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31 17:31:18 | 找车网
是线路问题。
油改气后的需要注意项现在越来越多的私家车加入到汽车油改气的行列,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燃气的经济性但汽车油改气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很多车主还不太清楚,小编就汽车油改气后的需要注意项做一下说明。
奇瑞特点
在油改气后,车内必须要有灭火器材设施长期停放时,应将天然气用完严禁在封闭的车库、厂房内拆卸 、维修供气系统.在供油系统出现故障时使用天然气起动另外,短期停放时,必须关闭电源总开关、天然气储气瓶口阀。
油改气后,应首先观察汽油表,检查油箱的汽油量,避免因缺少汽油烧坏汽油泵. 使用天然气工作前,开启CNG储气瓶瓶口阀,观察气量显示仪所显示的CNG量,检查管路、接头是否漏气,检查燃料转换开关是否正常工作。
燃油车的电动改装正在朝着更简单、更便捷的方向发展。Electric GT正致力于打造一个一体式的模块化电驱动系统,也许在不久的未来,改装电动车需要的只是更换一台打包好的“电动V8”而已。燃油车的电动改装正在朝着更简单、更便捷的方向发展。Electric GT正致力于打造一个一体式的模块化电驱动系统,也许在不久的未来,改装电动车需要的只是更换一台打包好的“电动V8”而已。 其实这个说法对于很多对新能源汽车了解不深的用户来说的确是一个很普遍的认知,但是其实并没有用户想的那么简单,毕竟现在市面上流行的那些油改电车型产品,从根本上是和那些基于纯电动汽车平台打造的产品有着区别。首先我们要了解为什么现在市面上会出现这么多的油改电车型,在双积分政策和环保压力的不断施压状态下,对于车企来说势必要想办法来应对。由于新能源汽车的技术储备要求比较高,而且准入门槛相较于传统燃油汽车要高,所以对于一些车企来说,如果从头开始进行新能源汽车的研发会极大的落后于其他车企,但是如果基于原有生产平台进行改造的话,就会节省极大的资金投入和研发周期时间。并且还能够借助于之前积累的高知名度和影响力,实现在市场上份额的抢占。但是对于这个过程可并不是单纯的更换了发动机就能够解决的。其次对于油改电车型,看似简单,其实整个过程还是比较复杂的,毕竟作为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是“三电系统”,这是要取代传统燃油汽车身上的发动机、变速箱、油箱等部件的,而这样的改动是需要对车身结构进行调整优化,毕竟在追求续航能力的过程中,堆砌动力电池组的数量就成为了唯一选择,所以不仅要对车身结构布局进行改动,而且还要提前考虑汽车的电路以及车身自重对于汽车续航里程的影响。尤其是如何最大程度上发挥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最后就是和传统燃油车不同的是,油改电车型对于原有生产线和生产人员的改变也是十分大的,毕竟作为一种新的产品,不仅在生产过程中要进行大的调整,而且对于生产和维修人员也要重新进行培训和让他们熟悉。这样对于制造成本也是会增加不少。其实在现在新能源汽车技术越来越透明的时候,很多车企也都抛弃了采用油改电的方式进行电动化转型,毕竟在未来的市场竞争当中,油改电的优势还是要低于纯电动汽车平台的产品的。 随着新能源汽车销量逐渐的升高,各大车企们也是都在积极的布局新能源汽车产品,目前市场上的纯电动车,有很多是由传统燃油车改造而来。比如轩逸·纯电、帝豪EV,逸动EV等等。这些燃油车改款而的电动汽车,只是换个电动发动机就可以变成电动车,这么简单吗?虽然从车辆的外观上面来说没有多大的变化,但是内部的变化还是很大的,可以说用乾坤大挪移来形容也不为过。对于燃油车来说,在结构上面,都会考虑到车辆的各个动力部件结构和位置安装的变化,每个零部件件之间都有相对应的角度,同时燃油车的前轴与后轴之间的各自所承担的重量分配,而电动汽车在结构上面来说,是需要考虑电动以及车辆的安全性能的,燃油车平台的产品在内部并没有专门为电池预留空间,相当于是强塞进去的一块电池。机械集成度更低,就相当于拆散了一个原本完整的部件,强行凑起了一个新的,整体性能也会有所下降。所以将燃油车直接改车电动车,理论上是一件非常不靠谱的事情。