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1 11:29:45 | 找车网
全部低速
电动汽车
电池组电压有48V/60V/72V的,高速电动汽车的电池组电压的话一般都是380V-560V的。新能源汽车电池是120安和200安的。
低速电动汽车电池组电压有48V/60V/72V的,高速电动汽车的电池组电压的话一般都是380V-560V的。
新能源汽车电池简介:比能量和比功率比能量是指电池单位质量可以输出的电能,单位是WH/kg;比功率是描述电池瞬间能量的能力,单位是W/kg;
高比
能量的动力电池就像乌龟-兔子赛跑中的
海龟
,耐力好,可以长时间工作,而且耐久时间长。
功率较高的动力电池就像
100米赛跑
中的
博尔特
一样,速度快,能提供高瞬时电流,从而保证汽车的加速性能。
车载电源又被称为电源
逆变器
或电源转换器,通常小车输出电压为12V,而货车输出电压为24V,逆变器可以将12V或24V电源转换成220V的
交流电
。当然也有部分车载电源支持48V,属于微混(轻混)车型专属。
(图/文/摄: 问答叫兽) 星瑞 理想ONE Model Y Model X 高合HiPhi X 零跑T03 @2019
科技 联手车企,家电入场转型
目前,中国当之无愧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场,几乎所有的车企都在朝着新能源的大方向前进。随着 汽车 朝着智能化方向发展,家电、 科技 公司也虎视眈眈,未来新能源市场竞争格局,势必会异常地纷繁复杂。
3月17日,中车网根据天眼查专业版数据了解到,我国目前有21.6万家新能源 汽车 相关企业,其中近3成的相关企业注册资本在1000万以上。行业分布上看,53%的新能源 汽车 相关企业分布在批发和零售业,另有15%的相关企业分布在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0%分布在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3月3日,TCL创始人李东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们已经组建了新型车载产品部门,这些业务已经得开展起来,我们会搭上新能源 汽车 的列车,但我们不去造车,会成为新能源 汽车 关键器件的提供商。”3月1日晚间,海信家电在公告中称,当前 汽车 正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方向发展,新能源 汽车 热泵空调及电池快充技术迅速普及。
今年1月17日,美的机电事业群提出进一步深入布局新能源 汽车 领域。美的还曾表示,未来将全面进军新能源 汽车 产业。2020年12月31日,长虹三杰新能源有限公司与四川绵阳市高新区签署新能源电池项目合作协议,致力于研发生产广泛应用于电动 汽车 、电动自行车、低速车、平衡车等领域的锂离子电池产品,着力打造高品质锂电池研发及智能制造基地。
面对全球最火热的新能源市场,国内的大型 科技 公司更是不断布局。今年1月,百度宣布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 汽车 行业,而吉利控股集团则成为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中车网致电吉利集团,官方表示,新公司会在智能 汽车 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销售服务全产业链上进行布局。之前阿里巴巴、华为也纷纷表示要与传统车企合作造车。一时间,“ 科技 企业+传统车企”的造车模式风靡全球。
