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8 23:12:53 | 找车网
昨天看到了海外媒体发布的荷兰 12 月份销量数据,名爵 EZS 上个月(2019 年 12 月份)在荷兰一共卖出了 967 辆,在全球电动车销量占比第一的国家挪威也交付了 3 辆(名爵 EZS 10 月份开始在挪威销售)。在我们关注国内新能源车销量占比的同时,我们或许也该把目光也往海外市场看看。
荷兰 2019 年新能源车销量
我们先来看看荷兰的新能源车销量情况。目前荷兰已经替代挪威成为特斯拉在欧洲最大的市场,在刚刚过去的 12 月份,特斯拉一共在荷兰交付了 12053 辆 Model 3,成为荷兰单月销量最高的单一车型,超过所有的燃油车。2019 年特斯拉 Model 3 累计在荷兰交付量为 29922 辆,占据 45% 的新能源车市场份额。
特斯拉 Model 3
排名第二的是奥迪 e-tron,12 月份一共交付了 3054 辆,全年累计销量 4116 辆。其中刚刚推出的 50 quattro 基本型最受消费者欢迎,在整个 e-tron 车系中销量占比最高。
奥迪 e-tron
排名第三的是日产 LEAF,一共卖出了 1075 辆,全年累计销量为 3800 辆。日产 LEAF 在欧洲的口碑还是不错的,目前多个欧洲国家新能源车销量榜单上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而排名第四的是雷诺 ZOE,刚刚推出全新一代车型的它 12 月在荷兰卖出了 1020 辆。
日产 LEAF
新款雷诺 ZOE
排在第五的是国内品牌车型名爵 EZS,在 10 月份开始在欧洲交付以来,12 月份一共在荷兰卖出了967辆。这也是继 11 月份在英国取得 3 位数的销量成绩之后,在海外市场单月销量最高的一次。
名爵 EZS
那些卖到海外的新能源车
其实目前并不仅仅是名爵 EZS 一款新能源车型卖到海外,上汽旗下多款新能源车、奇瑞、爱驰、蔚来等等都有车型卖到海外或者有计划出口到海外。1、名爵eHS目前名爵 EZS 已经在泰国、英国(点击查看新出行探秘英国名爵店)、荷兰、挪威 4 个海外国家销售,接下来还将继续销往印度、法国、德国、丹麦、瑞典、比利时等国家。除了名爵 EZS 之外,今天刚刚在国内上市的名爵 eHS 插电式混动车也即将销往海外,按照官方公布的计划,首站将登陆英国和新加坡两个国家。
名爵 eHS
名爵 eHS 在去年 11 月份的广州车展上正式上市,一共推出三款车型,补贴后的全国统一价为 18.98-21.98 万元。搭载的是一台 1.5T 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发动机最大输出功率为 124kW,最大输出扭矩为 250Nm;电机功率为 90kW。驱动系统配备的是上汽全新10 速 EDU 电驱系统,系统综合输出功率为 214kW、综合输出扭矩为 480Nm。
2、奇瑞艾瑞泽 5e2019 年 7 月份,首批共计 110 辆奇瑞艾瑞泽 5e 运往巴西,正式奏响了中国奇瑞新能源电动车批量出口海外的凯歌,这也是奇瑞首款售往海外的新能源车型。目前艾瑞泽 5e 在国内补贴后售价为 10.98-12.98 万元,NEDC 综合续航为401km。
奇瑞艾瑞泽 5e
不止艾瑞泽 5e,奇瑞目前包括瑞虎5x、瑞虎7 等燃油车也均有在巴西有售,而且销量也都还不错。在刚刚过去的 12 月份,奇瑞一共在巴西卖出了 2194 辆车型,全年累计销量为 20195 辆,占据 0.9% 的市场份额,同比增长 133.8%。
3、爱驰U5去年 7 月份,两辆爱驰 U5 从西安出发,途径哈萨克斯坦、俄罗斯、挪威、瑞典、瑞士、德国等国家,总耗时约 2 个月,最终到达德国法兰克福,参加 9 月份在法兰克福举行的法兰克福车展。
印象中这是首次有纯电动车完成类似的夸洲际穿越,而爱驰此举也是向欧洲发起攻势的信号,爱驰 U5 不仅在国内销售,未来也将登陆欧洲市场。目前的计划是在今年的 4 月份正是在欧洲市场上市,先期登陆的三个国家分别是德国、挪威和瑞典。
