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9-19 10:44:59 | 找车网
相信很多人今年都有这种感觉,那就是钱变得越来越难赚了。经济向下的大环境下,消费就变得谨慎了起来,原先有10万块钱,恨不得买辆20万的汽车,现在呢?有10万块钱恨不得掰成五瓣花,在这种消费萎靡的情景下,选择一辆物美价廉的车型就变得十分重要了。如果你的购车预算在10万元以内,还想买辆大尺寸、大空间的B级轿车的话,我觉得 奔腾B70 就不错。首先,它的颜值很高,“大溜背”造型显得十分运动。其次,它的尺寸很大,超过4米8的长度和2米8的轴距,让它的外观显得十分大气。第三,B级车的空间相比A级车整体上要更加宽敞,家用也更舒适。
奔腾 B70售价10.59-14.49万元,你是不是要问:不是说10万元以内吗?它的价格明显在10万元以上。不要着急,这款车的优惠力度很大,优惠完后10万元以内甚至可以落地,我的一个朋友就在奔腾工作,在朋友圈经常看到他发的帖子,什么奔腾B70可以8.88万包牌落地之类的,给我的感觉就是,奔腾把这款B级车一直当A级车卖。
奔腾B70的实际价格如何?
优惠方面,奔腾B70综合优惠3.5万元,注意,这不是直接优惠,而是有附加条件的优惠,比如店内贷款、店内上保险、以旧换新等,而选择奔腾B70可享3年0首付0利率,整车终身质保,感觉它的性价比还是可以的。
奔腾B70有什么缺点?
我试驾过这款车型,就我的主观感受来说,它的隔音降噪效果不好,胎噪大、风噪大、发动机噪音大。底盘减震给我的感觉偏硬,7挡湿式双离合变速箱低速顿挫,内饰的异味也不小。与合资品牌主流的B级车相比,确实还有不小的差距,但是别忘了,它的价格低啊,就看你更在意这些缺点还是价格了。
奔腾B70的科技感如何?
打眼一看,它采用了双联屏设计,看上去很有科技感。可是它的液晶仪表盘却和中控屏幕不一样大,中控屏幕是12.3英寸,仪表盘只有7英寸,这就说明,仪表盘的黑边很厚重,黑屏时看不出什么,可是屏幕一旦通电,就显得不是那么协调了。功能上,支持卫星导航、语音识别控制、车联网和OTA升级等,中高配车型还提供L2级辅助驾驶系统。
奔腾B70的空间如何?
虽然谈不上多么宽敞,可是也不局促,家用绰绰有余。它的后备厢开启方式是掀背式,开启角度很大,后排座椅还支持放倒,实用性还是不错的。
这款车型十分特殊,低配车型采用了前麦弗逊+后扭力梁的悬架结构,中高配车型采用了前麦弗逊+后多连杆的悬架结构。因此,在动态体验方面,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四轮独悬”无疑更好一些。
奔腾B70的动力表现如何?
该车提供1.5T和2.0T发动机,1.5T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169匹马力,峰值扭矩为258牛·米,传动系统是7挡湿式双离合变速箱,NEDC综合油耗为6.4L/100km;2.0T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224匹马力,峰值扭矩为340牛·米,传动系统为6AT变速箱,NEDC综合油耗为7L/100km。
值得注意的是,该车虽然提供整车终身质保,但是只针对首任车主。 找车网
奔腾B70的销量情况怎么样?
我们可以看一下它近半年的销量数据,从今年2月到7月,它的销量分别为1593台、2298台、2890台、2828台、3666台和3356台,销量数据谈不上多好,也谈不上多差,应该还是有利润空间的。在大幅优惠的刺激下,您觉得奔腾B70能火吗?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老林说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20多万的C6老气横秋,12万的C6成熟稳重”,这句调侃既是2023年蔓延开来的汽车价格战的缩影,又客观反应了产品价格在消费者决策过程中起到的重要作用。那么降价对于当下的汽车行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市场,就是万能招数吗?之前针对该话题,我们也曾站在选择“保价”立场的车企这边进行过分析。那么今天,我们把视角放在选择积极降价的车企这边。通过对旗下各渠道经销商的探店了解,来看看加入价格战近一个月之后,它们的市场表现到底如何?
