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评测 > 正文

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芯片这些值得关注(车事慧鉴 | 从“掐架”到“抱团” 吉利与长安为何走在一起?)

2024-02-02 13:28:07 | 找车网

今天找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芯片这些值得关注(车事慧鉴 | 从“掐架”到“抱团” 吉利与长安为何走在一起?),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芯片这些值得关注(车事慧鉴 | 从“掐架”到“抱团” 吉利与长安为何走在一起?)

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芯片这些值得关注

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芯片这些值得关注

今年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出现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表述,而作为制造业代表的汽车工业则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在此次两会代表的提案中被密集提及,关注的重点基本集中在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和芯片等,从中也能窥见中国汽车产业未来的发展风向。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

对于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新能源汽车生产国、消费国,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出口国。中国去年出口新能源汽车67.9万辆,同比增长120%。

他认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工业发展应当坚持几点:第一,战略清晰、方向明确、目标具体;第二,严格执行、推广、实施,做到有序;第三,中国新能源汽车始终围绕着绿色、环保、节能、可持续的生态链体系进行建设。找车网

长安汽车党委书记朱华荣在《关于保障新能源汽车健康协同发展的建议》提案中指出,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仍然面临较多挑战,例如充换电基础设施的布局尚不均衡,用户补能尚存焦虑;电芯标准不统一导致重复投资,新能源行业尚未找到可持续发展的盈利模式;关键原材料高度依靠进口,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安全。

对此,朱华荣建议加快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动力电池标准化,对电压、形状、安装位置、接口等进行统一,并加强下一代动力电池等技术攻关;此外,还应不断优化我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结构,并加快推动锂资源等矿产资源开发布局。

关键词:汽车智能化

除了新能源汽车,两会代表对于汽车智能化也非常关注,其中芯片和自动驾驶是多次提及的关键词。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的提案就涉及了加强数字化人才培养,推动智能网联汽车发展。

张兴海表示,当前中国数字化人才缺口已近1100万个,其中汽车产业链缺口已高达百万个,这使得汽车企业面临数字化时代下“新蓝领工人”供给的断层危机,“人才荒”问题愈演愈烈。基于此,张兴海建议强化产教结合,加快推进教育体系改革;拓宽和延展数字化相关技能人才的成长通道,加大对数字化人才的吸引和激励力度。

作为加入汽车行业的新势力,小米集团董事长雷军表示,智能网联汽车作为车轮上的数据中心,其承载的行驶轨迹、生物特征等敏感个人信息,及地理信息、车外影像等,既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要素资产,也给个人隐私、国家公共利益与安全带来了挑战。

雷军建议,首先要加快制定汽车全生命周期的数据安全标准,指导产业发展。其次,应该建立汽车数据安全认证、评价机制。第三,要构建汽车数据共享机制及平台,促进汽车数据共享使用。

关键词:中国汽车出海

在中国汽车行业高速发展之后,向全球市场进行拓展就成为了必然和必须,对此奇瑞控股集团董事长尹同跃表示,2022年中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世界第二大汽车出口国,汽车出口远大于进口。但日韩政府与诸多国家都签署了自由贸易协定,日韩车企因此能享受更多的优惠政策,使得中国汽车品牌在这些市场处于不平等地位。

尹同跃建议:一、国家税务总局、海关总署等单位研究进一步降低整车进口关税,以便争取更加互惠的贸易政策,降低关税壁垒。二、商务部等部委加速与中国汽车出口主要市场所在国家和地区签订贸易协定或关税联盟,制定相关关税政策,加快汽车产品关税互减的进程,从而为中国品牌汽车出海创造良好的条件。

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芯片这些值得关注(车事慧鉴 | 从“掐架”到“抱团” 吉利与长安为何走在一起?)

车事慧鉴 | 从“掐架”到“抱团” 吉利与长安为何走在一起?

易车原创

一个是央企龙头,一个是民营巨头,

长安

汽车与

吉利汽车

竟然毫无征兆地拥抱在一起了。

5月9日,长安与吉利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在三个月前,双方才因为某款车型掀起一番唇枪舌战,谁能想到如今却化干戈为玉帛?这新闻留给我们震惊之余,必然还隐藏着不少的信息量。

长安与吉利都急了?