目前爱驰 U5 已经公布了售价,新车一共推 4 款车型,补贴后的售价为 19.79-29.21 万。同时也推出了电池租赁方案,Pro 版首付 14.79 万元,每月租赁费用为 1667 元。提供 53kWh、65kWh 以及 83kWh 三种不同电池规格,NEDC 综合续航分别为 403km、503km 和 623km。4、蔚来在 2019 NIO DAY 第二天新出行对李斌的专访中,李斌首次透露了进军全球的计划,表示将加速全球化,但具体没有透露那些国家。
根据目前公布的信息,蔚来 2019 年全年一共销售了 20565 辆车型,其中 ES8 交付了 9132 辆,ES6 交付了 11433 辆。目前新势力三大已经交付的品牌中,小鹏和威马尚未公布全年的销量数据,但按照小鹏和威马前 11 个月的累计销量分别为 12960 辆和 15355 辆来看的话,2019 年蔚来应该是三个品牌中销量最高的车型。
蔚来 2019 年销量
在刚刚过去的2019 NIO DAY上,蔚来公布了全新的 100kWh 电池组,并且现有的车型都可以通过换电体系进行升级更换,以获取更长的续航里程。同时还推出了升级改款的 ES8、全新的车型 EC6 以及 20kWh 家用直流快充桩。有着如此强大的产品阵营和产品力,蔚来进军海外市场显得很水到渠成。
蔚来 EC6
全新蔚来 ES8
出口海外市场难在哪?
进军海外市场的难点并不仅仅是在于设立海外销售公司,最大的难点还是在于要通过海外相关国家的各种标准。比如要登陆欧洲市场,需要满足欧洲是哪个法规,包括欧洲 REACH 环保法规、欧盟 E-MARK 认证、欧盟 ECE R100 标准。REACH 环保法规主要针对的是汽车零配件材料化学物质安全方面,包括内饰座椅材质、方向盘皮质、颜料等等。E-MARK 和 ECE R100 法规和有点类似于国内的工信部目录,只有通过这两个认证,车辆才能在欧盟的 48 个成员国合法上牌销售。
编辑总结: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以及一众主机厂的努力下,目前国内的新能源车行业以及使用环境在全球范围内是排在前列的,从续航以及智能化方面来看,目前国内的纯电动车相比欧洲各大国家热销的车型都要更有优势,这也是为什么国内车型有底气出口到海外的原因。随着国内新能源车的发展越来越好,我们也期待接下来能在海外越来越多的国家看到自主品牌新能源车。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无论是新势力,或还是传统车企的新能源,在这个传统车市淡季的7月份,纷纷创下各自新高。
图片来源:车事小说/摄
文|车事小说 无花果
新月份的第一天,各家新能源车企照例纷纷发布上月销量数据。虽然过去的7月份在全年月份中属于传统的车市淡季,但从数据来看,非但淡季不淡,反而纷纷创下各自交付新高。
首当其冲的是新能源汽车领域领跑者——比亚迪,没有任何意外,继续保持着高速飞奔势头。虽然旗下多款热销车型被其他多个品牌当作头号竞品来打,但从数据上来看,对手握核心技术的比亚迪来说影响并不大。此外,随着8月份的到来,接下来比亚迪汽车还将会有多款重磅车型陆续推出市场。
图片来源:车事小说/摄
据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比亚迪汽车在7月份共实现销量262161辆。其中,乘用车实现销量261105辆,同比增长65%。这也是比亚迪汽车进入2023年以来,连续多个月份保持着正向大幅增长。
具体来看,7月份,比亚迪汽车旗下的王朝、海洋网累计实现销量249959辆,同比增长54.1%,继续扮演着中流砥柱的核心地位。刚刚正式上市全新车型N7的腾势汽车在7月份实现销量11146辆,继续保持着月销万辆规模。此外,7月份比亚迪汽车的另一个亮点则是乘用车出口同样表现不错,实现销量18169辆。
图片来源:车事小说/摄
相比比亚迪的正常发挥,“蔚小理”则分别上演了一场“创新高”的好戏。
数据显示,7月份,蔚来实现新车交付20462辆,同比增长103.6%,环比增长91.1%,创下单月交付量新高。这也是蔚来自5月份以来,再次实现单月销量同比正向增长。同时也是首次站上了单月交付破2万辆的门槛。找车网
