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1-01 17:09:42 | 找车网
全新
奔驰E级
在官图发布三个月之后,我们终于可以看到实车了,近日我们获悉了一组全新
奔驰
E级在海外的实拍图,新车采用了全新的设计语言和内饰布局,而且国产版新车也已经完成了工信部申报信息,据悉国产长轴版车型与海进口标轴版车型将于11月正上市,相信很快就会开启预售,不过预计新车售价或将有3-8万元的上涨幅度。
通过全新奔驰E级的实拍图可以看出,新车在外观方面采用了全新的设计语言,而且国产版车型将延续海外版新车的整体造型。新车前脸多边形进气中网内部采用了熏黑处理的点阵式格栅,同时周边还辅以银色装饰条点缀,中间一条横向格栅贯穿中网,并是中间的奔驰车标相连,同时中网的周边还增加了发光边框,在点亮的情况下形成了极强的辨识度。两侧大灯组造型独特,就算在没有点亮的情况下也有着不错的视觉效果,下方包围采用了三段式设计,中间采用了梯形进气口,两侧是三角造型的导流槽,加上新车前脸低矮的设计,整体看起来既精致又动感。
车身侧面,新车基本延续了现款车型的整体造型,分段式腰线贯穿,搭配前后硬朗的轮眉以及侧裙线条展现出了不错的力量感。同时A/B采用了黑化处理,车窗装饰条则采用了银白色,下方提供了双色双五幅式轮圈,看起来非常时尚,而且新车还采用了隐藏式车门把手。车身尺寸方面为4949*1880*1468mm,轴距2961mm,海外版车型的车身尺寸表现还是非常不错的,而且国产版车型还会加长,加上流畅的车身设计和隐藏式车门把手,实车的风阻系为仅为0.23Cd。而国产版新车申报的车身尺寸为5092*1880*1493mm,轴距为3094mm,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尾部造型低矮扁平,两侧尾灯组采用了全新造型,内部光源采用了三角造型,在点亮的情况下有着极强的辨识度,同时上方还配备了一条贯穿式镀铬装饰条。下方黑色包围简洁明了,并有贯穿式镀铬装饰和镀铬装饰营造出的双边双排气,加上部分横向线条的运用,层次感非常明显。
内饰方面,国产版新车将于海外版一样采用“MBUX超级屏”的三联屏设计,左侧是皮革材质包裹的三幅式多功能方向盘,粗细适中,相信握感会非常舒适。前方是12.3英寸全液晶仪表盘,中控处是一块17.7英寸显示屏和12.3英寸的副驾娱乐显示屏,整个中控几乎被显示屏所覆盖,而且新车还保留了部分物理按键,科技感与操作感都得到了体现。用料方面,新车采用了大量的软性材质、木饰纹理以及镀铬装饰点缀,有着很强的豪华感。同时新车需要加价装部分也是比较像,像MBUX超级一体式嵌入式联屏、HUD抬头显示、ADS+的空气悬挂AIRMATIC系统等均是需要选装的。
动力方面,新车将搭载2.0T高低功率发动机和3.0T发动机,其中2.0T发动机还配备了48V轻混动力系统,最大功率分别为150kW和190kW,最大扭矩分别为320牛米和370牛米,传动匹配了9速手自一体变速箱,部分车型还可选装4MATIC四驱系统,纯电续航达100公里,3.0T发动机最大功率381马力,最大扭矩500牛米。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谷子,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两驱和四驱最大的区别就是,两驱车使用两个车轮驱动,四驱车使用四个车轮驱动。
两驱分为前驱车和后驱车,一般奔驰采用的两驱是前置后驱,四驱车是能将发动机的动力完美的分配到四个车轮上,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四个车轮会一起驱动汽车。
两驱车的价格比较便宜,因为两驱车使用的机械机构比较简单,车内的空间表现比较好,但是两驱车的缺点是容易出现转向不足的现象,如果汽车采用的是前置后驱的方式,转向的表现要更好一些。
汽车上使用的四驱系统分为三种类型,分别是全时四驱、分时四驱和适时四驱,四驱系统可以使汽车的操控性和通过性能大幅度的提升。
奔驰E级采用的是全时四驱,这种传动系统不需要驾驶人选择操作,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发动机会按照50:50的比例将动力传递到汽车的前后轮上,使汽车的前后轮保持等量的扭矩。
