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28 02:45:03 | 找车网
寻车原创 上汽奥迪Q5 e-tron作为奥迪品牌在国内上市的第一款出自MEB平台的纯电动车型,定位于豪华中大型SUV,并提供6座/7座布局。它的出现填补了传统豪华品牌大空间6座/7座纯电动车的空缺,可以说是产品精准定位,抓住了用户的购车需求。那这款车的动态表现到底如何?是否能满足用户的预期呢?今天就让我们共同探究一番吧。
静态回顾:
此次试驾的车型为指导价37.65万元的奥迪Q5 e-tron 2022款e-tron 40星耀型锦衣套装,这款也是目前Q5 e-tron中受关注度较高的配置,所以相信很多朋友都会比较期待这款车的动态表现。
外观方面,Q5 e-tron为了优化风阻系数,采用了电动车常见的封闭式前格栅,同时搭配扁平化设计镜面的Logo,使其看起来很有未来感。前格栅向左右两侧延展至大灯,形成无边框的视觉效果。大灯采用智能矩阵式全LED大灯,可以根据客户个性化需求定制4种独特的日间行车灯模式,具有一定可玩性。
车身侧面,MEB平台短前/后悬、长轴距的设计特征显现而出。车身四周的防擦条采用了灰色亮面设计,这样在凸显SUV调性的同时,又比常规的麻面塑料材质显得更加高级和有质感。e-tron 40版本的车型都采用了20英寸的轮圈,虽然尺寸可观,但与硕大的车身搭配还是有些显小。
车尾造型保持了奥迪品牌一贯的圆润饱满设计,贯穿式尾灯也没太多新奇之处,毕竟这在奥迪车型上已经非常普遍了。后保险杠的银色装饰护板上又有“e-tron”标识出现,总共数来车身上下一共出现了四处“e-tron”标识,而且都以银色饰版做衬,显出了电动车应该的那种科技氛围。
进入车内,作为崇尚科技豪华的奥迪,Q5 e-tron的内饰将这种氛围展现得淋漓尽致。有棱有角、层次分明的中控台令人眼前一亮。该车配备的10.25英寸增强数字仪表和11.6英寸MMI信息娱乐中控屏,构建了最直接有效的人车交互方式。
与驾驶相关的按键区域以岛台的形式独立划分出来,这种新颖的设计不仅丰富了内饰的层次感,而且提升了空间利用率。
方向盘采用了全新造型的四辐式造型,搭配扁平化的Logo,强调了全新一代数字虚拟座舱的设计理念。方向盘上的多功能按键采用了触控式,除了常规的按压触控外,还可以以滑动的形式操作部分功能,稍作适应后,使用感受还算便捷。
此次试驾的车型为标配的7座布局,6座布局是40 e-tron版本的选装配置或50 e-tron版本标配。该车前排的运动型座椅有着不错的包裹性,并且标配座椅电动调节和加热功能。第二排座椅椅背能够调节,舒适性还不错。第三排座椅可以50:50放平,不会侵占过多的后备厢空间,不过第三排的空间略微局促,应付临时的短途通勤还算凑合,长途那就不建议了。
试驾感受:
动力方面,e-tron 40版为后置后驱的单电机版,电机最大功率150kW,最大扭矩310N·m,至于匹配的是电动车常见的1挡固定齿比变速箱。电池类型为三元锂电池,容量83.4kWh,CLTC续航里程为560km。
Q5 e-tron与大众ID.系列一样,上车踩刹车就可启动车辆,省去了传统概念中的点火步骤。车辆的换挡杆采用了滑块式的电子机构,实际使用与MQB EVO平台的拨杆式换挡无异,独立P挡按键,前推R挡,后拉D挡。
作为电动车,Q5 e-tron的加速踏板设定的还是比较线性的,可以说从油车上下来,马上驾驶该车,大脑也不需要过多的适应就能柔和地控制动力输出。不过电动机迅速的扭矩响应,在稍微深踩加速踏板后也能得到体现,在车流量较大的地面道路行驶时,脚腕不需要太大的动作就能完成加速或超车,瞬间加速的体感要比同等动力的燃油车更迅猛。