通过蔚来今年以来波浪般起伏的月销柱状图可以非常清晰看出,进入2023年以来,蔚来在终端市场销售并不是那么的“顺畅”。以至于李斌公开声称,“(月销徘徊1万辆)要和秦力洪去找工作了”。玩笑归玩笑,但李斌的压力可见一斑。尤其4、5月份,蔚来更是连续单月交付量低迷至6000辆左右。
虽然眼下蔚来在终端市场得到显著的反弹,但在车事小说看来,蔚来的风险并没完全排除。要知道,7月交付量的大幅度增长背后,主要得益于全新ES6一款车型的贡献。数据显示,仅全新ES6一款车型的销量就超过了10000辆,成为首款单月销量破万的车型。这也就意味着,蔚来其他7款在售车型累计销量不及万辆,系统性风险仍然存在。
图片来源:车事小说/摄
同样在7月实现大跨越的还有小鹏汽车,自年初至今,终于再次跨过单月交付万辆门槛。数据显示,7月份,小鹏汽车交付新车11008辆,环比增长28%。其中,备受关注的G6在7月交付了3900辆。
和蔚来依靠全新ES6挽救整个局面类似,对于7月交付量能够破万,小鹏汽车也非常直白表示:“G6带动了小鹏进店客流激增。”
不过,7月份对于小鹏汽车来说交付量并不是全部,还有另外一个重大收获,那就是与大众汽车达成战略合作。对于小鹏汽车来说,大众汽车的合作意义不仅是收获了7亿美元的真金白银,而是其在智能驾驶领域取得的成绩得到了大众汽车这个全球车企巨头认可。有了这层背书,小鹏汽车假以时日变成“大鹏”概率无疑得到了倍数增加。
图片来源:车事小说/摄
相比蔚来和小鹏这两家,早已“脱贫致富”的理想汽车在7月份继续着高奏凯歌。数据显示,7月份,理想汽车交付新车34134辆,同比增长227.5%,连续两个月交付量突破三万辆。今年全年更是累计实现交付达到173251辆。
对于7月数据,李想在转发时“凡尔赛”地表示:“本季度产能是唯一的瓶颈,且本季度无解”。此外,对于蔚来和小鹏汽车的表现,李想则称,“上周互联网出身的三家新势力重返新势力的前三名,这个趋势是可以持续的”。
图片来源:车事小说/摄
相比新势力头部巨头们的相继回暖创新高,零跑汽车和哪吒汽车则平淡一些。7月份,零跑汽车7月实现交付14335辆,同比增长19.02%,环比增长8.52%;哪吒汽车交付新车10039辆。如果结合这两家产品在终端市场的售价来看,这份交付数据称不上惊艳。尤其哪吒汽车,不仅同比下跌了28.48%,环比也减少了18.46%。
或许是感受了速度乏力,就是8月1日交付数据发布的同一天,零跑汽车率先官宣降价。自8月1日起,零跑汽车下调旗下在售车型零跑C01 606智享版、717智享版、630四驱性能版零跑C11 650智享版、580四驱性能版以上零跑C系列车型的价格,最高下调幅度达2万元。
图片来源:车事小说/摄
面对新势力们在新能源汽车市场持续攻城拔寨,传统车企新能源终于在7月迎来了些许阳光。
据上汽集团发布数据显示,7月份,上汽集团新能源汽车实现销量9.1万辆。其中,上汽乘用车(含海外基地)销量为2.8万辆,同比增长29%;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新能源分别实现1.3万辆和1万辆。上汽通用五菱实现3.5万辆。
此外,长城汽车新能源在7月份实现销量28896辆。虽然绝对数字上来看并不显眼,但从增幅来说,同比增长却高达163%。其中,哈弗新能源7月实现销量10105辆;欧拉新能源实现销量10116辆;魏牌新能源销量6652辆;坦克新能源2023辆。
图片来源:车事小说/摄
吉利银河在过去的7月份也同样取得不错销量。数据显示,仅银河L7一款车型上市第二个月就实现销量10058辆,刷新混动SUV市场单月破万辆速度记录。至此,银河L7已经累计实现销量19731辆。
银河的“兄弟”品牌长安深蓝在7月则实现销量13172辆。其中,仅深蓝S7单一车型实现交付9197辆。
当然,有涨就有跌,7月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并不是所有车企的幸运月。例如,赛力斯和飞凡在数据面上就没那么的好看。
数据显示,7月份,赛力斯实现销量4240辆,同比下跌45.69%,环比则下跌25.19%。对于赛力斯来说,它的晴雨表只有一个,那就是AITO问界。自推出市场至今,仿若昙花一现,热度和销量来得很快但褪去的速度同样不慢。最新推出的问界M5智驾版的表现也是不温不火。
