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2-05 01:16:35 | 找车网
恰逢夏末秋初之际,在波澜浩荡的太湖湖畔,有一位集齐最新技术成果于一体,充满现代科技感的“大家伙”终于在万众瞩目中和大家见面。
9月12日,全国首个铝基轻量化的首款电动
SUV
——
奇瑞舒享家
正式上市,新车拥有412km和512km两种续航里程,共有6个版本,指导价区间为12.99万元-16.99万元,同时
奇瑞
还为用户准备了舒享六大终身免费、舒享金融置换补贴、舒享用车服务礼等多项优惠政策,在价格诚意的基础上再加码,让更多用户以最实惠的价格,享受到最好的产品。
如今,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空前激烈,特别以15万级汽车市场,更是各个汽车品牌的“兵家必争之地”。一是因为15万级汽车市场拥有着目前最大的用户群体,其次是因为15万级既能够实现走量,又能够保证一定的利润空间。
“奇瑞舒享家是一款真正洞察用户需求,生而逢时,为用户而来,为主流而来的车型,开创超舒适家庭纯电
SUV
品类先河。”
奇瑞新能源
销售公司总经理贾守平如是说道。
那对于满足主流市场用户需求这个课题,奇瑞又将从哪些方面发力?
全方位越级表现,将舒适进行到底
“数字时代,设计需要变革,其实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
跑车
梦。”发布会现场,奇瑞首席造型师曹
金龙
基于数字时代用户在汽车外观上追求的洞察之上,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奇瑞舒享家将“美,即是舒适”的理念注入形象设计之中,车头俯冲、运动溜背、悬浮车顶、0.618黄金比例,奇瑞舒享家外观尽显速度与激情,满足每个用户心中的“
跑车
梦”。而内部则是环抱式极简科技风的设计,仿若极简有品质的大平层。简言之,奇瑞舒享家外观是梦想,内里是实用,内外兼修,满足新时代用户对美的舒适追求。
除了颜值,用户对于汽车的使用需求也在不断进行迭代,驾乘品质、智能化、空间表现缺一不可。在“瑶光2025”的战略的赋能下,奇瑞坚定地走技术路线,把舒享家定义为移动的第三数字空间。在友商一直以来所宣扬的“第三空间”上多了“数字”这一前缀,为用户用车的多个层面全方位提供“舒适”。
在用户最为关注的三电系统上,奇瑞舒享家采用后主驱+前辅驱的智能电四驱模式,CLTC最高效率可达91%,还拥有i-battery九级安全防护,实现高安全电芯体系、高结构热防护和智能云管理的最安全的电池技术,如同24小时安全管家,为用户带来高效且安全的“驾乘舒适”。
与此同时,奇瑞舒享家还拥有领先同级的智能化表现,同级唯一的车载微信,全时在线,日常生活中回复信息更加方便快捷,且得益于杰出的NVH表现,其车载微信通话质量也远优于蓝牙。此外,它还可进行不同地图的自如切换,想用哪个,就用哪个,并且奇瑞舒享家每年还会通过OTA对海量的生态应用进行升级,智能化能力只会越用越多。
当然了,在目前大热的智能辅助驾驶层面,奇瑞舒享家也毫不逊色,20项L2+级智能辅助驾驶功能,覆盖日常生活用车的全场景,让智能化表现不仅仅停留于炫技,而是有用且实用。以前说15万级的车有这么超前的智能化产品能力我们想都不敢想,但是奇瑞舒享家真的做到了,让智能平权走进现实,让用户尽享“智能舒适”。
简单来说,基于当代新能源用户的“超大碗”需求,奇瑞从美学舒适、驾乘舒适、智能舒适等全方位满足了当代用户对于家用、舒适的极致追求,但这远远不够,作为一辆家用纯电
SUV
,奇瑞舒享家身上多的是我们不知道的事儿。
