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29 01:37:13 | 找车网
国产车和合资车的地位之争,是车市历来绕不开的话题。以前人们纠结于国产车是不是合资车的对手,能不能媲美合资车,现如今随着一众标榜高端豪华的品牌相继登场,消费者思考的问题又变成了,国产车有没有超越合资车?
赶超合资车可以说是每个国产品牌的梦想,毕竟一顶“国产车不如合资车”的帽子扣得太久了,而最早提出国产高端,真正想和合资车型掰手腕的,是领克和WEY。(观致没成功就不算入在内了)而真正实现了超越普通合资车的却是红旗H9。
从产品力和制造工艺等角度出发,WEY和领克这两个品牌旗下车型是成功的,实现了媲美合资车的这一目的。当然两者走的路线是完全不同的,领克主要是背靠大树好乘凉,有沃尔沃豪华品牌背书,共享了CMA平台和相对成熟的发动机,动力总成稳定可靠,领克其实也相当于是“本土化”了的合资车,再加上更加考究的用料和做工,更丰富的配置,以及相对合理的售价,同价位的前提下,领克车型显然要比普通合资车更超值。
WEY走的是常规国产车的路线,没有合资品牌背书,WEY的动力总成虽然没有领克有噱头,但是从外观、内饰设计用料,以及发动机变速箱的匹配程度来看,都是完全达得到合资车的水准和工艺。外观上而言,肯定比逍客、现代途胜和丰田RAV4更运动一些。
但是两个品牌的目标也很明确,主打的并不是真正的“豪华”和“高端”,而是相对目前国产车的“高端”和“豪华”。从售价和定位来看,两个品牌冲击的是被合资车型牢牢把控的15-25万价位区间,奇骏、丰田RAV4以及本田CR-V还有大众途观L以及探岳、途岳等车型都是这价位区间的佼佼者,而从销量来看,领克和WEY旗下产品单一销量甚至累计销量,目前还不是这些合资车型的对手。
说完WEY和领克,我们再来看看,为什么说红旗H9是真正超越了普通合资车的国产车。也同样体现在两方面,不管是产品本身,还是售价,红旗H9都做到了超越两个字。首先就产品力来说,C级豪车的定位,不是自封也不是噱头,而是对标行业标准,和合资车型相比也不落下风的真正C级豪车该有的实力。不管是动力总成,还是外观设计,亦或是内饰用料和配置表现,红旗H9都是媲美甚至赶超同级别车型,所以即便是30万+的售价也能支撑起来。而目前,如果不换标的前提下,很多合资车的高端化发展也几乎看到屋顶了。
国产做出好车也没人买。
别说高档了,中档都买不走,哪怕做的比人家好,也没人买,因为国人觉得开国产车没面子。找车网
自己难受点无所谓,但是不能没有面子。
中国人就是那句俗话死要面子活受罪。
宁可花同样的钱买个车身长度不足4米,后备箱200多升,4个人坐都感觉挤,发动机不足100匹马力,超个车还要酝酿半天,或者索性也就永远不超车了,底盘软的一塌糊涂,低速过个弯车身都要明显倾斜,甚至方向盘打过去隔一两秒方向才有反应,方向盘打回来隔一两秒才回正,索性就养成习惯永远都是提前1秒打方向,刹车减配为鼓式悬挂,长时间刹车容易失灵,雨天容易失灵,纤细的轮胎,杂牌轮胎,非独立悬挂,遇到个坑一个车都跟着倾斜,安全测试才4星,要个导航还要加1万,雷达、倒车影像什么都没有,CD都减配为收音机,……的合资品牌。
也不愿花同样的钱来买身长度超过4.8米,后备箱500多升,坐5个人依然不觉得拥挤,发动机250匹马力,350牛米扭矩,超个车一脚油门的事,底盘扎实,国际一流公司调校,高速过弯依然从容,方向灵敏,方向盘一修,车头马上就跟着动,通风盘式刹车,空气散热,长时间刹车都不容易失灵,不怕进水刹车失灵,很粗的胎宽,世界顶尖轮胎品牌,独立悬挂,遇到坑就一个轮子跟着斜,车身基本保持平稳,安全测试不仅5星,还是5星中名列前茅,导航标配,前后都有雷达,倒车影像这些低端配置更是不用说,并线辅助、日间行车灯这些高端配置都应有尽有,标配世界一流品牌车载音响,……的国产车。
人家合资车打个五折卖都有利润,还抢着买,结果闹出的现在的汽车反垄断调查。国产车哪怕亏本卖也没人买。
说白了就是买国产车没面子。
国产车使用的技术绝对比同价位的合资车、进口车先进,人家国外技术先进又怎样?他们不用在卖给你的车上还不是等于0。
国产也有先进的技术,看看车展上的那些国产概念车吧!只是那些车造出来也没人会去买。
国产与合资车对比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随着近些年国产车的进步,无论是整车的质量还是性能表现比以前都有了很大提高,再加上同价位的车型在配置和车身尺寸等方面有着较大优势,因此也出现了国产车水平已经达到合资甚至赶超的说法,到底是不是这样呢?
其实在这里可以反过来问一下,如果真是国产已经超越合资车,说出这个观点的人自己能相信吗?以前提到过国产车近些年在进步的同时合资车并不是原地踏步,一些技术上也是有所突破,而国产车由于之前基础较为落后,即使有了更大幅度的提高,同样还是处于落后的状态,并且不止是在一个方面,下面就来看看国产车具体还有哪些不足。
首先我是一名国产车的车主,我觉得跟合资车差距还是有很多地方,第一,国产车的人机工程设计不够人性化或者也可以说不好,坐姿很难调到一个很舒服的姿势,(大部分都是这样的),还有变速箱跟合资比也是显得比较笨,总是感觉差那么点意思,不够理解你的意图,底盘也是显得的有点生硬,油耗市区比合资高2个左右,高速的油耗差不多。总之,国产车在进步,那些说买国产三天两头进修理厂的都是键盘侠,我的和我兄弟一起买的3年了,没动过,就正常保养正常开。
国产汽车是否能与合资汽车抗衡?
对于两大阵营的车辆用户而言,解答这一问题都会不够理性,因为谁也不愿承认自己的车辆品质低;带有情绪的结论没有参考价值,那么就来参考最客观的数据吧。
车企研发专利数量是评价技术水平的核心,很多热销品牌是以优质的营销实现理想的销量,所以单纯参考销量并没有说服力。比如曾经专利机构同步的数据可能会另很多汽车用户大跌眼镜,大众汽车集团公户专利数量不足5000项,本田汽车不足7000项,而技术实际看不到什么亮点的丰田汽车却高达1.4万项,“技术去哪了”真的是个谜,那么国产汽车的水平如何呢?
2023-09-21 20:05:41
2023-09-19 05:57:44
2023-09-01 06:29:42
2023-09-11 21:09:44
2023-10-03 18:29:29
2023-07-11 00: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