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汽车评测 > 正文

深度 | 奇瑞混改“疑云” 独家:杨大勇首谈长安新能源新规划 | 汽车产经

2024-02-07 20:29:10 | 找车网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深度 | 奇瑞混改“疑云” 独家:杨大勇首谈长安新能源新规划 | 汽车产经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深度 | 奇瑞混改“疑云” 独家:杨大勇首谈长安新能源新规划 | 汽车产经

运营里程不够,奇瑞空跑来凑?

对于网曝“空跑”一事,奇瑞表示与己无关。

奇瑞又现新能源骗补疑云。近日,网络上流传的一段视频显示,大批奇瑞新能源 汽车 在被砖头垫起离地,车辆则陷入空跑。

视频一经曝光,奇瑞便被外界怀疑是在跑里程和刷数据,目的是以此 骗去 国家新能源补贴。因为在工信部于2018年出台的《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 汽车 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中有如下规定:

对私人购买新能源乘用车、作业类专用车(含环卫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民航机场场内车辆等申请财政补贴不作运营里程要求。其他类型新能源 汽车 申请财政补贴的运营里程要求调整为2万公里,车辆销售上牌后将按申请拨付一部分补贴资金,达到运营里程要求后全部拨付。

而从视频中的 汽车 数量和车窗上布满灰尘的情况来看,这批奇瑞新能源不像是私人或公务用车,而更有可能是运营车辆。所以,这批车辆在申请补贴时,需要提供相应的里程证明。正因如此,外界猜测这是奇瑞在刷里程,骗补贴。

近年来,国家为大力发展新能源 汽车 产业,不惜花重金补贴车企,但与此同时,也存在部分车企利用政策上的优惠而骗取补贴的情况。其中,奇瑞系企业就曾因骗取补贴而被通报。

2016年9月,财政部发布《关于地方预决算公开和新能源 汽车 推广应用补助资金专项检查的通报》。《通报》显示,部分企业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涉嫌骗取财政补贴,其中就包括奇瑞控股有限公司的子公司——奇瑞万达贵州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据悉,奇瑞万达违规获取中央财政补助预拨资金近亿元,依据《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有关规定,财政部将追回上述补贴资金,并按问题金额50%处以罚款,合计金额约1.5亿元。同时,自2016年起取消其中央财政补贴资格。

2019年,奇瑞又一次卷入新能源补贴的风波当中。根据工信部发布的《2017年新能源 汽车 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审核车辆信息表》,奇瑞的部分新能源车辆补贴资金被核减,原因正是出在了运营行驶里程不足2万公里。

今年8月奇瑞终于完成了混改,在完成混改后,奇瑞董事长尹同跃曾表示过上市的意图。但是,此时却爆出奇瑞新能源涉嫌骗补一事。这对于志在上市的奇瑞来说,绝非一件好事。另一方面,奇瑞已经涉足新能源市场近10年,但始终未能拿出爆款车型,此次“空跑”一事,或将让其品牌形象雪上加霜。

深度 | 奇瑞混改“疑云” 独家:杨大勇首谈长安新能源新规划 | 汽车产经

深度 | 奇瑞混改“疑云”

奇瑞长期以来的问题并未解决,品牌体系和产品结构都需要进一步梳理。

文丨彭苏平

虽然成功引进了新的投资人,但奇瑞混改并非波澜不惊。

近期,腾讯新闻《潜望》报道称,一年前拟斥资196亿元入主奇瑞的青岛五道口基金,目前正在寻求融资重组,规模高达60亿元。

上述报道称,目前青岛五道口基金已经在该项目上耗资近100亿元,不过,目前基金的出资方均为青岛市国有资本,而青岛五道口基金管理人无力解决后续的资金问题。

奇瑞和青岛五道口基金先后否认了上述消息。12月10日晚间,奇瑞控股发布官方声明称,奇瑞增资扩股项目已经顺利完结,近日个别媒体发布的臆测报道严重失实。青岛五道口基金实际控制人、奇瑞控股及奇瑞汽车副董事长周建民也对媒体回应,不存在重新融资,奇瑞的混改顺利进行。