除却百度、阿里,华为、小米两位 科技 “大佬”也有所动作。华为虽然对外一再否认造车,但在去年也发布了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的品牌HI,将为智能电动车提供全方位的解决方案。小米被传造车的传闻在前不久也闹的沸沸扬扬,虽然小米进行了澄清,但仍然挡不住市场对于其造车策略的不断猜测。
曾经高调入局,却低调退场
行业和企业发生的巨变,必然是时代推动的结果,淘汰和洗牌时时刻刻都在进行,很多巨头都是在顷刻间倒塌、瓦解,丝毫没给准备的时间。面对这种冲击,企业必须进行改革,以求在行业中保持利润、地位,实现设定的价值和方向。
近年来, 科技 巨头布局“造车”逐渐成为潮流。在中国,华为、百度和小米等公司先后踏足。研究机构HIS曾预测,到2030年,仅国内的自动驾驶出行服务的收入规模就有望突破万亿元,而车联网、智能座舱、电子电气等领域的市场潜力也将日益凸显。
“ 汽车 市场是个大蛋糕,大家都想参与进来。市场竞争多一个竞争对手和少一个竞争对手影响不是特别大。中国乒乓球打得好,是因为中国打乒乓球的人多了。”3月9日,奇瑞 汽车 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如今,家电产业利润越发微薄,家电企业也纷纷从家电向新能源 汽车 领域加速跨界,或有意进一步在规模和利润上寻求突破。”香颂资本沈萌对中车网表示。“即便是进入 汽车 供应链,也绝非易事。”家电分析师梁振鹏在就格力造车一事时曾评价说,空调和 汽车 是完全不同的概念,格力擅长的空调技术,对于做新能源 汽车 帮助不大。
进入新能源市场并分一杯“羹”,显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上汽乘用车公关经理屠天成向中车网表示, 汽车 的发展过程需要大量的资源积累,目前市场已经接近饱和,新能源领域虽有一定的空间但车企会继而补充,家电、 科技 公司进入势必会略显艰难。同时对于 汽车 来讲安全性是至关重要的,家电、 科技 类公司对于 汽车 的人才储备和经验还有待积累。不管是造车还是进入供应商都需要时间的检验。但 汽车 之根本“安全”,不允许其盲目尝试。
大家耳熟能详的家电巨头,诸如美的、格力、奥克斯等均曾试水造车,但大部分跨界者在短短三两年便黯然离场。在众多“跨界”玩造车的家电企业中,大家最熟知的就是格力空调,也是第一家进军新能源车领域的家电企业。
2016年,董明珠联手王健林等知名企业家,斥资30亿入股银隆新能源,开始了漫漫造车路。“希望大家坐着格力造的车,打着格力的手机,控制家里的空调温度,享受格力给你们带来的美味佳肴。” 董明珠曾描述过这样一种场景。而自去年5月银隆新能源的第一款车型艾菲上市至今,仍饱受“粗制滥造”的舆论诟病。
家电企业此前尝试跨界造车,却集体“翻车”,这种打击不可谓不大。在此后的几年间,家电企业造车狂情集体哑火。 汽车 分析师张翔向中车网总结到:“近些年“跨界”造车的企业和个人,行业横跨地产、家电、互联网,相同点除了在“新能源”概念兴起几年间大肆入局,还都普遍存在一个问题:投入资金巨大,但真正实现量产的企业却没几个。”
新能源市场前景虽一片大好,然目前的市场保有量却仍有限。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新能源 汽车 保有量达492万辆,占 汽车 总量的1.75%,其中,纯电动 汽车 保有量400万辆,占新能源 汽车 总量的81.32%。对比传统燃油车体量,新能源市场的蛋糕显然不大。尽管新能源 汽车 占我国 汽车 总量的1.75%,仍然吸引着家电、 科技 等巨头公司的目光,这究竟又是为何?
