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1 22:34:51 | 找车网
之所以会出现这一状况,是因为其竞争对手推出了越来越多更实惠的车型。
特斯拉美国电车市占率跌破七成
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年内第3季度,在美国新注册电动汽车市场份额中特斯拉占据份额为65%,这与2020年的79%和2021年的71%相比较,下降幅度较为明显。有机构预测至2025年,特斯拉在电动汽车市场的份额或将跌至20%以下。
这一报道引发网络热议,有网友认为特斯拉占据的市场份额虽然有所下降,但其统治地位依然不可撼动,但也有网友认为如果特斯拉未来不能做出改变,其他新能源汽车企业将瓜分特斯拉市场。
因为竞争对手推出了越来越多更实惠的车型,而特斯拉在这一领域并没有竞争力。
相关数据显示特斯拉现阶段入门级model3起售价格为4.82万美元,但这款车型往往会以高配置选项及更高价格出售。现阶段在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中,5万元以下的纯电动汽车开始占据主导市场,但是特斯拉在这个领域当中并没有形成真正的竞争力。
根据相关机构报告显示,随着新的更实惠的选择到来,特斯拉对于美国电动汽车市场的主导地位正在慢慢失去,未来其占据美国市场份额的下滑速度可能会超出预料,特斯拉在未来保持市场主导地位的能力将面临严峻挑战。但该机构报告还显示,虽然特斯拉市场份额出现下降状况,但是预计其销量在未来几年时间内仍然会有所增长。
特斯拉方面已经就降低价格问题做出一定尝试,但还并未真正推出相关车型。从现阶段状况来看,如果特斯拉不能够重新占据市场,那未来市场份额或将会更低。
我认为特斯拉不会被取代,至少短时间内不会被取代。
虽然特斯拉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领域中占据的市场份额出现下滑,但现阶段依旧是在美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在这种状况下,我觉得特斯拉并不会被其他电动汽车制造厂商取代。哪怕按照相关机构预测的最坏结果,到2025年时特斯拉依旧占据20%的市场份额,这并不是一个小数字。
对于特斯拉来说,如果能在未来时间内推出性价比更高的车型,消费者在同等状况下获奖,更愿意选择特斯拉这一品牌。
其实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性价比才是大家选择的关键。谁在未来能造出性价比更高的新能源汽车,谁或许才能够主宰市场,占据更多市场份额?
时隔三年,马斯克又访华了。
这两天,热搜上看到最多的就是关于“马斯克访华”的词条,而老马访华当天,
特斯拉
市值一夜大涨超250亿美元,近1800亿人民币,可见
大众
对此次马斯克访华的关注度之高。
之后在与秦刚会面中,马斯克更是将中美关系比作“连体婴儿”,两者密不可分,反对“脱钩断链”。在华期间马斯克频繁向中国示好,展现自己的诚意,无非也是看上了中国市场这条大鱼。
但在这背后,更重要的,是特斯拉对整个新能源市场格局的影响。
马斯克来华,要做什么?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在这几年内可以说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已然成为新能源汽车强国。马斯克此次来华也透露出很重要的一个信号:
中国市场是特斯拉布局的重点。
一方面,特斯拉有意扩大
上海
工厂的规模,扩建后的产能将从目前的125万台提高到175万台。另一方面,特斯拉也将从宁德时代采购磷酸铁锂电池电芯,而上海的储能超级工厂也是特斯拉实现2050年前能源100%可持续目标的重要举措之一。
此次特斯拉在上海继续加码储能电池生产线,在更快地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同时,应该会有更多供应商会进入中国市场,为整个储能的产业链带来更多的机会。
在对中国市场的持续布局背后,也是马斯克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巨大潜力的认可。
事实上,不止中国市场,中国的竞争对手也是老马重点关注对象。
就在马斯克来华的前几天,他在社交平台上回看自己多年前“嘲笑”
比亚迪
的片段时也承认:现在比亚迪的汽车非常有竞争力。
或许在十年前,特斯拉还没把比亚迪放在眼里,但此一时彼一时,去年比亚迪以186万辆的销量力压特斯拉的131万辆,成为了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而前段时间,
福特
汽车CEO也表示,中国的电动车厂商是主要的竞争对手,并且他最看好比亚迪,甚至认为比亚迪远比特斯拉可怕。