12月14日,有熟悉奇瑞混改项目的业内人事对智库君表示,从法律程序上看,奇瑞混改的确是结束了,而相关基金重组融资,实际上是参与混改主体“内部资金的调整”。他同时表示,相关基金会引入部分民营资本,以实现真正的混改,未来根据需要,安徽省国资也可能参与其中。

混改是奇瑞前进的关键一步。这家昔日在安徽省芜湖市偏安一隅的整车集团,近年来的发展并不尽人意,借助此次混改,奇瑞有望进一步市场化,彻底解开体制机制的束缚,在提升业绩的同时,也有机会登陆二级市场,获得更多长远发展的筹码。

今年下半年以来,凭借多款高性价比车型的推出,奇瑞在汽车市场上的表现逐渐向好。但对于一家车企而言,短期的反弹并不可以高枕无忧,在竞争激烈的汽车市场,能否制定适合自身的发展战略并推动落实,才是长久的生存之道——这也是当前奇瑞需要解决的问题,无论混改成功与否。

错过了8月底的关键期?

从奇瑞的角度而言,混改首先是为了引入新的资金。但结合各方信息,此次混改的资金似乎并未全部到位。

根据腾讯新闻的报道,目前青岛五道口基金已经支付了两笔款项,一是奇瑞控股与奇瑞汽车增资款的40%,共计57.87亿元,二是在华泰资管处的股权收购,共计41.3亿元。

尽管收购款也是真金白银地出了,但显然与奇瑞无关。也就是说,根据上述报道,混改之后的奇瑞只拿到了不到60亿元的资金。

8月底,有奇瑞内部人士向媒体表示,青岛五道口基金拖延了“第二期增资款”的交割。据悉,根据股权交易协议中关于增资价款的支付安排,投资方应在协议生效的五个工作日内支付40%的增资款,并在协议生效的270日内支付剩余60%的增资款——根据时间推算,8月底恰好是支付剩余增资款的最后期限。

然而,今年以来,奇瑞控股和奇瑞股份都未有相关股权信息的更新。

启信宝上的信息显示,青岛五道口基金位列奇瑞控股的三大股东之一,认缴出资额约为29亿元,占奇瑞控股总股份的46.8%,恰好是奇瑞控股增资项目释放的股份(30.99%)与华泰资管此前在奇瑞控股持有的股份(15.78%)之和,股权变更时间为2019年12月13日。

一份奇瑞控股2019年年报则显示,当年12月6日,公司获得了青岛五道口基金的一笔实缴资金,数额约为17.5亿元,而29亿元的认缴出资,出资时间显示是2020年8月28日。

奇瑞混改的另一主体——奇瑞汽车,在股权变更方面则没有任何信息,仅同样在2019年12月13日完后了注册资金变更,从原来的约44.6亿元增至54.7亿元。

结合上述信息与媒体报道来看,可以确定的是,今年8月底是一个关键节点。此前,奇瑞控股董事长尹同跃也曾表示,奇瑞混改有望在8月底完成。

奇瑞控股剩余的增资款项及实缴注册资金真的没有到位吗?在工商平台上,实缴资金部分并未披露,但上述接近奇瑞混改项目的业内人士对智库君表示,目前青岛五道口基金的确在引进新的出资人,“青岛(政府)的钱先出,但还需要一些民营的资金来配套,根据下一步的需要,安徽的国资也可能会进来一点。”

另外,奇瑞汽车的增资款项落地了多少?根据腾讯新闻的报道,青岛五道口基金已经一并支付了奇瑞汽车40%的增资款,但奇瑞汽车的股权结构却一直没有显示出任何变更。

有产业界人士对本报记者分析:“注册登记事项发生变化,一般由企业自行到工商局进行变更核准登记。奇瑞汽车的相关信息没有变,只能说明它本身不希望变——可能是对方的协议履行它不满意,也有可能是为了多留一张牌。”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增资扩股后的奇瑞,今年也多次传出被银行授信的消息:今年4月,广发银行为奇瑞控股及下属成员企业核定了70亿元的集团授信额度;8月19日,建设银行也把对奇瑞控股的授信额度将提升至185亿元。

