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车资讯 > 正文

重新定义小型电动车 五菱打造GSEV平台(五款最值得入手的新能源车,最低11.98万起,款款很吸睛)

2024-05-09 20:29:21 | 找车网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重新定义小型电动车 五菱打造GSEV平台(五款最值得入手的新能源车,最低11.98万起,款款很吸睛)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重新定义小型电动车 五菱打造GSEV平台(五款最值得入手的新能源车,最低11.98万起,款款很吸睛)

重新定义小型电动车 五菱打造GSEV平台

[汽车之家 行业]? 上市50天时间销量突破3万辆,这是五菱宏光MINI EV拿到的成绩单。根据乘联会数据,宏光MINI EV的8月批发销量达到15000辆,超越特斯拉Model 3的11811辆,位居销量第一。

宏光MINI EV的销量火爆,让市场再次看到小微型电动车市场机会。在2020全球新能源汽车大会期间,五菱发布GSEV(Global Small Electric Vehicle)平台,并解读了宏光MINI EV销量背后的技术体系。

『宏光MINI EV』

上汽通用五菱技术中心副总经理赵小羽解读了GSEV平台的开发理念,她讲了四个方面:

第一,极简的物理平台,基于对三电的理解,打造的全新小型电动车平台,包括安全的车身、安全的设置、优秀的底盘调教和极尽的物理空间。

第二,开放的硬件平台,采用模块化设计,具备标准的接口及智能的线控平台,适应自动驾驶技术拓展。

第三,融合的软件平台,具备高水平的软件架构,用户可以在云端把软件输入到车里实现需求化定制,可以结合所有主流的开发协议,兼融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功能。

第四,智慧的云端平台,包括车的数据、用户的数据、充电设施的数据,以及服务的数据,可以用AI的算法,通过数据挖掘,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上汽通用五菱纯电动平台负责人赵亮介绍,根据用户的诉求,五菱重新定义小微型电动车的关键词:大空间、好安全、低能耗、能源补给便利和服务贴心,并通过这五个维度来定义整个宏光MINI EV的生态产业。

在宏光MINI EV之前,五菱已经销售了一定数量的E100、E200车型,并获得车身测试安全的钢度以及相关数据。基于这些数据,五菱提出笼式车身结构,实现对电池的全方位保护,同时大量使用了高强度钢,整车高强度钢比例大于50%以上,增加了整个车体的防撞性能。

在碰撞安全方面,则采用电机后置布局,降低人体碰撞伤害。除此之外,整车质量降低到700kg左右,保证了动力性和经济性。

『笼式车身结构』

五菱还重新思考了用户服务逻辑,上汽通用五菱电动化总监邵杰介绍,基于用户实际需求,通过技术支撑,将车辆与五菱的充电桩生态进行关联,做到车电、车桩、云网协同的大数据监控,对整车实时进行监测,对故障进行预警,并主动推送和服务,用户可以通过 App对车辆进行远程诊断、远程体检,按需进行售后服务及保养。

今年7月,五菱宣布年内将在全国建成百家五菱新能源体验店,截止目前,59家五菱新能源体验店已经落成。同时,菱菱邦App、电商平台组成了线上营销矩阵,当前宏光MINI EV在菱菱邦App的订单占比高达62%。

面向前瞻性技术和未来商业模式,五菱正在通过跨界合作寻求突破。2020年9月,五菱与中车建立了电力电子联合实验室,探索将高铁的编组技术转化成乘用车的自动编队技术。

北京车展期间,上汽通用五菱与苏宁发布了全球首台跨界智能大家电——新宝骏小BIU智慧汽车。这款产品将利用车联网、物联网的技术,把车内的语音控制、显示大屏和家里的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智能家居链接,实现生活场景的互联打通。

而早在2018年,五菱就与华为展开合作,探索将ICT技术与智能网联汽车深度融合,建立智能网联示范区,测试驾驶技术,目前有将近100辆无人车在运行。(文/汽车之家 肖莹)

重新定义小型电动车 五菱打造GSEV平台(五款最值得入手的新能源车,最低11.98万起,款款很吸睛)

五款最值得入手的新能源车,最低11.98万起,款款很吸睛

随着新能源车渗透率的快速提升,许多消费者也将购车目标转到了新能源车领域,但是当前车型纷繁复杂,在选择上许多消费者犯起了难,今天我就为大家盘点五款最值得入手的车型,看看其中有你喜欢的吗?

