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19 05:16:13 | 找车网
不管车市温度如何,消费者对于新能源车型的关注度一直居高不下。9月初,又到各大新能源品牌公布8月销量成绩单的重要时刻。此次,鬼哥选择6家聚焦度颇高的新能源汽车品牌,看看他们的销量成绩如何?看谁是8月新能源车市的“黑马”,谁比较失意?
1、比亚迪
8月销量:27.43万辆
8月份,
比亚迪
继续保持一骑绝尘的姿态,在车市中一路狂奔。官方销量数据显示,8月,比亚迪累计销量为274386辆,其中乘用车销量为274086辆,同比增长了57.5%。
这一销量数据让很多同级对手望尘莫及,丰富的核心技术以及产品系列,再凭借着比亚迪汽车的先发优势,不管是王朝系列还是海洋网的产品,市场表现都很突出。8月成都车展上,
方程豹
系列车型正式亮相,为比亚迪品牌冲高吹响号角,那么,在新高端战役中,比亚迪还能一炮而红吗?这要等待市场给出答案。
2、广汽埃安
8月交付量:52057辆
广汽
埃安
的销量海报上,写着大大的两个字“封神”。8月份, 广汽埃安的表现确实很“神”,8月销售4.5万辆,但在终端交付上却突破了5万辆,达52057辆,成功迈过5万大关。
这其中,埃安AION Y Plus堪称“销量担当”,8月终端销量突破26713台,销量表现相当亮眼。跟对手相比,埃安的产品相对更务实,性价比很香。而且,现在,
昊铂
Hyper品牌的表现也不错,8月昊铂品牌销量达2023辆,向高端市场冲刺。
3、理想汽车
8月交付量:34914辆
理想在8月份的销量很“理想”。数据显示,8月份
理想汽车
共交付新车 34,914 辆,同比增长 663.8%,这一销量数据真是让不少对手看着眼红。
值得一提的是,理想 L 系列三款车型——
理想L9
、
理想L8
、
理想L7
,在8月份的交付量均突破万辆,这一点确实很难得。据悉,今年年底,理想还将会正式发布首款
MPV
车型
理想MEGA
,值得期待。
4、蔚来汽车
8月份交付量:19329辆
理想固然很牛气,但
蔚来
也不是“吃素的”,8月份,蔚来汽车开启“狂飙”模式,共计交付新车19329辆,同比大增81%。
据悉,在蔚来汽车的产品战队中,全新ES6依旧是
SUV
车型中的销量主力,而在轿车产品中,ET5家族销量占比比较高。有消息称,在9月份,全新EC6将上市交付,这款新车可能进一步拉动蔚来汽车销量向上提升。
5、小鹏汽车
8月交付量:13690辆
8月份,
小鹏
汽车的表现也很精彩,虽然没有理想和蔚来的交付量高,但整体数据还是很不错。官方数据显示,该品牌8月共交付新车13,690辆,环比增长24%,同比增长43%。
其中,
小鹏G6
还是唱响“主旋律”,交付量达到7,068辆,环比增长80%。这款新能源
SUV
,被称为
特斯拉
Model Y
的一大劲敌,不管是设计、性能还是智能,都很有特色。据悉,在第四季度,小鹏汽车将推出一款纯电
MPV
,官方给出的说法是主打年轻化,预计价格不会低。
6、极氪
8月交付量:12303辆
极氪
8月的市场表现很惊艳,共交付新车12303台,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71.7%,据悉,这一成绩创造历史新高。
目前,极氪三款新车征战市场,包括极氪001、极氪009和极氪X,三款车型都走高端路线,先进技术与高级感是极氪产品共有的特点,据悉,极氪有着丰富的技术储备,包括全栈800V高压平台、四电机分布式电驱、卫星通信技术、极充V3充电桩等等。不过,面对新势力品牌的围攻,极氪能否扶摇直上,还将拭目以待。
鬼斗车观点:尽管,新能源市场大环境一片大好,但对于各大新能源品牌来说,机会与挑战都是那么显而易见,燃油战队的转型正在快马加鞭,还有技术的更新速度超出想象,想要在这一市场上一路向上,需要具备强大的内在实力。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鬼斗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0年,
蔚来
一共交付4.37万辆,全年净亏损超53亿元;
2020年,
理想汽车
一共交付3.62万辆,全年净亏损1.52亿元;
2020年,
小鹏
汽车一共交付2.7万辆,全年净亏损48.9亿元;
……
