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车资讯 > 正文

头部车企争相加入,新一轮价格战又“杀疯了”(蔚来规模效应显现,2025年销量翻番可期)

2025-03-04 02:54:14 | 找车网

今天找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头部车企争相加入,新一轮价格战又“杀疯了”(蔚来规模效应显现,2025年销量翻番可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头部车企争相加入,新一轮价格战又“杀疯了”(蔚来规模效应显现,2025年销量翻番可期)

头部车企争相加入,新一轮价格战又“杀疯了”

2023年,绝对是中国车市格局重塑的关键一年。

一季度,受 特斯拉 降价影响,叠加“国六A”清库存,以及车企和地方政府对汽车消费的联动补贴,汽车行业爆发惨烈价格战,从新能源汽车到燃油车,从平价品牌到豪华品牌,前前后后有近50家主流车企的上百款车型加入。

虽然最终,这场“大乱斗”对车市整体销量并没有起到比较明显的提振作用,却极大地冲击了合资品牌,使得主流合资车企油转电进程在随后几个月显著提速。不仅如此,这场价格战还一定程度上重塑了合资车的价格体系,许多热门车型价格一度跌至历史最低点,其中 大众 ID.3在德国的售价甚至比中国高近20万元,也算是意外的“收获”。

而得益于自主车企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一路高歌猛进,上半年自主品牌乘用车还首次实现了半年度市场份额超50%。

然而,一切看似在往好的方向发展的同时,新的变数随之而来。由于车市增速持续疲软,以及主流车企销量目标承压,过去一段时间又有多家车企相继宣布降价,幅度从数千元到数万元不等,新一轮车市价格战由此悄然打响。

图片来源:盖世汽车

新一轮价格战爆发

整车厂对于“价格战”的瘾,似乎越来越难戒了。这不消停了几个月,大家又纷纷开始摩拳擦掌。

8月20日, 智己汽车 宣布推出 智己LS7 限时购车政策:8月19日-10月31日期间购买智己LS7,可享豪华增配+现金立减,综合优惠幅度达 3.9 万元。

智己汽车是最新一家宣布降价的车企。就在上周,特斯拉曾两度宣布分别对 Model Y /3和ModelS/X价格进行调整,其中Model Y长续航版和高性能版均降价1.4万元, Model 3 现车提供8000元保险补贴,而ModelS/X全系现车可享 5.4万元-7万元不等的价格优惠。

如果将时间线进一步拉长,据盖世汽车不完全统计,自8月以来国内已经有超过10家车企通过官降、新车优惠、调整权益等形式直接或者间接对旗下新车降价,包括 极氪 、 哪吒汽车 、零跑、 长城 欧拉 等。

不过与一季度价格战以燃油车占据主导不同,本轮降价更多是围绕新能源汽车展开,参与的品牌也以新能源车企居多。除了上汽大众旗下的 途昂 、新 途岳 、 途观L 、 途铠 、 朗逸 等少数几款燃油车,目前宣布降价的大部分都是新能源汽车,这也让原本就极度“内卷”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更加混乱起来。

图片来源:乘联会

从当前中国新能源车市整体结构来看,30万元以下才是主流消费市场。据乘联会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30万元及以上级别新能源汽车市场份额为13.5%,而30万元以下车型则占据了86.5%的市场份额。

特斯拉刚刚宣布降价的Model Y长续航版和Model 3两款车型,恰恰属于这一价格区间,其中Model Y长续航版,伴随着此次调价正式来到了30万元以内区间,Model 3则接近20万元级别,降价后难以避免会对定价在20万元—30万元的同级新能源车型产生一定的威胁。

同样在此轮降价中打入了30万元以内市场的还有极氪001。8月11日,极氪官方对极氪001推出限时立减活动,最高降3.7万元。其中,YOU版和ME版车型下调后的价格为38.6万、34.9万元,而入门款WE版直接下探到30万元以内,最新价格为26.9万元。 找车网