资本运作“争议”

青岛五道口基金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重组融资,有汽车产业投资人士分析,存在两种可能:一是前期资金就没有募集到位,二是分期募集的资金启动了下一阶段的融资——如果是第一种情况,说明“资金募集出问题了”:出资人要么是没有钱了,要么是不愿意投了。

不过,上述接近奇瑞混改项目的人士否认了这一说法。他对智库君表示,青岛市国资的资金已经按照法律要求出完了,现在的重新配置,主要是为基金引入民营资本,以达到真正混改的目的。“如果全部是青岛市国资,那跟原来又有什么区别呢?”

启信宝信息显示,青岛五道口新能源汽车产业基金企业(有限合伙)的主要股东为济南佳鼎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和济南畅赢金安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两家企业,它们的出资比例各为49.5%,认缴出资额为10亿元。此前,两家企业均属山东高速集团,但今年6月,二者的股权结构及注册资金发生变更。

其中,佳鼎的控股股东变成青岛城鑫控股集团,背后是青岛市即墨区国资运营服务中心,公司的注册资金由2亿元变成1.08亿元;畅赢金安的情况则略为复杂,股东除了青岛市即墨区国资旗下的鑫诚恒业集团外,还有青岛旅投中骏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其由青岛市国资持股35%,另外65%的股份则由北京的一家私募基金持有,名为中骏天宝资本管理(北京)有限公司——由此看来,一小部分民营资本已经入场。

实际上,奇瑞混改项目自尘埃落定以来,便一直存在争议。上述汽车产业投资人士认为,青岛五道口基金看不出任何产业资本的背景,名义上是参与奇瑞的混改,实际上是为了运营奇瑞上市,而拉青岛市国资入伙,也是为了吸引更多资金进入。“但奇瑞上市困难,可能是部分资金退出或资金难以募集的直接原因。”

知本咨询高级咨询顾问胡静也曾撰文分析,奇瑞选择青岛五道口基金作为战略投资人会有很多不确定性,因为后者的主营业务是投资与资产管理、投资咨询等,在汽车行业完全是个外行,“该公司似乎不是奇瑞的最佳选择,未来混改成效还有待观察。”

上述接近奇瑞混改项目的人士同样否认了这一说法。他指出,参与奇瑞混改并非冲着上市去的,以奇瑞目前的情况,短期内上市还面临不少阻碍,而投资人还是以长期的产业思维来入股的,主要是寄望于未来的业绩增长以及潜在合作。

“青岛的钱就是产业投资。”上述人士强调。青岛市即墨区政府官网刊登的一篇文章也指出,入股奇瑞汽车,与青岛的产业布局息息相关,即墨引进汽车产能的愿望尤为迫切,辖内汽车产业新城更是喊出了“双千亿”目标口号。按照计划,奇瑞将在即墨区落户一家新能源整车厂。

根据腾讯新闻的报道,奇瑞混改将在业务层面进行重新梳理,同时也将推进部分板块的上市。在战略层面,提出“制造为本、服务升值、金融助飞”,并对当前的各业务线进行升级、转型或退出。上市项目中,奇瑞汽车、奇瑞徽银、奇瑞新能源与奇瑞零部件均在计划之列,其中,奇瑞汽车计划于2022年在A股主板挂牌,奇瑞徽银计划在香港上市,奇瑞新能源则计划在科创板或者美国纳斯达克上市。

奇瑞冲高何解?

