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18 23:08:55 | 找车网
“中保研”作为国内权威的碰撞测试机构,每年都会对国内在售的各类车型进行碰撞试验,随着国内消费者对于安全的重视度越来越高,中保研的测试成绩也更受关注,近日2022年中保研的碰撞成绩正式出炉,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一下排名靠前的前十名车型。
大众 ID.4X
大众自从经历了此前 帕萨特 碰撞测试的糟糕表现后,更加注重整体的质量,进入新能源时代后,大众的ID家族成了“全村”的希望,根据此次中保研的测试结果来看,大众ID.4X成为了史上唯一全优车型。根据官方信息,该车在设计之初就着重考虑了车身安全性,在打造过程中,采用了热成型钢材的比例高达28.7%,甚至还使用了超高强度热成型钢,这在同级车中是极为罕见的。
坦克300
除了大众ID.4X这台唯一全优的车型之外,坦克300的表现也十分亮眼,碰撞测试全优,在维修经济这项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碰撞测试中最值得一提的是正面25%的偏置碰撞测试,由于坦克300定位为硬派SUV车型,在天生结构上不具有轿车偏大的倾角,但坦克300的A柱严格按照美国公路安全保险协会的设计,使用了1500MPa的超高强度钢材,因此在碰撞时,A柱没有发生变形,而前后侧气囊也及时弹开。
领克09
领克 09作为家族目前的旗舰级SUV,在吉利和 沃尔沃 双巨头的技术支持下拥有了更为坚实的产品表现,在此次中保研碰撞测试中,领克09完美继承了沃尔沃“弃车保帅”的优秀技能,虽然在碰撞中车头的损伤较为严重,但驾驶座舱内却并没有受到任何压缩。除此之外,领克09在辅助驾驶功能上也更有优势,更高的主动安全识别率对行人和车内乘客都是双重保护。
蔚来EC6
蔚来 作为自主新势力品牌的领军车企,不仅拥有最为全面的产品布局,在车辆安全上也有更好的表现,在此次中保研碰撞测试中,蔚来EC6在正面25%偏置碰撞与侧面碰撞中获得了罕见的零缺陷满分成绩,根据官方介绍,蔚来EC6设置了torque box防护枢纽来承接轮毂传递过来的力,并将碰撞力传递给下A柱,进而保障了座舱的完整。
理想L9
理想作为当前自主新势力品牌中的销冠,定位奶爸级的车型设计更迎合了当前国内消费者的需求,其中理想L9作为家族旗舰,在此次中保研碰撞测试中同样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除了维修经济一栏为一般得分外,其余均为全优,得益于较为完善的主、被动安全性能和出色的车身结构设计,让它在碰撞测试中同样有好的发挥,不过低速碰撞时维修费用相对较高。
皇冠陆放
曾经很长一段时间,中保研碰撞测试的排行榜中几乎全被日系品牌占据,可见日系品牌始终在安全性上更为注重, 丰田 皇冠 陆放在此次中保研碰撞测试中同样除了维修经济一栏为一般得分外,其余全项为优,之所以有稳定的表现,源于丰田TNGA架构的优势,尤其是在正面25%偏置碰撞环节取得了较高的分数,侧面碰撞环节则得益于更高的车身刚性,车内假人也未受伤害。
华晨 宝马X5
宝马 X5在由华晨宝马国产化后不仅对车身尺寸进行了加大,更豪华的内饰设计也让消费者更愿意选择国产版本,在此次中保研碰撞测试中,华晨宝马X5也仅有维修经济一栏获得一般得分,其余均为全优,毕竟作为一台豪华SUV车型,如果低速碰撞后需要更换组件确实价格不菲。值得一提的,华晨宝马X5在儿童保护上表现更优,这也是许多奶爸更看重的点。
领克05
作为领克家族的另一款车型,领克05也集成了领克09传承的高安全标准,虽然在维修经济一栏的得分低于领克09,但其余测评同样均为全优,更厚更宽的前防撞梁有着接近沃尔沃的表现,同时在防撞梁与杠皮间带有行人保护的缓冲泡沫,所以在行人保护方面也有更好的发挥,再搭配上家族完善的辅助驾驶功能,都让领克05成为榜单内排名靠前的车型。
上汽 奥迪A7L