2022年,蔚来一共交付了12.25万辆车,全年净亏损144.37亿元,创下了近三年的亏损最高纪录;
2022年,理想汽车一共交付了13.32万辆车,净亏损为20.3亿元,相较于2021年的亏损3.26亿元,亏损金额进一步扩大;
2022年,小鹏汽车一共交付12.07万辆。虽然全年财报仍未披露,但根据其去年前三季度已亏损了23.8亿元,加上的情况来看,全年净亏损将很大几率持续扩大。
车越卖越多,也越卖越亏。这似乎已成为造车新势力们自诞生以来一直挥之不去的“顽疾”。
功夫汽车算了一下,2020年到2022年这三年里,“蔚小理”的亏损金额共计已高达接近
400亿元。
不过,“蔚小理”三家亏了三年了的钱,通用汽车只需半年不到便能赚回来,而大众汽车则更快——只需一个季度。
这背后无疑是规模化的“魔力”所在,更是以“蔚小理”为代表的新造车势力们所必须跨过的“命门”。
尽管传统汽车巨头们一直被诟病电动化转型迟缓,新能源汽车销量不及造车新势力,但它们出色的盈利能力却仍能吊打99%的造车新势力。
当然,剩下的1%你知道一定是
特斯拉
。
但如今的特斯拉在严格意义上来说,已不能算是一家创业公司,因为它已经成立了20年。而它在销量规模达到50万辆的时候,才开始扭亏为盈。找车网
为此,相对于“蔚小理”这些成立还不到10年的新公司来说,挣扎在市场份额与盈利的红线上,或许仍是他们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主题。而像比亚迪这种全面转型新能源后所达到的,将进一步加速淘汰的同时,也为汽车行业的盈利带来新思考。
(1)姜还是老的辣!蔚来一年亏掉一个比亚迪的利润,论盈利还得看
2022年是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继续蓬勃发展的一年,也是各大造车新势力发力狂飙的一年。
不过,在漂亮的交付数字背后,却掩饰不了它们当下仍越卖越亏的事实。
好比最近已交出2022年财报的蔚来与理想,两家企业的财务状况均令人担忧。
理想汽车的全年业绩显示,2022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为452.9亿元,同比增长67.7%;经营亏损为36.5亿元,亏损同比扩大259.3%;净亏损为20.3亿元,而2021年净亏损为3.22亿元,净亏损额度扩大530.43%。
蔚来汽车的情况则更为严峻。去年全年净亏损高达144.37亿元,创下了近三年的亏损最高纪录,基本可以说等同于亏掉了比亚迪去年一年赚的利润。
据
比亚迪
此前发布的2022年业绩预告,公司预计2022年度营业收入突破4200亿元,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60亿-170亿元,同比增长425.42%-458.26%;扣非后净利润为151亿-163亿元,同比增长1103.55%-1199.20%。
不过,即便是比亚迪,在
大众
、通用、
丰田
等这些跨国汽车巨头的面前,盈利能力也无法相比。
2022年在全球范围内一共售出约830万辆汽车的大众,销售额为2,790亿欧元,利润虽然略低于彭博社估计的230亿欧元,为225亿欧元,但仍然是目前全球最赚钱的汽车企业;
而通用汽车2022年的净利润为99亿美元,调整后息税前利润为145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时调整后的汽车业务现金流更是达到100亿美元。
丰田汽车就更不用说,虽然2022财年的净利润同比下跌了21%,但仍有180亿美元落袋,这基本也等同于约十个比亚迪的利润了……
由此可见,尽管传统汽车巨头们一直被诟病电动化进展落后,而且近两年原材料价格大涨、受供应链拖累等一连串负面影响也着实对他们的盈利水平造成一定冲击,但它们多年积累而拥有的丰厚转型资本,无疑将是决胜未来的底气所在。
设想一下,一年狂赚2000多亿人民币的大众汽车,如果让出一半利润来抢占市场,其盈利水平在目前的汽车行业中仍然是“顶流”般的存在,只是它的股东们与投资者并不会允许罢了。
毫无疑问,任何商业模式最终要实现的是“盈利”。若企业苦熬多年仍无法赚取足够利润,实现自身造血正向循环,那么等待它们的也只有被淘汰的命运。
(2)越卖越亏何时休?
如今,除了比亚迪与特斯拉之外,基本上每家新能源车企都在亏本卖车。但我们也不禁疑惑,持续巨亏之下,它们到底还能撑多久?
