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22 21:29:43 | 找车网
随着6月销量成绩的出炉,
奇瑞
再次引发业界关注:6月,奇瑞控股集团销量145235辆,同比增长38.3%。今年前6月,累计销售汽车741429辆,同比增长56%。
遗憾的是,在日渐火爆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奇瑞却不得不选择“失声”,在6月份的新能源汽车排行榜上,前二十名车型中,奇瑞无一上榜,偏科倾向正愈发明显。
而据全国乘联会预测,今年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将达36%,销量规模达850万。面对如此激进的市场结构,奇瑞怎么办?
对此,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了然于胸。“现在,我们有两个硬仗需要打:一是新能源我们必须冲上去,不能拉整个奇瑞的后腿。二是在混合动力方面,奇瑞正在积极筹备积蓄力量,争取第四季度全面发力。”在7月12日举行的
奇瑞eQ7
首台量产车下线仪式上,尹同跃如是说。
毫无疑问,中国首个铝基轻量化平台及基于该平台研发的首款车型eQ7的诞生,正是奇瑞全面打响复兴大业的“冲锋号”。
从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总工程许海东的讲话中,我们得知:奇瑞汽车铝基轻量化平台突破了铝基车身架构设计、成型、连接等研发制造技术瓶颈,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并一举拿下了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获得中国汽车工业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并非易事。更重要的是,我们一提起铝基轻量化平台,就会不由自主会把它与“全铝车身”联想到一起。目前,铝车身通常只用在高端豪华车上,比如说阿斯顿马丁、
玛莎拉蒂
、
奥迪A8
、
蔚来ES8
、奇瑞
捷豹
路虎
以及
特斯拉
等。
正因为此,在“高级”和“豪华”包裹下的铝车身轻量化技术,往往以昂贵的市场售价存在,让人望其项背。而其后续使用过程中的“超低维修性价比”,又往往令人担忧和饱遭诟病。
惊为天人的是,作为一辆典型大五座纯电SUV,eQ7喊出的口号竟然是“15万级主流家用纯电的第一选择”!
同样是铝基轻量化,别人动辄数十万乃至上百万售价的车型,奇瑞凭什么把价格打到15万区间,并确保品质的稳定性?
奇瑞新能源
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研发中心总经理周定华表示,依托奇瑞汽车多年来的技术与品质赋能,铝基轻量化平台突破了铝基车身架构设计、成型、连接等研发制造技术瓶颈,实现“物理架构”到“电子架构”软硬分层解耦,能够给用户带来更安全、更智能、更环保的纯电产品体验。
“奇瑞的铝基轻量化平台在铝质车身制造上进行了创新,新工艺下,模具投资降低40%,材料利用率提升50%。这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也使得后期维修成本进一步降低”,周定华进一步解释说:钢铝同价是我们努力的最终方向。
在首款车型eQ7上,其铝基轻量化平台的技术优势得到了具体体现:动力方面,eQ7采用油冷+扁线电机的技术组合,被公认为是电动汽车领域目前最先进的解决方案之一。同时, 155kW的最大功率相当于标准2.0T发动机的表现水平,新车的续航里程可达到512km。
周定华表示:相较于同级别的“钢”车,采用全铝车身的eQ7减重30%,能耗降低5%。这意味着在同样的电量下,eQ7拥有更长的续航。
提起eQ7,奇瑞新能源产品营销COO贾守平同样如数家珍:同级独有的航空级铝材车身,质量更轻、强度更高、耐腐蚀平台+后置后驱,轻松征服陡坡,制动性上更能“说停就停”;支持背部8点按摩、电动腿托、BOSS按键等功能,打造女王专属副驾,带来堪比保姆车“头等舱”的舒适出行体验;L2+智能驾驶可提供多路况全天候辅助,7大场景26种模式以及30+APP功能让eQ7更懂生活,也将为用户赋能更多价值……“我们给eQ7的定位是‘更均衡的七边形全能战士’”,贾守平概括说。找车网
说了这么多,很多人可能会认为奇瑞之前在新能源领域毫无建树,事实并非如此。在奇瑞
小蚂蚁
、
QQ冰淇淋
、
无界Pro
等小型车的努力下,奇瑞新能源已经取得了累计66万的业绩。不过,随着A00小型车市场的不断萎缩,不夸张的说,再不提质升级,奇瑞在新能源领域只能坐“冷板凳”。
可以说,铝基轻量化平台及其首款车型eQ7的出现,既是奇瑞26年造车技术的升华,也是奇瑞痛定思痛的结果。曾经依靠QQ等廉价车型登顶中国品牌冠军宝座的奇瑞,如今早已完成华丽兑变。
结语:
在2022年狂销123.27万辆产值跨越2000亿元之后,开挂的奇瑞正一路高歌,在重返“王者荣耀”的道路上渐行渐近。
让我们共同期待eQ7在下个月的上市,共同期待奇瑞铝基轻量化平台更多优良产品的诞生。
时代不负追梦人!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情报,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1.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延长4年