上汽奥迪A7L虽然大胆地改变了“7”系列应该具有的溜背车身,而采用了偏向运动的三厢车造型,虽然大胆地创新并未带来理想的销量表现,但上汽奥迪A7L在中保研碰撞测试中的成绩还是不错,仅在维修经济一栏的得分一般,除了碰撞表现优异之外,上汽奥迪A7L内饰件均选用不含有机溶剂的水性胶或者热熔胶,不会产生致敏物或有害物质,对用户健康也有更好的保障。
比亚迪 汉EV
作为当前国内新能源车的绝对霸主,比亚迪在车辆安全方面同样没有马虎,旗下的旗舰轿车汉EV在此次中保研碰撞测试中除了维修经济性上表现较差之外,其余碰撞测试均为全优得分。对于新能源车而言,电池安全也是当前消费者关注的重点,从比亚迪汉EV正面碰撞的测试结果来看,在碰撞发生的时刻,比亚迪汉EV并没有出现任何燃烧现象,只是车身前脸受损了一些。
总结:
中保研碰撞测试的榜单是国内最为权威的测评之一,以上带来的十款车均是表现较为领先的产品,不知道你的爱车表现怎么样呢?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火星说车新媒体,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随着越来越多的造车新势力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于纯电市场,想要购买新车的消费者们不免又把大厂出品的车型拿出来与之进行一番比较。论消费者购买纯电车看重的几点,无非是品牌、安全、续航、智能等。不过,近年来智能电动车虽然内卷不断,但大多数车企都侧重于创新技术、智能娱乐性和续航能力三方面,在”安全性“的热度反而没那么高了。究其原因在于,电动车的安全性探索与其他方面相比本就有难度高、速度慢的弊端,且这是一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还需要各方面势力苦苦探索。
说到市面上可靠的电车,ID4的成绩可以说是扛下了电动汽车的「安全」大旗。在中保研碰撞测试中,诞生于专属MEB平台的ID4获得了四大项目全优的成绩,且是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测评史上最好成绩,创造碰撞安全成绩的新纪录。这样的全优的“学霸”,在电车市场中还是比较少见的。为什么ID4能取得如此优秀的成绩?中保研全优的ID4能成为可靠的电车代表吗?今天我们就来看看,ID4是凭什么拿下测试高分,获得市场认可的。
一 大厂背书,拥有专属MEB工厂保障
虽然说现在是个百花齐放的年代,几乎谁站在发展的风口,谁就能获得消费者的认可和支持。但作为消费主力的汽车行业不同,细细了解后你才会 发现 ,原来汽车工厂和工艺也能分出个高下。 ID.4 X 出自上汽 大众 斥170亿建造的专属MEB工厂,仅总装车间就拥有1440个机器人。在制车工艺和效率上,就已经奠定了ID.4 X长效可靠的品质。
二 多方面配合,打造安全可靠座驾
汽车的安全不像大家想的那么简单,而是需要工艺、车身、电池、严苛实验等多个方面的配合。上面就已经说到ID.4 X出自具备德系品质工艺与诸多智能制造新技术应用的MEB工厂,在制车工艺方面的安全性是有所保障的。
下面我们讲讲其他几个方面。首先是车身安全方面,ID.4 X采用了高强度钢车身结构设计,热成型钢材的抗拉强度为1200MPa,在受到撞击的时候能吸收很多冲击力,保障车内人员的安全。同时,ID.4 X车身侧围的双重全铝门槛加固防护也大大加强了车身侧面的坚固性,即便是在车厢侧面受到外物撞击时,坐在车门两侧的乘客的安全性也有所保障。
其次是电池安全方面,在大多数人的印象中,这也是对整车安全的决定性因素。ID.4 X经过338项电池包安全测试,并远超国标两百多项标准,可以保障电池包在极端情况下的安全。与车身安全有异曲同工之妙,ID.4 X在电池部分采用了360°电池包装甲,全方位排布热成型钢梁与120道飞行激光焊加持的底部护板可以减轻在多方面撞击下对于电池的伤害。
