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9-29 06:24:18 | 找车网
4月25日,2024 北京 车展正式拉开帷幕,众多重磅车型亮相。今天我们重点来回顾一下轿车部分都有哪些有看点的新车发布。
比亚迪 秦L :起价12万元 将于第二季度发售
秦L应用了王朝网最新的家族设计语言,前脸为“龙脸”造型,日间行车灯点亮后如龙须飘扬,新车长宽高分别为4830*1900*1495(mm),轴距2790mm,体积较秦PLUS大了一圈。
内饰方面,秦L加入大量软质材料,档次感大幅提升。座椅也进行了大量升级,支撑性和舒适度进一步提升。秦L采用DM-i混动技术,其中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74千瓦,电机最大功率为160千瓦。厂家介绍,比亚迪秦L将于第二季度发售,价格约为12万元以上。
比亚迪 海豹 06DM-i:价格区间12万元—15万元 二季度上市
海豹06DM-i是比亚迪海洋网的全新车型,基于比亚迪全新混动专属平台打造,采用全新的E型四连杆独立悬架,长宽高分别为4830*1875*1495mm,轴距为2790mm。新车价格区间12万元—15万元,将于今年二季度上市。
腾势 Z9GT:智能豪华旗舰轿车
腾势Z9GT外观由艾格领衔倾力打造,造型独特,回头率高。腾势Z9GT定位D级轿车,车身尺寸为5180*1990*1500/1480mm,轴距3125mm,搭载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提供多激光雷达选装方案,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及易三方,实现三电机独立驱动和后轮转向,最大功率近千匹马力。
腾势汽车以腾势国际名称“DENZA”为产品序列命名,打造全球统一的产品命名体系,其中“Z”代表科技,为轿车系列。
长安 马自达 MAZDA EZ-6:年内上市
EZ-6的产品概念为“Neo-Proud Coupe新优雅主义轿跑”,车身拥有50:50的轴荷比,致力于带给驾驶者每一次过弯时的愉悦。
新车搭载14.6英寸的触控大屏和 高通 骁龙8155芯片。在智驾方面,EZ-6采用高清摄像头和高性能雷达的组合,提供「驾驶辅助」「危险感知」和「危险回避」,覆盖100+的高频智驾场景。EZ-6同时提供纯电和增程动力选项,将于年内上市。
享界S9 :华为与北汽合作推出的首款车型
享界S9作为华为与北汽合作推出的首款车型,以其贯穿式 LED灯 组设计和封闭式前格栅而引人注目,新车配备电子后视镜和多款电池,提供后驱和四驱版本,续航里程可达672公里至816公里。
极越07 :风阻系数0.198
极越 品牌第二款车型,极越07通过高效的工程曲线设计,车身更符合流体力学,获得优异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借助高度集成化的隐藏式车外传感器、辅以周身空气动力学套件,风阻系数达到了0.198。
2024款 欧拉好猫 / 欧拉好猫GT :10.58万元起
长城 发布2024款欧拉好猫,售价10.58万元起。2024款欧拉好猫提供布偶白、烟冷灰两款全新配色。2024款好猫的自动泊车覆盖超50个日常场景;配合MEB,可快速识别障碍物,辅助刹停。
2024款欧拉好猫GT木兰版全系标配全景天窗,升级10项智能辅助驾驶、5项泊车辅助与14项主动安全配置。
新 红旗H9 :售价32.98万元—53.98万元
中期改款红旗H9延续庄重大气的风格,对细节部分更新。车头使用了全新样式的箭羽风格LED日行灯,强化科技感,家族化直瀑式进气格栅内部采用了更大面积的镀铬装饰件。新车推出7款配置车型,售价区间为32.98万元—53.98万元。
五菱星光 :7.98万元
2024北京车展,五菱星光共创版上市,新车提供纯电、插混两种动力形式,价格区间为7.98万元—10.98万元。其中纯电版五菱星光采用灵犀动力三合一电驱动总成,电机功率150kW,峰值扭矩310N·m,百公里加速7.3s。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正时TIMES,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一款车售价定得好是什么样的体验?