与ID.系列一样,Q5 e-tron也不能设置动能回收等力度,需要通过切换B挡实现动能回收。当使用D挡时,该车松开加速踏板后的反应与油车没太大区别,能够保持一个很线性的滑动状态。而切换到B挡后,松开加速踏板就会有比较明显的动能回收的拖拽感。另外,它的方向盘上还配备了控制动能回收的拨片,该拨片在D挡中可以使用,拨动“-”拨片可以分为三挡提升调节回收力度,反之降低。
Q5 e-tron的刹车脚感是属于比较柔和的类型,轻踩时有一定的虚位,这对于走走停停的拥堵路况来说,可以让驾驶员有一个比较轻松的状态,不用时时刻刻绷着神经去控制刹车。遇到紧急情况或激烈驾驶时,刹车的中后段调校会使刹车总泵有个持续有力的推力去推动四个轮子的分泵工作,整个刹车过程虽然急促,但不棘手。
该车的方向盘质感也继承了奥迪一贯的扎实手感,指向性也很精准,甚至会比部分同品牌的燃油车型感觉更加“顺从”,这对于经常需要变道、超车的城市驾驶而言,可以用“得心应手”来形容,是相当不错的体验。
悬架方面,Q5 e-tron的减振器对于道路上的井盖、小坑洼等颠簸,整体处理得还算干脆。快速过弯时,车辆悬架又能带来很好的支撑性,感觉四个车轮紧紧地趴在路面上,姿态非常稳健。但是后排的感受明显不如前排,经过连续颠簸时,后排会有过多且生硬的回弹,容易造成晕车。
AR-HUD增强现实抬头显示在Q5 e-tron上为全系标配,有别于传统HUD,AR-HUD显示的信息由近场和远场两部分信息组成。其中下方的近场信息视距约2.5m,可显示车速、限速、道路标识和驾驶辅助等信息,而位于上半部分的远场信息视距在10m左右,可以直接将导航箭头、自适应车距和车道保持等信息直接“投射”在前方道路上,与前方的道路进行融合,实现3D立体的视觉效果。
编辑点评:奥迪Q5 e-tron作为一款在国内“横空出世”的车型,它在海外并没有同款的存在。不过在奥迪品牌和MEB平台的双背书下,整辆车从内外饰到行驶质感的完整度很高。相信肯定有一部分人会觉得它是一辆上汽奥迪的魔改车型,但如果换个角度去看待它,大空间、多座椅、传统豪华和纯电动的结合,恰好也弥补了市场的空缺,或许有一天它的销量会让纯粹主义者大跌眼镜。
从寻车热度榜单显示,奥迪Q5 e-tron日均关注度8657,位中大型SUV热度榜排行第58名,更多数据请在寻车APP里面查看。
选择正确比回答正确更为重要。这就好像你在自助餐厅,回答其他人某样食物是否好吃并没有实际意义,重要的在于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那道菜。当然,对车来说也同样如此。关于A7 Sportback要从2009年说起,当奥迪董事会决定把Sportback Concept投入量产--一个全新的细分车型就此成为现实。尽管那款概念车是A7 Sportback的原型,但奥迪的第一款Sportback却并非A7,而是A5 Sportback。五门、掀背(Hatchback)、短尾,瞧,这就是构成Sportback的重要元素。其实用揭背式(Liftback)来描述才更加贴切,它的车顶线条平滑地过渡到车尾,与四门Coupe颇为相似。
我如愿以偿地暂时得到了这辆白色的3.0TFSI车型,当我第一眼看到它时,一瞬间就对它充满了好感。标准的轿跑车才拥有的宽、高比例,车顶线条勾勒出优雅的美感,车头与车身的比例分配得当,你甚至觉得它天生就该这般模样。它从1969年款的奥迪100 Coupe S车型上得到启发,所以你能在它身上找到许多经典设计元素。但在我看来,白色才是最能表现A7 Sportback的色调。当然,在A7 Sportback身上你还能看到时下奥迪的一些典型家族元素,这款车型的一些设计同样会影响到未来几年奥迪的新产品。比如那张盾形的血盆大口,加上两个倒角之后马上变得收敛。车灯的样式以及侧面线条的塑造也以某种变形出现在A8、A6等车型上。