这也意味这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对世界新能源汽车体系产生的深远影响,中国市场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已然是标杆的存在。
其实今年以来,有很多知名外企高管纷纷访华,如苹果公司CEO库克、梅赛德斯
奔驰
集团董事长康林松、
宝马
集团董事长齐普策等。这不仅彰显了中国的影响力,更体现了作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实力。
特斯拉即将掀起第二波“高潮”
此次马斯克访华,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处于竞争格局十分激烈的关键时期,特斯拉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龙头企业,无疑承载着更大的压力。
2022年的特斯拉,股价累计下跌了65%,市值蒸发了高达6750亿美元。而今年特斯拉发布一季度财报后,股价大跌近10%。不止特斯拉,宁德时代在今年的前4个月中,股价从高点下跌了4成,市值蒸发超过6000亿元;而比亚迪受最近的“举报门”事件影响,股价也下跌了。
可以看到,不止特斯拉,很多新能源企业其实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而就在今天下午,马斯克与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在京会见,双方就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发展等交换意见。
这其中有两个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网联汽车。
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龙头,特斯拉在今年年初凭一己之力掀起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降价潮”,这波“降价潮”对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对部分车企来说,“降价潮”让它们面临着淘汰的风险,对行业来说,“降价潮”引起的价格战,不仅会导致品牌间的市场份额重新分配,还会加速汽车行业洗牌的过程。对车企甚至整个行业来说,没有任何好处。
于是价格战告一段落,但随着这次马斯克访华,再加上特斯拉接下来在中国市场的大动作,极有可能掀起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第二波高潮。因为特斯拉的上海超级工厂一旦扩建,特斯拉的成本优势会进一步体现,届时,势必会加剧电动汽车市场的内卷。
而另一个关键词:智能网联汽车。说白了,就是智能驾驶。
要知道,一直以来特斯拉在智能驾驶上是非常积极的。今年也是L3级自动驾驶立法的关键阶段,而马斯克在这个节骨眼上访华,透露出智能网联的相关信息,极有可能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启一个新篇章,带动新能源产业二次腾飞,给国内的新能源市场带来更多机会。
值得一提的是,特斯拉最近正在普及的FSD(完全自动驾驶)需要拿到中国的资质,得到中国市场的认可,这可能也是老马这次访华的目的之一。
不管怎么说,老马这次来华,肯定是满载而归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大事记,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特斯拉
是一家以电动汽车为主要业务的美国公司,自 2003 年成立以来,就以其创新的技术、优秀的产品和独特的营销方式,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青睐和市场的认可。特斯拉不仅是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生产商,也是全球最有价值的汽车公司之一,其市值已超过 6000 亿美元,远高于传统汽车巨头如
丰田
、
大众
和通用等。那么,特斯拉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呢?特斯拉的市场策略有哪些特点和优势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产品策略:高端切入,低端下沉,打造全系列产品线
技术策略:全栈自研,保持技术领先,提升成本效率
营销策略:直销模式,社交媒体,口碑传播
国际策略:本土化生产,多元化市场,适应不同需求
产品策略:高端切入,低端下沉,打造全系列产品线
特斯拉的产品策略是从高端市场切入,逐步向低端市场下沉,打造全系列的电动汽车产品线。特斯拉最早推出的是高端纯电动跑车