新能源市场究竟有何魔力
新能源车领域整体向好,对于 科技 、家电企业似乎更有吸引力。然新能源 汽车 领域就像围城,已经在里边的,除了转战新能源车的传统车企,“新势力”中能被大家记住的就那么几个,剩下的,要么想独善其身摆脱出来却走不了,要么亏得血本无归;而外面的人又争先恐后的想要入场。
目前,我国十四五规划已经正式出台,其中提出8大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提升领域。其中“新能源 汽车 和智能(网联) 汽车 ”,突破新能源 汽车 高安全动力电池、高效驱动电机、高性能动力系统等关键技术,加快研发智能(网联) 汽车 基础技术平台及软硬件系统、线控底盘和智能终端等关键部件。可谓是对整个 汽车 行业定下了“大基调”。纲要明确提出要到2025年,新能源 汽车 新车销售量达到 汽车 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
科技 企业之意不在车,而在抢占下一代互联网话语权。“自动驾驶的竞争,其实焦点就是数据之争。”一位百度内部人士向中车网透露。百度这样的 科技 公司有必要造车,因为智能电动车是人工智能应用最重要的领域,“没有之一。”这是争夺下一代互联网战略制高点的关键。
汽车 分析师任万付人认为,现在家电巨头都有一个共同的发展趋势,就是向 科技 企业转型,具体体现方式就是业务上破圈发展,目前来看更多还是 探索 性布局,成功与否需要看新赛道的拥挤程度和企业自身能力资源是否匹配。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向中车网表示, 科技 巨头纷纷投入造车领域,首先是看好新能源 汽车 市场的巨大潜力和市场,其次也是利用 汽车 这个未来智能终端,来布局和争夺流量入口,另外新技术的落地也需要一个稳定可应用的平台。
屠天成还表示,即使是 科技 巨头,在过程中也要面临进入新能源 汽车 领域后的诸多问题,诸如资金需求,销售渠道,营销手段都和原行业有天壤之别,面对本已经竞争激烈环境, 科技 巨头是否有足够的竞争力来维持其产品特色的优势,是摆在很多 科技 厂商面前的一道难题。
汽车 分析师邢孟杰坦言;“就以往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出。美的与上汽通用安吉星达成国内首个智慧家居与车联网应用战略合作,将触角伸向 汽车 互联网;格力入股银隆新能源,除了看中其在钛酸锂电池上的技术潜力,还想借此正式进入 汽车 空调制造领域。”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大型企业转型不能拐急弯,跨界多元化不能贪多求大,尽量在做好主业的基础上做一些有关联性的前瞻性布局。 汽车 分析师任万付对中车网说。
8月16日,“豹力全开 共赴山海”
方程豹
品牌暨技术发布会在深圳
比亚迪
全球总部举行。活动正式发布了全球专业个性化品牌方程豹及其核心专属技术DMO超级混动越野平台。
首搭DMO的超级混动硬派
SUV
豹5
也正式发布。同时,
豹8
概念车“SUPER 8”以及豹3所共同构成的“583”硬派家族同步惊艳亮相。
作为以电为主的专业级越野平台,DMO整合了比亚迪集团二十余年的前沿技术积累,以及在插混领域数百万辆应用的核心智慧,彻底释放“电”的想象空间,以“一专多能”的全面技术能力,打破横跨在新能源汽车全场景用车受限的终极难题,成为多领域、全场景、全工况车型的孵化平台,重塑汽车的价值和标准,重构越野的格局和标杆,掀起硬派越野全新风潮。
方程豹:以电之力,开启新能源汽车“更大的变革”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表示,比亚迪将通过方程豹,为全球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专业个性化用车体验,并与用户共同开启新能源汽车“更大的变革”,让汽车成为每个人独一无二的“个性化专属品”。
“方程豹”的命名,即是意图“用探索数字世界的专业智慧和精神,求解汽车与用户生活的个性化变革”。
为此,方程豹将集成比亚迪顶尖的专业技术、前瞻的设计理念,以及全产业链垂直整合的供应链体系,致力于让每一位车主的座驾拥有更多专属可能性。
在方程豹的愿景中,专业新能源技术与多元用户个性的结合,将打开用户专业体验的全新维度:无论是旷野、赛道还是城市、高速、户外,无论是偶尔释放还是平凡日常,所有场景下的专属驾乘体验都将触手可及。
个性,将成为生活的日常;生活,将拥抱无限的可能。
王传福表示,“方程豹,就是新能源+无限可能,让每个人的个性化梦想照进现实!”