作为极氪品牌首款车型,极氪001于2021年 上海 车展正式发布,当年10月正式开启交付,迄今累计交付量已超过10万台,其中仅2022年就交付了 71,941台。据极氪CEO安聪慧此前透露,今年极氪001预计将再度交付7万辆。

图片来源: 岚图汽车

8月19日,新岚图 FREE 在 2023 VOYAH NIGHT 岚图用户之夜正式上市,该车以 26.69 万元的价格也正式打入了25 万 -30 万元的市场区间,相较于老款33.36万的起售价格,降幅接近7万元。值得关注的是,除了直接宣布降价,通过推出新款车型下调售价区间也是今年车市较为常见的一种降价手段。

根据岚图汽车CEO卢放此前透露,岚图汽车今年的销量能够在2022年基础上增长1-2倍。去年全年,岚图汽车的销量是1.94万辆,这意味着今年岚图的销量目标大约在4万-6万辆之间。尽管目前,岚图距离销量目标的完成还有很大一段距离,伴随着新款岚图 FREE的上市,以及在价格上的大幅度下探,接下来岚图的表现还是很值得期待的。

愿不愿意都得打

关于本轮降价潮,盖世汽车研究院分析师认为,是宏观经济环境不稳定,消费者消费信心低迷,另外还有动力电池成本快速下滑,多重影响下带来的综合反应和产品销售策略。

据乘联会最新统计的销量数据,在刚刚过去的7月,国内乘用车零售销量共计达177.5万辆,同比下降2.3%,环比下降6.3%;1~7月,国内乘用车累计零售量达1,129.9万辆,相较于去年同期的1,108.7万辆,微增1.9%。

但要知道,今年前7个月国内仅乘用车出口(含整车与CKD)就达到了199万辆,而去年同期只有110万辆,这意味着今年车市很大一部分增量是来自于出口。上半年尽管有政策刺激、国六老库存促销等多重利好,国内车市整体依然处于增长乏力的状态。

图片来源: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

经销商持续严峻的生存状况,也证明了这一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最新发布的2023年上半年全国汽车经销商生存状况调查结果,在厂家设定的年度销量目标完成情况方面,完成了半年度销量目标的经销商占比仅为24.9%,56.9%的经销商完成了任务指标的80%以上。这意味着,还有超4成汽车经销商半年销量任务完成率不足80%。

与之对应的是,整车厂的销量目标完成情况也整体不及预期。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在11家披露了年度销量目标的A/H股上市车企中间,上半年无一家目标完成率达到了50%,即便是表现较好的 比亚迪 、吉利、 理想汽车 等,完成率也不过40%。而 蔚来 、零跑、 小鹏 三家新造车品牌,半年完成率甚至不足30%。

一方面,车市持续低迷,主流车企销量目标完成情况整体不乐观。“另一方面,在当前的市场形势下,特斯拉、比亚迪已经拥有较大的产品定价主导权,各主流车企都希望借助降价策略应对市场竞争。”上述分析师表示。

譬如年初的新能源汽车降价潮,很大程度上就起源于特斯拉的大幅度降价。本次调价中,Model 3起售价直降3.6万元,Model Y起售价直降2.9万元,两款车型其余版本的降价幅度从2万元到4.8万元不等,不仅创下了特斯拉中国售价的历史最低纪录,也直接对部分本土品牌同价位车型造成一定压力,所以才有了随后的一众新能源车企争相跟进。

图片来源:特斯拉

这次新能源汽车再度集体降价,抛开宏观市场影响因素,来自特斯拉的“威胁”同样不容忽略。

“若整体经济环境不稳定,(特斯拉)还会继续进行降价。”此前,在特斯拉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特斯拉CEO埃隆·马斯克曾明确表示。果不其然,随后一个月特斯拉就先后在中国香港以及大陆市场宣布降价,可见马斯克口里的“降价”并非只是说说而已。