长安与吉利当天发布的新闻官稿可总结出几大关键词:新能源、智能化、新能源动力、海外拓展、出行等,双方具体的合作内容包括如下:

1、新能源

:电芯、充换电技术、新能源汽车产品安全等。

2、智能化

:芯片、操作系统、车机互联、高精地图、自动驾驶等。

3、新能源动力

:动力平台、动力技术。

4、其他

:海外发展、出行生态、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碳交易等领域。

以上这几项都关乎着车企在新竞争时代的命运走向,另一方面也是长安、吉利作为传统车企还需补强增韧的领域。

数据说明一切。2022年,长安的自主品牌新能源销量为27万辆左右,吉利汽车则为32.87万辆。作为同年对比,

比亚迪

的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却达到惊人的187万辆。

无论国内车市的内卷,还是比亚迪的重压,都迫使着长安、吉利两大巨头迅速作出反应。

事实上在新技术浪潮之中,海内外车企深度捆绑并不少见,包括

宝马

和戴姆勒、

本田

与通用、

大众

福特

等形成一对对CP在国际舞台”撒狗粮“,像福特就直接采用上大众的MEB平台衍生出了

探险者EV

等多款新能源车,省钱又省力。

而在国内,中国品牌组成的CP也屡见不鲜:

2012年,广汽和

奇瑞

曾结成战略联盟;2017年,

一汽

东风

、长安汽车就前瞻共性技术创新、汽车全价值链运营、出海、新商业模式等牵手;2019年,广汽又再与找到新的小伙伴——上汽,在开发核心业务、产业链资源、新商业模式和海外市场等合作……

不过至今这些中国品牌CP之间并没有激起太多的水花,最重要的原因是彼此有着太多产品层面的直接竞争关系。

相比前者,长安汽车与吉利汽车这对CP就有点非比寻常。其一,合作范围广泛,从新能源再到智能化的重点细分领域,能想到的几乎都被涵盖进去。

其二,长安身为央企龙头,擅长垂直整合,吉利则为合纵连横的民营车企大佬,央企与民企的这次强强联合属于中国汽车工业史的又一“活久见”系列。

其三,两者抛开了直接的竞争关系,打开了前所未有的大格局。吉利集团高级副总裁杨学良在微博上就回应,小风波不影响大格局大方向,要实现优势互补、共赢未来……

划重点就是既然双方有共同利益追求,昔日的小风波、小打小闹也可以作浮云,更何况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再来一组数据:2022年,长安自主品牌销量为187.46万辆,吉利销量为143.29万辆。在自主品牌乘用车中,吉利和长安销量规模分列二、三名,当两者选择紧密抱团取暖,压力于是就给到第一名——比亚迪以及

特斯拉

当然,比亚迪目前应该相当淡定。

王传福在谈到当前新能源的白热化竞争时,表示过:“我们需要他们(造车新势力企业)进来,利用做手机的流量、做手机的粉丝,还有一些平台商利用它的流量和生态进来,说服大家不要买燃油车,都来买电动汽车。

这个蛋糕不就变大了吗?大了以后该切多少就看谁的技术(好)

。”

无论对于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而言,内卷是常态,良性竞争更是主旋律。

不像比亚迪早在十几年前就深耕新能源,如今能做孤勇者,起步稍慢一些的其他车企选择甜蜜相拥,不失为一种可行的双赢方案,这种竞与合的关系正是良性竞争的最好表现。

关于长安与吉利的后猜想

目前长安与吉利的合作处于签署协议,还没有宣布具体的合作项目,但我们其实不难从中猜想出可能会产生的花火。

首先是技术共享,协议中也提到动力平台、电芯、芯片等核心技术的合作,这意味着长安会不会用上吉利SEA浩瀚架构、魅族Flyme等新成果?吉利又能从中获得什么?两者在电芯、电池两大关键领域又该如何一起补全短板?