日前,在财政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了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具体内容。根据介绍,明确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延长4年,即延长至2027年12月31日。
其中,对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每辆汽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对在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购置的新能源汽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每辆汽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
2.丰田比亚迪合作首车宣布召回
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根据《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和《缺陷汽车产品召回管理条例实施办法》的要求,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备案了召回计划。自2023年7月27日起,召回2023年3月13日至2023年7月5日期间生产的部分bZ3汽车,共计1.22万辆。
本次召回范围内车辆因后门外把手拨叉形状及材质设计原因,车门外把手和门锁零件相互配合时存在间隙。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拨叉与门锁锁杆之间可能滑动不畅,门锁锁杆不能归位。极端情况下,后车门一直处于锁止或开锁的状态,存在安全隐患。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将为召回范围内的车辆免费更换改善后的后门外把手拨叉,同时追加垫片,以消除安全隐患。
bZ3是一汽丰田旗下第二款bZ系列车型,也是丰田与比亚迪合作的首款车型,由丰田提供整车设计,比亚迪提供三电技术。乘联会数据显示,这车自3月份上市以来的累计零售销量为0.82万辆,累计批发量为1.13万辆。根据召回时间以及数量来看,可以称得上“全军覆没”了。
3.马斯克称特斯拉或将继续降价
特斯拉公布了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特斯拉二季度利润率持续下降,毛利率超预期降至四年来低位:二季度营业利润23.99亿美元,同比下降3%,环比一季度降了9.9%;二季度营业利润率为9.6%,同比下降493个基点,一季度同比降近780个基点至11.4%;二季度GAAP口径下总体毛利率为18.2%,为16个季度以来最低水平。
在财报电话会议上,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对第三季度透露出了谨慎态度。他预计,今年第三季度的产量将较第二季度略有下降,这主要是由于特斯拉各个工厂即将进行升级,在升级期间,部分产能可能处于闲置状态。而就全年来看,特斯拉仍旧维持180万辆的产量目标。虽然毛利率已经跌至18%,但特斯拉的降价或许还没有结束。马斯克在财报电话会上表示,若整体经济环境不稳定,还会继续进行降价。
4.魏牌首款MPV内饰官图
魏牌官方公布了旗下首款MPV——高山DHT-PHEV的内饰官图。新车定位35-40万元MPV市场,可能会以腾势D9作为竞争对手。从图片来看,中控并没有没有延续蓝山那套三联屏的布局,而是采用常规的大联屏设计,取消了副驾前面那块屏幕。第二排座椅均为悬浮零重力座椅,并配有一键零重力/复位功能,还可以单独调节腿托和靠背角度,以及标配10点式按摩/通风/加热功能。
作为一款拥有5米级车长、3米级轴距的MPV,它采用二三排共轨设计,1845mm的超长滑轨相比腾势D9的1080mm长了近一倍。另外,像大家常调侃“冰箱、彩电、大沙发”是新能源车三大件,高山虽然没有彩电,但大沙发和冰箱一样都没少,其中冰箱容积更是达到了12.5L,并且还是同级唯一双层开口设计。
5.年内上市,腾势N8正式亮相
再来关注腾势N8的车型实拍图。新车是腾势X的继任车型,车长4949mm,轴距2830mm,定位中型SUV,将提供5/6/7 座可选。外观方面,前脸采用和N7一样的格栅灯带设计,大灯组造型更扁平。更加平直的车顶线条与腾势N7轿跑SUV形成差异,可满足消费者的不同需求。
内饰部分,大尺寸中控屏看起来和腾势N7的尺寸相近,副仪表由原来的实体按键改为一体式触控面板,并导入了手机无线充电功能,第二排还配有航空折叠式桌板。动力方面,将提供纯电和混动两种动力。
6.宝马i5旅行版谍照曝光
海外媒体曝光了一组全新宝马i5旅行版的路试谍照,新车基于i5轿车打造,但换装了宝马旅行车经典的尾部设计。谍照中可以看出,测试车还采用了红色卡钳,搭配上“瓦罐”的造型也更显运动。动力方面,预计量产之后将搭载来自iX M60的动力系统,在双电机四驱的加持下,最大功率或许会超过600马力。
有消息称,宝马i5旅行版将于年底在欧洲上开售,但会不会引入国内目前还没有确切消息。至于纯电旅行轿车在国内能不能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宝马不妨观望一下蔚来ET5旅行版的市场表现。
7.理想“丢”了200台车?