传统品牌带电产品,降价效果如何?首先我们来到“国民神车” 哈弗H6 的经销商渠道,在新能源汽车的凌厉攻势下,这款多年霸榜的SUV车型,在今年前三个月份的总销量尚不超过5万辆。虽然成绩依旧出色,稳居SUV销量总榜前五的位置,但俨然已经脱离了争夺“销冠”的地位。而在3月份吹响“官降”号角后, 哈弗 H6的表现又是如何呢?从工作人员的介绍来看,“官降”的幅度执行的还是非常到位的。无论燃油、混动还是插混,现金优惠幅度都在1.5万元。而且从话术上判断,如果消费者诚意足够,进一步的优惠力度与形式都是可以讨论的。只不过,这种主动态度或许覆盖更多的还是混动与插混车型。且执行方式更多或还是围绕置换补贴、分期等场景。毕竟,从单店销售状况来看,燃油版哈弗H6仍然占到这家店销量的一半以上。
有意思的是,店内对于哈弗H6的混动版甚至都是一种“姜太公钓鱼”的态度。如果说去年年底在购置税政策的影响下,混动版H6还有一定销量。那么在新的一年,其咨询量几乎等于没有。毕竟插混版哈弗H6的55km续航版本,在购置税的影响下,完全可以覆盖混动版的预算与使用场景。当然,55km续航的版本也不是哈弗H6插混的销量主力。而且考虑插混版车型的客户,基本不考虑包括燃油版哈弗H6在内的油车。至于官方优惠,对于哈弗H6插混而言,也有一定促进作用。叠加春节假期因素,该车型年初店内单月销量基本都在个位数,但目前一个月店内能够卖20多台。值得一提的是,上市不久的二代大狗插混关注度不错。在基本没有优惠,且长续航版价格超过17万元的情况下,该店一个月也有10台左右的销量。
看完哈弗,我们再看看另一个爆款中国汽车品牌旗下的“带电”产品。 吉利汽车 在4月份针对旗下大多数产品,都展开了“限制补贴”活动,其中也包括混动与插混车型。只不过在聊“官方补贴”带来的效果之前,我们还得先聊一下它的降价尺度。因为官方宣传的是综合补贴,比如 星越L Hi·P至高补贴4.5万元等等。但众所周知,所谓综合补贴,与实际消费者理解的现金优惠之间是有差距的。从到店的情况来看,以吉利 星越 L家族为例,工作人员给出的“谈价基础”为:插混版优惠2.6万元,混动版优惠1.8万元,以及燃油版优惠1.3万元。这种阶梯式的降价幅度,显然与前面聊到的哈弗H6不同。当然,它更符合不同动力系统车型的定价体系规律。与哈弗类似的是,在未获得消费者明确意向的情况下,工作人员也是偏向以置换补贴、分期等方式,来引导更进一步的优惠力度。
至于潜在用户的选择方面,与在哈弗店里了解到的情况也相当类似。还是以星越L插混为例,到店看车的客户基本不考虑油车,甚至也很少看混动。官方优惠出台之后,到店量与订单量都有所提升,但与燃油版的销量当然还是没法比。该店上个月(4月份)售出了3台星越L插混,对应的燃油版销量则是它的十倍多。总的来说,到店量不算少,但转化率偏低。店内工作人员的看法是,整个新能源车市场都在普遍降价,消费者观望情绪较高,转化率低。值得一提的是,这家吉利4S店隔壁不远就是一家 比亚迪 经销商。不过销售也坦言,目前对于新能源车的销量考核并不严格,也基本没有什么“压库”现象。诸如混动版星越L基本还能做到现车销售,但插混版至少需要一个多星期的提车周期。
最后再聊一下传统合资品牌,以体量较大,转型速度相对较快的 大众 汽车为例。借着ID.家族两周年庆的契机, 一汽 -大众针对旗下ID.系列车型也开展了限时优惠活动。降价幅度达到4万元,对于覆盖车型而言,力度不可为不大。但从探店经销商的反馈来看,对客流的影响其实并不大。作为一家城市展厅,坐落在商场内的区位条件决定了客流相对稳定,但精确度与转化率比不上传统4S店。以更为热销的 ID.4 CROZZ 举例,该店一个月能够卖出十几台。不过,官方活动刺激不大的原因倒不是在力度方面,而是终端渠道对于ID.系列一直就有较大的优惠存在。比如ID.4 CROZZ终端最低也能做到16万多元,对于熟悉该品类的潜在消费者而言,官方的优惠幅度自然就显得刺激不大了。