不过,对于一众新能源车企来说,特斯拉真正的“刀”在此轮降价潮中或许还没有落下来,更大的威胁或在于新款Model 3。

据悉,相较于老款Model 3,特斯拉新款Model 3重新进行了设计,不仅进一步减少了零部件的数量,加上一体化压铸带来的成本节省,有望使生产成本降低高达14%,因此价格可能会更低。有业内人士预测,新款Model 3价格甚至不排除低于20万元的可能。

据知情人士透露,目前特斯拉正处于生产新款Model 3展示车的最后阶段,真正的大规模量产预计最快将于9月开始。而在终端市场,新款Model 3已经开始接收订单,订金为1000元。

图片来源: 上海钢联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电池原材料价格的持续下降,也为新能源车企价格战提供了重要信心支撑。据上海钢联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8月17日,国内电池级碳酸锂均价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55万元/吨至22.25万元/吨,相较今年年初几乎腰斩。

不仅如此,诸如正负极、隔膜、电解液等其他锂电池原材料,今年也都出现了不同幅度的下跌。而对于新能源汽车,目前动力电池大约占整车生产成本的40%左右。原材料成本下降,无疑会带动电池乃至新能源汽车整车成本随之下降。

综合以上种种,尽管此次价格战来势汹汹,细思之下并不令人意外。

准备好“长线作战”

无论是由于“内忧”还是“外患”,新能源车企争相参与降价,最终目的无外乎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

当前,新能源汽车替代燃油车已经是大势所趋。得益于电动化的持续提速,新能源汽车和传统燃油车正呈现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

在刚刚过去的7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达64.1万辆,相较于去年同期的48.6万辆,同比增长31.9;渗透率为36.1%,较去年同期26.8%的渗透率提升9.3个百分点。要知道在2020年的时候,我国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不过5%。

到今年年底,据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王传福近日在比亚迪第500万辆新能源汽车下线活动上预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将达37%;到2024年年底,渗透率将达48%;到2025年年底,渗透率将达60%。

与之对应,则是燃油车渗透率的持续下滑。

正因为如此,大家都希望在终局揭晓之前,能占据尽可能多的市场份额。甚至马斯克也曾直言,愿意在短期内牺牲特斯拉的利润,以积极争取市场份额,从而为接下来的无人驾驶做好准备。

事实证明,这一招还是奏效的。得益于年初的大幅度降价,今年上半年特斯拉中国零售销量累计达29.4万辆,同比增长48.9%,其中一季度和二季度销量分别为13.7万辆和15.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6.9%和75.5%。

图片来源:蔚来汽车

蔚来汽车自6月宣布调整全系新车的价格及首任车主用车权益后,当月销量就立刻回升至10,707辆,环比5月的6,155辆,大增74%。7月进一步突破2万辆,达到了20,462辆,同比增长103.6%,环比增长91.1%,再次创下月度交付量新高。其中全新ES6,7月交付超10,000台,实现了蔚来单车型月交付首次破万。

另外还有上汽大众ID.3,在7月初推出12.59万元的“限时惊爆价”后,在终端市场的销量迅速飙升,7月订单成功破万,环比暴增689%。

由此可见,降价对于新车销量的提升作用还是比较明显的。接下来,就看这一轮降价最终会给整体车市带来多大的增量。

值得关注的是,当终端需求减弱,通过降价固然可以刺激一部分销售,但对于整车厂而言,这同时也意味着更低的利润。而当下大多数本土新能源车企都是在“赔本赚吆喝”,一再降价无异于“雪上加霜”。

图片来源:特斯拉

据特斯拉此前公布的二季度财报,由于一季度的大规模降价促销策略,使得利润被削薄,二季度特斯拉虽然总营收和净利润均实现了同比增长,但其毛利率却降至了18.2%,为近3年来最低毛利率水平。

要知道,特斯拉的汽车毛利率一直处于行业领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盖世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头部车企争相加入,新一轮价格战又“杀疯了”(蔚来规模效应显现,2025年销量翻番可期)