如果仔细观察现今豪华级别市场的竞争,可以发现各大品牌在竞逐的,已经不再如同往昔一般,除了比拼产品外观造型、内饰铺陈用料,动力操控上的一较高下之外,更重要的是科技含量多寡,尤其是自动驾驶与人工智能相关的科技含量,含量越高就如同含金量越高一般,不仅能给予车主们更安全舒适与便捷的使用体验,更是代表了品牌在市场上的强势竞争力。
这也是奔驰在 213 时代 E-Class 小改款上,最重要的改变;因为除了在小改款前就已经列为标配的智慧驾驶辅助套件,以人工智能为目标的 MBUX 车载系统,轻油电混合动力技术的 EQ Boost 等,都是此次小改款 E-Class 的重点项目。
家族重要辨识,换个角度与方向试试看
虽然在上市发表会时就已经与 E-Class 全家族有过接触,但在此次试驾中还是再次、仔细的观察了一下小改款 E-Class,最大的不同感受,其实在于头灯组的设计,在 LED 科技已经大量运用在车亮头灯造型的当代,每次家族都会有很相近的视觉印象呈现,如何能够在家族化风格中呈现各自的辨识特点,成为了设计时的重要考量。
原先分辨 C、E、S 的方式,乃是藉由 LED 灯条数目来作区隔,C 尺码的车款为 1 道,E 尺码的车款为 2 道,而 S 级别则为 3 道 (包含了 SUV 的 GLC、GLE 与 GLS 在内),但随着新一代家族设计语汇的出现,这样的辨识规则似乎消失了?其实并没有,只是从灯条的辨识改为「点」来区别,在小改款 E-Class 标配的标准型 LED 头灯内部灯组中,会发现灯与灯之间分别有两个「反光点」,如果是选配多光束头灯组则会视两个 LED 的「点」,这就是 E 尺码的辨识,而在国内即将导入的新一代 S-Class 上,则是有着 3 个点来作为证明。
除了灯组带来辨识特征之外,小改款 E-Class 的水箱护罩也带来的变化,更确切详细的说法,应该是 E-Class 乃是现行奔驰品牌重要指标,最新一代的设计风格及语汇,都会是从 E-Class 作为起始,而小改款 E-Class 所采用的多边形水箱护罩设计,除了是映衬着头灯轮廓造型之外,也在 2020 年 9 月初完整亮相的新一代 S-Class 上出现。针对 Avantgarde、Exclusive、AMG Line 等不同风格,也顺应了新一代设计语汇的水箱护罩样式,有着更为不同的样貌呈现。
另一项重要的辨识特点,就在于车尾灯组的设计,从原先大面积的区块状设计,改为狭长且往两侧延展的轮廓造型,同时内部灯组采用了鱼鳞状设计,成就了小改款 E-Class 的重要识别,更重要的,是这样的尾灯灯组设计,同样也在新一代 S-Class 的车尾上出现。
多功方向盘新造型,小改后用说得更方便
坐进车室后会发现,小改款 E-Class 的驾驶座舱在熟悉中有些许不同之处,这也正是此次奔驰针对 E-Class 的小改工程中,最重要的改变,就是导入当代自家的新颖科技,以及采用了全新的三辐式多功能方向盘设计;新颖科技的部分,其实是许多消费者已经耳熟能详的 MBUX 车载系统,也因为 MBUX 的导入,原先在中央鞍座处设置的旋钮取消,改为触控手写板的配置,让中控台下缘至中央鞍座处的陈设,有着更为平整简洁的视觉效果。
在其余操作界面的设定上,其实并没有做太多更动,包含了空调系统的控制按钮组、下方的快捷按钮,甚至于在触控手写板两侧的按钮组,也还是驾驶模式拨杆、倒车影像显示、怠速启闭开关等按钮组合。另一项改变的视觉焦点:新的三辐式多功能方向盘,根据原厂的信息来看,新的方向盘造型设计,其实是呼应着往昔 CLS 与 SL 车系的设计元素,也与小改款前颇为相似。
最重要的是小改款 E-Class,在新颖设计的两侧盘辐上,换搭了新的多功能按钮组,全新设计的电容式按钮,虽然需要一点时间来习惯操作时的触感及方式,但整体而言却有着更强大的便利与操作喜悦。
相比于许多品牌需要按下 Set 按键来启动系统,从而调整速度设定,Distronic 相当简便的,只要直接调整速度设定按键,就会开启主动跟车功能,不过这颗控制速度设定、上加下减的按钮,直接按上下按键,速度就是以 10 公里为单位,想要调整个位数的时速设定,似乎很难控制「按钮的深浅」来进行微调,略为思索一下后,尝试以滑动的方式上下滑,这时候就可以调整时速的个位数了;如此设计坦白说颇为便捷,但却也需要花点时间来习惯所有按钮之功能。
如果是包含 E 53 4Matci+与 E 63 4Matic+在内的 Mercedes-AMG 车型,更是采用两侧盘辐双肋造型、有如双层式的设计,虽然左右两处盘辐的旋钮配置及功能并无二异,但借由双层来进行区隔,让驾驶人能够更明确的藉由指上触感,更轻易准确的进行操作。
