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车资讯 > 正文

大众首次联手半导体厂商开发汽车芯片,可以缓解芯片紧张的问题吗?

2025-03-07 13:07:19 | 找车网

今天找车网小编整理了大众首次联手半导体厂商开发汽车芯片,可以缓解芯片紧张的问题吗?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的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大众首次联手半导体厂商开发汽车芯片,可以缓解芯片紧张的问题吗?

新风口!车载通信网络变革下,中国芯片厂商“抢滩”车载SerDes

随着汽车电子架构的集中化趋势日益明确,高带宽数据传输需求已经成为汽车智能化的必要条件,推动了车载SerDes、车载以太网芯片等成为行业新风口。

《高工智能汽车》观察到,近年来,已有超过20家国内芯片厂商进入车载SerDes领域,而蔚来、广汽、长安等车企及其相关资本也在持续投资这一领域,使得车载SerDes成为投资热点。

然而,中国车载SerDes芯片市场仍处于起步阶段,未来充满挑战。虽然市场前景广阔,但车载SerDes芯片的研发难度大,技术壁垒高,长期以来被ADI、TI等国际大厂垄断,国内玩家数量较少。

近年来,随着“缺芯”和涨价问题的加剧,车载SerDes芯片的国产化替代呼声渐高,中国本土厂商迎来了发展机遇。尽管如此,本土车载SerDes产业仍处于早期阶段,面临诸多挑战。

车载SerDes芯片市场预计突破百亿元大关,预计到2025年,平均每辆汽车将搭载约10颗车载摄像头,每辆车所需的SerDes芯片价值约为80-120美元。目前,市场上一个摄像头链路的车载SerDes芯片价格约为4-6美元,一个显示屏链路的价格在8-12美元左右。

车载SerDes芯片市场发展迅速,2023年中国市场(不含进出口)乘用车基于域控架构的显示屏、摄像头配对的高规格SerDes芯片上车量超过5600万颗,同比增长85.22%。同时,随着车载摄像头集成至域控制器的进程加快以及摄像头像素的升级,SerDes芯片需求量增加。

过去,车载SerDes芯片市场主要由ADI、TI等企业主导,技术门槛高,研发难度大。然而,随着汽车“新四化”的加速发展,美信、TI等企业的SerDes芯片速率无法满足车企的快速迭代需求,缺货、高昂的价格也给车企的供应链保障和成本控制带来挑战。中国本土企业抓住机会,全力“围攻”车载SerDes市场。

然而,中国本土厂商在车载SerDes市场中面临巨大挑战。一方面,国内半导体产业整体起步较晚,技术、工艺与国际水平存在差距;另一方面,车载SerDes芯片需要满足车规级标准、电磁干扰抑制、功能安全认证等要求,技术壁垒高。

设计出满足车规需求的车载高速SerDes芯片需要解决信号完整性、噪声抑制、检错和纠错等问题,同时兼顾功能安全需求。此外,车载SerDes芯片需要在摄像头、显示屏、域控制器等多个领域使用,对不同协议的架构、功耗、成本等有严格要求。

针对车载SerDes芯片国产化替代问题,中国本土厂商需要解决技术积累、企业背书与支持、规模化量产等挑战。随着市场发展,中国本土SerDes厂商有望在特定领域实现突围,成为行业的领导者。

目前,中国本土SerDes企业已经推出了高性能车载SerDes芯片,如瑞发科、锐泰微、仁芯科技等公司推出了12-16Gbps车载SerDes产品。这些产品在技术和性能上与国际头部企业接近,未来几年有望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公有协议标准的车载SerDes产品在国际知名OEM车厂即将量产,这将为公有协议技术路线的发展提供重要推动。未来,随着公有协议产品的规模化上量,整个生态将加速成熟,中国少数SerDes厂商有望实现最终突围。

大众首次联手半导体厂商开发汽车芯片,可以缓解芯片紧张的问题吗?

大众首次联手半导体厂商开发汽车芯片,可以缓解芯片紧张的问题吗?

全球汽车芯片的短缺问题尚未得到缓解,汽车制造商已经与半导体制造商联手开发汽车芯片,以更灵活地应对紧张的芯片供应链。大众汽车公司正拼命在电动汽车的道路上追赶特斯拉,目前特斯拉几家生产厂的产能紧张,为竞争对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追赶机会。 大众汽车上个月重申了其在2025年前超越特斯拉成为最大电动汽车制造商的目标。该公司已投资超过520亿欧元用于改进电池驱动的汽车,并计划在未来一年在全球范围内销售约70万辆电动汽车。

汽车行业已经经历了核心短缺的最困难时期,但核心短缺不会立即得到解决,它将继续影响汽车行业一段时间。对于芯片供应紧张的问题何时能完全解决,各方都有各自的预测。到2022年第三季度,芯片短缺可能会有所缓解,但现实是,它仍然受到许多不可控因素的影响。

许多国家仍在遭受流行病的困扰,这可能会影响到芯片的供应;其次,芯片制造商的时间表受到汽车公司预测销量的影响,汽车公司很可能会夸大其预测销量,以提供自己的芯片数量,加剧了汽车市场的内核短缺。 找车网

同时,精准解决供应链堵点,着力解决 "缺芯"、"缺柜"、"缺人 "问题,加强能源、物流、就业等要素协调,确保重点行业供应链稳定,着力解决汽车等领域芯片短缺问题,打通关键零部件供应渠道。 汽车智能化、自动驾驶、智能驾驶舱等汽车传感设备快速发展,计算能力、数据量需求不断增加,汽车控制芯片、存储芯片等成为市场增长点,国内汽车芯片企业也加快了发展能力,芯智科技、地平线、黑芝麻等公司都已 "装进汽车"。

thor芯片有必要等吗

找车网(https://www.snzqc.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thor芯片有必要等吗的相关内容。

关于Thor芯片是否有必要等待,这主要取决于个人的需求和预期。Thor芯片作为英伟达最新发布的智能汽车芯片,其算力达到了惊人的2000TOPS,这在当前市场上是顶尖的水平。它不仅能够满足自动驾驶的高算力需求,还能整合整车SOC的全部功能,包括座舱、自动驾驶等,相当于汽车的中央计算平台。

从技术角度来看,Thor芯片代表了英伟达在AI领域的最新突破,其强大的算力和能效比将极大地推动智能汽车的发展。对于追求极致智能驾驶体验和高效能计算的消费者来说,等待Thor芯片无疑是一个值得考虑的选择。

然而,也需要注意到,Thor芯片预计要到2025年才能正式上市,且其价格和应用场景可能还未完全明确。因此,在决定是否等待Thor芯片时,需要综合考虑个人的购车计划、预算以及对智能驾驶技术的需求程度。

总的来说,如果对于智能驾驶技术有较高要求,且不急于购车,那么等待Thor芯片可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如果购车计划较为紧迫,或者对智能驾驶技术的需求不是特别高,那么也可以考虑其他已经上市的智能汽车芯片产品。

以上就是找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大众首次联手半导体厂商开发汽车芯片,可以缓解芯片紧张的问题吗?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找车网:www.snzqc.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大众首次联手半导体厂商开发汽车芯片,可以缓解芯片紧张的问题吗?”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