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07 20:07:08 | 找车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近日在接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专访时表示,随着汽车革命向纵深发展,汽车的属性已经由一个典型的机械产品,转化为机械产品基础上的电力电子产品、互联网产品、电子信息高科技产品。
陈清泰认为,新能源汽车预期目标要变成现实,需要政府未雨绸缪,做好顶层设计,从一开始就把汽车、能源、通信、交通、城市作为一个整体,以新的理念,把它放在高科技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实现技术协同、规划协同、政策协同、法规协同,有序推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党组书记、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
新京报:要实现2025年新能源汽车总销量占比两成的目标是否困难?如何实现?
陈清泰:政府从宏观管理、政策调控和引导预期的角度出发,设立一个指导性目标是必要的。关键是看新能源汽车的性价比和使用环境何时达到、甚至超过燃油车。很多专家预计这个时间节点在2025年,从现在的发展情况看可能会提前。
新京报:随着新能源汽车占比上升,并不断释放造福社会的效果,前景可期。需要创造哪些配套条件?
陈清泰:有关方面预计2030年我国电动汽车产销将达到1500万辆、保有量达到8000万辆,新车不同级别自动驾驶将达到70%。这个预测要变成现实,涉及能源结构的调整,智能电网的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的升级,新一代移动通信的支持,产业链的调整改造,标准法规的建立和调整,以及就业岗位转移等,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工业革命。每一个方面都是周期较长、牵动全社会的巨大系统工程。需要政府未雨绸缪,做好顶层设计,从一开始就把汽车、能源、通信、交通、城市作为一个整体,以新的理念,把它放在高科技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实现技术协同、规划协同、政策协同、法规协同,有序推进。其中打破壁垒、开放市场如果把握得好,我们完全可以成为一个赢家。
新京报:本次规划鼓励充换电服务,这会是一种过渡模式还是终极模式?
陈清泰:未来可能是两种模式并存,不同的使用场景有不同的选择。
2011年国家启动电动车产业化时,就规划了换电模式,但由于种种原因被搁置下来。经历近10年的实践,今年国家在“新基建”和新能源汽车发展规划中再次提出换电模式,给产业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间,很值得认真研究。
目前来看,换电模式有很多优势:一是换电模式可实行车电分离,使电动车购车成本低于同级别的燃油车;二是换电时间只需3-5分钟,与燃油车加油相当,解决了充电时间长问题;三是电池租赁费加上电费后,电动车能源成本仍只相当于燃油车的1/3至1/4;四是电动汽车的二手车与电池无关,将改变二手车定价模式;五是电池由专业公司拥有、管理、维护、梯次利用和报废后资源再利用,有利于电池的充分利用和全寿命周期的安全与环保。
此外,换电模式还具有基本不需要快充,有利于电池寿命和充电安全;充电时间有较大灵活性;换电站与停车场无关,有利于在城市布局;可通过制定系列化标准,基本不影响同级别不同品牌汽车的个性化等优势。
总体看,换电模式有可能消除电动汽车的诸多弱点,发挥电动汽车的优势,加快电动车性价比超越燃油车的过程,但这有待市场的考验。
选择充电还是换电是企业产品发展战略的重大决策,换电模式已经有了一次大起大落。企业如选择换电模式,应做好市场调查,审慎做出决策。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 林子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汽车之家 资讯]? 日前,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高健在行业大会上表示,我国智能汽车行业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期,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智能汽车市场。其中,预计2025年全球联网汽车数量将接近7400万台,中国的联网汽车数量将达到2800万辆。