“依靠‘亏损’打造销量壁垒的模式已不再具备竞争力。新能源汽车产业亟需回归商业本质,实现健康的财务指标及可持续性发展。”虽然威马已变“危马”,但其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此前无疑一语道出了当下新能源汽车行业的“痛点”所在。
目前,“蔚小理”仍处于“烧钱”阶段,每年高额的研发投入、市场营销等管理费用,都令其成本高居不下。
以其中最有希望率先实现扭亏的理想汽车为例,其2022年研发费用为67.8亿元,费用占比15%,较2021年研发投入费用翻倍,同比增长106.3%。
同时,去年理想汽车的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为56.7亿元,也较2021年的34.9亿元也大幅增长了62.2%。
对此,理想表示主要是由于员工人数增加导致员工薪酬增加,以及与公司销售和服务网络扩张相关的租金费用增加。
事实上,李想也深谙公司销量要再上一个台阶,必须要“下沉”——即进军20万-30万元区间的市场。但这一前提必须是在目前30万-50万元的细分市场上霸占更多份额,拥有更强的规模效应后,才能考虑的事情。
当然,对于要达到多大的“规模”,李想并没有给出一个具体的数字。不过根据前者特斯拉走过的路,我们或许能预见理想还有很长一段路要“熬”。
众所周知,目前特斯拉与比亚迪实现盈利的方式主要是背靠高度自研的产业链优势,迅速实现规模化之后而获得;而对于其他造车新势力来说,到底产销要达到多少才能触及盈亏平衡,眼下似乎仍未有一个具体数字。
值得一提的是,当下敢于喊出凭借电动车实现盈利的车企也不多。像通用是意欲凭借奥特能平台的快速铺开在2025年实现盈利;大众则是希望在2026年起获得丰厚回报;而放眼国内,也只有华为的余承东最近喊出,“2025年冲击100万辆并实现盈利”。
根据2022年国内新能源车企销量排名,我们可以看到的是,第一名比亚迪与其身后的车企有着巨大的“销量断层”。而这一现象背后,也将是新能源时代对车企盈利能力的全新考验。
拿在燃油车时代有着“利润之王”的
上汽集团
为例。即便它在2019年共计卖出了624万辆汽车,实现盈利256亿元,但这一数字如今看来也不再具有什么“惊喜度”。
毕竟去年狂销180多万辆新能源汽车的比亚迪,其扣非净利润已经去到至少151亿元。若今年销量再翻一番,利润水平很有可能刷新上述由上汽集团创造的数字,成为国内最赚钱的上市车企。
这无疑是宣告了一个车企盈利新时代即将到来。
(3)功夫拍案
随着“蔚小理”三家财报陆续披露,可以看到“越卖越亏”仍或将是它们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主题。
虽说大多数人认为汽车行业的未来是属于像“蔚小理”这样的新造车企业,但在奉行“长期主义”的汽车行业中,拥有丰厚财力的传统汽车巨头,无疑更具备长跑胜出的实力和底气。
而且,从比亚迪真正依靠规模化实现盈利开始,相信汽车行业的本质很快就会开始回归。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功夫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近日,各新能源车企都公布了自家的销量数据,而随着上半年的落幕,这些车企的半年销量也备受瞩目。大咖也盘点出销量前十名的车企,看看它们上半年的成绩水平怎么样,下半年还有什么样的新车规划,能否达成全年销量目标。
独孤求败:比亚迪
从2021年成为国内新能源车企销冠之后,
比亚迪
就开始垄断销量第一的位置,并且与身后其他车企的距离越拉越大。今年6月份,比亚迪累计销量为253046辆。其中乘用车销量251685辆,同比增长88.2%,环比增长5.3%。
而整个上半年,比亚迪累计达125.56万辆,同比增长95.78%。比亚迪2023年的销量目标为300万辆,从目前进展来看,达成目标的可能性很大。
从具体销量来看,王朝和海洋系列依旧是销量主力,贡献了24万台车型。目前
宋PLUS
和
宋Pro
都经历了改款,性价比有所提升,而从销量来看,消费者对新车的接受程度还是比较高的。
而
腾势
虽然只有D9一台车型,但凭借着DM-i和EV两套系统,以及不错的豪华感和配置,也实现了销量破万辆。
而下半年比亚迪还有不少增长点,比如备受瞩目的
腾势N7