混改进程再次引发关注的同时,奇瑞刚刚公布了一份不错的11月销量成绩单。汽车是奇瑞控股最重要的业务板块,也是观察其混改成效的重要窗口。

据称,11月份,奇瑞控股共销售汽车10.2万辆,环比增长15.9%,同比增长36.4%,单月销量和增速再创近年来的历史新高。其中,奇瑞汽车销量6.5万辆,环比增长18.3%,同比增长52%,连续六个月保持同比、环比双增长。

近几个月,凭借多款新车型的推出,奇瑞汽车“回血”许多。混改以来,奇瑞在今年加快了新品推出的步伐,特别是下半年,先后上市了全新一代瑞虎5x、全新一代瑞虎8、瑞虎3x PLUS等车型,在全系车型实行“大单品策略”,有效推动了销量的快速提升。

不过从全年来看,奇瑞的销量仍然不算乐观,在车企销量排行中居于中流,与吉利、长城、长安等仍然存在不小的差距。有厂商销量数据显示,截至11月,奇瑞汽车今年累计销售49.7万辆,不到长城汽车同期销量的七成。

“奇瑞之前暗淡了很久,今年做得还可以,主要是推出了一些性价比还不错的车型。”12月15日,有汽车咨询行业人士对智库君表示,但奇瑞长期以来的问题并未解决,长远来看,品牌体系、产品结构都需要进一步梳理。找车网

在早年的多品牌战略失败之后,2013年,奇瑞发布“技术奇瑞”的企业战略和新的品牌发展战略,回归一个品牌。随后,奇瑞陆续卖出观致、凯翼,集中精力主要运营星途、奇瑞、捷途三个子品牌,分别负责高、中、低端市场。不过,这三个子品牌并未为奇瑞赢得差异化优势,反而相互竞争,形成分流。

特别是定位高端的星途品牌,销量一直不温不火。然而,在中国自主品牌集体冲高的大背景下,星途无疑被奇瑞和掌门人尹同跃寄予厚望。

组织架构与高管团队的深度调整,可见一斑。2020年10月底,奇瑞成立独立的星途汽车事业部,奇瑞元老级人物——高新华、金弋波助力星途。原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汽车工程技术研发总院院长高新华正式担任星途品牌总经理、奇瑞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金弋波担任副总经理,加上今年3月加盟星途担任销售公司总经理、来自东风系的陈曦,形成了星途全新的管理组织架构和高管团队。

随着基于全新火星架构的车型进一步丰富,尹同跃无疑希望“高新华+金弋波+陈曦”的黄金组合,可以将星途的产品力和品牌力大幅度提升,攫取这一细分市场应有的份额。

实际上,屡此冲高不力,让奇瑞在这轮新能源汽车品牌冲高的热潮中也尤为谨慎。今年以来,国内各大车企集体开启了集体冲高之路,纷纷推出聚焦高端智能纯电动汽车的新品牌,唯独奇瑞迟迟没有相关动作。

上述人士认为,此轮自主品牌的二次冲高,真正能走通的必然只有少数几家,奇瑞暂未参与其中未必是坏事,但对于奇瑞而言,产品与品牌的打磨仍然重要。

“高端化做得不成功,做性价比也不失为一条出路。后续的技术投资、高端的人才引进等等,对奇瑞来说都是不小的挑战,这或许也是混改可以发挥作用的地方。”上述人士最后表示。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深度 | 奇瑞混改“疑云” 独家:杨大勇首谈长安新能源新规划 | 汽车产经

独家:杨大勇首谈长安新能源新规划 | 汽车产经

1月21日,一条来自

长安

新能源官微的招商推文吸引了国内各地

长安

经销商的注意:

长安

新能源计划在95座

城市

规划203家商超店。

换作是一年前,经销商们估计会很平静,因为一年前的

长安

新能源暂时还没有值得放进商超的产品。

但是,自从2021年三季度C385亮相,经销商们开始重新看待

长安

新能源。

近日,

长安

新能源汽车董事长杨大勇接受汽车产经采访,他向我们分享了招商层面的最新消息。

我们收到了1000多家经销商报名,非常火爆,

基本是一个城市好几个经销商来抢。”