以上种种还需要双方进行梳理,交给市场一个答案。

再者是出海资源整合。如果说长安与吉利在国内难以避免直接的竞争关系,那在海外市场就是坐在同一艘船的好朋友。合作关系明显大于竞争关系,组团征战海外市场便是顺理成章。

2022年中国一举超越德国,成为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但不得不承认的一个现实是中国品牌在海外市场还不掰动

丰田

、大众的一个”手指头“。

在欧洲的TOP 20年销榜单中,吉利卖得最好的

领克01

插电混动版,只卖了2.6万辆……在刚刚过去的4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中,主力还是低端化的A0级电动车,占比达60%;出口国主要以东南亚等欠发达地区为主……

所以国内国际双循环背景下,长安与吉利大可以发挥出1+1>2的作用,在出口运输、海外生产、渠道营销、品牌运营等形成价值链的协同效应,这一切都充满着想象空间。

中国品牌的最终归宿是全球市场,共同成长,共同提高品牌附加值,在海外不仅做大,还要做强,才是最完美的结局。像长安与吉利也已经悟出一个道理:与其互相打压,不如相互扶持,更容易在顶峰相见。

写在最后:

当看到长安与吉利牵手的新闻,笔者的第一反应是中国车市竟然内卷到这种程度,迫使央企与民企的两大顶流从隔空掐架走向握手言和。

除此之外,有趣的点还在于长安与吉利都不约而同在今年突然宣布推出新的序列,分别是长安的启源、吉利的银河。启源、银河的定位各不相同,但相同的是都说明两大顶流对新能源、智能化的全情投入,比亚迪与特斯拉可真要当心了。

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芯片这些值得关注(车事慧鉴 | 从“掐架”到“抱团” 吉利与长安为何走在一起?)

华为或入股长安蔚来,要开始造车了?

长安蔚来再博眼球,华为或有意对其参股。

近日,有消息称,华为有意参股新能源汽车公司长安蔚来,但不一定是华为出资,可能会通过旗下的基金进行投资。

“只有”长安的长安蔚来

据资料显示,2018年7月10日,长安汽车同蔚来达成合作,成立长安蔚来。董事长由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担任,副董事长由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李伟担任,CEO由来自长安的杨放担任。长安蔚来设立之初表示,长安汽车与蔚来汽车分别持股45%,另外10%由高管团队持股。

但事实上,长安蔚来成立之后的动向一直不明朗,并没有实质性的产物。直至两年之后,公司才有了新的动静——持股比例和高层人事发生了大的变动。

今年6月4日,长安蔚来发生工商信息变更。李斌、李伟均退出管理层名单,长安蔚来董事长&执行副总裁由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担任。与此同时,长安蔚来的注册资本也由9800万元增长至了1.88亿元,增长幅度为92%。至此,长安汽车的最新持股比例达到95.38%。

长安汽车直接控股长安蔚来,使得本已沉寂的湖面开始荡漾,必然会引起各路人士的重点关注。

而值得注意的是,去年8月,长安方面就曾透露过长安蔚来的发展趋势,称长安中高端品牌会由长安蔚来团队负责。更早之前,长安汽车执行副总裁谭本宏还表示过:“长安汽车做中高端品牌,一定是通过与合作伙伴一起来打造”。换句话说,就是长安中高端品牌将由长安蔚来与其合作伙伴一起打造。

不难看出,对于“合作伙伴”,长安还没有做出最终的决定。按照目前长安在长安蔚来的持股比例来看,长安同蔚来紧密合作的几率并不大,它们的关系正逐渐疏远。

这个时候,华为就有可能成为长安汽车选择合作伙伴的对象之一。

声称“永不造车”的华为

众所周知,1987年成立的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主要涉足于信息与通信技术领域,业务产品全面覆盖手机、移动宽带终端、终端云等。

如果把华为和造车放在一起,首先想起的肯定是创始人任正非所说的话,“华为绝不造车、永远不造车。我们是做车联网的模块,汽车中的电子部分--边缘计算是我们做的,我们可能会是全世界做得最好的。但是它不是车,我们要和车配合起来,车用我们的模块进入自动驾驶。”