热衷于发布交付数据的理想汽车最近“丢”了200台车。理想汽车CEO李想发文称,本月前两周,理想汽车私人平行出口了200多辆车,恰好填补了交付量与上险量之间的差额,出口的市场以中亚和中东为主。同时还贴上了一张理想L7在哈萨克斯坦的售价标签,并邀请网友换算被出口的理想L7售价。图片中的标签显示,这辆理想L7为3,180万探戈(哈萨克斯坦货币单位),约合人民币51.54万元,比国内售价高出近20万元。
在一众造车新势力掌门人中,李想的微博可能是最具价值的,隔三岔五,李想总会在微博上发声,给理想汽车带来声量。而理想汽车在“打广告”方面也颇有技巧,比如最近发布的周报、月报中,理想汽车以及旗下车型的交付量往往以“一骑绝尘”的形象出现,在造车新势力中那是妥妥的“扛把子”。本以为,理想“广告”手法就到头了,没想到李想又给我们上了一课,这次又通过这种方式告诉大家,理想L7很值得入手。
8.问界系列车型推送全新OTA
问界面向问界M5、M5 EV和问界M7的车主开始分批推送OTA升级,涉及7项重大功能更新。在驾控方面,问界全系车型将升级支持HUAWEI DATS动态自适应扭矩系统。该系统可在遇到颠簸路面时,通过快速的扭矩控制和调整,降低晃动和前向冲击感,并在过弯时提升车身稳定性。
座舱体验方面,新增车内关怀功能,可实现短暂离车不下电,在临时停车等用车场景下提升舒适度。除此之外,还新增了音频均衡器、“小艺”免唤醒、智慧寻车、超级桌面支持异账号登录等功能,并新增了多款应用APP。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梧桐车话,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在今年的315晚会上,并没有相关汽车企业上榜,唯一一个与汽车行业有关的只是头盔的安全质量问题。不过,汽车产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质量问题、服务问题都是消费者投诉的重地。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汽车及零部件的投诉达43836件,同比增长5.31%。可见,要想提振车市的“消费信心”,依然需要我们的共同努力。
去年,自主品牌在国内市场的发展可以用“迅猛”来形容,抢占了合资品牌不少市场份额。
比亚迪
顺利抢夺
一汽
-
大众
的年销量冠军席位,
长安
汽车、
吉利汽车
的年销量均突破百万辆。
奇瑞
集团作为老牌的自主品牌,在这几年推出了不少产品,发布了多个子品牌,在2022年的累计销量为1232727辆,同比增长28.2%,首次突破百万辆大关,而且出口量也创下新纪录。然而,与高销量同时出现的,却是频频出现的质量问题和服务问题。
质量和服务问题被多名车主投诉
去年,奇瑞推出了艾瑞泽系列的旗舰轿车——
艾瑞泽8
,这款车在亮相时受到很多消费者的关注,越级尺寸、丰富配置、强悍动力等都是它的优势,然而产品交付后却引发不少投诉。
数据显示,车主反映的主要问题有三个:
一是行驶时出现车身异响、门窗漏风、车身共振;二是行驶时方向跑偏;三是影音系统、行车安全辅助系统等配置出现故障。
异响、漏风、车身共振等问题大大影响车内人员的舒适性,艾瑞泽8作为一款品牌的旗舰轿车其实不应该出现这样的问题;行驶方向跑偏可能是因为两侧轮胎气压不一致,底盘调校不精确等问题导致的,是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影音系统故障倒不会带来太多的安全问题,但行车安全辅助系统出现故障,车主一旦稍有分心可能就会引发事故。
同样,在
瑞虎8 PRO
这款车型上也能看到类似的投诉。中控台异响、车门故障、车身不平整等问题依然是投诉的重点,同时还有气囊未弹开、制动系统抖动和异响、油门故障灯安全隐患的相关投诉。此外,服务态度蛮横、销售承诺不兑现等服务态度问题也令车主倍感愤怒。