C385的诞生,仿佛一下子把

长安

新能源推进了上升的通道。

1月,

长安

新能源完成B轮融资,共募资近50亿元,超预期近20亿元。

杨大勇说,“A轮的融资主要是地方政府和国资背景,但是B轮融资很多社会资本都进来了,比如交银国际。为什么呢,因为我们的新产品、新技术让他们对我们的未来有预期”。

杨大勇

在采访中,

杨大勇独家透露了C385的三条技术路线——在纯电版之外,C385还提供增程式版本以及氢燃料版本。

而关于

奔奔

E-Star所在的A00级市场,杨大勇也首次提到,

年内将有一款2门4座的小车推出。

自2017年

长安

的新能源战略―“香格里拉计划”发布至今,

长安

新能源正在进入黄金冲刺期。

NO.1

[ 潜伏

]

在探索新能源发展的早期,

长安

也曾是先锋型角色。

2001年,国家刚刚通过“863计划”设立电动汽车的重大专项。

同一年,长安便成立新能源研究院。一年之后,开发出了第一辆混合动力原理样车。

2008年夏天,20辆

长安

杰勋

HEV被选为奥运示范运行指定用车,成为最早一批能够进入国际友人视野的中国新能源车。

然而,在新能源汽车飞速发展的近几年,第一时间冲到最前线的企业里面却并没有

长安

的身影。为什么?

杨大勇说,“传统汽车企业在看待新能源时,它的角度跟新势力是完全不一样的”。

新势力最先考虑的,是不能错过一个浪潮。2016年前后,贾跃亭的乐视汽车因其数量繁多规模庞大的发布会引发媒体报道热潮。此外,其他诸如

蔚来

汽车、

车和家

、智车优行等,都在公众视野中一一现身。

但一开始,无论媒体还是公众,对这些新晋互联网造车公司,都保持着怀疑偏否定的态度。

“如果一致看好新势力,传统车企也会马上ALL IN了。”

杨大勇笑称。

传统车企最先考虑什么?杨大勇说,是商业模式。

毕竟一个决策就牵扯百亿资金和数万人的体系,因此他们没办法忽视当时电池技术、充电技术、充电桩的数量、安全性等仍没有解决的痛点。

“当时国家是有补贴,但是补贴一旦退了呢,还有市场吗?仅靠政策的驱动是没有持续动力的。”

实际上,不止是

长安

,吉利、

长城

、北汽等绝大部分传统车企一开始都选择了代价最小的道路:“油改电”、小车、面向营运市场。

长安

奔奔

E-Star就诞生在这样的思想背景下。

奔奔E-Star

在以“油改电”探路几年之后,2021年,

奔奔

E-Star断然把价格压到与

宏光MINIEV

相当水平,最终带领

长安

新能源成功跨越年销量10万大关。

奔奔

E-Star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拉到更长的历史长河中看

奔奔

E-Star,它也集中体现了

长安

新能源初期的状态。

当然,从2001年到现在,

长安

新能源也没有闲着,去年8月发布的超集电驱,已经是

长安

新能源的第3代电驱系统,拥有氢能、纯电、增程三种补能形式。或许,

长安

新能源只是在等待一个时机。

NO.2

[ 大举投入

]

“我们认为拐点一定会出现,只是不知道这个拐点哪一年出现。”

开启香格里拉计划之初,

长安

认为,新能源车的拐点可能要到2025年。但后来如我们所见,中国市场新能源车2021年渗透率便迅速上升至14.8%。

“比我们2017年预想的整整提前了4年。”杨大勇说。

2018年,

长安

新能源开始进行专业化布局。2019年,进入大举投入资金、人力的预备战阶段。

现在看来,尽管

长安

最初的判断显得保守了,但依然预感到了新能源车市场的加速发展。

杨大勇说,中高端消费者对于差异化新鲜事物有很大需求,再加上家庭增购市场打开了一个缺口,他们认为新能源车可能因此出现正向的商业模式。

按照杨大勇“产品周期三年规律”的说法,产经网推测C385也是从2019年开始研发的。

这个时间点要大投入并不容易。当时,

长安

汽车正在经历转型。虽然已经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但单价与毛利率的整体上升都还需要一段时间。