蔚来规模效应显现,2025年销量翻番可期

新年伊始,蔚来公司公布的2024年12月销量数据显示,公司单月销量达31138台,成功跻身“三万月销俱乐部”。其中,公司新推出的乐道品牌,单月销量达10528台,成功过万。值得一提的是,乐道首款车L60在开启交付后第三个完整月便实现了单月过万,速度在行业领先。

虽然在2024年新能源车市普涨的背景下,蔚来的销量并不算最高,但我们需要看到的是,2024年蔚来是所有新势力品牌中坚持纯电,并率先进入多品牌运营的企业。在很多人选择加入电混、增程的阵营时,蔚来不仅推出了乐道,还在年终时刻推出智能电动行政旗舰轿车ET9以及第三品牌firefly 萤火虫 。

面对竞争注定更加激烈的2025年,蔚来创始人李斌将销量目标翻番,定在44万辆。面对理想、小鹏、小米、华为等对手的虎视眈眈。蔚来如何在竞争中保持领先?能不能实现翻番目标?其实蔚来早已给出答案。

蔚来在高端纯电占优的秘诀:坚持换电,不只图短期回报

乘联会数据显示,消费者在经历了新能源汽车初期“性价比至上”的阶段后,正向着更加注重品质、性能与品牌价值的阶段演变。专家和机构预测,2025年这股趋势将迎来爆发式增长。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高端化并不仅仅意味着更高的价格,更代表了品牌所传递的价值和用户的认同。意味着,那些能够通过持续创新提供质优价优产品的企业,才能够拿下2025销量目标。

事实上,不少品牌为顺应市场发展趋势,快速进入高端纯电市场,并通过产品定义等手段抢占用户,对蔚来构成一定压力。面对高端纯电市场的竞争挑战,蔚来的策略很简单,那就是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

李斌对记者说:“蔚来在高端纯电市场的压力仍然存在,包括用户心智的建立,但随着更多品牌入局高端纯电市场,蔚来的优势就更能更好体现,包括充换电网络、服务体系和蔚来社区建设,过去十年来围绕着高端纯电的积累,都会形成优势。当然,蔚来对纯电的坚持,确实显得是在孤军奋战,因为别人都有增程,或者别人都有插混,所以稍微难一点。他们有了纯电以后,对纯电的攻击就会少一些。”

当然,蔚来为什么不随大流做增程,是很多人心中的疑问。答案或许就在于,李斌很清楚,真正决定企业未来的,不是任何的过渡方案或短期销量的数字,而是品牌价值的长期积累。坚持换电不是短期博弈的手段,而是蔚来企业未来生存的基石。

在纯电的基础上,蔚来一直相信“换电”才是终局,力求在补能方式上摆脱不只依赖充电桩,建立一套“可充可换可升级”的体系,实现快速补能,彻底解决里程焦虑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换电比增程甚至超充都更有优势,在发展壮大后完全有可能彻底取代增程。

从2024年的市场表现中,我们已经能看出:对换电的坚持,让蔚来在高端纯电市场的优势更明显。2024年12月,蔚来品牌交付新车20610台,同比增长14.5%。回顾2024年,蔚来品牌在多个月销量超2万台,这在均价30万元以上的品牌中并不多见。

事实上,截至2024年11月底,蔚来在成交均价30万元以上的高端纯电市场中占据40.6%的绝对优势。高端纯电车型的用户,首选依然是蔚来。细分车型来看, 蔚来ET5 /5T在25万以上高端纯电轿车市场占有率达到21.87%;ES6和EC6占据30万以上高端纯电SUV市场 57.69%的份额;ES8以25.77%的占有率领跑40万以上高端纯电SUV市场;在高端轿车领域,ET7则以29.32%的市场占有率稳居第一。

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12月21日,在NIO Day 2024上,蔚来发布了999台起售价为81.8万元的纯电旗舰ET9首发版,12小时内就全部售罄,已经显露出蔚来在高端行政级轿车市场的竞争力。