任正非敢说,大众敢信。

对于“华为永不造车”这句话看官们曾是深信不疑。确实,在车联网模块,华为有自己的建树。

2018年的时候,华为推出了自动驾驶的移动数据中心;2019 年的时候,华为又对外发布了《HUAWEI HiCar 生态白皮书》,定义车机互联 2.0,产品是以智能手机为核心的“人—车—家”全场景智慧互联解决方案,有望打破目前 Android 车机系统的垄断地位;同年,华为采购四维图新高精度地图数据产品,进一步推进了自动驾驶落地。

这些,只不过是华为布局汽车行业的冰山一角。随着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华为的这些“涉足”就很有可能变成“立足”之本。

据企查查资料显示,今年8月7日,华为新增多项专利信息,其中包括“一种机动车辆自动驾驶方法及终端设备”、“控制智能汽车行驶方向的方法和装置”以及“交通信号灯的识别方法、系统、计算设备和智能车”等。

8月13日,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发生了工商信息变更,经营范围新增“汽车零部件及智能系统的研发、生产、销售及服务”。

9月8日,华为更是投资成立华为电动技术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包括工程和技术研究和试验发展;智能车载设备销售;智能车载设备制造;智能车载设备销售。

由此可见,未来,华为注定会在汽车行业占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华为或有意入股长安蔚来

作为世界500强的华为,进军汽车领域的传闻由来已久,而此次,华为有意入股长安的说法也并非是空穴来风。

早在2018年1月11日,长安汽车就与华为、中国移动通信、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在重庆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全面开展LTE-V及5G车联网联合开发研究;2018年7月,长安汽车又与华为在深圳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建立联合创新中心;2019年年初,在长安汽车总部重庆,该合创中心举行了揭牌仪式。

因此,于长安汽车而言,同华为合作,的确提升了自身的科技属性。如若这次华为能够再参股新能源汽车公司长安蔚来,定将进一步深化长安和华为合作。

就此事,车语者也联系到了华为车BU公关公司,其表示,华为的定位还是以帮助车企造好车为出发点。

照此来看,华为也不无牵手长安蔚来的可能。而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华为不管同谁合作,其最终目的都是造出更好的汽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以上就是找车网整理的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芯片这些值得关注(车事慧鉴 | 从“掐架”到“抱团” 吉利与长安为何走在一起?)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找车网。
与“新能源汽车、自动驾驶、芯片这些值得关注(车事慧鉴 | 从“掐架”到“抱团” 吉利与长安为何走在一起?)”相关推荐
长安汽车新能源白车 车事慧鉴 | 从“掐架”到“抱团” 吉利与长安为何走在一起?
长安汽车新能源白车 车事慧鉴 | 从“掐架”到“抱团” 吉利与长安为何走在一起?

长安新能源携多车型亮相青岛,助力新能源汽车下乡!据悉,由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工信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联合指导的2020首届西海岸国际车展暨中国新能源汽车下乡青岛站启动活动于7月24日正式开启。长安新能源携CS15E-Pro、奔奔E-Star、长安凯程睿行EM80和长安之星9EV等新能源车型助力新能源车型下乡活动,促进农村地区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引导农村居民出行方式升级。全国政协领导、

2024-01-19 03:18:31
车事慧鉴 | 长安启源:扛起新能源大旗 剑指150万辆年销量(长安糯米电动汽车价格)
车事慧鉴 | 长安启源:扛起新能源大旗 剑指150万辆年销量(长安糯米电动汽车价格)

车事慧鉴|长安启源:扛起新能源大旗剑指150万辆年销量易车原创长安新能源的最后一班"列车"终于发车了。8月27日晚,长安汽车正式发布专注新能源化的“长安启源”品牌。当下,深蓝汽车选择单飞,阿维塔拥有合资关系,相较之下长安启源就是长安品牌的唯一“亲儿子”,其背负的期望有多重,不言而喻。“最长安的新能源”在发布会当晚,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就直接

2024-01-23 13:30:09
哈尔滨长安新能源汽车 车事慧鉴 | 长安启源:扛起新能源大旗 剑指150万辆年销量
哈尔滨长安新能源汽车 车事慧鉴 | 长安启源:扛起新能源大旗 剑指150万辆年销量