眼下,将搭载华为鸿蒙 HarmonyOS 4.0的问界M9正处于上市前期预热中,从网端反响来看,远不及之前的小鹏G6和蔚来全新ES6。无论是对赛力斯或还是华为来说,要想让问界要走的稳且走得远,还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与问界同样低迷的还有飞凡。数据显示,7月份,飞凡仅交付2060辆,与去年同期相比直接腰斩(同比下跌54.22%),环比也下跌了11.82%。
图片来源:车事小说/摄
相比之下,自上市以来难言成功的福特电动车品牌——电马,则迎来了新命运。
据福特汽车宣布,8月1日起,福特电马的销售、售后服务及用户运维的运营主体将由福特中国电动车事业部(福特电马赫科技(南京)有限公司,简称福特电马赫)变更为长安福特汽车有限公司(简称长安福特)。
稍早前,福特汽车给出的财报数据显示,其今年在电动汽车业务领域预计将亏损高达4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22亿元),高出此前预估的30亿美元亏损额。基于亏损扩大,福特将推迟相关生产计划,并计划推出更多混合动力车型。
传统老牌车企中,同样针对市场变化做出反应的还有丰田。
据丰田宣称,其在华最大研发基地“丰田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于8月1日正式更名为“丰田智能电动汽车研发中心(中国)有限公司(简称“IEM by TOYOTA”)。同时,丰田在华三家合资公司(一汽丰田、广汽丰田,以及比亚迪丰田电动车科技有限公司)的研发中心工程师都将加入IEM by TOYOTA主导的研发项目中。此外,电装公司和爱信公司也将参与到IEM by TOYOTA的研发活动中,以此来加快电动化动力总成的研发。
———— / END / ————
|车事小说 AutoNovel 原创文章|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事小说,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都已经2020年了,为什么现在的消费者还不怎么愿意购买新能源纯电动汽车?
仔细想想,现实情况也的确是这样。除了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消费者受限于上牌压力,不得不购买新能源汽车,或者是二三四线城市出于代步的需要购买一台A00级新能源小车,相当一部分新能源汽车还是卖给了B端客户,C端并没有像计划中那样全面铺开。
冬天续航缩水、充电不方便、充电时间长、电池衰减、起火忧虑、二手车不保值......这些都是消费者吐槽电动车的地方,尤其是起火疑虑最让他们纠结,如同一颗定时炸弹一样,说不定什么时候自己就“中彩”了。
如同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副局长曹奇在2020年新能源大会上所说的那样,2020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火灾发生了700起,涉及几乎所有新能源车品牌。可见新能源市场高奏凯歌的当下,电池安全问题依然是老大难。
不过,痛点总会被一点一点解决。在10月份的动力电池应用国际峰会上,电池巨头宁德时代表示要做到“永不起火”,随后孚能、欣旺达也随后跟进。再往前追溯到5月份工信部发布的《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电动客车安全要求》、《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三项强制国家标准。其中,“电池安全要求”明确指出,动力电池在发生热失控后,5分钟内不得发生起火和爆炸。
这一系列消息或许预示着,2021年的电池起火痛点将得到有效的改善,消费者将不再担惊受怕。那么,现实情况是否如此呢?接下来我们不妨好好审视一番。
“永不起火”是什么意思?