我承认事情并不总是那么完美,因为我拿到的这辆3.0TFSI并非A7 Sportback的高配置车型,换句话说我可能没有机会体验到它那些值得骄傲的装备,不过它依然提供了一个非常有科技感的乘员空间,这是奥迪的典型特色,不是么?“环抱式”的设计主题用充满动感的线条勾勒,同时通过强调水平延展性的舒展表面让你得到更多的感官满足。我没有带按摩功能的桶形座椅,也没有具备行人识别提示功能的夜视系统。当然,这些东西不会太便宜。不过“电吸门”、空气悬架、LED前照灯、抬头显示、驾驶模式选择系统已经足够你炫耀了。
其实早在今年一月份,我就在冰天雪地的蒙特利尔体验过A7 Sportback,不过当时我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A1 quattro、TT RS和RS3上。另外,那台A7 Sportback所搭载的是一台3.0TDI柴油发动机,这大概是许多中国用户羡慕却无法得到的。这话说得有些远,还是拉回到内饰。它的中控台面板和全新的奥迪A8L保持了很高的相似度,只是后排座椅并非A7 Sportback的关注点,因此你马上就能找到它的重心所在。当然,这样说的另一个含义是如果你曾经接触过A8L,那么你完全不需要任何适应的过程,出色的人机工程学设计差不多已经为你考虑好了一切。
我从来不认为奥迪擅长制造性感、撩人的发动机声线。尽管R8很有气势,但它缺少意大利式的高潮,以致你总觉得它有些沉闷,也许只有TT RS和RS3是个例外。当然,我也从来没有指望能够在A7 Sportback身上获得惊喜。它的3.0升6缸机械增压发动机进入高转区域以后,才会在换挡的瞬间挤出双离合器变速箱车型特有的两个低音阶。考虑到舒适性,A7 Sportback出色的隔音处理也不会让你过分激动。这台发动机拥有300马力,不同于A8L所使用的版本。另外,明年你还会在全新一代的奥迪A6L上找到它。与之相匹配的也不再是Tiptronic自动变速箱,传输效率更高的7速S Tronic双离合器变速箱取而代之。 不过它回报给你的不是暴躁和做作,而是平顺和细腻。在高配车型上,你还可以通过换挡拨片进行操作。
为了让它开起来更好玩,除了更强的动力之外,还需要控制体重。当然,它没有使用A8L的全铝车身。它有坚固的钢制骨架,并使用尽可能多的铝制蒙板,这让它比传统全钢制车身轻了差不多15%,这同样是它省油的一个重要原因。A7 Sportback的前后轴载荷分别为1205公斤、1255公斤,无需过多解释,你一定知道这个数字背后的含义。另外,全新的quattro系统改进了前后轴的动力配比,从上一代的50:50变成了40:60,这让它开起来更像一辆后驱车。在厂方安排的场地体验环节中,你可以明显地感觉到这一点。多数时候你要提防的并非转向不足,而是转向过度。你能从中找到很多乐趣,只是有时你会觉得A7 Sportback的车尾过于沉重。它的空气悬架像A8L车型一样出色,而驾驶模式选择系统可以提供5种不同的模式。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自行设定,不过舒适模式视乎更能展现A7 Sportback的魅力。
(转载自名车志中文网)
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找车网:www.snzqc.com买新能源汽车,一定要看这5个参数1.续航里程这个是所有人最关心的,充满一次电最多能跑多少公里。按现在紧凑级车型来说,主流的续航里程去年在300以内。而电池容量是直接能够看出电池性能的参数之一,电池容量越大,说明续航时间越长,如果很难去理解这些单位,单纯看数字大小就好了。2.充电时间购买电动车一定要了解充电时间的问题,这直接关系到用车的情况。充电分为快充和慢充,两者的本
