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评测 > 正文

汽车行业发展现状 【汽车人】长安半年报,透露的和没透露的

2024-01-18 01:55:40 | 找车网

今天找车网小编整理了汽车行业发展现状 【汽车人】长安半年报,透露的和没透露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汽车行业发展现状 【汽车人】长安半年报,透露的和没透露的

汽车行业发展现状

产销规模进一步扩大、技术水平快速提升。

1、产销规模进一步扩大: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2023年1月-9月,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保持强劲发展势头,产销量分别达到631.3万辆和627.8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3.7%和37.5%,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比重已经达到29.8%。

2、技术水平快速提升:中国大规模量产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到300瓦时/公斤,纯电动乘用车平均续驶超过460公里,乘用车中L2级及以上自动驾驶功能的车辆占比超过40%。

汽车行业发展现状 【汽车人】长安半年报,透露的和没透露的

【汽车人】长安半年报,透露的和没透露的

长安重视新能源和智能化研发,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连续实际投入,每年都有大幅度的提升。

文 /《汽车人》黄耀鹏

在启源发布会72小时后,

长安

汽车发布了2023年上半年财报。简单说,营收、销量(尤其是新能源销量)、净利润、净资产、现金流五涨,扣非净利润跌了。

半年报的几个数字

数据显示,长安汽车上半年营业总收入654.92亿元,同比增长15.7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5亿元,同比增长30.65%;扣非净利润跌了51.3%。

在销量、现金流增长的背景下,扣非净利润(即日常经营净利润)的下跌,既反映了市场竞争的激烈(单车净利润下滑)。同时,也反映了公司成本的上升。

对于长安汽车而言,既然净现金流有所增长(同比增长18.85%),公司赚来的钱都花哪儿去了?销售成本(同比增长34.27%)可以反映市场竞争烈度;管理费用只涨了4%,财务费用跌了3.49%,公司架构改革,多了好几个品牌,但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基本原地踏步,这证明组织架构效率提升。

重头戏在于研发支出,同比增长53.42%。长安对于研发投入的强度不降反升。这表明,长安第三次创业的背景下,重视新能源和智能化研发,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连续实际投入,每年都有大幅度的提升。

这种扣非净利润的收缩,股东方应该能理解并支持,这是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关系。

何况,每股收益还涨了0.18元,眼前利益也并未损失。

现实产品结构

上半年,长安实现销量121.6万辆,同比增长8.0%,集团销量排名居行业第四,再次向前迈了一步,已经是连续3年半年破百万。

长安系中国品牌销量76.8万辆,同比增长22%。其中,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销量17.6万辆,同比增长107.2%。相对于新能源整体40%左右的增速,长安汽车的新能源业务跑出行业前列的加速度。即长安中国系快于长安整体,新能源板块又快于长安中国系。

如此一来,业绩就能和长安这几年大手笔的资源和资本投入对应上了。“投资有效”,似乎略显平淡,却是业内不可多得的成绩。

其中,深蓝凭借一款车SL03站稳了新能源阵营,SL03的销量在新能源B级轿车榜上,也排到第二位。

长安的智电iDD家族,6月销量也实现破万。其中,欧尚Z6智电iDD销量7174辆,环比增长222%;UNI-V智电iDD销量2830辆。

长安Lumin

品牌在6月份销量也超过1万辆,达到1.26万辆。

从销量结构上不难看出,长安系中国品牌的产品量能,仍压在燃油车上。而长安已经承诺2025年停售燃油车。现实和目标之间,存在差距。

转向新能源的两条路线

长安当然清楚这个差距。所有产品在一年多以后全都转换为新能源方案,长安对此采取了两条线的做法:一种是将原有品牌的产品阵营,逐渐替代成新能源方案;另一种是直接创立新能源品牌。这两种做法是并行的。