用领先的技术,让美好可持续
不同于“油改电”车型,奇瑞舒享家拥有纯正的“纯电基因”。正如我们文章一开头就提到的,奇瑞舒享家基于国内首个铝基轻量化平台打造,真正为“纯电”而生。
作为一辆家用纯电
SUV
,奇瑞舒享家借助铝基轻量化平台实现空间的最大化利用,拥有2830mm同级最长轴距,同时轴长比也居同级领先位置,空间利用率高达67.2%,完美解决了家庭用户对于空间的极致追求。
大部分人都知道,全铝车身更加安全、抗压,但是成本也比钢材料高,过去全铝车身仅出现在豪车身上,如今奇瑞做“第一人”把全铝车身运用在了15万级的车型身上,带领15万级的汽车产品走上了一个台阶。
再来,采用全铝的车身结构还可以帮助车辆更加轻量化,可提升车辆的操控属性,且考虑到奇瑞舒享家是一款纯电车型,全铝车身可实现车重减重30%,进而推动续航里程增加20公里,一举多得。
发布会上,中汽中心首席专家孟宪明博士还宣布了奇瑞舒享家参加TOP Grade顶级品质挑战成功,在顶压、拆解等多个测试环节均表现优异,并现场为其颁布证书。有了行业专业人士的背书,奇瑞舒享家的品质更有保障。
铝基轻量化平台
纯电动
汽车技术平台除了提高用户的用车安全和体验,还是一个“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发展平台,其帮助材料利用率提升50%,模具投资下降40%,推动制造能耗下降91.7%,环境污染下降63%,还首创了无需冲压、无需涂装的短流程公益,实现用更低的成本和更少的能耗消耗,造出更好的车。
这或许是奇瑞舒享家敢定低于同级市场价格的原因,也从侧面体现出了奇瑞汽车不仅关心用户、更关注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致力于走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尽显企业责任和大企担当。
奇瑞的未来是星辰大海
目前,奇瑞新能源旗下的车型有
QQ冰淇淋
、奇瑞
小蚂蚁
以及
无界Pro
等,虽然在市场上的声量并不弱,但这些产品都为“小型车”,也致使
大众
对于奇瑞的认知还停留在“小型车”这一形象之上。而奇瑞舒享家的出现,则打破了奇瑞原本的小型车产品格局,丰富了奇瑞的产品矩阵,并承担起奇瑞“品牌向上”的重要责任。
奇瑞的野心,或许远不止于此。根据数据显示,今年1-8月份,中国汽车整车出口量达294.1万辆,同比增长61.9%,已是世界第一大汽车出口国,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量72.7万辆,同比增长1.1倍,中国新能源汽车已经占据世界新能源汽车的“半壁江山”。
而在中国汽车出口战队中,奇瑞汽车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奇瑞累计出口汽车39.4万辆,同比增长100%,整车出口量排名第二,仅次于上汽。
因此,奇瑞汽车加速在新能源战略的转型脚步,是应时而为,也是大势所趋,不止对奇瑞品牌发展有重要意义,也对我国新能源汽车走向世界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奇瑞舒享家的问世,则为奇瑞向新能源发展的转型开了一个好头,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走向世界贡献出重要的“奇瑞力量”,未来全世界消费者也将切实体验到奇瑞舒享家卓越的产品能力。
写在最后
奇瑞舒享家让我们看见了纯电家用车的全新表现,原来小预算也能既要舒适、智能,还要空间、安全和驾控体验,奇瑞舒享家让所有“不可能”都变成“可能”,让舒适成果以最低的价格惠及更多用户。