最后,在确保车身安全和电池安全两方面后,ID.4 X又经过严苛测试,确保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在车辆满载状态下,ID.4 X经过18公里连续下坡,并且反复从零百加速再减速的重复制动试验,车辆仍能保持高效性能。
三 丰富配置进行智能化安全加持
随着科技化的发展,现在的汽车行驶表现早已经不是全靠车主车技驾驶的时代了。如今汽车普及率越来越高,上下班堵车都是家常便饭,更别说在车辆盲区的行人、电动车等造成的安全隐患,更是防不胜防。ID.4 X配备了AR HUD智能导视功能,可以将道路行驶的信息和导航信息投射到驾驶位的前挡风上,并与道路进行融合。ID.4 X这样的功能设计,可以降低车主低头查看讯息而导致突发风险的概率,并且AR提供的道路信息,自然比车主眼睛看到的大脑分析的要全面、精准。
相信大多数人都做过开卷考试的梦,甚至不少车主在考驾照时就为倒车入库等项目忧愁。这时候,科技的重要性就显现出来了。ID.4 X配备360全景,顾名思义,车主在车内就可以洞察到车辆周围360度的7种不同的视图模式。有了这项功能,即便是经过山路、隧道等特殊路况或者停车入库,ID.4 X的车主都能从容、安全地通过。而自动泊车入位功能也很实用,预留的空位足以让车主轻松驶出,为那些车技不纯熟的小伙伴提供了不少方便。
除了安全方面的表现,ID.4 X也在不断优化。正如前段时间推出的ID.4 X 2023升级款,引入了薄荷绿新车色,在外观时尚度方面也有明显提升,整体更加契合当下消费者的口味。
写在最后
经过以上分析,大家应该对ID.4 X安全性的表现有了一个大致印象。再联想到其获得中保研全优的亮眼成绩,也是意料之中的了。可以看出,面对新的纯电车发展趋势,出自上汽大众的ID.4 X保留有大部分的主动权,在新能源赛道中位于前列。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阿喵汽车本人,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今年3月份以来,国内车市的“价格战”一直没有消停,尤其在新能源市场,不少车企打出了“油电同价”的口号,让消费者挑花了眼。以 比亚迪 宋PLUS 为代表的国产车型,依然凭借价格上的优势和用户对新能源车的喜爱,得到不少青睐。不过,当合资与国产“同价竞技”,宋PLUS还香吗?
近期, 一汽 - 大众 ID. 家族开启了一波“寒价倒计时 乐活限量购”的限时活动,其中包括极减、焕新、点券在内的三重“钜惠”限时优惠活动。
尤其是 ID.4 CROZZ 的起售价更是低至15.59万元,同时还可享至高7000元的置换补贴,至高9000 ID.点券,以及8年16万公里三电质保、3年10万公里整车质保、首任车主终身免流量等在内的“六大基础权益”。
这意味着,在限时冰点价的基础之上,置换用户还能获得3000-7000元的现金优惠,而ID.点券则可以在官方商城和人民币1:1兑换,除可购买各种汽车周边之外,还能兑换首年商业险,充电桩和免费保养等权益。
细心的朋友或许已经 发现 ,在这次优惠活动中,ID.4 CROZZ的售价已经与比亚迪宋PLUS EV有了大量重合。以一汽-大众多年积累的口碑,再加上如此亲民的价格,一定会吸引大量消费者关注。
相同售价情况下,产品力比拼,ID.4 CROZZ和宋PLUS EV哪家更值得买呢? 找车网
合资纯电王牌 综合实力硬气
谈到新能源的发展,或许国产品牌确实抢先一步,而早期合资车也多以油改电为主,但这并不意味着合资纯电这些后起之秀就弱。一汽-大众ID.家族不到两年,销量破十万的辉煌战绩,就是强力佐证。
诞生于MEB专属纯电平台的ID.4 CROZZ,不仅拥有100%的纯电动基因,还采用了与 特斯拉 同级的E3电子电气架构,因此无论是在三电技术还是智能化方面都不输国产。
就拿电池安全来说,宋PLUS EV有以安全著称的刀片电池,ID.4 CROZZ也有最新一代宁德时代三元锂电池加持,同样经受住了浸水、过充、挤压、火烧等极端情况下的试验,无论试验数量还是试验标准都远超国标。
不过,对于新能源车的安全,我们不能只关注电池,而忽略了整车。一旦车辆发生事故,电池的安全是保住了,但乘员舱呢?