长安母品牌旗下,UNI系列的趋势将是全系混动化;欧尚正处于燃油车向混动、纯电过渡;Lumin则一出生就是做纯电微型车。

阿维塔

作为独立运营的新能源品牌,走的是豪华高端化路线。有非正式的消息称,阿维塔有可能推出增程车型。长安汽车是有这个技术储备的,有些新势力的增程器,就是采购的长安产品。而阿维塔刚完成B轮30亿元融资,估值接近20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首轮融资方全部追投以外,重庆产业母基金、交银投资、广开控股等国有资本跟投。阿维塔似乎更青睐国有资本,并未开放给其他私募资本。这体现了阿维塔资本运营上的思路,同时意味着它将来大概率不会去境外上市,这是和新势力不同的地方。

面对主流市场的深蓝,也将扩张产品阵营。与长安旗下品牌相比,深蓝独立性更强,但并非像阿维塔那样三方合资建立。

而8月27日长安正式发布的启源品牌,则隶属于长安汽车母品牌旗下。

启源的“数智化”基因

启源品牌发布会上首发的启源A07,似乎比

深蓝SL03

高半个级别,如果按照同价位区间来算,两者会有不少重叠区域。

既然深蓝面向主流消费者,那么是否意味着启源定位更高呢?如果两者价格接近,产品区隔度够不够,会不会出现内部互相争夺市场份额的局面?这都考验长安的技术实力。

根据现有的信息,启源A07与深蓝SL03在设计风格上区别比较大,这样从浅层次上就先大致区分了受众。

启源品牌对新能源未来的思考,与长安旗下其他品牌区隔还是比较大的。

从长安的视角,未来的新能源,不止比拼续航、动力、双智能力,这些固然与体验相关,但更为重要的是,未来汽车的演化形势,必然是“数智化”为支撑。一个涉及到智能化运用;另一个是数据的处理能力和应用。

长安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 朱华荣

车已经变成一个载体,搭载着一个“智能体”。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称其为“智能汽车机器人”。这个名字,就意味着要将智能化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不止要实现高等级自动驾驶,还要拥有智慧和情感,这可能代表AI方向的演化。沿着这条路走下去,人、车、生活的关系可能会得到重塑。

从这个角度,长安提出,新能源只是序章,数智化才是未来。

在某种程度上,软件定义汽车发展到高级阶段,可能与长安对启源的设想殊途同归。启源承载了长安的梦想。朱华荣所称的六层智慧架构,并没有提及具体层级。

实际上,L1-L3可以称之为物理架构,即机械层(底盘、悬架等)、能量层(动力和传递)、E-E架构层。

而L4-L6,《汽车人》可以认为是软件架构,对应操作系统、软件应用和云端。其中双智能力,都属于软件应用。云端则用于模型训练,提升机器人的智慧。

对全球而言,训练大模型是一个正在建设中的体系,而启源居然将其纳入到量产车规划中,其实是很疯狂的。我们还不知道,启源未来的A系列、Q系列和E0系列,虽然都基于SDA架构研发,哪些车型会应用这些新锐技术。目前启源A05、A06、Q05都已经向工信部申报,技术状态应该都已经确定。

在技术上很大胆的同时,启源A07面向的却是家庭用户。它体现在变身空间,搭载其他生活场景软件模块。

朱华荣将启源的能力总结为“硬件可插拔、场景可编排、生态可随需、系统自进化”。这大体上可以理解。其中,“场景可编排”,比较特殊,可能与能够响应客户的个性化需求有关。

多条技术路线并行

与启源不同,阿维塔是四大域控,深蓝是舱、驾、车控三域控制。而启源则可能由一个算力平台(可能也是一个主芯片+MCU)实现舱驾控一体。

那么,如果启源系列赢得市场成功,是不是所有的长安子品牌都将逐渐向SDA架构靠拢?而阿维塔和深蓝运营上保持独立性,技术上是否也转向平台共享?