混改新能源板块,成为

长安

缓解资金压力、保障新能源后续研发及产品投入的第一选择。

2019年,

长安

新能源成功引入长新股权基金、两江基金、南方工业基金、南京润科产投等在内的4家战略投资者,四方股东共增资28.4亿元。

杨大勇说,混改之后,总部的支持力度与混改之前没有变化。

“我们的外形设计和自动驾驶整个的技术平台都是由

长安

母公司提供的。

长安

新能源则专攻电驱动、电控、电池整包技术,这一块的技术会反哺给母公司。”

据杨大勇透露,

长安新能源的研发人数超过1200人。

倾注了巨大的财力和精力,谈到技术水平时,杨大勇流露出自信。

“三电方面,除了电芯我们没有自己研发以外,其他技术水平在行业里面均属于领先地位。”

虽然不研发电芯,但杨大勇说,其他技术的投入同样重要。

“同样的电芯,你管得好与不好,最后对它的衰减、它的安全都有很大影响。电池整包的表现,7分在电芯,3分在管理。30%要考验主机厂如何把电芯管理好。”

NO.3

[ 转折点 ]

杨大勇说,

长安

新能源现在处于内外士气最高昂的时期。

这一方面是因为自C385亮相以来,四面八方均是让人沸腾的好消息。比如,经销商的追捧、媒体的关注和消费者的热议。

另一方面是因为在B轮融资中,

长安

新能源引入了员工持股的激励机制,共有97名核心骨干员工出资1.17亿元。

员工持股的正向作用已经有前例。

长安

自主品牌的燃油车项目从“第三次创新创业”开始设立对赌机制,销量目标达成后,不少总监都拿到了200多万元的奖励。

杨大勇透露,

长安

新能源也是一样的跟投机制,并且他相信新能源的奖励不会比燃油车低。

“大家现在干劲也很足。我们现在除了给员工报销出租车费,11点以后公司旁边的宾馆也是免费住宿。”

C385

或许是由于对C385有足够自信,他们拟定了一个乐观的销量计划。

“今年长安的新能源肯定过20万辆,明年长安的新能源肯定过40万。”

杨大勇说。

今年年初,

长安

汽车朱华荣董事长也谈到:“原来新能源汽车亏损得很厉害,而现在通过全新品牌和产品的打造,

全新平台的产品可以不靠积分也有盈利。

不过,研发涵盖各种动力的纯电平台也好,积极入驻商超也好,做得好的新能源品牌已有不少珠玉在前,而新能源市场也充满了各种变数,

长安

新能源能不能真正迎来高光时刻,还需静静观望。

以上就是找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找车网。
与“深度 | 奇瑞混改“疑云” 独家:杨大勇首谈长安新能源新规划 | 汽车产经”相关推荐
长安新能源汽车(独家:杨大勇首谈长安新能源新规划 | 汽车产经)
长安新能源汽车(独家:杨大勇首谈长安新能源新规划 | 汽车产经)

长安新能源汽车今天,重庆市科委通过市政府网发布消息重庆长安汽车发布未来10年新能源汽车战略到2025年,计划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突破200万辆,实现纯电动产品每公里5分钱,混合动力产品每公里8分钱据悉,未来五年,长安汽车计划累计销售新;长安260t是一款新能源汽车纯电动汽车完全依靠电能驱动,使用成本是目前市售的新能源车中最低的,由于结构简单,其周期性保养项目保养费用也比普通汽车低很多,般更换齿

2024-01-23 08:07:52
长安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是怎样的?(独家:杨大勇首谈长安新能源新规划 | 汽车产经)
长安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是怎样的?(独家:杨大勇首谈长安新能源新规划 | 汽车产经)

长安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是怎样的?长安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是怎样的?随着全球环保和减排理念的深入人心,电动汽车成为了汽车市场的发展趋势。长安作为国内知名的汽车品牌,在电动汽车领域也不甘落后。那么,长安电动汽车的发展现状是怎样的呢?长安汽车创建于1862年,是国内最早的汽车制造商之一。作为中国本土汽车品牌,长安汽车的发展历程中充满着创新和变革。长安电动汽车的诞生,也是长安汽车走向智能化

2024-01-24 21:55:44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的组织结构 独家:杨大勇首谈长安新能源新规划 | 汽车产经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的组织结构 独家:杨大勇首谈长安新能源新规划 | 汽车产经