通过ET9可见,蔚来在坚持换电的同时,正在拿出十年积累推出的一系列成果(智能系统NT.Cedar雪松、SkyOS·天枢、神玑高等级智驾芯片、Cedar AQUILA超系统,以及天行智能底盘等),在豪华行政级旗舰领域展开比拼,与奔驰 S、迈巴赫、奥迪 A8、宝马 7 系以及保时捷帕拉梅拉等豪华品牌车型展现直面竞争。

乐道月销过万,起势信号来了

另外,乐道品牌交付新车10528台,而这样的成绩是在“仅纯电”、“新品牌”、“家用车竞争”等多重标签叠加下实现的,是远远领先于行业的速度,这些共同构成了蔚来公司去年12月销量超3万的销量记录。在此成绩单背后,是蔚来公司为乐道提前布局的渠道网络与补能体系。

据了解,乐道品牌渠道布局达到300家门店、317家授权服务中心,覆盖全国172座城市,布局速度居行业前列,可用换电站超过1000座,并且建站速度还在提升。按照如此比例计算,2025年3月起, 乐道L60 便可具备月交付量超2万台的能力。

乐道的表现,其实是蔚来公司整体布局的一个缩影。当其他新势力车企纷纷向增程、混动技术倾斜时,蔚来坚持换纯电路线,并以三大品牌(蔚来、乐道、萤火虫)全面覆盖10万-80万元价位区间,是新势力中首家跨价位段的多品牌战略布局公司。

对于2025年,除了蔚来和乐道外,令人期待的,还有firefly萤火虫的小车潜力。

作为市场上唯一一款可充、可换、可升级的小型智能电动车,firefly萤火虫正凭借独特的换电优势与智能化体验在全球市1500万的小车市场中打开三分之一的想象空间。虽然李斌也坦言,中国的小车市场并不大。但对于中国消费者来说,想买能换电的小车,firefly是不错的选择。

以此来看,蔚来品牌牢牢占据高端市场,乐道品牌切入主流市场,firefly萤火虫则定位全球市场的智能电动小车。在博弈中,蔚来的目标不仅是销量,而是用更广泛的产品矩阵与品牌力抢占新能源市场的未来。

难以复制的模式和口碑

站在2025年初看未来市场走向,价格不再是核心竞争力,品质与品牌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从“唯价格论”进入“量价齐高”阶段,蔚来用坚守纯电的战略与多品牌布局,率先完成了新势力车企在不同价位区间的全覆盖。

对于2025年销量翻番的目标,李斌曾公开表示:“很合理。”支撑这一乐观判断的,既有蔚来对市场趋势的精准洞察,也有其对用户需求演变的深刻理解。这并非偶然,而是其多品牌战略与持续投入的阶段性成果。

可以说,支撑蔚来2025销量翻番,绝不来自短期策略,而是经过多年打磨的商业模式与体系化能力。现如今,蔚来单月交付3万是对现有的制造、研发、渠道、补能、服务能力的全面验证,说明蔚来从技术到服务的全链路体系化竞争力已经成熟,具备快速规模化的潜力。

在蔚来的体系化能力中,换电是重要一环。蔚来的换电网络是其他品牌难以复制的长期护城河,3分钟换电、3000座换电站、全国9纵9横高速网络,这一模式也引得电池巨头宁德时代以及众多友商进场。

为了应对2025年加剧的市场竞争,蔚来于2025年1月推出以旧换新补贴兜底政策,降低购车门槛,0首付、3年0息的购车金融方案,吸引更多消费者选择智能电动汽车。另外,随着新产品的陆续推出、渠道与补能体系的完善,2025年的蔚来,无疑将在新能源市场开辟出更广阔的增长空间。

另外,我们很想强调一下蔚来用户的高度粘性特征。目前,蔚来累计交付新车671564台,而后台不断跳动的换电次数体现着用户对服务坚定地选择,展现出十足满意度与粘度,这些用户不仅是蔚来的使用者,更是蔚来的传播者。如今,蔚来APP月活用户266万+,注册用户已经超过1350万。这意味着,在67万车主背后,潜藏着1350万的购买潜力。