Roadster
,定价在 10 万美元以上,目标客户是对性能和环保有高要求的富裕人群。随后,特斯拉又推出了
Model S
和
Model X
,分别是 C 级轿车和 C 级 SUV,定价在 8 万美元到 12 万美元之间,目标客户是对豪华和智能有高要求的中高收入人群。这些高端产品帮助特斯拉建立了品牌形象和用户口碑,并积累了资金和技术。
在高端市场取得成功后,特斯拉开始向低端市场下沉,推出了更平价的
Model 3
和
Model Y
,分别是紧凑型轿车和紧凑型 SUV,定价在 4 万美元到 7 万美元之间,目标客户是对性价比和实用性有高要求的中低收入人群。这些平价产品利用了特斯拉在生产技术、电池技术和软件技术方面的优势,实现了成本下降和性能提升,并且通过国产化、本地化和规模化等方式进一步降低了价格和增加了供应。这些平价产品也帮助特斯拉扩大了市场份额和用户基数,并增加了收入和利润。
通过这样的产品策略,特斯拉实现了从高端到低端、从轿车到 SUV 的全系列覆盖,并满足了不同层次、不同需求、不同偏好的消费者。根据 Clean Technica 的数据 ,2021 年特斯拉共交付了 935,950 辆新能源汽车,其中 Model 3 和 Model Y 占比达到了 97%,而 Model S 和 Model X 占比仅为 3%。这说明特斯拉已经成功地从高端市场向低端市场转型,并且以平价产品为主要增长动力。
技术策略:全栈自研,保持技术领先,提升成本效率
特斯拉的技术策略是全栈自研,从电池、电机、电控、软件到自动驾驶等关键技术,特斯拉都有自己的研发团队和专利技术,保持了技术的领先优势,并提升了成本的效率。特斯拉的技术策略有以下几个特点:
电池技术:特斯拉使用的是三元锂电池,相比其他类型的电池,三元锂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低温性能好等优点,可以提高车辆的续航里程和安全性。特斯拉与松下合作建立了超级工厂 (Gigafactory),实现了电池的大规模生产和供应,降低了电池的成本和依赖。特斯拉还在不断创新电池的设计和结构,如 CTP 技术、一体式压铸技术、4680 电池等,进一步提高了电池的性能和效率。
电机技术:特斯拉使用的是永磁同步电机,相比其他类型的电机,永磁同步电机具有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噪音低等优点,可以提高车辆的动力和操控性。特斯拉还开发了双电机系统,实现了前后轴的独立控制,提高了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电控技术:特斯拉使用的是自主研发的电控系统,包括 BMS (电池管理系统)、VCU (车辆控制单元)、MCU (多媒体控制单元)等,实现了对车辆各个部件和功能的精确控制和优化调节,提高了车辆的智能化和可靠性。特斯拉还开发了 OTA (空中升级)技术,可以通过云端
远程
更新车辆的软件和固件,实现了车辆的持续改进和增值服务。
软件技术:特斯拉使用的是自主研发的软件系统,包括操作系统、导航系统、娱乐系统、安全系统等,实现了对车辆各个方面的集成管理和用户交互。特斯拉还开发了 FSD (全自动驾驶)技术,利用视觉、雷达、超声波等传感器和神经网络算法,实现了对车辆周围环境的感知和分析,并根据路况和交通规则进行自主驾驶。特斯拉还开发了 Dojo (数据处理平台)技术,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了对车辆收集的海量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和学习,并反馈给 FSD 系统,实现了自动驾驶技术的持续迭代。
通过这样的技术策略,特斯拉实现了从硬件到软件、从设计到生产、从产品到服务的全栈自研,并保持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核心竞争力。根据开源证券的报告,特斯拉在三电技术方面领先于国内外竞争对手,在续航里程、充电速度、能耗水平都很有优势。
营销策略:直销模式,社交媒体,口碑传播
特斯拉的营销策略是采用直销模式,利用社交媒体和口碑传播,实现了低成本高效果的市场推广。特斯拉的营销策略有以下几个特点:
直销模式:特斯拉不使用传统的经销商网络,而是直接通过官网、线下门店和展厅等渠道,与消费者进行沟通和交易,实现了对产品和服务的全程控制和优化,提高了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特斯拉还通过直接售卖给用户,省去了中间商的利润空间,降低了产品的售价和运营成本。
