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30 13:46:15 | 找车网
如今,衡量一款车型产品力高低已经不仅仅体现在表面能看到的配置和用料上,高科技配置也成为体现其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而在众多高科技配置中,“HUD”的热度近年越来越高,受到广大消费者的一致好评。前段时间,奔驰发布的全新一代S级上搭配的AR-HUD系统再次刷新了人们对传统HUD功能的认知,这款AR-HUD将传统HUD的功能进一步拓展,可以令驾驶车辆变得更加智能化。不过,受限于成本原因,市场上仍有不少车型未标配HUD功能,而且选装价格也不便宜,低则几百几千元,高则上万元。那么,面对如今已不再“鸡肋”的HUD功能,相信很多消费者都犯了难,到底要不要额外加钱去选装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HUD到底“贵”在哪里!
一、HUD是什么?
HUD的全称是Head Up Display,在国内它有另外一个名字--抬头显示。这是一种将车辆行驶信息投射到挡风玻璃上的技术,这样驾驶员在开车过程中就不用频繁低头,也能从挡风玻璃上就能获得车辆当前的一些重要数据,如:当前速度、挡位、发动机转速、限速提示以及导航信息等,这样一来就避免了驾驶员频繁低头可能带来的一些突发性事故,从而使得驾驶变得更加安全。
二、目前市面上的HUD可分为哪几类?
1.C-HUD(组合式抬头显示系统)
这种抬头显示系统是目前价格相对比较便宜的一种,采用独立的镜面成像光学技术,设计成本和开发难度都比较低。一般,C-HUD会被安装在左侧中控台上和挡风玻璃之间,通过一块透明的小镜片来显示车辆信息。不过,这种抬头显示内容较为单一,一般只显示当前车辆行驶速度,其它相关内容无法呈现。另外,C-HUD抬头显示还可以进行后期加装,所以在汽车产品后市场中,各种各样的C-HUD也是屡见不鲜。
2、W-HUD(风挡式抬头显示系统)
W-HUD抬头显示是目前市场中最主流的一种,它同样是利用光学反射原理,将行车信息投射到挡风玻璃上。相比于C-HUD,这种显示效果更加清晰,而且由于W-HUD抬头显示设计更为规整,造型布局也更加安全合理。另外,在功能层面,W-HUD的显示内容也更丰富,涵盖了速度、导航、路况、温度、警告、娱乐等信息。不仅如此,W-HUD抬头显示系统大部分均为原厂装配,成像效果较好,但选装价格往往也不低。
3.AR-HUD(增强现实技术式抬头显示系统)
AR-HUD是一种全新的抬头显示技术,文章开头提到的全新一代奔驰S级搭载的正是此类抬头显示系统。首先,AR-HUD系统是结合了AR技术与HUD功能,可以将车辆行驶信息生动的通过动态形式呈现出来,像限速标识、转向方位、路面信息等,都可以通过动态画面投放到挡风玻璃上,使得驾驶车辆变得更加智能。目前,全球搭载AR-HUD系统的车型仅此一款,不过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成本的下放,相信用不了多久,这一系统将会和W-HUD系统一样,会逐步应用在其它品牌高端车型中。{~splitpage~}
三、选装HUD价格为何如此高昂?
其实,除了C-HUD这种廉价的投影产品之外,真正能称得上是抬头显示的都是W-HUD。这种产品虽然看起来只是将行车数据投放到挡风玻璃上,但实际上原厂选装的价格还真是不低。近期卖的不错的蔚来es6,HUD的选装包价格是6500元,当然里面除了HUD功能外,还包括一项比较实用的外后视镜自动防眩目功能。而对于豪华品牌而言,价格相对要更高一些,比如宝马3系要想拥有HUD功能,就需要选装“创新套装”,里面包含了全彩平视显示系统和手势控制系统,价格是13100元,而同级别的奥迪A4L单一个平视显示系统的选配价格就高达17900元。这时候很多朋友可能就要问了,不就是个投影设备吗,为何选装价格如此高昂?