套用奇瑞汽车常务副总经理张国忠的一句话:“高度内卷的汽车市场,有资本的产品、有流量的爆款并不罕见,有品质、有口碑才能成为经典。”我们也期待像奇瑞舒享家这种有品质、有诚意、以用户为中心的产品,能够成为经典,就让我们拭目以待。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1号车盟,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52.4万辆,同比增长41.6%!」
日前乘联会公布了国内11月汽车出口数量,世界第一汽车出口大国彻底坐实。今年1~11月中国汽车出口累计达476万辆,年出口量超500万辆已是板上钉钉。
更令我们惊喜消息还有两条:
第一,自主品牌汽车出口量明显提升,今年11月已达33.3万辆,同比增加75%;第二,新能源汽车出口量持续上涨,11月已达15.3万辆。
电动化是未来汽车发展的主要方向,国内车企在销量、出口方面均占据优势,实现弯道超车近在咫尺。
决胜新能源时代,我们都是受益者
七八年前,国产车还是「落后」的代名词,只有预算不够或追求便宜实惠的人,才会买国产车,稍微在乎一点面子的人似乎都要选合资车。
2022年,国内汽车市场自主品牌份额已达49.9%,预计今年能够提升4~5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更不用说,国内份额占全球60%以上,且国内销量中自主品牌份额在80%左右。
国内份额稳步提升、出口量同比增长率保持在50%左右,国产车弯道超车的目标至少实现了一半,而且速度快得出乎预料。年初的行业预测数据认为,
今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可达480万辆,明年预计能够达到550万辆,实际数据却是今年出口量就能达到530万辆,明年直奔600万辆而去。
知乎平台小通曾刷到一个问题,「国产车崛起给我们带来什么好处?」
严格来说,国内汽车工业的崛起,关乎每一个人的生活。汽车产业是全球市值最高的产业,甚至比房地产更关键,年经济产值可达十万亿美元级别,日本、德国经济极度依赖汽车产业。
国内电动车崛起后,宁德时代迅速超越
LG
化学、松下等日韩企业,成为全球装机量最高的动力电池企业。目前全球十大动力电池企业六家在中国,且仍需提升产能才能满足电动车行业的需求。
电池企业、汽车企业为了提升产能,都在建设工厂、招募工人,企业的行动提供了更多工作岗位,也对GDP增长起到了不小作用。
对于消费者而言,我们也能够以更低的价格买到配置更高的产品。过去买辆
卡罗拉
、
雷凌
之类的汽车,还要加钱才能提车,现在同价位的国产车,在配置和价格上早已把合资车吊着打。为了与国内车企竞争,合资车不得不大降价,之前
宝马
、东风雪铁龙等汽车降价促销曾火爆全网,今天的
大众
ID.3依然12.59万元起售。
ID.3德国本土售价3.99万欧元(约合人民币31万元),达到了国内售价的2.5倍,把德国本土网友都整不会了,在外网吐槽大众汽车。大众也很无语,维持高售价,在中国市场就很难卖得出去,毕竟
比亚迪
秦PLUS EV、
小鹏P5
、
深蓝SL03
等产品,价格和配置实在太香了。
随着国产车的崛起,似乎所有品牌的产品都开始「亲民」了。2023年即将过去,国产车的继续发展壮大,优胜劣汰之下,来自中国的全球级巨头车企只会越来越多。
2023年,各大车企目标完成得咋样了?
2022年底到2023年初,车企一般都会为新一年制定电动车销量目标,2023年即将结束,各大车企的目标都完成得怎么样了?