近日,何 小鹏 算是亲身感受到了。
6月29日, 小鹏G6 上市,起售价定在了20.99万元。
这下粉丝高兴了,月销不到一万的事儿没人提了。
甚至,连股价都给带起来了。
那么这种超预期的低价,是权宜之计,还是以后的新常态呢?
“卷王”横行的世界,“价格战”从未离去
现在距离3月份的价格大战已经过去很长时间了,不少专家认为价格战不可持续,但部分新能源汽车厂商可能是这么想的:老是降价没意思,太麻烦,新车直接给个低价不就行了?
小鹏G6就是最新的代表。
这款车的预售价是22.5万元起,但29日上市时居然调低至20.99万元。
采用同样玩法的还有前段时间上市的 比亚迪 宋PLUS 冠军版,实际起售价比预售起售价降了1万元。
在此之前,已经有不少新能源车型上市时给出了低于预期的价格。 找车网
深蓝S7 定位于中型SUV,起售价14.99万元,比紧凑型SUV 本田 CR-V起售价(CR-V指导价:18.59-27.68万)还低了3万多。
此前, 长城 汽车新能源虽销量一般,但中型SUV枭龙MAX起售价仅为15.98万元, 坦克500 插混版售价仅为33.5万元,做到了“油电同价”。
更早时, 零跑C01 将中大型纯电动轿车的起售价打压到了14.98万元,比不少合资A级燃油轿车还便宜。
此外还有“大魔王”比亚迪,过去几个月里它先后推出了旗下各款主力车型的冠军版,主打的就是一个“降价”。
3月份的跳楼大甩卖,侵蚀利润,伤害品牌,还容易造成用户观望,其实不是什么好事儿。
直接给个低价,消费者就会大呼666,何乐而不为?
这是一种另类的价格战,但效果显然更好。
你觉得,新能源厂商们是怎么做到的呢?
放手一搏以价换量,小鹏G6的超低价如何实现?
小鹏G6 20.99万元的起售价,远低于预期。
它的背景是,小鹏汽车从去年8月份到现在,仅有去年12月份实现了月销过万,所以必须要拼一把了。
这款车搭载最新的Xmart OS 4.0车载智能系统以及 高通 骁龙8155芯片,能够实现四区域语音唤醒、连续语音识别、免唤醒词等各种功能。
除此之外,新车还搭载了英伟达Qrin-X辅助驾驶芯片以及12个摄像头、12个超声波雷达和5个毫米波雷达,全系标配L2级别驾驶辅助功能。
动力方面,小鹏G6也值得称道。
单电机版本最大功率为218kW,续航里程最大可达755km,双电机版本搭配电动四驱系统,最大功率358kW,续航里程700km,百公里加速时间仅为3.9秒。
与此同时,这款车还支持800V高压快充,快充时间仅为20分钟左右。
也就是说,小鹏G6的低价,并不是通过减配来实现的。
放在半年前,这样的价格指定是买不到这种级别的配置的。
除此之外,小鹏汽车上半年累计销量仅为4万辆左右,也不具备通过大量生产来摊薄成本的可能性。
那么,小鹏G6能有这么低的价格,就只剩下两方面的因素。
第一,小鹏汽车的销量规模虽然不足以摊薄成本,但过去半年时间里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越来越高,供应链越来越成熟,整体的采购成本是在下降的,这会压低小鹏汽车的成本。
第二,小鹏汽车为了扩大销量,暂时舍弃营收与利润。其实目前小鹏汽车并未盈利,但只要暂时“亏得起”,它就能进行这样的操作。
这样的思路,其实很有代表性。
大多数的新能源厂商都受到营收与亏损问题的困扰,但销量是一家厂商最核心的指标,在能生存下去的情况下,“提销量”的优先级,显然要远大于“保利润”。
国产“加速洗牌”,合资“定点爆破”
除了比亚迪、 特斯拉 、理想等少数厂商之外,大多数新能源厂商都需要暂时放弃利润而去追求销量。
但需要注意的是,同样是降价提销量,这些厂商的前景却有很大区别。
吉利、长城、 长安 、 埃安 等国产头部厂商属于第一种,它们的新能源销量规模比较小,能够给出低价,是因为有庞大的燃油车业务输血,三年前的比亚迪也是这么做的。
从目前来看,国产头部厂商几乎都拿出了性能强大的新能源车型,而且实现了“油电同价”,可以说是渐入佳境。销量虽然还没有爆发,但胜利曙光已在眼前。
小鹏、 蔚来 、零跑等造车新势力是第二种,它们没有燃油车的支持,但产品性能上没有什么问题,要以价换量,只能烧自己的现金储备,因此,财务状况决定它们的未来,其中一定会有“力不能支者”和“脱颖而出者”。
丰田 、本田、 日产 、 大众 、 现代 等合资厂商属于第3种,它们也只能通过调低售价来与国产新能源抗衡,但由于本身产品性能不佳,即便降价也很难快速走量。
未来1-2年内,合资厂商如果还是没有大量的新能源车型进入主流市场,将会有多家厂商被淘汰出局。
这个出局,不单单指新能源领域,它们赖以生存的燃油车也会被拖垮,因为整个汽车行业正在快速向新能源转型。
可以遇见的是,价格不断下跌,将会成为2023年新能源市场的新常态。
指望一直文书就把这件事摆平?有点难!