降价也没用,买家只看特斯拉、比亚迪?其实细数下来,加入这轮汽车价格战的新能源产品,在力度方面对比曾经的燃油时代,不可谓不大。但从效果来看,不能说是毫无效果,最多也只能说是差强人意。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不能不提新能源车目前价格体系的“混乱”。原本燃油车时代,诸如中国品牌与合资品牌之间森严的价格等级制度被击碎。看着追逐传统豪华品牌的造车新势力,以及诸如 丰田 bZ3这种定价就低于17万元的传统合资品牌中型车。再加上看新能源车的消费者普遍不关注油车的走势,也就不难理解,很多潜在用户对于新能源车的价值体系也处于缺乏认知的存在。
不过,虽然对新能源车的价值体系缺乏认知,但并不妨碍受众在波橘云诡的市场中找到“锚点”。无论是从销量,还是从市场效应来看, 特斯拉 与比亚迪在新能源赛道都是毫无疑问的“头部”存在。前者可以说是将国内新能源车拉入“价格战”的最大推手。年初最大4.8万元的官降幅度,直接扭转了国补取消、成本上涨趋势下,国内新能源车“普涨”的势头。而比亚迪作为降价潮中相对“被动”的一方,没有选择简单粗暴的官降,而是通过诸如推出“冠军版”这种方式,将原本的价格体系进一步压低。从秦PLUS、 宋PLUS 、汉等车型牢牢把持各自细分市场今年一季度销冠的表现来看,比亚迪的应战手段无疑是成功的。
正因为新市场的游戏规则暂未明确,而特斯拉、比亚迪这些头部玩家在2023年伊始的低姿态,导致消费者对于今年新能源车的价格体系也有了更多期待。不过在短暂的激战之后,头部玩家却转头给自己修护城河去了。比亚迪对于高端、高技术“人设”的树立进入了加速期, 仰望 品牌、云辇技术等陆续发布,为旗下产品从量到质的转型做足了铺垫。而特斯拉这边则更有意思。就在4月份,犹如“请愿”一般,传出了特斯拉再次大降价的消息之后,特斯拉反而在5月初微涨了2千元。叠加上个月马斯克宣称的可以“零利润”销售汽车的豪言,戏剧效果可谓拉满。其实在毛利率都干不过比亚迪的情况下,寄希望于特斯拉再次降价本就不太理智。即便谈新能源车的价格体系还尚早,但汽车行业的盈利体系是清晰的。面对20%毛利这一经营目标线,特斯拉与比亚迪又一次不谋而合。
所以说,不是新能源车领域的定价与优惠效果不再像燃油车那样有效,而是在新的赛道,传统车企面对的消费者不同了,且之间互相“不认识”。于是,在头部车企撑住消费者心理预期“锚点”的情况下,就算有燃油车板块进行内部“补贴”的传统车企,在新能源产品价格方面继续让步,也很难动摇潜在消费者现阶段的价格认知体系。总之,头部追求护城河,其它品牌降价,效果也不会明显。与其这样,不如等待下一次头部车企之间的市场“乱局”。毕竟,新能源赛道,不仅是在技术上,而且在思想上也击破了消费者的固有认知。那么与之对应的价格体系,也得由新的头部玩家来率先“引导”消费者。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路咖汽车,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为什么国内汽车价格越来越低了?促成这一轮降价的原因被认为是汽车“清库存”,这么理解没有错,但为何要如此着急的清库存呢?根本原因是2023年7月1日将要执行国标第六阶段排放的“B标准”,简称“国6B”!在2020年7月1日到2023年7月1日期间,执行的是“国6A”的排放标准,所有能投放到市场中销售的车辆都必须符合该标准,低于该标准的车辆是不允许销售的,当然二手车除外。降价还会带来一个对