1.成像距离
首先,W-HUD和C-HUD系统最大的不同就在于,W-HUD要将画面投放到挡风玻璃上,距离上相对来说要更远。而为了让驾驶员感觉到投影离自己更近,容易辨别,W-HUD需要将影像投射到幕布前方,使得成像距离小于驾驶员目视前方道路的距离。但想要做到这一点可不仅仅是调焦距那么简单,必须要提升HUD系统内部光路反射距离,这样一来就会增大HUD系统的体积。所以,想要在仪表盘内部布置一套尺寸较大的HUD设备,对工程师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这样一来,研发经费和产品本身的成本势必就会增加。
2.图像尺寸和可视范围
W-HUD系统不仅显示内容更加丰富,同时,面对不同身高的用户群体,可视角度范围也要更广,所以,不管是男性还是女性驾驶者,都可以从不同的角度看到挡风玻璃上的投影画面。而这一点,C-HUD系统需要通过手动不断调节才可以完成,即便是调整完毕后,也未必能够达到理想的投影效果。
3.画面亮度
对于大部分HUD系统而言,在夜晚中显示都不成问题,暗光的环境下,驾驶员也很容易辨别。但在白天,C-HUD系统这时候就可能暴露出一个很大的缺点,亮度不够,导致驾驶员无法第一时间确认行车信息。其实,这是由于C-HUD系统大部分都是采用LCD投影技术,这种投影技术相对简单,成本低,但在画面亮度上表现一般,导致白天可能出现投影不清晰的问题。而W-HUD系统大多都采用DLP投影技术,相比之下,亮度和对比度都更有保障,即便是在白天,成像效果也很好。另外,由于前挡风玻璃为弧形设计,所以W-HUD系统的投影画面也要相应的做成不规则形状,这样投射到玻璃上,才能保证驾驶员看到的内容是左右平衡且对称的,而这也是导致其成本增加的重要原因之一。
4.重影问题
此前,我们在这篇文章中“手机秒变HUD抬头显示 实测后效果令人惊喜!”演示过手机HUD的投影效果,结果屏幕中会出现重影问题,那为什么配有W-HUD系统的车型就不会出现重影效果呢!其实,对于选装W-HUD系统的车型,不仅要在仪表盘内部安装抬头显示系统,还要更换特制的风挡玻璃,这种玻璃夹层内部经过优化处理,投影后就不会出现重影效果,而这种特制的玻璃造价也明显更高。
总?结
时代在进步,科技在发展,回望近十年,汽车配置也有了很大变革。而高科技配置作为豪华车型的象征,消费者对这种技术也表现越来越欣喜。新兴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使驾驶车辆变得更加简单,安全性也进一步提升。而HUD作为汽车新科技的产品之一,将其量产化其实并不难,但就目前而言,受限于成本和很多技术壁垒,想要全面普及还需有待时日。所以,如果我们购车预算比较充足,可以花费这笔钱来选装一款原厂的W-HUD抬头显示系统,它可以使车辆驾驶变得更加安全、智能。而未来随着自动驾驶技术、光学设计以及系统算力等方面的提升,包括HUD在内的许多高科技配置将逐渐降低成本,届时全面普及车载HUD系统也不是太大的难题。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e300l豪华版性价比最高,e300l尊贵版性价比排在其次。
尊贵是顶配,豪华是中配,尊贵型官方报价53.58万,豪华官方报价是49.78万。尊贵型比豪华型多了以下配置:几何多光束大灯,自动远近光,大灯随动转向,前排座椅通风,HUD平视显示,车载
行车记录仪
。
e300l豪华和尊贵区别
首先配置来说,HUD
抬头显示
,确实挺实用,尤其跑高速来说也更加安全,单独选装也得9000元,其次,原厂带的行车记录仪无论从清晰度,还是实用性,方便性来说,都是豪华型不可比的。尊贵型自带
自适应巡航
系统,跑高速确实挺安心,挺舒服的。
尊贵型的话座椅使用的是真皮座椅,而且就豪华型来说,多了座椅通风功能,尤其严严夏季,对各位怕热的客户来说,确实非常的舒服。
几何多光束大灯,这个大灯不像激光大灯与
矩阵式大灯
,这个灯可以即时开启,没有什么开启的条件,而且配有转向头灯与自适应远近光,多种照明模式,确实是非常的科技感,尤其打着车那一刹那,两束灯光左右扫描,确实找车网
仪式感
十足。后排独立空调也是对后排乘客照顾到了方方面面。
三月份奔驰e3款是在2023年3月在国内正式上市的奔驰E300是奔驰E级系列中的一款中大型汽车国产奔驰E级空间得益于3014mm的轴距,使它的后排拥有宽敞的空间,在保持第一排座椅不变的情况下,第2排可以轻易的翘起。
5001000元汽车玻璃前档玻璃属最大且最关键,其次就是后挡风玻璃了挡风玻璃是钢化玻璃,有时候遇到大风或是高空坠物,汽车挡风玻璃可能会出现碎裂的情况,一碎就是碎一扇,需要更换,别看后挡风玻璃比前挡风玻璃小。
奔驰e300l是国产的,奔驰E300是进口奔驰e300l是国产的,国产奔驰e都是长轴距版车型,进口的奔驰e都是标准轴距版车型奔驰e是奔驰旗下的一款中大型豪华轿车,这款车的对标车型是宝马5系,奥迪a6l等奔驰e一共使用了三。
发动机的转速会瞬间提高,油门响应更加明显,但是发动机的噪音会变大,升挡时有明显的顿挫感,油耗也会增高奔驰E有两款车型,一款是进口奔驰,一款是国产奔驰,国产奔驰也就是加长版的奔驰,加长版都有特殊的加长版标志。
奔驰E300 国产奔驰E级空间得益于3014mm的轴距,使它的后排拥有宽敞的空间,在保持第一排座椅不变的情况下,第2排可以轻易的翘起二郎腿除了增加空间外,也会多一些其他配置,比如设计在右侧车门上调整按钮,它可以方便后排。
国产E300L是已经配置好的版本,比如有时尚版,豪华版和运动版等,而进口E300可以自己选配,这一点比国产有优势轴距方面国产的会加长一点,所以带了字母L具体介绍如下1动力方面,搭载现款在售车型的20T发动机,并。
外观方面,这款车采用了奔驰家族式的设计语言,车前脸的logo分为站立式logo和大logo站立的logo车型给人一种商务的感觉,大大的logo设计让这款车看起来更加运动值得一提的是,这款车是标准轴车型,国产e300是长轴车型。
2023-09-21 20:05:41
2023-09-19 05:57:44
2023-09-01 06:29:42
2023-09-11 21:09:44
2023-10-03 18:29:29
2023-07-11 00:1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