这种另类的价格战,对国产厂商来说是个优胜劣汰、加速洗牌的过程,但对那些思想保守、动作缓慢的合资厂商来说,却无异于一场“定点爆破”。
结束语
其实,主流产品的价格下跌,是市场成熟的一种表现,在全球大多数汽车市场,中低端车型都是市场的主流。对消费者来说,这也是一种久违的福利。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二师兄玩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找车网(https://www.snzqc.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赢家通吃,“卷”不动的汽车新势力们的相关内容。
“凡是少的,就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凡是多的,还要给他,叫他多多益善。”著名的“马太效应”大家应当略有耳闻,它反映了当今社会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也就是所谓的“赢家通吃”。
而当今的汽车行业,也在上演着“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戏码,尤其是新能源汽车。2023年,自 特斯拉 点燃“价格战”以来,有人跟着入局,从国产老大哥 比亚迪 到 丰田 日产 等日系车;也有人举起手来明确表示自己不跟战,比如 蔚来 ,以及推出保价政策的理想、哪吒、零跑等新势力。
以价换量是效果立现的促销方式,一众车企都不要命似的跟着“卷”起来,怎么一些新势力反而旗帜鲜明地表明不跟风的立场,不一起“玩”呢?是不想“卷”,还是“卷”不动?根据今年新势力面临的局面来看,很显然,是“卷”不动了。
我们不讲钱,讲“元”
造车,是特别烧钱的,这毋庸置疑。汽车产业本身就是资本密集型产业,而新能源造车某种程度上更是一场资本游戏。钱,对于新能源造车而言极为重要。这场大型的烧钱游戏,不是谁都能玩得起。
200亿曾经是新势力造车们公认的资金门槛,是造车的必要条件。而蔚来李斌曾说:“造车需要储备的资金门槛,几年前我说的是200亿,现在没有400亿可能都干不了了。”何 小鹏 也在小鹏汽车完成A+轮融资之后大呼,“以前看别人造车觉得100亿太夸张了,现在觉得200亿都不够花。” 小米汽车 创始人雷军在对汽车的十年规划里,资金达到了680亿元;而电动车大拿特斯拉,在2010年-2020年的十年间,在研发、共产、生产线等方面的累计投入超过2300亿美元。
纵观过去几年,造车新势力轮番上演烧钱游戏,把钱砸进造车这个无底洞里的不在少数,回报却遥遥无期,听得见回响的寥寥无几,仅有“蔚小理”等几家,可现如今就连这几家的持续输血能力也大大下降,砸不动了。
截止目前,理想、蔚来、小鹏等陆续公布了2022年度财报,蔚来和小鹏在2022年的亏损均创历史新高。2022年,蔚来全年净亏损144.37亿元,而2021年蔚来净亏损为40.17亿元,同比增长259.4%,也就是说蔚来每卖出一台车预计亏损超10万元;2022年,小鹏汽车净亏损91.4亿元,其中四季度净亏损23.6亿元,股价也是“飞流直下”。
新能源造车就像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比赛,有人遥遥领先持续发力,比如特斯拉、比亚迪;有人半途而废退出赛道,比如曾和“蔚小理”同为一线的 威马汽车 现已陷入“生死局”。而赛道,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大家拼的是资金、技术、人才,缺一不可。
但就从2022年“蔚小理”三家车企的财务表现来看,“赚钱”还是多多益善的好。从目前的现金储备来看,“蔚小理”分别有455亿元、584.5亿元、382.5亿元,短期来看现金流没有大问题,但是想跑马拉松,还是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
古有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造车也一样,没钱,就别谈其他,不现实。