智己L7

官方指导价:33.88—57.88万

智己L7的外观设计强调了运动个性,带有干练流畅的轮廓。前脸采用封闭式中网布局,“∑”状的分体大灯造型科幻。车顶

优雅

流畅的溜背线条提升了运动气质,车窗线与车顶和腰身的线条走向贴合,在尾柱区域形成上扬的夹角造型,车尾45度是欣赏整车最美的角度,肩部线条延伸到尾门上方形成拱起的鸭尾轮廓,贯穿式灯带贴合扰流板形成梯形样式,立体灯腔更显立体,车底覆盖大面积黑色护板,扩散器饰件也提升了紧致感。

中控台设计简约大气,台面边角与车门窗沿形成环抱氛围,中控台采用叠层化布局,大量软性材质的包覆提升了车内质感,台面顶部配有超大扁平联屏,将仪表、中控和副驾娱乐屏集成于一体,12.8英寸下屏幕可调节更多功能,数字化座舱的理念提升了科技感。动力方面,智己L7提供了后驱和四驱两个版本,分别拥有250kW(340Ps)和445kW(605Ps)的最大功率,四驱版最快可在3.7秒完成零百加速,强悍的性能表现能提供更多驾驶乐趣。

比亚迪

汉DM

官方指导价:18.98—32.18万

比亚迪凭借着深厚的技术功底和先发优势,成为了国内当之无愧的总龙头,而作为家族的旗舰级轿车,比亚迪汉成为了值得入手的车型之一。从外观来看,汉DM延续了家族Dragon Face的设计理念,前脸采用了六边形的大尺寸格栅,内部为渐变式点阵亮片结构,龙眼大灯让车头多了一些不怒自威。侧面采用了溜背化的车顶设计,充满力量感的折角腰线和大量镀铬材质,让腰身更显干练和高级,车尾则大气简洁,贯穿式的尾灯略微熏黑,下包围也注重运动感的营造。

车内也沿用了家族化的设计,中控台细节处运用皮质、烤漆、金属等材质混搭,打造出强烈的豪华感。仪表盘和中控屏分别为12.3英寸和15.6英寸的全液晶屏,内置有DiLink智联系统,并搭载Di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动力方面采用了比亚迪当家的DM-i混动系统,由1.5T和电机组成,并提供四驱车型可选。

AION Y

官方指导价:11.98—17.98万

当前广汽

埃安

已经成为了国内新能源车第二,其中AION Y更是家族的明星车型,月销量轻松破两万,作为一款略带跨界风格的SUV车型,前脸线条保持了流畅自然,前大灯部位的设计独具匠心,倒L型的灯组占据了主导视觉,侧身造型简约大气,隐藏式门把手提升了车身整体饱满度,车门部位线条简洁流畅,并从车头一直贯穿到车尾。尾部的造型与前脸相呼应,采用了亮色线条点缀,带来了更强的层次立体感。

中控台内部采用了当前流行的叠层化阶梯式布局,并加入了大量软性面料进行包覆,细节处加入了金属质感的饰条进行装饰,台面中央配有一块大尺寸悬浮屏,驾驶员前方也为液晶仪表配备,共同提升了车内的科技感。动力方面,AION Y提供了最大功率为100kW(136Ps)和150kW(204Ps)的前置电机,最大扭矩分别为176N·m和225N·m,足够满足日常家用需求。

理想L9

官方指导价:45.98万

作为从上市开始热度就不曾衰减的SUV车型,理想L9凭借着“冰箱彩电大沙发”俘获了一众消费者的青睐,深谙国人偏好的定位也让其销量快速增长。从设计上来看,当前理想家族全系都采用了套娃式的风格,前脸带有U型的格栅造型,星环状的日行灯带和分体大灯格外前卫。车身和车尾都保持了足够敦实厚重的造型,通过见棱见角的线面组合为车身增加了更强的力量感。

理想L9的内饰设计更显温馨,采用了豪华皮质包裹,并使用了深浅撞色处理,同时出风口等细节边角处加入了镀铬材质进行勾勒,台面中央和副驾前方配有大尺寸双联屏搭配,传统的仪表台被HUD和方向盘上的交互屏取代,使得车内更加便捷和智能。动力方面,理想L9依然采用了增程式动力组合,打消了消费者对续航里程的焦虑,其综合续航里程超过了1000km,足够满足一场说走就走的旅程。