社交媒体:特斯拉不做任何形式的付费广告,而是利用社交媒体平台,如 Twitter、YouTube、微博等,进行品牌宣传和用户互动。特斯拉的 CEO 马斯克是社交媒体上最受关注的人物之一,他经常在 Twitter 上发布关于特斯拉的最新消息、产品预告、用户反馈等内容,吸引了数千万的粉丝和媒体的关注,并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和转发。特斯拉还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展示了其产品的性能、功能、安全性等方面的优势,并邀请了一些知名的网红、明星、专家等进行产品体验和评测,增加了其产品的曝光度和信任度。
口碑传播:特斯拉最有效的营销方式是口碑传播,即通过用户之间的推荐和分享,扩大其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特斯拉通过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了用户的认可和喜爱,并激发了用户的自发宣传和推荐。特斯拉还通过设置引荐奖励计划,鼓励老用户复购或推荐新用户,并给予一定的优惠或福利。据统计 ,特斯拉有超过 80% 的新用户是通过老用户的引荐而来。
通过这样的营销策略,特斯拉实现了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最高的效果,并建立了强大的品牌忠诚度和用户粘性。
国际策略:本土化生产,多元化市场,适应不同需求
特斯拉的国际策略是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本土化生产,开拓多元化市场,并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进行产品和服务的调整和优化。特斯拉的国际策略有以下几个特点:找车网
本土化生产:特斯拉在全球建立了多个超级工厂 (Gigafactory),分别位于美国内华达州、纽约州、德克萨斯州、中国
上海
、德国柏林等地区 ,实现了在当地生产、当地销售、当地服务的模式,降低了运输成本和关税负担,并提高了供应链稳定性和生产效率。特斯拉还根据当地市场的法规、标准、偏好等因素,对产品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本土化设计和改进,如在中国市场增加了后排空调出风口、车载微信等功能,在欧洲市场增加了 CCS 充电接口、后视镜加热等功能。
多元化市场:特斯拉在全球拥有多个重要的市场,其中最大的三个市场分别是美国、中国和欧洲 。特斯拉根据不同市场的竞争环境和消费需求,制定了不同的市场策略,如在美国市场,特斯拉主要依靠其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与传统汽车厂商和新能源汽车厂商进行竞争,在中国市场,特斯拉主要依靠其本土化生产和价格优势,与国内新能源汽车厂商进行竞争,在欧洲市场,特斯拉主要依靠其产品优势和服务优势,与欧洲新能源汽车厂商进行竞争。
适应不同需求:特斯拉在不同的市场中,针对不同的消费者群体,提供了不同的产品和服务,以适应不同的需求和偏好。如在美国市场,特斯拉推出了高端的 Model S Plaid 和
Cybertruck
等产品,以吸引对性能和创新有高要求的消费者,在中国市场,特斯拉推出了更平价的国产 Model 3 和 Model Y 等产品,以吸引对性价比和实用性有高要求的消费者,在欧洲市场,特斯拉推出了更环保的 Model 3 LR 和 Model Y LR 等产品,以吸引对续航里程和碳排放有高要求的消费者。
通过这样的国际策略,特斯拉实现了在全球范围内的布局和拓展,并根据不同地区和不同消费者的需求进行差异化和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提供。
总结
综上所述,特斯拉通过其独特的产品策略、技术策略、营销策略和国际策略,打造了全球电动汽车领导者的地位,并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树立了标杆。特斯拉不仅是一家汽车公司,也是一家科技公司、一家创新公司、一家服务公司。特斯拉以其卓越的产品和服务赢得了用户的信赖和喜爱,并以其创新的技术和理念引领了行业的发展和变革。特斯拉还有着更远大的愿景和目标,如实现全球能源转型、探索太空旅行、开发人工智能等。我们期待特斯拉能够继续保持其独到的市场决策,并为我们带来更多惊喜和价值。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笔试try,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3-09-13 19:16:16
2023-08-25 14:09:50
2023-11-20 16:34:52
2023-08-19 12:48:04
2023-09-28 07:29:29
2023-08-27 10:5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