再者来说燃油车来说在结构上面安全等要素都经过测试的,尤其是发动机等零部件的布置和设计,而一旦改车电动汽车在安全性上面会大大折扣,油燃油车在碰撞的时候,有一个缓冲和溃缩区,这个缓冲区是,根据原车的重量和结构来进行设计的,但是该成电动以后,在碰撞缓冲区依旧参考燃油车的结构,那么在车辆的保护效果上面,起到保护的效果自然而然就会出现下降的情况,甚至是大打折扣的情况。虽然油改电”车型研发投入低、研发周期短,在整个驾驶感受和功能体验上会有明显的不同,这种“套壳”电动车的舒适性会比较差,但安全性还是有一定的安全保证。 在外行的人眼里,电动车就是由电池带动电机,然后驱动车辆行驶这么简单,看着也就是把燃油车的发动机、变速箱更换成电池和电机,其实这种观点也没有什么错误,电动车简单来说就是如此,不过同时也忽略了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那就是电动车的电控系统,相比燃油车的发动机、变速箱和底盘这三大件,电动车的核心三大件就是电池、电机和电控,虽然电控系统是一种程序类的软件,属于看不见摸不到的类型,但是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及时了解到各个电池组的工作状态、电量、温度等信心,并且做出合理的能量分配,这样才能使一款电动车达到最佳的性能表现、续航里程等。比如电动车中的豪华品牌特斯拉,其核心技术就在于电控,它的电机和电池都是采用外购的形式,并没有什么核心技术而言,但是它的电池管理系统能随时掌握着几千个锂电池的状态,并且能够随时做出相应的调整,把这些做好是很难的,所以电动车只能说是看起来简单,想要真正做好难度却非常高。 传统燃油汽车和纯电动汽车的区别在于动力系统的不同,而动力系统肯定不只是一个燃油发动机换成驱动电机那么简单。传统燃油汽车的动力系统从车头贯穿至车位,主要包括进气系统、排气系统、发动机、变速箱、油箱等。而纯电动汽车则大相径庭,没有进排气系统,变速箱和汽油箱,驱动电机的体积也远比燃油发动机小的多,重量轻的多,在纯电动汽车动力系统中动力电池处于绝对重要的角色,不仅体积和重量大且在整车中成本占比最高。动力电池的布局、管理重要性远超过驱动电机。电动汽车里的动力电池要向一些低压用电设备供电, 动力电池组电能还要通过DC/DC 转换器。动力电池组采用并联、串联、混联等方式进行组合,它在电动汽车上占据很大一部分有效的装载空间,在布置上有相当的难度, 通常有“集中”布置和“分散”布置两种形式。另外控制器是电动汽车里的大脑, 它负责控制着电池电量的输出、电动机的转速、 转向、 过载保护、 能量回收反馈等, 目前电动车上使用的控制器分为两大类: 直流控制器和交流控制器。直流控制器使用比较广泛,两者在应用方面有各自的优势。 目前交流控制器现在技术上有了很大的提高,比如变频调速, 但是由于成本高因而在使用范围上受到了很大限制。 电动机是整个电动车的动力输出部分, 就像汽车的发动机。 现在电动汽车上使用的电动机以直流永磁电动机为主流,交流异步电动机目前应用越来越少。因为工作效率比永磁同步电机差,虽然在成本和功率容忍度方面有它天生的优势。综上所述,油改电绝非容易事,需要很多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技术底蕴支撑。 车市虽然遇冷,但新能源市场的竞争却愈演愈烈,新能源车型在市场上的比例也越来越大。可以说,目前基本所有车企都在加速电动化的进程。然而,飞速发展的事物总会产生不可避免的弊端,我们知道,一款车无论是平台,还是核心部件的研发,都是非常耗时的事,成功的车企会耗费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时间去钻研技术。但目前新能源的发展之快让所有人措手不及,因此才产生了所谓的"油改电"车型。顾名思义,"油改电"车型就是在原有的燃油车产品上进行改造,摘除发动机、变速箱、邮箱等部件,加入电驱动模块后得到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对于传统厂家来说,"油改电"的确是非常省事的做法,只要改造原有的成熟产品,便可省下大量时间和几十亿的研发费用。这种做法其实可以理解,毕竟快速产出新能源产品是为了搭上补贴的顺风车,满足"双积分"政策以免要被罚款。而纯正电动平台生产的车型,立项之初就根据电动车的特点开发、设计以及调教,所以无论在空间使用率,还是操控性、安全性都要优于"油改电"车型。