全球电动车销量第一的车企比亚迪,2022年电动车销量高达186万辆,并为2023年制定了年销量300万辆的目标,不可谓不艰巨,毕竟体量达到这个级别,几乎翻倍的增长率非常困难。
今年1~11月,比亚迪累计销量已达267万辆,12月又推出了降价促销活动,达成目标几乎可以说板上钉钉。
仰望
、
腾势
的受欢迎程度之高,更说明比亚迪不仅在亲民价位取得了消费者的认可,数十万到百万级价位也打破了合资车、进口车的垄断。
除了彻底放弃燃油车的比亚迪,其他传统车企中许多没有公布电动车的目标销量。
长城
的目标是2023年总销量达到160万辆,今年1~11月长城汽车累计销量为1118202辆,大概率无法完成目标。
长安
汽车的目标销量为280万辆,1~11月累计销量233.7963万辆,同样大概率无法完成目标。但相较于去年185万辆的销量,提升幅度很大。
吉利汽车
2023年主品牌目标销量165万辆,1~11月累计销量153.6万辆,吉利集团累计销量已达250.9万辆。
奇瑞
汽车2023年目标销量200万辆,1~11月累计销量166.5万辆,几乎不可能达成目标,但增长很明显。奇瑞是自主品牌出口最高的车企,今年1~9月累计出口量就达到了64.8万辆。
造车新势力中,
理想汽车
表现最好,目标销量30万辆,1~11月累计销量已达32.6万辆,超额完成目标。明年理想汽车计划超越追上BBA,现在看来希望不小。
蔚来
汽车目标24.5万辆,1~11月累计销量仅有14.2万辆,相较于2022年只能说有一定的提升,但并不算多。
小鹏
汽车目标销量20万辆,1~11月累计销量12.14万辆,也无法完成目标。
综合来看,这些车企给2023年定下的目标都偏高,导致大部分车企难以完成。尤其是造车新势力,头部品牌可能只有理想完成了目标。
传统车企积累的品牌优势,新势力难以抗衡,老牌车企全面转型后,推出的新品牌如银河、深蓝等,随随便便就能实现月销过万。
老牌车企加速转型,长安汽车甚至计划2025年放弃燃油车,新势力的先发优势只会越来越小。
蔚来的方案是与更多车企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进换电模式,以此为未来的核心竞争力。小鹏则与大众汽车合作,计划推出几款基于小鹏技术的产品,拓展供应链业务,尽快实现扭亏为盈。
2024年的中国车企,将取得更辉煌的成就
今年上半年,比亚迪汽车以累计销量125万辆的数据,首次进入全球汽车销量前十。预计2024年,比亚迪的销量将向400万辆,甚至500万辆发起冲锋,在销量排行榜上的位置,有望进入前七。
更关键的是,明年比亚迪在榜单上将不再孤单,吉利、长安两家车企销量涨幅明显,预计明年也能进入全球销量前十。
国产汽车一方面吃掉了大量合资车的份额,另一方面也在海外市场攻城掠地。
中国市场的高效率、低成本造就了全球竞争最激烈的市场,国内20万上下的比亚迪
海豹
,海外市场能卖到40万元以上,国内15万元左右的
元PLUS
,海外能卖到30万元以上,甚至这个价格在当地还显得很有性价比。
拥有价格优势的国产车,将继续在东南亚、欧洲等地区不断开拓市场,预计2024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将超过600万辆。
国内汽车产业的崛起,也将为我们提供更多价格实惠的产品。冰箱、彩电、隐藏式门把手等功能都在下放,下一个或许就是高阶辅助驾驶或自动驾驶。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电车通,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在今年已经过去的10个月里,中国车企出口量已超过了300万辆,今年全年出口有可能会冲击500万辆。而未来,中国汽车企业出口量保守估计在1000万辆,甚至有可能做到1500万辆”。这是奇瑞汽车副总经理、营销公司总经理、捷途汽车总经理李学用对于今年汽车出口市场的预测。
这样的预测,和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骏在2023世界新能源汽车大会上的观点不谋而合——我国国内汽车销量预计将在近中期继续增长,至2030年,国内汽车总体销量将超过3000万辆;预计到2040年左右,我国国内汽车销量将达到约3500-4000万辆的峰值水平(国内市场大约2000万辆,国际市场大约1500万辆)。
不少人为中国即将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出口大国而欢欣鼓舞,但李学用却有着更清醒的认识。
“我们出口第一是指CKD(中国生产、零部件出口)、第二是指CBU(中国生产、整车出口)。但是我们根本就没有地产化。日本车企它的量只有40%左右在本土生产,本土销售,本土出口,60%的量都是在当地国生产,当地国销售。所以我们并不能说中国汽车就在全世界最厉害,只能说我们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按照李学用的说法,要做一家全球性的汽车企业,绝不仅仅是向海外市场销售多少辆车,而是要实现当地的本土化制造和销售。
奇瑞是目前国内海外耕耘最早、出口量最大的车企,作为奇瑞的高管,在上周成都举行的一次媒体专访上,对于奇瑞未来的发展方向,他表示:“从打法来看,就是看谁的国际化程度更高。奇瑞汽车现在在海外是子公司经营,都不代工,我们到任何国家都是子公司经营,未来还会有很多工厂。所以未来大家国际化的能力、国际化的意识,真正到用户所在地服务用户,服务当地社会,我认为这是关键。现在对于国际市场来讲,既要走得快又要走得稳,还必须要有决心,而且我必须讲国际市场的竞争超过我们的想象,可能会比国内更卷,在未来几年一定是这样。”
看似简单的“全球本地化”生产,其实要做起来并不那么容易,而这样一件不容易的事,奇瑞汽车已经形成了明确的从战略、战术到营销的打法——国际奇瑞、用户奇瑞、技术奇瑞。
围绕“三个奇瑞”,奇瑞准备到底怎么做?