配备的丰富,让动力科技运用更方便
多功能方向盘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减少驾驶人需要分心去进行其他系统的操作,驾驶人在习惯之后只需要藉由手指头,就能操作诸多功能以及掌握车辆及行车信息,盘辐左侧按钮操作仪表板上的系统与信息,右侧盘辐则是与中控荧幕相关联,例如声音大小就是透过右侧盘辐来操作。而小改款后才导入的 MBUX,同样也是有助于行车安全的一项系统。找车网
MBUX 已经在奔驰麾下车款上运用了好段时日,在此就不用特别赘述其功能与服务内容,但此次试驾过程中 MBUX 所带来的感受,却值得夸奖一下,兴许是因为随着使用 MBUX 的人日益增加,因此在说出「Hi 奔驰」启动系统之后,MBUX 在辨识语音的效果更加提升,也就是对指令的辨识更加准确,相比于往昔需要重复再三的状况,可以说是提供更便利友善的使用环境。
奔驰自家的 Mild-Hybrid 轻油电混合动力科技:EQ Boost,在小改款奔驰E-Class 家族上首次导入 (E 53 4Matic+隶属于 Mercedes-AMG),搭载了一颗 0.96 kWh 的锂电池,并增列了起动马达发电机,用意就是减少往昔引擎需要担纲发电机脚色的时机,从而提升油耗表现。
但实际上在驾驭过程中,并不容易直观察觉到 EQ Boost 的优势,因为 EQ Boost 并不会很直接的反应在动力输出表现上,反而是在按下引擎启动按钮的时候,会感觉到这辆 E 300 运动版几乎是「一触即发」,而实际上表现在油耗成绩上,搭载了 EQ Boost 的小改款 E 300确实更为优秀。
稳重舒适之余,面对激昂也能有适度从容
虽然在市场上的竞逐,往往都会把奔驰与宝马两大品牌直接拿来对比,但实际上两个品牌在造车工艺上的诉求,却是有着极大的差异,奔驰 在舒适性上的着墨,正是三芒星厂徽在许多国内消费者心中,深深印下的品牌形象,而 E-Class 更是其中的一大代表,试驾的这辆 E 300 运动版,在高速道路上完整体现此一魅力,底盘表现沉稳,即便有着非常强的侧风吹拂,但整体的稳定性还是相当扎实。再加上开启了智慧驾驶辅助套件的状态下,毕竟是朝着垦丁的方向前进,心情更是轻松愉悦,禁不住自己哼哼唱唱了起来,车室出色的静肃性突显而出,因为五音不全的恐怖歌声相当清楚。
除了高速路段展现扎实底盘所带来的舒适与沉稳,E 300 运动版在垦丁国家公园内的几个蜿蜒路段上,展现出其较为不同的面貌,E 300 所搭载的动力单元,乃是 2.0 升涡轮增压的 EQ Boost 引擎,动力数据为 258 匹的最大马力,以及370N.m最大扭矩,将驾驶模式切换至 Sport、并且藉由换档拨片来控制档位,动力的延展还是颇为厚实。
最值得赞许的,是 E-Class 的底盘设定,除了舒适的主调性之外,对应快速的左右切换,并不会显得手忙脚乱,而是更为沉着的应对,虽然不象是运动员般有着矫健灵活伸手,但却有着强健的腿脚,协调地左跨右踏而来;这意味着悬吊系统的设定相当得宜,保留着奔驰三芒星厂徽应有的舒适调性,同时也提供驾驶人一定程度的热血空间,毕竟如果是想要更为热血的消费者,不妨就往上去入主 E 53 4Matic+或者是 E 63 4Matic+。
比较美中不足的,是这辆 E 300 运动版配备的乃是失压续跑胎,降低轮胎失压带来意外的风险,但也因为胎壁较厚之故,在路感上的反应就没有那么直接,途中经过几个较大路面坑疤时,传递上来的反应,就好像悬吊系统上增加了厚厚一层橡胶,需要花点时间来适应一下。
总结来说,此次试驾的 E-Class 虽只是小改款版本,主要变动乃是导入了最新家族设计语汇,以及完整的科技配置,但却更象是预览家族轿车旗舰未来趋势一般,在品牌应有的舒适迷人之余,也揉入了一定程度的运动基因,而这样的驾乘感受体验,也让人更加期待,即将登场的新一代 S-Class 与 C-Class,会组建出怎样的豪华轿车战力来。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23-09-11 21:09:44
2023-10-03 18:29:29
2023-07-11 00:10:34
2023-09-16 16:05:00
2023-09-01 11:48:00
2023-09-07 13:5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