此时,ID.4 CROZZ就能给你更好的保障,它是按照最新2021C-NCAP五星标准以及中保研C-IASI Good标准打造,车身大范围采用了高强度热成型钢,在发生碰撞事故不仅能保证电池安全,更能保证乘员舱的完整性,从而最大限度保障车内用户的安全。
此外,ID.4还取得了欧洲、北美、中国等全球所有最权威碰撞测试最高等级成绩,安全实力得到多方认证。
解决了安全问题,用户就会对车辆的配置有更高要求,尤其是智能化。在燃油车时代,智能化或许是合资车的短板,不过在电动化时代,情况已经大有不同。
就拿智能交互来说,一般的车有语音控制、 远程 车控等就已经算丰富了。ID.4 CROZZ除了这些常见功能之外,还有很多独创的配置,例如横跨整个仪表台的互动式灯带ID. Light。
不同于普通的氛围灯,它其实是一套智能灯语系统。通过灯光和颜色的变换,既可以用来欢迎前排乘客提升仪式感,还能通过灯光信号为驾驶员提供视觉辅助,如果灯光变为红色那么就是在发出警告,此时驾驶员就要打起精神,特别注意了。
而在智能辅助驾驶方面,ID.4 CROZZ同样让人刮目相看,搭载的IQ. Drive L2+高级辅助驾驶系统,在0-160km/h车速都能使用,也就是说无论是拥堵还是高速路况,我们只需扶好方向盘,其它的包括车速、车距等都可以交给ID.4 CROZZ来控制,从而最大限度为用户减轻驾驶负担和增加驾驶安全性。
那么,与ID.4 CROZZ同价位的宋PLUS EV表现又如何呢?类似的智能辅助驾驶功能要高配车型才有,相比之下,还是ID.4 CROZZ更显厚道。
当然,影响消费者选购纯电车的还有续航,从参数上看,ID.4 CROZZ长续航版的CLTC综合续航达到了600km,虽然与宋PLUS EV的长续航版的605km有5km的差距。但实际续航可能并不逊于宋PLUS EV,因为ID.4 CROZZ的续航主打的就是一个真实。
能够精准显示续航里程,可能很多纯电车主并不相信,但ID.4 CROZZ“玩的就是真实”。
基于先进的BMS能量管理系统,ID.4 CROZZ通过低风阻设计、强力动能回收、精准电耗控制、提升能量利用率等多方面措施,实现了电能利用的最大化。如果不信,可以亲自去试驾,你就会发现ID.4 CROZZ的显示续航几乎与真实续航没有误差。
可以想象一下,如果我们的表显续航还有100km,但距离最近的充电站还有90km,相信大多数纯电车主都不敢冒险前往。而如果开的是ID.4 CROZZ就完全不用有这样的顾虑,由此可见消除里程焦虑的并不是续航参数有多长,而是续航显示要精准。
性能与驾控 让电动车驾驶成为一种享受
当然,除了一系列电动车的关键指标之外,ID.4 CROZZ作为一款德系车,性能与操控依然是它的优势。
ID.4 CROZZ不仅有长续航版本,还有双电机四驱版,电机总功率达到230kW,总扭矩460N.m,0-100km/h加速仅需6s。而包括宋PLUS EV在内的很多同价位车型都只配备了单电机。
性能优势只是一个方面,ID.4 CROZZ还有同级少有的五连杆后悬架,在更优硬件的基础之上,还有来自德国顶级团队对的调教。无论是底盘的韧性,还是转向的精准度都延续了大众优秀的驾控基因,尤其是对于追求驾驶乐趣的年轻人来说,ID.4 CROZZ有着相当的吸引力
即便是在日常驾驶中,普通纯电车往往会因为过于强大的初始扭矩,在起步过程中产生突兀感,特别是坐在后排的乘客会感觉到明显的不适。ID.4 CROZZ就很好地克服了这一点,它的驾驶感受更接近于燃油车,动力虽强、但不突兀,线性的加速可以让开惯了燃油车的用户快速上手。不得不说,在15-20万价格区间的纯电SUV如果要论驾驶品质,ID.4 CROZZ一定是排在前列的。
红点评车:
拥有超2000万用户群体,一汽-大众是燃油车时代当之无愧的王者。而对于电动化转型,它却比其它合资车企显得更加果断,不仅在智能化和电动化方面跟上了时代的步伐,面对国产品牌价格竞争,一汽-大众同样选择了以更高性价比回馈消费者。