DMO:以电的全能,重塑越野新格局、新标杆,实现“个性平权”的自由生活
DMO是划时代的混动技术平台,是比亚迪新能源向燃油发起的最后的总攻,也是方程豹汽车的专属“豹力科技”。
方程豹将依托DMO,打造专业、强悍、独特的新能源汽车产品,开辟“电”之上的越野自由、城市自由和无限自由,用技术重新定义用户的出行自由。
DMO以专业越野为核心,通过比亚迪全新混动
非承载式
架构和越野专用混动架构的极致融合,充分发挥比亚迪在高性能底盘、智能电四驱及越野专用动力总成等方面的领先优势,成就超级整车安全之上超强动力、强悍越野与极致能耗之间的最佳平衡。
DMO平台的颠覆性意义在于,以全新思路和解决方案,攻克了“高阶硬派越野”与“豪华舒适驾乘”、“高性能越野”与“低油耗体验”,二者无法兼顾等一系列技术难题。
传统越野车为了提升车身扭转刚度和通过性,对大梁进行专门强化,这也将进一步加大整车重量,并抬升整车重心,增加了侧翻的安全隐患并导致操控性差。
DMO以创新性理念,给出“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将具备本征安全的刀片电池和高强度钢大车架强强融合,演化出真正的CTC电池底盘一体化技术。
刀片电池既是能量体、也是结构件,不仅能保证极端越野场景下的电池安全,还能带来更多的整车安全提升。
DMO车型的大车架扭转刚度,较传统豪华越野车提升38%,整车质心也更趋向于黄金中点,并实现50:50的黄金轴荷比,不仅安全、更好操控,在越野路面的可靠性上实现了质的跨越。
DMO开创性地将“电”和
非承载式
车身深度融合,充分利用了
非承载式
车身的架构特点实现上下车体的解耦,从而走出了“上下车身分体开发、共同承载、互相赋能”的新思路,下车体聚焦智能极限越野,上车体聚焦豪华舒适安全,中间通过柔性衬套和悬置来隔振降噪,将性能与舒适分别发挥到极致。
在此基础之上,DMO搭载前后双叉臂独立悬架,并兼容比亚迪独有的云辇-P智能液压车身控制系统,让城市
SUV
的平顺静谧,也能在强悍越野的硬派
SUV
上实现。
DMO车型还可以利用新能源越野车的先天四驱优势,通过“前轮正转、后轮反转”的智能扭矩控制技术,以及智能制动控制技术,打造全球首发的“豹式掉头”功能,整车转弯半径可缩小至3.4米。
DMO搭载了全球首款纵置EHS电混系统、行业首创的越野专用后驱电总成、CTC越野专用双层电池包,以及行业领先的1.5T、2.0T纵置骁云高功率发动机,带来媲美燃油越野车5.0T发动机的500+kW系统功率,以及同级最强的32000N牵引力。
更重要的是,基于“电”的能力和电机的精准控制逻辑,DMO车型不仅“天生带锁”,集齐了“前后电子差速锁+能量中锁”的顶级配置,更彻底颠覆传统越野车的复杂档位操作逻辑,一键即可切换DMO首搭的专用低速越野档,让越野更省心、更轻松、更可靠。
强悍动力与精准电控的强强联合之下,DMO车型得以成就更极致的越野新体验:沙漠干拔可实现150米冲坡高度,并轻松掌握泥沼脱困、崎岖山地攀爬、碎石坡翻越等众多极限能力。
同时,DMO车型的出现,也有望彻底打破“越野油耗高”的铁定律。相比同级别的燃油越野车,DMO车型能在综合工况实现35%的节油,开创硬派
SUV
能耗的新标杆。
未来,比亚迪将以DMO车型为起点,进入硬派
SUV
、
跑车
等传统燃油车占绝对主导地位的专业领域,重塑市场规则;并探索更多元汽车产品形态与可能性,彻底实现“个性平权”,为用户带来不同个性化场景下独特的用车体验与潮流生活新形态。
“583”硬派家族:以电的强悍,打造方程豹汽车的硬派产品矩阵
作为比亚迪旗下面向中高端市场的专业个性化品牌,方程豹将充分发挥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领域20年的深厚积累与前瞻布局,并围绕个性化领域的独特用车需求,建设专属的技术及产品研发团队、产品验证标准,以及生产体系、品质管理体系等。