亏电油耗4.5L!试驾体验比亚迪宋PLUSDM-i在今年1月份比亚迪DM-i超级混动正式发布,凭借“快、省、静、顺、绿”五大优势刷新了用户对于插电混动产品的认知,关注度以及市场热度一时无两,也导致了秦PLUSDM-i以及宋PLUSDM-i在上市之后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堪称是现象级的产品。其中宋PLUSDM-i凭借着补贴后不到15万元的售价以及出色的综合表现吸引到不少家庭
节油试驾|比亚迪唐dm-i:百公里油耗4.15l今年3月比亚迪正式推出秦PlusDM-i车型,此后DM-i插电混动车型便在市场上受到了追捧,也让比亚迪快乐并痛苦着。快乐是因为销量火爆,而痛则是没法及时交车。现如今比亚迪DM-i车型的订单,平均需要30天到45天的交付时间。究其根本,DM-i车型如此受欢迎,则是因为这套插电混动系统在动力、油耗等方面的优势。那这套系统到
试驾体验小鹏P7!不同年龄段不同感受,哪个年龄段才最适合买它?提及造车新势力,不免会想到小鹏汽车。作为一个新兴车企,小鹏汽车致力于打造智能化汽车。显然,P7就是小鹏汽车的旗舰之作。三十万内纯电动轿车,除了Model 3你还能想到谁?小鹏P7会不会在你的考虑范围内?我们编辑部最近也拿到一款小鹏P7后驱超长续航智尊版车型进行试驾测评,下面我们就来聊聊针对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者们,小鹏P7的表现怎么
造车新势力“不讲武德”—燃油老炮的纯电初体验,威马EX5试驾作为一名燃油老炮儿,面对新能源车在中国汽车市场中的浮沉,我保持着不屑一顾的态度。我热爱性能,注重可玩性,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家用性、实用性、品牌性也不能落下。早些年低质电动车带来的不良影响,让我对新能源车的看法仍停留在“老年代步车”的阶段。但最近,身边越来越多的朋友,变身新能源车主,并且表示“开了就回不去了”,其中不乏我的老婆,摇旗
最实用且实惠的瑞虎5x,给我不一样的驾驶体验作为奇瑞的老用户,我对奇瑞的每款新车型都比较关注,最近新一代的瑞虎5X的问世,我自然也是不能错过,今天一早就来到珠海奇瑞4S感受一下这款车的美魅力!到了门口,看到奇瑞汽车连续17年乘用车出口销量第一的标语。我心中的那份自豪感油然而生!由于是刚问世没多久的车型,展车上被放置了一朵大红花侧面看到它的第一眼,就被它蓝色的车身,流动的线
北汽EV200纯电动车试驾评测今天汽车编辑和朋友分享了北汽e200ev纯电动汽车和北汽EV200纯电动汽车试驾评测正式让我们很多朋友期待新车什么时候诞生,那么刚刚开发没多久的新车呢?以下车系将与朋友分享北汽e200ev纯电动汽车和北汽EV200纯电动汽车的试驾评价。Bawe200ev纯电动汽车:试驾评估本次试驾车型为纯电动汽车,厂家安排的试驾活动也独具特色。然后,车评文章不会按
全新硬派豪华火星皮卡震撼首发福田皮卡形成双品牌模式在浩瀚无垠的宇宙里,火星是人类探测器到达过的最远星球。几千年来,人类对漫天星河中荧荧如火的火星充满了无尽向往,古罗马人称其为“玛尔斯”,是罗马神话中的战神之名。4月18日,上海车展上,福田新一代全尺寸硬派豪华皮卡火星迎来全球首发。全新的火星皮卡以时尚硬核的外观、精致豪华的内饰、强悍动力、全尺寸车身、智能科技等优势,拓展了皮
2023-10-14 19:34:59
2023-10-20 18:10:53
2024-10-24 21:16:03
2024-10-27 12:51:11
2024-01-03 15:03:43
2024-01-13 23:4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