尽管各家车企"油改电"的方法都不同,但归根结底,它们完全没有发挥电动化系统本应具有的优势,也没有增加任何技术附加值,与专项研发的纯电平台有本质区别。我们知道,电动车的续航能力主要取决于电池容量和能耗效率。而电池容量又取决于能量密度和电池数量,这也是动力电池公司主要要提升的方向,但能量密度难以改变的情况下,电池数量也就决定了电池容量。燃油车平台的产品在内部并没有专门为电池预留空间,相当于是强塞进去的一块电池。而为了增加全新的电动结构,整车所用钢材增多,车重也会增加,加快了电耗速度。当然,车体结构方面带来的问题不仅是续航能力弱,包括车内乘坐空间,以及给高功率电机预留的空间都是不足。并且,油改电车型的机械集成度更低,就相当于拆散了一个原本合作默契的团队,强行凑起了一个新的,整体性能也会有所下降。事实上,"油改电"车型与电动车平台车型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安全性。我们知道,电动车最重要的部件就是PACK(电池包),也就是散装电池的整合体,它拥有很大的重量与体积,大部分油改电车型的电池包都是放置于底盘甚至裸露在外,很容易造成地面剐蹭,而燃油车结构也缺乏专门针对电池保护的部件,这其实是很有可能造成短路的。总体而言,"油改电"车型的诸多缺点虽然可以尽量弥补,但终究不是长远之计,"弯道超车"并不可取。还是希望以后我们在参观车展的时候,更多地是可以讨论一个车企的新技术,而不是那些浮于表面的东西。 根据Electric GT的想法,他们的核心是创造一个模块化的板条箱电动引擎套件,可以根据不同的客户选择进行各种组装,然后再把组装好的电动套件发送给制造商,节约他们的整体装配时间。板条箱电动套件将包括电动机在内的所有电力设备,但不包括电池组。Electric GT目前已经与一些汽车制造商开展了此类合作。还记得我们之前介绍过的大众Type 20电动概念面包车吗?这款复古概念车是大众向公众展示其未来用户界面技术的产品,其打包好的电动动力系统就是由Electric GT提供的。Electric GT表示,尽管他们未来将继续承接此类项目,但他们并不想进行更多的电动车整体改造工作,他们的主要目标是为整车厂提供打包好的电动动力系统。 把燃油车换个电动发动机就是新能源汽车了?一般人的理解中就是这样的,因为从外观上来看,电动汽车跟燃油车差别并不大。今天咱们聊一聊它们之间的区别。燃油车的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电动汽车三大件:电动机、动力电池、电控系统。驱动方式的不同:燃油车以发动机作驱动,以燃油做原料。新能源汽车以电机驱动,以电池作动力来源。还有一种混合动力汽车,有一套燃油发动机,又增加了电机,在不同的工况下可以自由切换驱动模式,以达到高效节能的目的。有些车企生产新能源汽车确实用的传统燃油车的平台,这样能节省研发成本,缩短生产周期。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区别,就是燃油车能量释放是不可逆的,当燃油在发动机内燃烧后,输出的这部分动力你用或不用都不能回收。把热能转换成动能能再把动能转换成热能在燃油车上是不可逆的,回收能量也就没有了意义。新能源汽车有个优点就是可以能量回收,电机可以在动能和电能之间来回转换,在制动、下坡、滑行时都可以把动能换成电能储存到电池中去,有了能量回收系统,最大的作用就是增加续航里程,其次是对制动效果更好。从外观来看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区别并不大,前网进气格栅封闭与否不是特性,它们之间有着根本性的不同,而有些PPT车企一度用燃油车改装成新能源汽车,但是下场都是草草离场,也注定不会有未来。在驾驶体验上,燃油车和新能源汽车也是不同的,燃油车噪音大,平顺性不如电动汽车。在用车层面,电动汽车每公里能低至几分钱至一毛左右,而燃油车一年需要2万-4万元左右。 @2019
目前纯电动车可以大致分为两类,一是基于平台化打造的高端电动车,如蔚来、特斯拉等品牌;二是市面上比较常见的"油改电"车型,如轩逸纯电、朗逸纯电等。相较于平台化车型,油改电车型无非就是在油车的基础上加电机、电池,既徒增自重又侵占车内空间。长远来看,平台化才是纯电动车的最终答案,只是平台化产品的门槛较高,普通消费者难以承受。不过,我们今天要说的奇瑞 大蚂蚁,就是一辆门槛相对比较低的平台化产物。那这个平台究竟为奇瑞大蚂蚁带来了什么?