蔚来ET5

官方指导价:32.8—38.6万

蔚来

虽然销量上逊色于理想,但其产品布局确实新势力品牌中最为完善的,其中定位轿车的蔚来ET5非常适合家用选择,蔚来ET5秉承了电动车的设计趋势和家族化风格,其前脸采用了封闭式包围造型,头灯组上下分层的设计更为前卫。侧面车身轮廓饱满,通过明显的线条勾勒出前后轮拱处的肌肉感。车尾部分融入了许多时尚元素,一体贯穿式尾灯带来简约与科技感的完美融合,后包围加入了黑色组件设计,同时辅以扩散器样式,提升了性能范儿。

蔚来ET5的内饰主题依然是智能化,车内搭载了12.8英寸的悬浮中控屏,操作流畅且逻辑简洁,车机系统除了搭载常规的GPS和多媒体功能外,还标配了丰富的车联网生态,支持OTA升级,并可通过语音进行控制。动力方面,蔚来ET5全系均采用了最大功率为360kW(490Ps)的双电机组合,最大扭矩高达700N·m,可在4秒就完成零百加速,兼顾了日常使用和更强的运动性表现。

总结:

以上五款车型均是各自品牌下综合实力较强的车型,同时也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认可,如果你正考虑选择一台新能源车,不妨看看上面五款。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之养护,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重新定义小型电动车 五菱打造GSEV平台(五款最值得入手的新能源车,最低11.98万起,款款很吸睛)

美的只会造家电三大件?800V SiC电动压缩机了解一下

易车原创

提起美的各位可能对于他们的空调、冰箱和洗衣机等家电赞不绝口,毕竟是国人十分信赖的家电品牌,但今天我可能能要颠覆一下你的认知,其实美的在新能源车领域也有着十分深厚的技术底蕴,当然这里并不是要爆料美的要造车了,而是聊聊美的在新能源车零部件领域深耕数年后的一些成果,美的深知目前各大综合集团、汽车厂商、科技企业以及互联网公司纷纷入局新能源汽车市场,引起了一阵“造车”热的浪潮。然而在这场热潮中,真正能够杀出重围、实现稳定占位的企业其实并不多。因此美的的战略布局是发挥出自身在家电零部件产业多年来积累的经验和技术,在汽车行业中寻求更广阔的市场机会,用自身的优势解决一些行业内的痛点。

因此早在2018年5月18日,威灵汽车部件公司就正式成立了,该公司隶属于美的工业技术旗下,此次我们也将着重说说美的威灵汽车部件公司将带给新能源产业哪些新的惊喜。

近日,在美的第27界科技月的现场美的威灵就发布了覆盖新能源车的核心部件,其中一个重磅产品就是800V SiC碳化硅12,000rpm高转速电动压缩机。想必各位看完这一长串名字一定会有关掉这篇文章的冲动,别急!听我给你拆解一下,其实非常好理解,并且这款产品真的是和像你我一样的电车爱好者息息相关的。

01 800V是什么?SiC碳化硅又是什么?

要知道充电慢已经成为了许多电动车用户的一大痛点也是劝退很多用户想要尝试电动车的罪魁祸首,虽然目前也有换电技术能极大提高补能效率,但由于成本高、推广难度大等原因制约着其发展。因此快充是目前发展潜力最大也是最可能成为主流的一种解决方案。

首先我们要知道充电快慢是由充电功率决定的,那么我们回想一下高中的物理知识,功率=电压×电流,即P=U*I,所以想要提高充电功率的途径只有两条,要么增大电压,要么提高电流。

先简单说一下大电流派,这个流派最大的难点就是由于电流升高导致的发热问题,同样引入发热公式:Q=I^2Rt,可以看到发热量会随电流的提升而呈指数倍的增长,因此如何散热成为了发展难题。

那么接下来说回主题800V高电压平台。传统的电压平台一般是400V,高压平台目前是将电压提升到800V甚至更高水平,高电压可以有效解决大电流的发热问题,但低电流+高电压需要配套高压充电桩和车端的高压适配方案。