技术路线即产品路线,如果市场最终证明控制和计算一体化的设计,效率最高,可靠性也不低于分域控制,从长远看,产品的演变也就像归一化方向发展。长安发布的新品牌,代表了各个方向的技术探索,并非仅仅从市场营销的角度考虑。因此也就将技术战略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结合在一起。

长安并不在意,这几条路哪条能彻底走通(即取得市场竞争的最大优势)。在2025年之前, 方舟架构(MPA,跨能源方案)、深蓝的EPA纯电架构、阿维塔的CHN平台,将继续多轨推进,它们将继续保持自己的品牌个性。

今年下半年到2025年,启源将推出10款产品,深蓝6款,阿维塔4款,这三个品牌就将推出20款产品。这个产品计划,同样说明了各品牌在2025年之前不会在技术上彻底融合。

截至2023年6月底,长安拥有国内外专利

9869件

、发明专利

2658件

,这和财报中的投入规模是相吻合的。相比净利润,长安更看重在智能制造和主机厂牵引的软件自研上,拥有核心竞争力。SDA的4-6层架构软件,特别是操作系统,由长安自研,这个还是比较令人惊讶的,只有很少的主机厂能做到这一点。

到2030年,长安将累计投入2000亿元,将研发队伍新增1万人,实现集团销量500万辆/年,长安系达到400万辆,其中启源150万辆。显然,在这个战略规划中,启源的地位举足轻重。

泰国项目进展

为了达成这个销量目标,光靠国内市场是不够的,长安的国际化势在必行。

今年4月份的

上海

车展上,长安发布了“海纳百川”计划,目标是到2030年,长安汽车海外市场将实现“四个一”的发展目标:即海外市场投资突破100亿美元,海外市场年销量突破120万辆,海外业务从业人员突破10000人,将长安汽车打造成世界一流的汽车品牌。

先东盟,后欧洲(美洲、中东择机进入),这是既定策略。东盟的首站是泰国,已经敲定。在眼下这份半年报中,泰国项目支出尚未列入。

不过,8月15日,泰国投资促进委员会发布声明,长安汽车已经提交投资申请,将在泰国投资2.5亿美元,建设EV和PHEV工厂,年产10万辆。这个产能是留有后手的,如果东盟范围内需求扩张,扩产(二期工程)才顺利成章。

泰国只是长安经略海外的一个节点。海纳百川的特点,重点不只是销售,而是产能布局、品牌建设、营销服务网络、当地人才体系,这是一个全方位的布局。其实质就是将目标海外市场,作为国内市场那样进行重资产建设。

想必,在今后几年里,长安财报中会批量列支这些支出,而收益则要滞后几年,需要等到体系基本成型,销量上了规模。这意味着,长安财报中的海外固投支出,还将上升。不过,长安可能采取分批投入,摊到每一个财季,形成可负担的财务负担。

财报能反映当季经营,但很难反映坚持长期主义背景下的研发和重资产、人力资源上的回报。应该淡化看待半年报的一些财务数字,重点是看当年的投入与现在产出对应关系,这样才可能对“收益滞后”保持耐心。【版权声明】本文系《汽车人》原创稿件,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人传媒,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汽车行业发展现状 【汽车人】长安半年报,透露的和没透露的

国内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

2023年全球及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发展趋势报告

据调研机构

恒州诚思(YH)

研究统计,2022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约3788亿元,2018-2022年年复合增长率CAGR约为 %,预计未来将持续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到2029年市场规模将接近11370亿元,未来六年CAGR为16.8%。

全球新能源汽车主要厂商有TOYOTA、Tesla、BYD等,全球前三大厂商共占有大约75%的市场份额。

目前日本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占有超过70%的市场份额,之后是美国和中国市场,共占有超过20%的份额。

本文调研和分析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现状及未来趋势,核心内容如下:

(1)全球市场总体规模,分别按销量和按收入进行了统计分析,历史数据2018-2022年,预测数据2023至2029年。

(2)全球市场竞争格局,全球市场头部企业新能源汽车销量、收入、价格市场占有率及行业排名,数据2018-2022年。

(3)中国市场竞争格局,中国市场头部企业新能源汽车销量、收入、价格市场占有率及行业排名,数据2018-2022年,包括国际企业及中国本土企业。

(4)全球重点国家及地区新能源汽车需求结构。

(5)全球新能源汽车核心生产地区及其产量、产能。

(6)新能源汽车行业产业链上游、中游及下游分析。

头部企业包括:

TOYOTA

Nissan

Tesla

Mitsubishi

GM

Ford

BMW

Renault

Volvo

Mercedes-Benz

Volkswagen

Honda

FIAT

BYD

Chery

ZOTYE

Yutong

BAIC

King-long

Zhong Tong

Geely

SAIC

JAC

按照不同产品类型,包括如下几个类别:

HEV

PHEV

EV

按照不同应用,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商用车辆

客运车辆

本文重点关注如下国家或地区:

北美市场(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

欧洲市场(德国、法国、英国、俄罗斯、意大利和欧洲其他国家)找车网

亚太市场(中国、日本、韩国、印度、东南亚和澳大利亚等)

南美市场(巴西等)

中东及非洲

本文正文共11章,各章节主要内容如下:

第1章:新能源汽车定义及分类、全球及中国市场规模(按销量和按收入计)、行业发展机遇、挑战、趋势及政策

第2章:全球新能源汽车头部厂商,销量和收入市场占有率及排名,全球新能源汽车产地分布等。

第3章:中国新能源汽车头部厂商,销量和收入市场占有率及排名

第4章:全球新能源汽车产能、产量及主要生产地区规模

第5章:产业链、上游、中游和下游分析

第6章:全球不同产品类型新能源汽车销量、收入、价格及份额等

第7章:全球不同应用新能源汽车销量、收入、价格及份额等

第8章:全球主要地区/国家新能源汽车销量及销售额

第9章:全球主要地区/国家新能源汽车需求结构

第10章:全球新能源汽车头部厂商基本情况介绍,包括公司简介、新能源汽车产品型号、销量、收入、价格及最新动态等

第11章:报告结论

以上就是汽车行业发展现状 【汽车人】长安半年报,透露的和没透露的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找车网。
与“汽车行业发展现状 【汽车人】长安半年报,透露的和没透露的”相关推荐
【汽车人】长安半年报,透露的和没透露的(长安新能源汽车)
【汽车人】长安半年报,透露的和没透露的(长安新能源汽车)

【汽车人】长安半年报,透露的和没透露的长安重视新能源和智能化研发,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连续实际投入,每年都有大幅度的提升。文/《汽车人》黄耀鹏在启源发布会72小时后,长安汽车发布了2023年上半年财报。简单说,营收、销量(尤其是新能源销量)、净利润、净资产、现金流五涨,扣非净利润跌了。半年报的几个数字数据显示,长安汽车上半年营业总收入654.92亿元,

2024-01-13 14:36:38
长安汽车新款上海 【汽车人】长安半年报,透露的和没透露的
长安汽车新款上海 【汽车人】长安半年报,透露的和没透露的

【汽车人】长安半年报,透露的和没透露的长安重视新能源和智能化研发,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连续实际投入,每年都有大幅度的提升。文/《汽车人》黄耀鹏在启源发布会72小时后,长安汽车发布了2023年上半年财报。简单说,营收、销量(尤其是新能源销量)、净利润、净资产、现金流五涨,扣非净利润跌了。半年报的几个数字数据显示,长安汽车上半年营业总收入654.92亿元,

2024-01-17 02:07:10
长安新能源汽车运营 【汽车人】长安半年报,透露的和没透露的
长安新能源汽车运营 【汽车人】长安半年报,透露的和没透露的

启源A07官图发布,长安按下新能源转型加速键2017年,长安汽车正式发布了“香格里拉计划”。在这个计划中,长安预计在2020年打造出三大新能源专用平台、在2025年推出超过20款纯电动汽车和超过10款混动汽车。在六年前,长安的这一计划似乎有点“天方夜谭”的味道。但是在今天,长安全新的新能源系列长安启源正式开局,并且首款车型A07也正式完成亮相,其用实际行动证明:2