在今年,奇瑞新能源正式发布@LIFE绿色智慧模块化技术平台(以下简称@LIFE平台),而奇瑞大蚂蚁就是基于该平台所打造的首款纯电SUV。新车已于9月份上市,全系共4款车,售价在14.98-18.98万,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奇瑞大蚂蚁,以及这个@LIFE平台。
从命名来看,绿色与智慧是这个平台的关键词,那绿色是指什么?智慧又体现在方面?以奇瑞大蚂蚁为例,采用了"绿色"的全铝车身框架,相比钢制车身,重量减轻30%,刚度提升20%。同时,据官方称@LIFE平台已将传统汽车制造的四大工艺缩减成了焊装、总装两大工艺。而制造工艺的缩减所带来的直接好处,就是车辆生产过程中能耗降低,污染排放也减少了,也符合"绿色"的理念。
除了"绿色"车身之外,蚂蚁的所搭载的电池也很"绿色",那相比市面上的动力电池又有什么不同?据笔者所了解,奇瑞蚂蚁的动力电池是采用了模块化设计,即电池包是由一个个通用电池模块组成。这也意味着电池包可互换,简单来说就是该平台上出产的车型,将会使用一种电池包,这也可以理解成,大蚂蚁的电池组还可以升级,从而达到更长的续航里程,并且是换上即可。当然,这些动力电池还可回收,这是达到"绿色"的重要条件,毕竟现在很多的动力电池,不能有效降解,从而间接性污染环境。找车网
与此同时,@LIFE平台让奇瑞大蚂蚁,有着比较优秀的车身结构,电机后置后驱,这也意味着在将来,奇瑞大蚂蚁或许将在空白的前机舱再装一台电机,或者说增添一台增程器。再往大了想,或者有望搭载氢动力,让奇瑞蚂蚁做到不加油、不充电?当然,这也是笔者的一些猜想;从已上市的四款车型来看,奇瑞蚂蚁配备的是一台70.0kWh的三元锂电池组,其最大续航为510km。不过,得益于模块化的平台、电池组技术,奇瑞大蚂蚁或许有望将最大NEDC续航里程增至600km。
@LIFE平台的"绿色"大致就是上述两个方面,那"智慧"又有哪些?其实,我们也可以从两个方面来分析,一是它的BMS电池管理系统,主要体现在热管理方面,使用液态水循环的模式给电池包降温,再加上更加精准的温度控制,以及分区管理系统,让整个电池包更安全;二就是奇瑞大蚂蚁的"智慧驾驶",要知道奇瑞是有一套自主知识产权的电子架构技术,可以兼容百兆/千兆和CAN/CANFD等多种通行协议,支持5G、L2+级主动驾驶技术。
最后,@LIFE平台也为奇瑞蚂蚁带来了更出色的实力表现,更加合理的空间布局,让其有着比较宽敞的内部空间。当然,这也离不开它那长达2830mm的车身轴距,以及4630*1910*1655mm的整车尺寸的功劳。就实际体验来说,以183cm的体验者进入前排,还有4指的头部空间,保持座椅位置不变来到后排,腿部空间余有2拳,头部空间剩余2指,整体表现较为不错,要比同价位的AION V、威马EX5有着更宽敞的空间,毕竟奇瑞大蚂蚁的尺寸更大。
总的来说,@LIFE平台的出现,不仅仅是带来了像奇瑞大蚂蚁这样一款,实力较强的电动车,更多是为我们带来了前瞻性布局,平台化才是电动车的最终发展。相信从奇瑞大蚂蚁身上,大家也已经发现,得益于@LIFE平台,奇瑞蚂蚁的性价比相当高,以前只能买紧凑型纯电SUV,而现在却是能够买一台中型SUV。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23-09-13 19:16:16
2023-09-28 07:29:29
2023-08-25 14:09:50
2023-08-19 12:48:04
2023-11-20 16:34:52
2023-08-27 10:5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