充电端

:充电枪、接触器、线束、熔丝等部件要更换升级成耐高压材料。

车端

:车辆本身的动力电池,空调压缩机、电驱动、PTC、OBC、DC/DC等面向高压平台的零部件都要进行新的设计和调整,以适应新的高压平台。

充电端的升级还好说,但是车端的元器件升级则需要新的技术支持才能实现。之前说到大电流的难题是发热问题,那么高电压的限制因素就是目前车规级的元器件IGBT(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即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它的耐高压能力不足,因此就需要选取新的能耐高压的材料来替代现有部件,这个新材料就是SiC碳化硅。

到此,800V和SiC碳化硅是什么意思各位应该清楚了吧?美的威灵这次带来的新产品简单来说就是适配于800V高压平台的重要车端零部件。这款产品的面世不是简单的创新而是实际可量产应用的,目前许多车企虽然鼓吹800V高压平台这一概念,但实际上,车内还是装了一个DC/DC转换器。整车虽然搭载一个800V电池组,但在电池组和其他高压部件之间增加了一个额外的 DC/DC 将800V电压降至400V,这样一来车上其他高压部件还是采用400V电压平台。例如

保时捷

首款电动跑车Taycan就是采用的这个方案。因此美的威灵作为一个零部件供应商并不是在炒概念,而是试图让车企口中的概念逐渐成为现实。接下来咱就聊聊美的威灵的这款产品具备哪些优势,又能在哪些方面帮助车企尽早实现800V上车自由呢?

02 美的威灵的产品优势及产品布局

前面我们解释了800V和碳化硅的概念,接下来咱就仔细说说美的威灵这款产品到底有哪些优势。首先800V SiC 碳化硅 12,000rpm高转速电动压缩机是美的在热管理领域的一大突破性产品,并且首先在全球范围实现了量产,不仅如此,这款产品还具备以下五大优势特征:

1.超快充

:从电压角度出发,正如前文所说目前800V平台的供应链不全,许多零部件,如OBC、PTC、空调系统等仍停留在400V平台。因此美的威灵此次发布的800V压缩机成功填补了800V供应链中的巨大空缺,真正提升了整车快充效率。它的应用还帮助去除了车内的DC/DC转换器,降低了新能源车的损坏机率和零部件占用空间,使800V平台的高能效得到充分利用和体现。威灵在行业内率先开始研发和使用SiC碳化硅电控方案,其 “高频率、高效率、耐高温、高导热” 的特征,在25%的负载下实现比IGBT损耗降低80%的优异表现。

2.超静音:

要知道许多人选择电动车的一大原因也是开起来安静,没有发动机那种震耳的噪声,因此美的的压缩机同样要把静音做到极致,通过团队多年实践积累研发的人耳无感刚度无损高功率密度电机,使噪音降低了5-10dB,振动下降了50% 。采用全方位NVH优化技术实现20k高载频,相比原来提升了25%。

3.超经济:

众所周知电动车要想提升续航的一大关键就是减重,那么如何从零部件下手减轻重量最终实现整车减重呢?美的威灵独创了交叠分块电机专利技术,使电机功率密度提升20%。同时通过运用高强度铝合金和行业首创的1维及3维联合仿真技术,使整体重量再减少1kg ,从而降低整体能耗,提升了续航里程。

4超可靠:

美的威灵专注于碳化硅SiC半导体应用技术,从软件到硬件实现全面突破,攻克了800V高载频浮点算法平台技术难题,耐压达4.3kV,相比之前IGBT提升了40%,Ns级可靠保护,达400%绝缘安全冗余度,高槽满率实现零线伤。可见碳化硅SiC半导体虽然目前成本相对较高但也确实在安全方面凸显了它的优势所在。

5.超转速:

美的威灵采用全新油路油分方案使转速首次突破12,000rpm ,达到420~12,000rpm宽范围。以提升压缩机转速的解决方案代替市场中普遍使用的体积大、重量大的大排量压缩机,率先从8,000转提升至12,000转,最大程度缩小压缩机体积和重量,满足超快充要求的同时增强了用户驾驶的舒适性。