将在7月份开始交付,作为一台豪华轿跑SUV,新车全系标配云辇-A空气悬架、最高续航可达702km,填补了比亚迪目前运动型SUV的空缺,未来的销量值得期待。
虽然势头十分迅猛,但比亚迪目前还有不少的进步空间。例如其海外销量中规中矩,6月乘用车出口销量为10536台,不如上汽、
奇瑞
、
长城
等品牌。不过比亚迪已经在巴西、泰国建厂,未来海外销量将成为新的增长点。
最大黑马:埃安、理想
除了断档领先的比亚迪以外,
埃安
和理想则属于第二梯队,他们两个的销量也遥遥领先后面的车企,并且增速十分迅猛。
首先看埃安这边,2023年6月销量45013辆,同比增长86.7%。2023年1-6月累计销量209336辆,同比增长109%,并且连续4个月销量破4万辆。
与比亚迪的多品牌战略相同,埃安这边也推出了全新高端品牌昊铂,
昊铂GT
也于7月3日正式上市。从定价来看,其售价区间为21.99-33.99万元,设计感、动力性能、智能化都表现不错,显然是一辆走量车型。
根据规划,广汽埃安2023年销售目标是“保50万辆争60万辆”,而埃安想达到50万辆的目标,最大的期待就是昊铂GT这台车型。
同样,埃安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那就是车型销量失衡。目前
AION S
和
AION Y
贡献了95%的销量,而
AION V
和
AION LX
销量十分低迷,未来如何盘活这两台车型,打入更高端市场,也是埃安着重考虑的问题。
理想在6月交付新车32575辆,月度交付量首次突破3万辆,同比增长达到150.1%。2023年上半年,
理想汽车
的交付量达到13.9万辆,已经超过2022年全年。
从具体车型销量来看,理想目前三款车型的销量都很均衡,对于细分市场的定位十分精准,也已经有了自己的品牌效应。
但是由于销量上升明显,理想目前面临着供应链紧张的问题。L7/8/9的第三季度零部件供应基本就是3.2-3.5万/月,因此交付量也会受限。因此理想第三季度需要供应商扩充产能,35万辆的年度目标并不容易实现。
颓势尽显:蔚来、小鹏
除了上面几个赢家以外,销量榜中也存在了一些失意者,例如
蔚来
和
小鹏
。此前“蔚小理”几乎成了一个名词,这三家也都是新势力销量的第一梯队,而今年的局势却急剧变化。
其中6月份小鹏汽车共交付8620辆新车,同比下跌43.6%。上半年累计销量为41435辆,与去年同期的68983辆相比,同比下跌39.9%,整个上半年月销都没破万辆。
从原因来看,小鹏去年推出的G9则因为价格偏高和五座布局,销量不佳。而目前小鹏汽车也寄希望改款后的小鹏P7i,其产品力提升还是很明显的,但口碑不如Modle 3、比亚迪汉。
当然了,目前刚刚上市的
小鹏G6
给出了很大的诚意,20.99万元的起售价,加上800V架构、XNGP智能辅助、双Orin-X芯片、3.9秒破百的性能,让小鹏对这台车充满了期待,何小鹏也直言,这台车需要月销过万辆才算成功。
蔚来这边的压力则要小点,6月交付新车10707辆,环比增长74.0%。今年上半年累计交付54561辆,同比微增7.35%,历史累计交付已达34.41万辆。
今年蔚来也采取了不少措施挽救销量,例如全新一代ES6、ET5旅行版、全新一代ES8的陆续交付,新车在产品力方面有所提升。
此外,蔚来在6月份作出了巨大调整,取消新车免费换电权益,全系降价3万元。最便宜的车型ET5价格首次跌破30万元,采用电池租赁方案售价更是低至22.8万元,购车门槛降低了不少。因此蔚来下半年的销量也有望提升,但单车利润也被削减不少。
大咖总结
总体来看,目前新能源车的销量依旧普通在增长阶段,继续吞噬着燃油车的市场份额。而在新能源品牌内部,竞争同样处于白热化,目前如理想、埃安都找到了准确的市场定位,但其它品牌目前都卷入了价格战。对于消费者而言,下半年不少新能源新车都有着高性价比,值得考虑。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SUV大咖,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3-09-13 19:16:16
2023-08-25 14:09:50
2023-11-20 16:34:52
2023-08-19 12:48:04
2023-08-24 05:06:58
2023-10-03 19:3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