国际奇瑞:
基于全球定义产品并进行动力布局找车网
以今年8月国内上市的全新车型探索06为例,是奇瑞汽车第一次围绕着和国内同步左舵、右舵,高法规、低法规同步开发的一款车。
在已经具备上市条件的国家里,沙特市场车已经到店。而俄罗斯自上个月开卖以来,已经将近有2万台,“在这个月就可以做到全市场的第二名”。
而在右舵市场,南非生产的产品已经发往包括澳大利亚和新西兰地区,到明年6月份将进入英国乃至整个欧盟市场,也就是说探索06这款产品在明年就将在全球全线铺开。在整个国际市场单车月销两万辆是这款车的目标。
上周在成都上市的探索06都市版,其实早在8月上市之初就做了规划,并以国际版的名称在海外上市。海外市场的反响比较大,再加上目前奇瑞燃油车是按照C网、H网双网销售,此前上市的探索06悦野版主打四驱,放在H网,此次上次的都市版则放在C网,为两驱车型,这样两个渠道分别以不同侧重点的产品,希望能将探索06这一款大单品,做出“1+1大于2”的市场表现。后续探索06还将每三个月推出一款新产品,明年三月将推出标准的改装版,提高可玩儿度。
可以看到,奇瑞汽车国内外同步研发生产的车型目前还是以燃油车为主导,而将燃油车型作为基于全球市场的主要动力布局。在李学用看来,全球市场的发展是分梯次的,而中国汽车企业想要做好一个全球性的汽车企业,它必须要做好全球市场的布局。比如,在中东到处都是石油,没有必要买电车;在非洲基础设施这么落后,消费者不敢买电车;在更冷的地方,电车的电池损耗压力也是很大的。就算目前中南美的电车卖得很好,它的电动化推进速度也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快。因此,“如果想做成全球性的汽车企业,在燃油市场必须要具备很强竞争力,而奇瑞汽车一定会保持这个竞争力”。李学用表示。
那么,奇瑞汽车怎么才能保持住这个竞争力?