2024-01-15 19:25:26
【汽车人】长安半年报,透露的和没透露的 新能源是王道,长安汽车2023年7款重磅新车大搜罗
【汽车人】长安半年报,透露的和没透露的 新能源是王道,长安汽车2023年7款重磅新车大搜罗

【汽车人】长安半年报,透露的和没透露的长安重视新能源和智能化研发,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连续实际投入,每年都有大幅度的提升。文/《汽车人》黄耀鹏在启源发布会72小时后,长安汽车发布了2023年上半年财报。简单说,营收、销量(尤其是新能源销量)、净利润、净资产、现金流五涨,扣非净利润跌了。半年报的几个数字数据显示,长安汽车上半年营业总收入654.92亿元,

2024-01-15 03:18:17
【汽车人】长安半年报,透露的和没透露的 年中销量报告:长安汽车销量稳步上升,燃油和新能源齐头并进
【汽车人】长安半年报,透露的和没透露的 年中销量报告:长安汽车销量稳步上升,燃油和新能源齐头并进

【汽车人】长安半年报,透露的和没透露的长安重视新能源和智能化研发,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连续实际投入,每年都有大幅度的提升。文/《汽车人》黄耀鹏在启源发布会72小时后,长安汽车发布了2023年上半年财报。简单说,营收、销量(尤其是新能源销量)、净利润、净资产、现金流五涨,扣非净利润跌了。半年报的几个数字数据显示,长安汽车上半年营业总收入654.92亿元,

2024-01-15 07:06:03
【汽车人】长安半年报,透露的和没透露的 长安马自达3款车型停产;本田全新雅阁实车曝光
【汽车人】长安半年报,透露的和没透露的 长安马自达3款车型停产;本田全新雅阁实车曝光

离全面转型新能源又更近一步,长安启源A07来了,设计抢眼此前,长安汽车已明确表示,于2025年全面停售燃油车,将全面转型新能源。都知道,在新能源车板块,长安汽车已经打出了两张王牌,分别是深蓝和阿维塔,两个新能源独立品牌对应的车型从定位来看,很是鲜明。为了推进转型步伐,长安汽车打出第三张牌——长安启源。而相比深蓝和阿维塔,长安启源还算不上是独立品牌,不过它们有一个共性,就是新能源

2024-01-16 08:44:07
【汽车人】长安半年报,透露的和没透露的(车事慧鉴 | 长安启源:扛起新能源大旗 剑指150万辆年销量)
【汽车人】长安半年报,透露的和没透露的(车事慧鉴 | 长安启源:扛起新能源大旗 剑指150万辆年销量)

【汽车人】长安半年报,透露的和没透露的长安重视新能源和智能化研发,不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连续实际投入,每年都有大幅度的提升。文/《汽车人》黄耀鹏在启源发布会72小时后,长安汽车发布了2023年上半年财报。简单说,营收、销量(尤其是新能源销量)、净利润、净资产、现金流五涨,扣非净利润跌了。半年报的几个数字数据显示,长安汽车上半年营业总收入654.92亿元,

2024-01-15 16:42:13
长安新能源E-Pro,一款续航里程突破400km的小型纯电SUV(【汽车人】长安半年报,透露的和没透露的)
长安新能源E-Pro,一款续航里程突破400km的小型纯电SUV(【汽车人】长安半年报,透露的和没透露的)

长安新能源E-Pro,一款续航里程突破400km的小型纯电SUV由于近期新能源品牌热度略显降低,使得不少纯电产品的销量变得不容乐观,但对于一些具备出色知名度的品牌如长安汽车带来的损失就不太明显,全面且高质量的车型还是会被用户承认。例如之前发布的纯电SUV——E-Pro,超过400km续航能力的新能源车型而且起售价也只有10万多,如此良心的产品让其广受称赞,下面让我们共同了解一下这款车。

2024-01-14 07:4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