马太效应: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卷不动、玩不起”的是造车新势力们,他们手头上没有足够的资金,背后也没有可以乘凉的大树,说难听点就是“靠别人不行,靠自己也不行”。但 宝马 、丰田、 大众 、特斯拉等外资品牌和 奇瑞 、比亚迪等国产品牌不同,他们是传统车企,有着雄厚的家底,资金、技术、人才、文化底蕴样样不缺。
刚刚崛起的新势力拼得过吗?拼不过。卷得动吗?卷不动。举个例子,奇瑞汽车推出的“瑶光2025战略”,计划5年内投入1000亿元;长城汽车在 哈弗 品牌新能源战略发布会上表示到2025年累计投入将达到1000亿元; 吉利汽车 在“智能吉利2025战略”中表示,未来5年内将投入1500亿元用于研发......
这些传统巨头投入资金的规模都是以千亿级别为单位的,当新生儿碰上大象转身的传统车企,谁的头更铁?当然,这篇文章并不是在“踩低捧高”,只是在说一个事实,一个谁钱包更鼓的事实。
前面说了,新能源造车更需要大量的金钱。自动驾驶、芯片、电池、电机、电控哪个不需要钱?就拿芯片来说,2022年,何小鹏在社交平台表示,一台智能汽车芯片的绝对数量要在5000颗以上,涉及种类高达几百种,而车机芯片仅仅是几百种中的一种,比如 高通 骁龙8155芯片,只是这5000颗中的一颗。
过去三年,全球汽车行业都在“缺芯”,车企们备受“芯片短缺”困扰,在狼多肉少的情况下,手里有钱的车企比如宝马 奔驰 等销量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可想而知兜里没钱的新势力们的情况有多糟,当时芯片供应商还哄抬价格。
而值得注意的是,在大部分车企都苦不堪言的情况下,比亚迪却独善其身,而且还在“缺芯”的背景下逆市起飞,这是市场独一份的。为什么?因为比亚迪有自己的芯片。
比亚迪为了电动化技术,磨了十年的剑。在2005年成立了比亚迪IGBT研发团队之后,如今比亚迪已经是国内最大的车规级IGBT厂商和MCU芯片厂商。在其他车企都在为芯片发愁之时,比亚迪不仅能自给自足,还能外销。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两年,比亚迪的销量节节攀登,至2023年2月,比亚迪前新能源汽车销量已经达到19.37万辆,同比增长119.4%;而小鹏汽车2月交付量才6010辆; 零跑汽车 2月仅交付3198辆,同比下降了6.9%。
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道理不言而喻。
擎动点评
造汽车不像造手机,好了就可以上市。汽车关乎安全以及生命,汽车的每款产品必须经过无数试验、大量研究、反复论证、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才能变成商品让用户使用,而这些环节都需要时间和金钱。
如果企业没有资金,那他就没有足够的钱投入研发,研发能力上不去,产品就会落后,品牌就无法提升,那么就会没有销量,没有销量就没有利润,没有利润就没钱搞研发,造成恶性循环。比亚迪和威马就是典型的两个极端案例,孰强孰弱市场已经向我们证明。
只是,马太效应并不具备普遍性,只是对短期趋势理论的一种假说,事实上,没有什么是永远不变的。笔者并不希望马太效应发生在汽车行业,汽车行业应该遵循“强者更强,弱者当奋发图强变强”这一观点。对于消费者而言,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才是皆大欢喜。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擎动Auto,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找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比亚迪秦L、享界S9等 2024北京车展重点轿车汇总 国产加速洗牌,合资定点爆破,从小鹏G6聊车市价格战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找车网:www.snzqc.com能刷抖音能K歌,秦Pro用智能网联挑战合资神车(老秦抖音网红图片)在大部分人的印象里,买轿车肯定首选合资品牌。不是我们不爱自主品牌,实在是自主轿车,不如SUV那么百花齐放,能和合资轿车媲美的产品,更是少之又少。但是,少不代表没有,前两天我就试驾了上市不久的比亚迪秦Pro,最大的感受便是,自主品牌进步的速度比我们想的更快。秦Pro是在9月份正式开卖,一口气便推出了燃油版、DM、EV三大动