用过蔚来的人都会替蔚来说话,当用户满意度转化为主动分享,口碑通过社交网络不断扩散,营销的本质就不再是简单的广告投放,而是用户间的自然裂变。换句话说,蔚来车主就是“行走的广告”,随着接下来体量越来越大,由此产生的裂变是倍数增长,这是最容易被外界忽视掉的关键一环。

市场的竞争可以有无数种方式,但真正决定长期成败的,是谁能赢得用户的心,并让他们成为品牌最好的代言人。在这一点上,蔚来已经走在了前面,且走得更远。

综上,蔚来从产品力到市场潜力、从基础设施到政策护航,拥有清晰的增长逻辑和底气。如果说2024年的价格战是为争夺市场份额而战,那么2025年大家已经进入了更高级别的价值战,要比拼体系化能力。当无序内卷的浪潮褪去,那些坚持长期价值、赢得用户信赖的品牌,才会真正笑到最后。现在的3万辆月销只是开始,2025年,规模化增长才是对蔚来的全新诠释。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十三行,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25年新能源车价格战更凶猛

找车网(https://www.snzqc.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25年新能源车价格战更凶猛的相关内容。

2025年新能源车价格战可能会更加激烈。

随着新能源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降低,越来越多的车企将能够生产出价格更亲民的新能源车。为了争夺市场份额,车企们可能会采取更加激进的定价策略,从而引发价格战。此外,政府对新能源车的补贴政策也可能对价格战产生影响。如果政府减少补贴,车企们为了保持销量和市场份额,可能会进一步降低售价。

然而,价格战并不一定意味着消费者能够捡到“宝贝”。虽然价格降低可以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新能源车,但车企们可能会在配置、性能等方面进行缩减,以保证利润。因此,消费者在购买新能源车时,除了关注价格,还需要关注车辆的性能和品质。

总的来说,2025年新能源车价格战是否会更凶猛,还需要观察市场动态和政策变化。但无论如何,消费者在购买新能源车时都应谨慎选择,综合考虑价格、性能、品质等多方面因素。

以上就是找车网整理的头部车企争相加入,新一轮价格战又“杀疯了”(蔚来规模效应显现,2025年销量翻番可期)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找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找车网:www.snzqc.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头部车企争相加入,新一轮价格战又“杀疯了”(蔚来规模效应显现,2025年销量翻番可期)”相关推荐
汽车2025年销量规划 对话陈清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有可能提前实现
汽车2025年销量规划 对话陈清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有可能提前实现

对话陈清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目标有可能提前实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近日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随着汽车革命向纵深发展,汽车的属性已经由一个典型的机械产品,转化为机械产品基础上的电力电子产品、互联网产品、电子信息高科技产品。陈清泰认为,新能源汽车预期目标要变成现实,需要政府未雨绸缪,做好顶层设计,从一开始就把汽车、能源、通信

2025-02-22 05:11:11
【e汽车】后价格战时期,车企如何重塑竞争力
【e汽车】后价格战时期,车企如何重塑竞争力

【e汽车】后价格战时期,车企如何重塑竞争力特斯拉中国官网5月2日消息,特斯拉Model3在中国的售价涨至23.19万元,此前为22.99万元;Model3高性能版涨至33.19万元,此前为32.99万元;三天后,特斯拉宣布,全新ModelS及全新ModelX全系车型上调售价19000元。四天内两次涨价,“价格屠夫”特斯拉的反向操作让外界一度很迷。同时,也被外界视为,年初

2024-12-08 20:34:03
长城汽车价格竞争 车市价格“核战争”影响初现?长城魏牌销量暴跌75%
长城汽车价格竞争 车市价格“核战争”影响初现?长城魏牌销量暴跌75%

长城汽车竞争力弱的原因?长城汽车是中国一家知名汽车制造企业,成立于1984年,总部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在中国汽车市场中,长城汽车一度以其高性价比的SUV产品著名,但近年来,其市场地位逐渐下滑。长城汽车竞争力弱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品牌认知度不高长城汽车虽然在国内市场占有一定份额,但其品牌在全球范围内的知名度并不高。长城汽车一直在强化品牌建设,但其宣传和推广力度还不够强大,相比于

2024-10-21 20:25:22
锂电池原料价格翻番,这会影响到电动汽车的销量吗?
锂电池原料价格翻番,这会影响到电动汽车的销量吗?