而在新能源方面,奇瑞卖得比较好的是
QQ冰淇淋
和
小蚂蚁
,但不少车主同样投诉QQ冰淇淋车身生锈、电动机异响等品控差的问题,以及承诺不兑现、出售库存车等服务态度问题,投诉小蚂蚁动力故障、刹车失灵、充电中断等问题也有不少。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6月,奇瑞小蚂蚁曾因为刹车失灵被召回过。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信息,奇瑞召回在2018年6月1日至2018年7月31日生产的部分奇瑞eQ1电动汽车,共计8067辆,召回原因则是制动主缸内部零件生产过程中防护不规范,导致制动主缸活塞因磕碰受损,极端情况下可能造成制动效能降低、制动距离变长,召回后将免费对召回范围内车辆的制动系统进行检查,必要时更换制动主缸。不过在2022年,有关奇瑞小蚂蚁刹车失灵的投诉依然存在。
要知道,质量和服务本是企业的经营之本,但汽车和其他商品不同,如果车辆在行驶途中出现质量问题,生命安危必然会受到波及;服务问题更是消费者日益重视的方面,消费者花钱买的不仅是商品,还有舒心的服务态度。
屡败屡战的奇瑞
如今,不管传统燃油车市场还是新能源车领域都在往高端方向发展,但现在的
星途
品牌并没有帮助奇瑞汽车在高端市场上站稳脚跟。究其原因,外在环境和品牌内在因素都不可忽视。
从外部环境来看,消费者会认为星途汽车的产品在三大件上与奇瑞家族产品没有太多改动,而且考虑到奇瑞的品控问题,其售价偏高的自主高端车也难以获得消费者认可。至于内在因素,精力和资源都是有限的,若子品牌过多,业务太分散,最终结果就是顾此失彼,难以掌控整个局面。目前为止,奇瑞集团旗下有奇瑞汽车、星途汽车、
捷途
汽车、
观致
汽车、
开瑞
汽车和
威麟
汽车等,而销量主力只有奇瑞和捷途,其他品牌的市场影响力都不强,从而形成了“拆东墙补西墙”的局面。
另外,相较比亚迪、
埃安
这类产品日渐丰富的对手而言,奇瑞在新能源赛道上正处于劣势地位,更别提品牌向上的重任。
奇瑞新能源
在前两个月仅售出13293辆,同比下降57.6%,而且都是靠小蚂蚁和QQ冰淇淋这两款入门车型走量。去年发布的面向中高端硬派市场的新能源品牌iCar,产品也仍在规划中。
而在高端新能源领域,奇瑞也并没有太多建树。此前,奇瑞曾宣布与华为联手打造高端电动车品牌,大家都知道华为的智能技术都比较硬核,然而曾经规划的五款高端智能电动车型都现在都没有太多消息。不难看出,奇瑞迫切地希望推进品牌向上、加速新能源发展,但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可能出现在一些细节上。
2月份,奇瑞汽车执行副总经理高新华发布的一封内部邮件引起网络热议,在“鼓励员工奋斗”的同时,又想办法“规避法律风险”,事件发酵后又声称“不让员工吃亏”。不少网友评论:与其将精力放在管理员工上,还不如改善一下产品的品控。
“动力强”“高性价比”等标签是奇瑞汽车狂飙的主要原因,但在品控和服务方面仍然没有让消费者满意。作为自主品牌阵营的元老级选手,奇瑞汽车拥有雄厚的技术积累,但更应该站在用户的角度来考虑产品,才能让用户的出行体验更丰富。做到这一点,可能让奇瑞汽车在高端市场、电动化市场的发展更顺畅。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My车轱辘,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3-09-13 19:16:16
2023-08-25 14:09:50
2023-11-20 16:34:52
2023-09-28 07:29:29
2023-08-19 12:48:04
2023-08-27 10:5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