以上就是美的这款压缩机的五大优势,你以为这就完了吗?要知道这款压缩机只是美的威灵在热管理领域的其中一环,但美的威灵此次给我们展现的是一个更加全面且完备的产品矩阵。他们不仅在热管理领域有着突破性的产品,在电驱动系统以及底盘执行系统中也有所建树。

首先在

热管理系统

中,800V SiC 12,000rpm高转速电动压缩机可以说是整个系统的“心脏”,要知道美的集团一年生产电动压缩机可达1.5亿台,这个产能水平为美的威灵汽车部件提供了绝对优势。

另外众所周知电动车在冬季续航里程会大打折扣,原因在于电池在低温情况下化学活性会降低,可用电量减少,加之电动车与传统燃油车不一样,不能利用发动机余热辅助车内供暖,因此电动车要想维持舒适的车内温度只能依靠电供暖系统。这对于本来冬季续航就不够的电车而言更是雪上加霜的一击。因此有的车主为了保持续航,只能放弃使用暖气,电动车活活成了一辆“电冻”车。

为了解决这一痛点,威灵电动压缩机也提出了全新的解决方案。那就是具有低温高效制热能力的CO2转子式电动压缩机,这款产品在-30°C低温环境下仍能维持高能效(即COP能效比=2)制热,有效缓解续航衰减,相比传统热泵续航里程提升了20%,这一创新为新能源车行业解决了车辆冬日续航里程大幅降低的痛点;

其次电驱动系统

,这一系统中包含多合一电机、扁线电机等;其中扁线驱动电机(高速、油冷、800V)是基于美的集团30余年来积累的油冷系统和800V电动压缩机的研发、量产经验,实现并应用了20krpm的转速水平和扁线电机技术、最大程度强化了整车驱动力和用户驾驶体验;

最后底盘执行系统

相关产品中,包括转向/刹车电机、EPS电机及控制器、电子水泵、电子油泵等。其中EPS作为自动驾驶其中的重要一环,对静音、高灵敏度以及助力输出的适应性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威灵EPS电机不仅满足了这三项严苛要求,同时还具备结构紧凑、可靠性高的特点。

可见美的威灵此次的科技月活动确实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全方位且立体的产品矩阵和布局,也要让我们意识到新能源汽车不是整天拼算力或是比谁激光雷达多才是好,把最基础的电动车性能和续航做好才是最实在且有用的。

03 大电流和高电压谁将成为主流?

前面我们提到要想提高充电速度就只有增大电流或者提高电压两种技术路线,那么这两派到底谁会笑到最后呢?或者说二者本就面向不同的客户群体不存在非此即彼的选择?其实我把这两大派系的代表车企列举出来各位自会

发现

一些端倪。

首先大电流派的代表企业就是

特斯拉

,众所周知

特斯拉

近年来走的路线就是亲民路线,价格随偶有波动,但主打的车型价格还是维持在了一个比较低的价位的,例如

特斯拉

主张的一体压铸技术也是为了减少零部件数量从而实现整车成本下降的,因此虽然

特斯拉

也想实现充电速度的不断提升,但目前高电压所带来的的整体零部件成本上涨是和他们的发展战略背道而驰的,因此

特斯拉

不得不先选择大电流派,虽然发热量是一个难题但它们找到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特斯拉

应用水冷充电枪以及多种热管理配合使得发热问题得以解决。

其次说到主张高电压的代表车企,它就是

保时捷

,前面我们提到

保时捷

是800V高压平台的开创企业,除了我们前面提到

保时捷

的Taycan已经使用了800V高压平台,其实许多国产品牌也在加速布局。例如像新上市的小鹏G9就搭载了800V SiC平台,并配合480Kw高压超充桩。

长城

沙龙

机甲龙

也支持高压平台,另外像

比亚迪

东风

岚图、

吉利汽车

、广汽

埃安

理想汽车

、问界汽车等众多品牌都将加入到高压平台的阵营当中。但相比之下,无论是

保时捷

还是我们国产的这些品牌,选取800V高压平台的一大目的还是为了打造高端且保障更加安全的充电体验,因此高电压平台定位的车型也是偏中高端的,但利好消息是,碳化硅的价格在近年来也有逐步下探的趋势,从以往是IGBT10倍的价格到如今找车网

以上就是找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找车网。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重新定义小型电动车 五菱打造GSEV平台(五款最值得入手的新能源车,最低11.98万起,款款很吸睛)”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