启源品牌正式发布,长安新能源车战略“三个火枪手”到位新能源车时代到来之际,中国大地上诞生了一个又一个全新汽车品牌,这在全球汽车行业都是“奇迹”。创造这一奇迹的不但有造车新势力,还有传统车企,比如长安汽车,在拥有了阿维塔、深蓝,两个新能源车品牌之后,旗下又一个全新汽车品牌诞生了,这就是——启源。不久前,长安启源在杭州发布了品牌的首款新车A07,紧锣密鼓,长安汽车于8月

2024-01-15 22:41:33
新能源吉利汽车结构EV 车事慧鉴 | 仰望银河 吉利的绝地反击战
新能源吉利汽车结构EV 车事慧鉴 | 仰望银河 吉利的绝地反击战

吉利新能源电动汽车价格表近年来全球温度持续上升,环境问题备受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作为国内一家知名汽车制造商,吉利汽车加入了新能源汽车大军。吉利新能源电动汽车价格表如下:1.吉利远景X5该车拥有两个版本,价格分别为:基础版12.98万元,豪华版13.98万元。2.吉利博越ME7该车也有两个版本可供选择,售价分别为:

2024-01-13 17:56:37
车事慧鉴 | 长安启源:扛起新能源大旗 剑指150万辆年销量 长安华为宁德合作的新品牌
车事慧鉴 | 长安启源:扛起新能源大旗 剑指150万辆年销量 长安华为宁德合作的新品牌

车事慧鉴|长安启源:扛起新能源大旗剑指150万辆年销量易车原创长安新能源的最后一班"列车"终于发车了。8月27日晚,长安汽车正式发布专注新能源化的“长安启源”品牌。当下,深蓝汽车选择单飞,阿维塔拥有合资关系,相较之下长安启源就是长安品牌的唯一“亲儿子”,其背负的期望有多重,不言而喻。“最长安的新能源”在发布会当晚,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就直接

2024-01-18 22:49:39
长安新能源汽车宣传资料 车事慧鉴 | 长安启源:扛起新能源大旗 剑指150万辆年销量
长安新能源汽车宣传资料 车事慧鉴 | 长安启源:扛起新能源大旗 剑指150万辆年销量

车事慧鉴|长安启源:扛起新能源大旗剑指150万辆年销量易车原创长安新能源的最后一班"列车"终于发车了。8月27日晚,长安汽车正式发布专注新能源化的“长安启源”品牌。当下,深蓝汽车选择单飞,阿维塔拥有合资关系,相较之下长安启源就是长安品牌的唯一“亲儿子”,其背负的期望有多重,不言而喻。“最长安的新能源”在发布会当晚,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就直接

2024-01-22 17:11:11
除了续航焦虑,今年“315”汽车这些“坑”值得关注? 自燃事件发生后,威马主动召回1282辆汽车承诺负责到底
除了续航焦虑,今年“315”汽车这些“坑”值得关注? 自燃事件发生后,威马主动召回1282辆汽车承诺负责到底

除了续航焦虑,今年“315”汽车这些“坑”值得关注?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再次将大家的目光聚焦到消费维权上。而对于汽车消费者来说,随着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市占率的增加,由此产生的用车体验,已成为他们关心的话题。事实上,这些年随着中国汽车产业的发展、产品质量的不断提升,以前发生在燃油车辆上的质量问题已不多见,取而代之的则是新能源汽车,为消费者带来的一些“坑”,影响了他们对一

2024-01-15 12:55:28
车事慧鉴 | “亲儿子”启源 能治好长安的“新能源焦虑”吗?
车事慧鉴 | “亲儿子”启源 能治好长安的“新能源焦虑”吗?

发布SDA新架构,赋能“数智新汽车”长安引领新能源下半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国内市场竞争愈发激烈,中国车企究竟该如何引领乃至决胜下半场,9月4日,在2023长安汽车科技生态大会现场,长安汽车认为拥抱智能化,数智将成为实现美好跃迁的“杀手锏”。在此次大会上,长安全新概念车——启源CD701也正式亮相,新车基于SDA架构打造,其最大的特点是可以实现从SUV到皮卡的形态切换,展现了长

2024-01-14 12: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