长城8月销量11.4万辆,新能源爆增,同比增长120%近两年新能源迎来飞速发展,新势力如雨后春笋般崛起,新品牌迎来腾飞式发展。与之对应的则是传统自主品牌发展遇阻,燃油车市场逐渐被蚕食,尤其是以长城汽车、长安汽车、奇瑞汽车为代表的头部阵营面临的非议不断,新能源崛起恰好撞上自主品牌转型期,却让人误以为传统自主品牌遭遇“滑铁卢”,从此一蹶不振。自今年以来可以发现,传统自主品牌显然要啪啪
8月新势力卖“疯”了,月销破万已成为第一梯队“及格线”近日,各家造车新势力造车纷纷如期公布了自家8月份的销量数据。从各家车企公布的数据来看,8月份一众新势力车企的销量都取得了不小的突破,竟然有8家车企在8月份取得了销量破万的好成绩。在过去很多新势力车企的月销量目标就是突破一万台大关,但曾经遥不可及的破万目标如今已成为新势力车企的“及格线”,部分第一梯队的新势力车企已经将目标瞄准月销两
家轿/纯电/性能上新,6月新车抢先看,热门爆款全在这儿!上半年的“末尾”,车市又迎来了一波新车上市的高峰,而在此前上海车展上亮相的热门车型,也都集中在了此时正式登场。无论是传统燃油车还是新能源市场都极具看点,看看哪款车会赢得你的青睐吧。在6月上市新车中,既有“国民家轿”的全新车型,也有“性能钢炮”的最新力作,而无论是纯电市场SUV车型的百花齐放,还是插电式混合动力市场的集体登场,
网传4月份汽车优惠会收紧价格要回涨,事实会是这样的吗?进入三月底,掐指一算,距离东风汽车等车企的巨额补贴期限(3月31日)仅剩2天不足,很多人都在盲猜:进入4月份之后这些车企是否会重新涨价?怕啥来啥,这事还真有苗头了。最近网上有传言说日产、宝马、奥迪、奔驰等已经发出通知,4月份起将全面减产,进入全面涨价。但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提到的涨价指的应该是回收优惠力度,由之前的大
近几十年汽车价格一直在下降,你如何看待这件事?事实上,汽车价格不断上涨的原因有以下四个:合资工厂一出现,劳动力成本就大大降低,价格逐渐趋于合理;国汽车品牌在我国建厂后,支持了许多国内零部件供应商装配线运营中的成本控制,第一批汽车是由实验室技术人员敲打的,几名员工花了数月甚至数年的时间才付清成本。此外,材料稀缺且昂贵。那时,会开车的人天生就很有钱或很贵。可以说,只有金字塔顶端的人才能享
乘联会:8月乘用车市场零售192.0万辆同比增长2.5%易车讯9月8日,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乘联会)公布了8月销量数据,2023年8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92.0万辆,同比增长2.5%,环比增长8.6%。今年累计零售1322.0万辆,同比增长2.0%。8月自主品牌零售100万辆,同比增长17%,环比增长6%,国内零售份额为52.1%,同比增长6.1个百分点;2023年
网传4月份汽车优惠会收紧价格要回涨,事实会是这样的吗?进入三月底,掐指一算,距离东风汽车等车企的巨额补贴期限(3月31日)仅剩2天不足,很多人都在盲猜:进入4月份之后这些车企是否会重新涨价?怕啥来啥,这事还真有苗头了。最近网上有传言说日产、宝马、奥迪、奔驰等已经发出通知,4月份起将全面减产,进入全面涨价。但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提到的涨价指的应该是回收优惠力度,由之前的大
2023-09-07 01:32:56
2023-09-01 06:29:42
2023-09-05 04:27:58
2023-08-30 01:44:23
2023-08-28 12:26:20
2023-09-08 17:06: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