技术奇瑞:
目标是中国市场做到燃油车第一
燃油车的核心是发动机、变速箱、底盘三大件。在燃油车时代,奇瑞对于发动机、变速箱系统的打造,以及奇瑞对扎实、厚道造车的作风,是得到了用户认可的。
奇瑞无论怎么做,它的技术底座始终是雄师智舱、大卓智驾、银河生态、鲲鹏动力。而在技术底座之上,奇瑞汽车坚持绝对开放的包容、合作、学习态度。比如雄师智舱,就是奇瑞汽车与科大讯飞深度合作,现在已经迭代到了5.0;再比如旅行者的XWD,这是奇瑞和博格·华纳联合开发的技术,一键就进入越野模式,无论是河沙、沙漠还是爬坡,它都会自动解锁闭锁,自动理解用户的需求,来智能实现模式的切换。不仅不需要笨重的差速锁,而且XWD作用的工况可以接近50公里/小时的时速,遇到水面、湿滑路面XWD能自动反应,自动处理扭矩,自动方向纠偏,不仅体验好,而且还实现了成本上的迭代和优化。
随着奇瑞持续在燃油车市场的技术投入、迭代、开放、合作,燃油车产品不仅可以更好、更丰富、更快出新,最关键的是,还能更便宜。这样的燃油车产品放在全球市场,就能够有很强的竞争力。
“燃油车哪怕到2030年依然有30%的市场。”李学用认为,除了全球市场的梯级化之外,对燃油车的热爱以及像硬派越野这种产品采用燃油动力的属性,都能够支撑燃油车一直存在下去,因此,奇瑞汽车不仅不会停止对燃油产品的研发,“还要做到燃油市场的第一”。
奇瑞重视燃油车并不代表着不做电动车,不重视电动车。奇瑞接下来将利用奇瑞风云、捷途山海、星途星纪元、iCAR,这4个品牌全面进军新能源。在未来2—3年将有超过40款以上的车要推出,不让电动车成为奇瑞发展的洼点、低点,这是奇瑞对电动车的认知。
无论国际还是国内,燃油还是新能源,奇瑞汽车的所有研发原点还是用户。但是国内用户、海外用户,地域不同、环境不同,大家的诉求都不同,怎么做到全球一体化的用户共创?
用户奇瑞:
直面客户、直连客户、全面用户评价
“无论是谁,必须直面客户、直连客户,包括我自己。”李学用自己的抖音现在已经有十几万粉丝,基本全是用户。来自天南地北的用户会给他提各种问题,包括技术改进、售后建议、战略车型,甚至还有用户说“哪里有人喷奇瑞,你们赶紧反击”等等,各种各样的问题都在给李学用讲。他每天无论再忙,都会在抖音里回复上百条信息。
“敢于和用户做朋友,敢于加用户的朋友圈,奇瑞作为一个混改的企业,对于每一位员工的要求也是24小时直连客户,有员工反馈晚上很晚了都还有客户发信息来咨询问题,但是没有办法,因为一旦联系上用户,工作时间就是24小时。我在内部经常讲200%的工作法,制定200%的目标,找到200%的工作方法,付出200%的努力,给予你200%的激励。”李学用透露,今年奇瑞大区人员的收入是去年的1.5倍-2.5倍。
今年,奇瑞汽车经过一系列的调整,实行全员直面用户之后,对用户的理解有了根本性变化。包括内部开发流程,全面加入生态确认,全面加入用户确认,基于国际奇瑞、技术奇瑞、用户奇瑞,持续的迭代和与发力。更勤奋,更强的执行力,才收获了超过行业的增速:1-11月奇瑞集团销量达到1665626台,同比增长47.8%。
驾值观
距离2023年收官已经不足一个月了,今年市场的“卷”只能用刺刀见红来形容。就像李学用这位行业里出了名的“拼命三郎”反复强调的:拼了命地干,目标就是200%,你能卖一百就想怎么卖两百,不要解释理由我只能卖一百,没有意义。因为两百是竞争需求,是生存需求,你干不到两百就无法生存。
就在造车新势力持续发力,对传统车企造成千万点伤害的时候,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和持续下滑的销量占比,某些企业都已经减少了对纯燃油车的投入,有些甚至已经直接放弃。但奇瑞显然不这么想。有全球市场的布局和渠道资源、有基于全球市场对燃油、混动、电动全路线布局的技术规划,有其他车企不具备的海外市场成熟经验和开发实力,除了玩命卷,更重要的是方向对,奇瑞显然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走出一骑绝尘的全球化转型之路。
“三个奇瑞”是未来奇瑞对自己的定位,也是发展的核心。当中国汽车企业的眼光已经放眼全球,当整个中国经济体有了更开放和跨界的可能性,如奇瑞汽车这样的中国企业,能够真正走入到世界各地,成为全球性企业,这将是时代赋予的机遇、挑战和骄傲。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驾域AUTO,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3-08-15 15:50:42
2023-11-04 12:17:23
2023-08-27 14:00:28
2023-09-06 11:39:14
2023-09-03 19:32:37
2023-09-29 10:1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