从字面意思来看,“永不起火”并不深奥复杂,说直白点就是电动车永远不会出现起火现象。其实,考虑到实际情况的话,和大家理解的字面意思还是有一些出入。
直观来看,“永不起火”加上了双引号,说明不会100%的保证不会发生起火,而是指“第一个电芯失控,此后24小时内未起火,且电芯逐步恢复至常温安全状态,也就是电池“只冒烟,不起火”。
其实,“永不起火”有点像现在的自动驾驶,并非是说汽车完全可以自己开,人坐在驾驶席睡大觉。而是在高速公路等特定路段,路况好的情况下,驾驶员可以短暂解放双手和右脚,但时间长了还需要人工接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L2自动驾驶,等到L4阶段后,或许就实现完全的自动驾驶了。同理,“永不起火”也是一定阶段的不起火,想要做到百分百的不起火,也需要时间。
因为从行业的角度来看,电池安全远非大家想的那么简单,它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程,除了材料本身稳定性,电池包壳体强度、模组设计、电池系统管理(BMS)、生产工艺,都会影响电池安全,这需要工程师持续做研发。
而眼下,不管是大面积普及的三元锂电池,还是已经成熟的磷酸铁锂,都曾出现过不同程度的失火情况,只是在磷酸铁锂技术不断成熟的情况下,失火情况才得以有效的控制。所以说,电池“永不起火”是电池企业在国家强制标准基础上做的延伸。要做到“永不起火”,需要电池企业与车企一起努力。
怎样做到“永不起火”?
既然上面说做到“永不起火”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那站在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来看,他们自然关心如何去做?
在此,我们不妨用中国科学院院士、动力电池专家,清华大学教授欧阳明高提出的三个层面观点,来看待动力电池安全这一问题,主要是本征安全、主动安全以及被动安全。
先来看本征安全,也就是搞清楚电池热失控机理,来实现在原理层面控制电池失火。在欧阳明高看来,目前主流的磷酸铁锂,三元523、811的发热机理都已基本清楚,这意味着当下研发人员已经在本征层面控制了电池安全。
更进一步来看,除了磷酸铁锂和三元高镍这两个主流路线外,据公开的报道,到明年年中,蜂巢“无钴电池”也将量产落地。据悉,蜂巢“无钴电池”采用了高电压镍锰酸锂正极材料,在能量、成本、安全性上均有优势。在不少业内KOL看来,蜂巢“无钴电池”或将进一步解决电池安全这一老大难问题。
再来看主动安全,这一点类似于我们老生常谈的汽车主动安全,比如说主动刹车、行人防碰撞预警、车道偏离预警等,当然需是主机厂去做研发,要求他们增强整车电池管理能力、车身结构强度,防止电动车失火。
而之于被动安全,也很好理解了,大家还可以参考一直说的汽车被动安全,也就是高成型钢结构、一体化车身等等,能够在发生撞击的时候A柱等核心部位不弯折。同理,在电池发生问题后,电池保护部位也要有足够的安全冗余,实现“不冒烟,不起火”。
【结语】就像十年前很多人不敢想象,现在L2自动驾驶已经十分普及了,可以在高速公路上做到能短时间自动驾驶。新能源电池“永不起火”,或许再过几年,大家都会认为这是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毕竟,汽车工业的进步就是这么的飞速,让我们一同期待新能源电池“永不起火”那天的到来吧。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24-04-30 18:36:29
2024-03-23 10:41:41
2024-03-16 03:29:10
2024-04-14 17:24:19
2024-04-11 19:25:05
2024-04-29 17: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