2023科技生态大会长安汽车四句话定义“新汽车”9月4日,长安汽车以“科技新生随你而变”为主题,召开“2023长安汽车科技生态大会”,分享了数智跃迁的落地成果与探索进程,以新汽车为载体,首发SDA平台架构量产技术成果,以场景化演绎即将量产的新汽车。伴随着科技现代化的新趋势,长安汽车将以数智新成果创领数字与智能的新赛道,以开放、合作、共享的理念,携手全球伙伴共襄盛举,共同开启“数智新汽车

2024-02-04 08:56:03
长安/蔚来合作不顺利?签约3年多无动作,长安汽车出手接盘 独家:杨大勇首谈长安新能源新规划 | 汽车产经
长安/蔚来合作不顺利?签约3年多无动作,长安汽车出手接盘 独家:杨大勇首谈长安新能源新规划 | 汽车产经

长安/蔚来合作不顺利?签约3年多无动作,长安汽车出手接盘[汽车之家?行业]? 长安与蔚来的合作关系已悄然改变。8月31日,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0年半年度财务报告,其中在“主要控股参股公司分析”一项,长安提到报告期内,长安汽车收购长安蔚来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安蔚来”)一事。据悉,长安汽车原持有长安蔚来50%股权,能够对其实施共同控制,按权益法核算。2020

2024-02-04 11:45:45
深度 | 奇瑞混改“疑云”(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深度 | 奇瑞混改“疑云”(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深度|奇瑞混改“疑云”奇瑞长期以来的问题并未解决,品牌体系和产品结构都需要进一步梳理。文丨彭苏平虽然成功引进了新的投资人,但奇瑞混改并非波澜不惊。近期,腾讯新闻《潜望》报道称,一年前拟斥资196亿元入主奇瑞的青岛五道口基金,目前正在寻求融资重组,规模高达60亿元。上述报道称,目前青岛五道口基金已经在该项目上耗资近100亿元,不过,目前基金的出资方均为青岛市国有资本,

2024-01-27 15:52:20
新能源奇瑞纯电七座汽车2023 奇瑞2023新车规划
新能源奇瑞纯电七座汽车2023 奇瑞2023新车规划

2023,奇瑞决战新能源对于中国汽车厂家来说,在全球汽车产业电气化、智能化的起跑阶段,彼此之间的“你追我赶”,有效促进中国汽车产业走向更高水平,无论如何都不是一件坏事。在一系列“黑天鹅”、“灰犀牛”事件的影响之下,2023年车市开局很难。但比亚迪仍保持着强劲的势头,而另一家主流中国汽车品牌奇瑞汽车也不赖。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奇瑞汽车累计销售汽车超过33万辆,同比增长44.

2024-02-06 02:00:14
石阡奇瑞新能源汽车4s店 新能源汽车的职业规划
石阡奇瑞新能源汽车4s店 新能源汽车的职业规划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1、奇瑞老板是尹同跃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从事汽车生产的国有控股企业,1997年1月8日注册成立,总部位于安徽省芜湖市,截止2019年董事长兼总经理是尹同跃1995年,芜湖代表团在参观一汽时发现了一个老乡尹同跃尹同跃19。2、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7年1月8日公司成立20年来,始终坚持自主创新,逐步建立起完整的技术和产品研发体系,产品出口海外80余个国

2024-02-04 19:52:21
东营长安聆云新能源汽车店 启源品牌发布 三分钟看懂长安重磅战略规划
东营长安聆云新能源汽车店 启源品牌发布 三分钟看懂长安重磅战略规划

这些重磅新车,即将亮相6月粤港澳大湾区车展!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方兴未艾,作为众多汽车品牌展示新理念、新技术、新产品的战略平台——2023(第二十七届)粤港澳大湾区国际汽车博览会暨新能源汽车博览会,以「先行向未来」主题再进化。今年车展将于6月16-24日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举办,配套推动新一代世界一流汽车城建设,展现湾区汽车蓝海未来潮向。大湾「驱」科

2024-02-04 05:4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