成都车展上,锐程PLUS正式发布。请问锐程PLUS的核心价值点和竞争优势是什么?
李攀
:作为“新一代AR智能宽适家轿”,
锐程PLUS
拥有智能、舒适、超安逸的产品价值,深度满足了用户“超安逸人车生活”需求。
具体来说,我觉得可以总结四大核心价值。
一是焕新设计造型,我们的设计团队围绕“超安逸人车生活”,以新中式轻奢主义为基础,通过经典与创新的美学交融,赋予
锐程PLUS
打破界限、挣脱束缚的破风
型格
,满足了不同人群的审美取向。
二是更懂你的进阶智能,我们基于科技时代人车生活场景,为
锐程PLUS
率先搭载AR-HUD增强现实抬头显示、DMS疲劳驾驶预警系统、智能感应后备箱、8666平台车机硬件及飞鱼2.5生态系统、雷石车载互联KTV等智能化配置。
三是更舒适的驾乘品质,
锐程PLUS
拥有4800mm车长加2770mm轴距的超大车身尺寸,为用户带来“全家出行,全面享受,共享天伦”的自在空间。
它还搭载一体式运动座椅、智能健康管理系统、玻璃全幕全景天窗等多项关怀配置,让宽适座舱成为出行的“移动客厅”。
四是更安逸的乘坐体验,我们的
锐程PLUS
搭载蓝鲸新一代NE 1.5T高压直喷发动机与蓝鲸新一代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器。
同时,
锐程PLUS
全系标配增强式前后双独立悬架系统,实现了极致驾控与舒适驾乘的完美平衡,各种路况下都能始终保持从容姿态,让车上的老人无需担心道路颠簸。
2023-09-13 19:16:16
2023-08-25 14:09:50
2023-08-19 12:48:04
2023-08-27 14:00:28
2023-09-06 11:39:14
2023-09-03 19:3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