智能汽车衍生出两大主要技术应用方向,即自动驾驶和车联网。车联网成为国内外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必争之地,进入产业爆发前的战略机遇期,正在催生大量新技术、新产品、新服务。车联网技术向着智能化、网联化方向演进,车载操作系统、新型汽车电子、车载通信、服务平台、安全等关键技术成为研究热点。
根据《智能网联汽车技术路线图2.0》,2025年我国C-V2X终端新车装配率达到50%;路测设施方面,2019-2021年,我国将在车联网示范区内部署路测设施,2022年将开始在典型城市、高速公路扩大覆盖范围。目前,国内已经具备C-V2X通信芯片、模组以及车载终端的量产基础。V2X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建议关注车联网产业的投资机会,尤其是通信芯片、模组与车载智能终端等当前初步开始产业化的环节。
编辑点评:
汽车的智能化离不来V2X技术的普及,目前我国主推的C-V2X标准已经成为该行业在全球的重要标准,并且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链,配合较为先进的5G技术,让我国在V2X技术的发展上处于全球领先的阵容。我们目前已经可以看到,无论是传统中国品牌以及是造车新势力,都在智能化方面继续发力。毫无疑问,汽车将变成另外一个移动终端。(文/汽车之家 陈浩)
找车网(https://www.snzqc.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25年不再出售燃油车,日产想“绝处逢生”?的相关内容。
近几年,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话题一直不绝于耳,有关于产品的,有关于电池的,有关于政策的等等。的确,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能源,在若干年后,总会枯竭,新能源汽车便是未来汽车发展的趋势,而以目前的技术发展来看,纯电车型还会成为新能源市场的主角很长一段时间。
所以当汽车电气化革命的声势越来越浩大,各大品牌面向未来的战略不断加速,在新能源市场飞速发展大的阶段,许多车企也宣布了对于未来品牌战略的发展方向,而在近日,日产汽车也正式宣布了有关中国地区的车型规划信息,根据计划,日产将在2025年实现中国市场全面电气化,不再销售纯燃油车型。
据悉,日产计划在2023年将旗下近半数的产品线将完成电气化转型;同时,2021年日产将在中国市场正式推出e-POWER车型,并在3年左右的时间将推出5-6款e-POWER车型。在2025年前,日产将在中国推出9款全新电动化车型,其中包括纯电、混动以及e-POWER动力系统。
相比于一些其他品牌对于电气化转型之路的规划,市场也有声音有疑:日产会不会来得晚了些?从时间以及目前的产品矩阵来看,日产汽车想在5年之内完成转型似乎有点操之过急,毕竟目前,日产在中国市场只有轩逸纯电一款新能源汽车,而且还是在老款轩逸上开发的车型。虽然日产有聆风这样全球知名的新能源汽车,但是在中国市场确实知名度还是比较小的。因此,在国内新能源领域没有打开知名度的日产,要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推出多款新能源车型,完成电气化转型之路,可能会显得太过急切。
不过从技术层面来看,似乎日产也有着足够底气,不久前,日产的首款纯电动SUV车型Ariya正式亮相,这款产品作为日产在转型电气化之路会上的开端,不仅肩负着品牌跨时代的重大意义,其本身也有着集日产技术的大成,基于日产全新纯电平台打造,Ariya搭载了“日产智行(Nissan Intelligent Mobility)”的最新技术,即日产智能动力、日产智能驾驶以及日产智能互联三大领先技术。 找车网
此外在动力系统方面,我们都知道,日系车比较擅长油电混动车型,丰田的THS混动系统,本田的i-MMD混动系统消费者们都应很熟悉了。而日产的未来将推出e-POWER使用的是串联混动系统,在这套系统中,发动机仅用来为电池充电,并不直接驱动车辆。整个原理与增程式混动差不多。不过和增程式车型来对比,e-POWER的电池容量更小、并且取消了充电接口,结构更加简单,但是续航能力、性能都得以保留。
或许,对于日产的这些技术,普通消费者当前会感觉到很陌生,不知道它到底是个“花架子”还是有着真材实料,当然这一切都不是靠冰冷的数据堆砌和简单的口头表达能够证明的,任何产品和技术是好是坏都需要时间和市场验证,虽然相比于其他合资品牌而言,日产似乎在电气化转型之路上起步较慢,但在发展规划速度却更快,那么在这条路上,日产又能够走的顺利呢?值得期待