如果说,国产新能源产品的热销是因为油电同价,那么当同级合资产品与其同价的时候,显然无论是从品牌还是品质上一汽-大众ID.4 CROZZ都更值得入手。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市红点,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找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中保研碰撞成绩出炉:这十款车获G级成绩,可以放心大胆买(品牌+工艺+底盘,实力担当ID4全新升级来袭)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帕萨特碰撞测试成绩2019年10月16日中午,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性指数值管理处重庆市检测点评部,依照《C-IASI管理办法(2018年版)》,取得成功完成了上汽大众车辆有限责任公司制造的一汽大众汽车牌SVW71423CT(帕萨特2019款280TSI商务接待版)的正脸25%偏置碰撞试验。帕萨特碰撞试验成绩在正脸25%偏置碰撞试验帕萨特获得的成绩为“较弱”。见到这一_果,大部分帕萨特的车
C-NCAP今年首批碰撞成绩公布,你猜帕萨特几颗星?近年来,随着部分热门、热销车型在国内外碰撞测试中“折戟”,消费者们也越来越关注起车辆的安全性来,而且,有些人还会不自觉地把各机构成绩拿来对比。不难知晓,一台安全性不到位的车辆,未来在市场上会有多难混。近日,C-NCAP公布了2020年第一批车型评价结果,其中包含了大众帕萨特、传祺GA6、本田皓影和吉利几何A。上汽大众帕萨特☆☆☆
C-NCAP碰撞成绩,这款国产评分最低11月21日晚,中汽中心C-NCAP正式发布了2020年第三批碰撞测试成绩,此次参与测试的车型共有7款,均为传统汽油车型,该批次车型涵盖三款自主品牌、四款合资品牌。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第三批原本有8款测试车型,但是由于 理想ONE近期由于故障缺陷被召回,所以此次只发布其余7款车型评价结果。2020年第三批测试车型包括红旗HS5、哈弗F7、奔驰
大众帕萨特最新款来袭,全新帕萨特2019年大改款 上汽大众全新帕萨特已于8月底下线,10月12日全新一代帕萨特正时发布。新车于10月31日正时上市,同时PHEV车型一同上市,新车基于MQB平台打造,并分别搭载1.4T及2.0T高低功率版本发动机。 外观方面,全新帕萨特采用了最新家族设计语言,与朗逸Plus相同,多横幅式镀铬进气格栅,不仅前脸辨识度得到进一步提升,整体造型
2020年C-NCAP第三批碰撞成绩公布:宝骏RM-5垫底11月21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C-NCAP)公布了2020年第3批车辆碰撞测试成绩。此次一共有7款车型参加了碰撞测试,其中 华晨宝马3系以94.3%的得分率位居第1名,安全等级为五星+;紧随其后的是哈弗F7和红旗HS5,这两款车的得分率分别是94.1%和91.8%,安全等级为五星+和五星;排在第4名的是北京
关于帕萨特C-NCAP碰撞测试,你不知道的事实都在这里前不久,中国新车评价规程(C-NCAP)公布了2020款帕萨特的碰撞测试信息,结果不出意外:帕萨特以综合得分率91.4%和五星安全评价拿下了B级车安全评分第一名。看到这里,你是不是要开启吐槽时间了?且慢!我要告诉你的是,这次帕萨特参加的C-NCAP的测试,可能并不像你想象的那么简单,这个五星安全,也不是批发的来的。我们先来回顾一下
新帕萨特成功闯关,老车主切莫惊慌!丨壹观察文|张卫东图|来源网络沉寂四个月,中保研汽车技术研究试验中心(北京)有限公司(简称:C-IASI中保研)带着五款车型的测评结果在12月2日重回公众视野。作为此次全民关注的对象,“二刷”测试场的 上汽大众帕萨特,当晚成功占领汽车媒体头条。原因很简单,其一,帕萨特是中保研历史上首次自主申请“复试”;其二,最终测试结果相比一年前大
中保研C-IASI测试成绩,真的证明了汽车安全性吗?临近年末,平静的汽车市场突然热闹了起来,理由是中保研C-IASI发布了最新的汽车碰撞测试结果,其中上汽大众帕萨特在正面25%偏置碰撞中仅仅拿到了"P"级的较差评价,对于这款畅销20年的国民级神车来说,遭遇了一次舆论危机。那么从客观的角度来看待这次事件,我们能够得出怎样的结论呢?中保研C-IASI值得信任,但原版引入美国标准有待商榷
2023-09-13 19:16:16
2023-08-15 15:50:42
2023-08-25 14:09:50
2023-08-27 10:50:30
2023-10-03 19:32:47
2023-08-27 14:0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