方程豹以“方程”的专业严谨结合“豹”的肌肉灵动,构建方程豹汽车产品的独特“豹力”特征,陆续推出包括DMO、专业
跑车
平台在内的一系列专属“豹力科技”,并由技术延伸打造方程豹专属的“豹力美学”,呈现出独特的硬派力量之美、未来科技之美以及无限拓展之美。
豹5即是首款“豹力”特征作品,定位超级混动硬派
SUV
,将搭载DMO、云辇-P等核心科技,为用户提供前所未有的新能源个性体验。
豹5基于“超级锁扣”的设计灵感,将时尚机能的工业科技美感与具有力量、气势的野性肌肉感融合凝聚,让力量、强悍与可靠展露无遗,紧密的咬合设计为用户带来无与伦比的稳固感、安全感。
而“方程之光”理念下打造的前脸灯带,深邃多维、清晰硬朗而又张力毕露,将具有新能源特色的秩序美、科技美展现得淋漓尽致。
作为个性化品牌,方程豹将产品形态的最终呈现,最大限度交由用户定义,依此打造豹5具有更强拓展性、更大改装空间的无限分体式前脸设计。
不同的前脸结构既交叉融合又各自独立,为每一位用户的个性需求而构建出更便捷改装的纯粹基底。
豹8车型的概念车SUPER 8,则展示了方程豹对硬派
SUV
的未来探索。
SUPER 8在设计上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方盒子设计,而是从科幻的未来战场获取灵感,将赛博工业美学与肌肉感相融合,营造出强壮、宽大的体量和高级、纯粹的车身形面;
咬合式锁扣设计环绕整车,体现了底盘与车身的上下分体式连接,又展现出极强的结合性、稳固性与保护感,让用户自信驰骋、自由穿越、自在征服。
发布会现场,方程豹还同步披露了豹3的初步信息。豹3作为千人千面的潮酷新物种,将玩转潮流与真我的变幻,以更自由的“灵动玩心”抵达流光溢彩的乐趣世界。
方程豹“583”硬派家族,以兼具“野心、悦心、玩心”的多样化强悍产品,让不同人群的个性化用车需求拥有更专属的承载,全方位地展现方程豹汽车的强悍产品矩阵,以及对于“专业”和“个性”两大定位的体系化思考与实践。
比亚迪:以最强技术和独特产品,构建方程豹品牌及价值体系
方程豹汽车总经理熊甜波表示,方程豹的“个性化”,就是用独特产品点亮每一种热爱,就是用专业技术随心释放更多的生活想象。找车网
在方程豹展现的个性化生活图景中,方程豹品牌将与用户一起,以开放的姿态拥抱每一种色彩与天马行空,用先锋前瞻、不竭进取的专业实力,自由探索“电”之上产品品类、产品形态以及用车生活的无限可能,让每一种真我个性都能实现独特表达、尽情释放。
围绕这一目标,方程豹将持续在产品研发、选改装形态、渠道布局、终端运营、用户服务乃至社群生态等方面,提供基于消费者多样化需求的内容,以及自由、愉悦的高品质体验。
方程豹首批渠道终端将采用全直营模式,以确保服务和体验品质的一致性。
同时,其计划于2023年内覆盖一线、二线等60座城市,并以此为关键触点,为用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高效透明、专业真诚的服务,并和车主、粉丝及各界朋友保持广泛、深度、多样化的紧密沟通。
发布会最后还预告了方程豹的线下首秀,将于8月25日起,以独立展台的形式登陆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首款车型豹5也将首次与全球的消费者见面。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TMC动力,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3-08-19 12:48:04
2023-08-27 10:50:30
2023-08-24 05:06:58
2023-08-15 15:50:42
2023-08-30 11:19:28
2023-10-16 13:4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