如今日产相比同为日系车的本田和丰田,在销量上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同时品牌影响力也在逐步下滑,因此,日产也急需要做点事情挽救一下自己越来越“尴尬”的处境,那么对于此次规划的将在2025年完成电气化转型之路,日产最终是“绝处逢生”,还是“夜郎自大”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以上就是找车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找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找车网:www.snzqc.com首款固体电池汽车是哪一款首款搭载全固态电池的汽车是日产汽车计划在2025年推出的车型。这种新型的全固态电池技术,与传统的液态电池相比,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更快的充电速度以及更优越的安全性,被广泛认为是电动汽车领域的一项重大突破。全固态电池使用固态材料作为电解质,从而避免了液态电池可能出现的漏液和燃烧风险。日产汽车公司在全固态电池的研发领域保持领先,并与多家电池技术公司和研究机构合作,加速这一
2025年中国车联网汽车数量或达2800万辆[汽车之家 资讯]? 日前,国家发改委国际合作司副司长高健在行业大会上表示,我国智能汽车行业正迎来发展的黄金期,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智能汽车市场。其中,预计2025年全球联网汽车数量将接近7400万台,中国的联网汽车数量将达到2800万辆。智能汽车衍生出两大主要技术应用方向,即自动驾驶和车联网。车联网成为国内外新一轮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必争
2025年不再出售燃油车,日产想“绝处逢生”?近几年,关于新能源汽车的话题一直不绝于耳,有关于产品的,有关于电池的,有关于政策的等等。的确,石油作为不可再生能源,在若干年后,总会枯竭,新能源汽车便是未来汽车发展的趋势,而以目前的技术发展来看,纯电车型还会成为新能源市场的主角很长一段时间。所以当汽车电气化革命的声势越来越浩大,各大品牌面向未来的战略不断加速,在新能源市场飞速发展大的阶段
2024年6家推新品牌的汽车厂商盘点,谁的赢面最大?一家车企,如果对某个细分市场久攻不下,或者想开拓更多的细分领域,一般会怎么操作?很多厂商首先想到的就是:搞个新品牌。因为新品牌一般都有新人设,也会有新玩法,有可能带来一些新气象。比亚迪搞出了仰望、腾势和方程豹,长安有启源和深蓝,长城有坦克、魏牌和欧拉,吉利有银河、领克、极氪。
2025年汽油车将停产!汽油车究竟会不会退出中国市场?国内计划取消燃油车的新闻在传播,2025年将取消燃油车这一说法引起关注。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据《中国汽车市场发展研究及投资前景报告》的分析,实现2050年新能源汽车全面替换的目标,将分为四个区域层级逐步推进。首先,特大型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等,功能性示范区域如海南、雄安等,将作为第一层级先行。第二层级则是传统汽车限行限购城市和蓝天保
国内新能源汽车车市有望在下半年企稳国内新能源汽车车市有望在下半年企稳随着新能源汽车上半年车企价格战、补贴退坡影响逐步趋弱,国内新能源汽车车市有望在2023年下半年企稳。板块中上游锂电池及电池材料环节进入稳定增长阶段,各环节格局基本形成,龙头地位持续稳固,中上游环节建议关注4680电池、磷酸锰铁锂、复合集流体、钠电池、一体化压铸等降本增效的创新技术。下游环节除新能源汽车应用外,建议关注
15万的车,40万的产品力,奇瑞再出王炸,直轰击CRV知嘹汽车/阿伦近日,星途汽车强势发布全新车型瑶光,作为其2.0时代开山之作,也吹响奇瑞集团“瑶光2025千亿科技战略”号角,吸引多方关注。此次新车共计发布六款车型,厂商指导价为15.28万-20.28万元,较之此前预售价下调2万元。其整体实力不容小觑,将与本田CR-V等对手之间进行激烈交锋,或许会成为SUV领域新的
上汽上调新能源汽车KPI:2025年产销350万辆新能源的竞速赛中,上汽重新排布手中筹码,调整行进速度,要进领跑军团。4月18日,上汽集团在第二十届上海车展上发布“新能源汽车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到2025年,上汽新能源车年销量达到350万辆,较2022年增长2.5倍,年复合增长率达到50%,其中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车整体销量中的占比将达到70%;基本完成新老赛道的发展动力切换
2024-03-23 10:41:41
2024-03-15 23:38:57
2024-03-17 07:40:04
2024-04-07 04:27:27
2024-04-01 14:14:02
2024-06-02 10: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