上汽上调新能源汽车KPI:2025年产销350万辆新能源的竞速赛中,上汽重新排布手中筹码,调整行进速度,要进领跑军团。4月18日,上汽集团在第二十届上海车展上发布“新能源汽车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到2025年,上汽新能源车年销量达到350万辆,较2022年增长2.5倍,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0%,其中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车整体销量中的占比将达到70%;基本完成新老赛道的发展动力切换

2025-02-10 10:41:08
蔚来换电模式,是一场亏本买卖吗?蔚来如何在激烈竞争突围?
蔚来换电模式,是一场亏本买卖吗?蔚来如何在激烈竞争突围?

在海通国际证券的“猜想”中,为何是小米将收购蔚来?文/杜小寻编辑/马军临近年关,各大券商都开启了对2025年全年经济情势的预测。但不久前,一家券商公司发布的2025猜想,却引起了轩然大波。近日,海通国际证券发布了一则名为《2025五大猜想——中美竞争总体“外松内紧”》的研究报告。其中的最后一个猜想写道:小米收购蔚来…蔚来换电使用范围得以扩大,甚至在专利保护下开放给

2025-02-16 01:48:20
2025理想汽车销量 4月新能源车企销量点评 理想月销超2.5万 蔚来接近腰斩
2025理想汽车销量 4月新能源车企销量点评 理想月销超2.5万 蔚来接近腰斩

理想2023Q2业绩炸裂,交付、营收同比增长均超200%8月8日,理想汽车发布了2023年第二季度财报,表现相当炸裂。在二季度中,理想汽车向用户交付新车86533辆,同比增长201.6%。同时,二季度营收达到286.5亿元,同比增长228.1%。无论是交付量还是营收,理想汽车在二季度中都完成了同比增长超200%的优异成绩,这个表现不仅让理想稳坐新势力的第一把交椅,即使放眼整个国内

2024-01-06 01:28:06
头部造车新势力10月销量大涨,蔚来单月突破5000辆 3月造车新势力销量:理想继续领跑,蔚来环比下降
头部造车新势力10月销量大涨,蔚来单月突破5000辆 3月造车新势力销量:理想继续领跑,蔚来环比下降

头部造车新势力10月销量大涨,蔚来单月突破5000辆11月2日,位于造车新势力头部阵营的蔚来、理想、小鹏和威马纷纷发布了10月销售数据,四家造车新势力10月销量都收到了不错的成绩单。数据显示,蔚来10月共交付新车5055台,创品牌单月交付数新高。值得注意的是,这是蔚来交付以来首次单月突破5000台,也是中国高端汽车品牌月销量首次突破5000台,用了两年五个月的时间。今年1-10月,蔚

2024-01-14 23:52:24
车市价格“核战争”影响初现?长城魏牌销量暴跌75%(车市价格战愈演愈烈,现在是买车的最佳时机?)
车市价格“核战争”影响初现?长城魏牌销量暴跌75%(车市价格战愈演愈烈,现在是买车的最佳时机?)

车市价格“核战争”影响初现?长城魏牌销量暴跌75%从月初由东风雪铁龙开始的燃油车价格战席卷全国,各大车企纷纷应战,除了传统豪强之外,比亚迪、小鹏等新能源主力也在新款上市之时不得不忍痛降价。而没能跟上一波流的长城魏牌公布了上个月销量,整体暴跌75%……导语饮鸩止渴还是积重难返?价格战背后的乱局之前我们曾经撰文分析了东风雪铁龙为首的东风系列掀起的市场

2024-10-04 08:2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