比亚迪是合资还是国产比亚迪是国产自主汽车品牌。比亚迪拥有自主研发,自主制造的企业特点,比亚迪旗下车型普遍具有超高性价比,其技术核心以刀片电池为代表,应用车型是比亚迪汉,对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比亚迪成立于1995年,最初是一家单纯的电池制造商,但经过快速发展,2003年成为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制造商。凭借固体电池制造和生产技术,比亚迪于2003年开始投
比亚迪是国产车还是合资车国产车。比亚迪是一家中国汽车品牌,创立于1995年,主要生产商务轿车和家用轿车和电池。由20多人的规模起步,2003年成长为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生产商,同年组建比亚迪汽车。比亚迪汽车遵循自主研发、自主生产、自主品牌的发展路线,矢志打造真正物美价廉的国民用车,产品的设计既汲取国际潮流的先进理念,又符合中国文化的审美观念。2017年11月8日,比亚迪入选
比亚迪是合资还是国产比亚迪是国产自主汽车品牌。比亚迪拥有自主研发,自主制造的企业特点,比亚迪旗下车型普遍具有超高性价比,其技术核心以刀片电池为代表,应用车型是比亚迪汉,对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领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比亚迪成立于1995年,最初是一家单纯的电池制造商,但经过快速发展,2003年成为全球第二大充电电池制造商。凭借固体电池制造和生产技术,比亚迪于2003年开始投
比亚迪重回20万,理想领衔新势力,3月新能源销量汇总3月对于汽车市场来说是不平凡的一月,这月由雪铁龙带头引领的降价潮愈演愈烈,已蔓延到了40多个品牌,十几个省市。虽然大部分降价集中在燃油车领域,但是超低的价格也实实在在抢了新能源市场。新能源车企们究竟有没有受到影响?我们从各家3月成绩单中可以窥探一二。比亚迪本月的销冠依旧是比亚迪,3月份共销售了207080
比亚迪国产车还是合资车比亚迪是一家自主品牌汽车制造商,其生产的车型基本都为国产车。比亚迪旗下拥有众多轿车、SUV、MPV等多款车型。其中,其SUV系列包括宋、宋plus、唐、宋pro、元等多款车型。宋plus是一款紧凑型SUV,其轴距为2765mm(毫米),长宽高分别为4705mm(毫米)、1890mm(毫米)、1680mm(毫米)。宋plus搭载1.5升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为136kw
北京市各景点门票价格,北京景点门票价格北京值得去的20个地方1、北京景点门票价格北京值得去的20个地方其实北京的热门景点真的很多。今天,边肖将向你介绍北京的风景名胜。你可以有选择地参观这些景点。不是所有的景点都要看,但是有一些热门景点推荐给你。故宫北京故宫应该大家都不陌生。它是世界上最大、保存最完好的木制宫殿建筑。可以坐公交到天安门东站和天安门西站,步行到景点。
2022值得期待的8款新能源汽车,传统车企发力,特斯拉面临挑战-进入2022年,国内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有望突破600万辆,在新能源汽车不断向上的背景下。特斯拉市值破万亿,以及国内外涌现了大批造车新势力,传统车企巨头们也坐不住了,陆续下场,新能源汽车产业有望迎来又一个高潮。下面盘点一下2022年值得期待的8款新能源汽车。汽车,传统车企发力,特斯拉面临挑战"img_height="675"i
2023-10-14 19:34:59
2023-10-08 07:53:49
2023-11-09 21:28:08
2024-01-03 15:03:43
2023-10-13 19:56:49
2024-01-09 20: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