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车资讯 > 正文

新创车企2月销量:蔚来威马趋稳、前途云度不足10辆、零跑为0(7月新能源车销量丨比亚迪/理想持续领跑,合资车企开始反击)

2024-04-22 11:14:47 | 找车网

新创车企2月销量:蔚来威马趋稳、前途云度不足10辆、零跑为0(7月新能源车销量丨比亚迪/理想持续领跑,合资车企开始反击)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找车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新创车企2月销量:蔚来威马趋稳、前途云度不足10辆、零跑为0(7月新能源车销量丨比亚迪/理想持续领跑,合资车企开始反击)

新创车企2月销量:蔚来威马趋稳、前途云度不足10辆、零跑为0

受春节假期和当月天数较少的影响,2月的 汽车 市场整体低迷,就连如火如荼的新能源 汽车 销量环比也有较大回落,其中新创车企下滑更加明显。

纵观2月份新创车企交付情况,整体都有较大滑落,但像蔚来、威马这样的头部企业依然能保持一定数量的交付,基本稳固住新创车企中的龙头地位。下滑幅度较大的是小鹏 汽车 ,还有电咖和云度,其中最尴尬的就是云度 汽车 ,2月交付量只有3辆,排名垫底。

蔚来:负面新闻缠身 ES8交付量已不是最主要问题

去年,蔚来用了半年时间交付了11404辆ES8,成绩斐然,蔚来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也风风光光的赢得了与小鹏 汽车 创始人、董事长兼CEO何小鹏的“赌约”。

不过,蔚来比较冷静可观的对今年的市场进行了分析。按蔚来之前的判断,受今年年初补贴政策不明朗和假期较多的影响,一季度交付情况不会很乐观,预计将交付3500-3800辆ES8,从前两个月的交付情况来看,基本符合之前的预期。

其实,在成功打出品牌和口碑之后,交付量的多寡已经不再是ES8的任务,今年上市的ES6才是蔚来的销量担当和赚钱利器,所以蔚来也没给ES8的交付设下太高目标。

真正让蔚来感到头疼的是来自产品和销量之外的“压力”。比如,股价低迷、在美国遭遇集体诉讼、取消上海工厂等问题。对于蔚来来说,目前最重要的就是在二季度中扫清各种“麻烦”,给ES6的上市和销售营造良好的氛围。

威马:专注服务 为新品上市做好准备

威马2月的交付量环比也有一定回落,但和蔚来一样都符合市场大环境,目前蔚来和威马两家的交付情况基本趋于稳定,不太容易出现断崖式暴跌的状况。

从去年量产交付至今,威马也面临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问题,而威马也在一直着手解决,在交付逐步趋稳情况下,目前威马的重心已经转向用户日常用车和售后服务上。

今年威马将上市EX5 Pro和EX6两款新车,所以当下对威马来说交付量不是第一要紧的事,交付后用户的用车和售后才是当务之急,只有把从交付到售后一整套服务全部理通顺了才能保证后续车辆正常的市场供应并获得良好口碑。

合众:打法改变 哪吒已经不够看

合众在2月份的交付量“惊喜”的排到第三位。虽然不知道这个排名在后面能持续多久,但对一向低调的合众 汽车 来说也算是一个激励。

2019年,除了哪吒N01将推出中期改款车型外,合众今年的重头戏是刚刚亮相的“合众U”。与电咖和天际的关系相似,合众在推出哪吒后也开始了“品牌向上计划”,新车U不再隶属于哪吒品牌下,而是归为合众 汽车 ,新车将于今年4月的上海车展开启预售,年底上市交付。

与蔚来的高举高打截然不同,合众从问世之初走的就是大众化路线,但大众化的是车价,合众的车型设计其实比较领先,尤其是即将和消费者见面的合众U,会给人眼前一亮的感觉。

目前合众走的是稳扎稳打的路线,哪吒N01已经有了明确的渠道,如果中期改款车型能在续航和品质上进一步提升,相信可以达到每月千台的表现。而随着合众U的上市,预计今年合众的表现将一改往日的低调,成为新创品牌中的一匹黑马。

小鹏:大起大落 贸然涨价风险高

如果说2月份新创车企交付排行的前三位是随市场大环境起起伏伏,小鹏2月的表现就算断崖式的下跌,一下从900辆跌到56辆,这绝不仅仅是春节放个假或者2月比1月少3天所能导致的。

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是因为2月1日开始小鹏G3“涨价”了,2月1日凌晨,小鹏上调了G3三款车型补贴后的统一售价。其中,悦享版涨价2万元,补贴后售15.58万元;智享版涨价2.8万元,补贴后售17.78万元;尊享版涨价3.4万元,补贴后售19.98万元。

按说2019年的补贴标准还未公布,小鹏 汽车 提前涨价的做法有些突然。2018年12月刚刚上市,到2019年2月就涨2万-3.4万元,估计没有多少消费者能够认同这种做法。

另外,从今年前两个月交付量的急剧变化判断,小鹏G3之前累积的订单可能并不多。

如果小鹏不能尽快推出升级车型,提升续航和功能配置,估计以目前G3的产品力和价格很难在市场有良好表现。

新特:后继无力 靠“朋友圈”站台度日

去年表现不错的新特进入2019年感觉乏力,由于家底不够殷实导致新特 汽车 是首个因补贴退坡因素提出“涨价”的企业,而新特在2019年的市场表现也比较无力,一二月份加起来只有70辆的交付,说好的4000个订单仿佛瞬间化为乌有了。

对新特来说产品单一是一大问题,其他新创车企都有新车或改款计划,但新特在产品升级或者新产品方面迟迟没有动静。倒是在营销上下了功夫,发布了“特饭”的会员品牌,还效仿老东家乐视 汽车 玩起了 汽车 会员生态,拉来一些跨界的朋友来站台。

从模式上来看,新特确实有些新意,但是毕竟做的是车,不是互联网商城,光靠商业模式和生态圈是没法吸引消费者买单的,如果产品上没有突破,不能实现去年高性价比的表现,估计很难在强手如林的 汽车 圈混下去。

电咖:等待天际的日子是漫长的

被下放到二线的电咖现在重心是B端业务,所以今年的表现应该是过山车式的,有大单就交付多,没大单就零敲碎打。比如近日天际 汽车 与分时租赁公司签订了800台电咖EV10的订单,预计二季度交付量就能上涨。

目前天际 汽车 的全部重心都放在了天际ME7上,可以说成败在此一举,不过,目前传统车企如比亚迪、吉利、上汽都在努力推出高端纯电动 汽车 ,特斯拉则是接连推出大众化车型Model 3和Model Y,再加上一众新创车企都有SUV产品,天际ME7想要突围获得一席之地难度很大,需要有足够吸引人的产品卖点。

前途:K50过于小众 科创板并非保险

2月份前途的交付量又回归到个位数,这与K50的市场定位过于小众有直接关系,但前途 汽车 似乎也并未展开多少市场营销举措。

虽然作为一款售价70万元的国产纯电动超跑,K50的销量确实不会太高,更多是为了打品牌、彰显技术。但目前的销量估计也未达前途 汽车 董事长陆群的预期。

值得注意的是,前途下一款车型K20是一款小型双门couple车型,也是小众化产品。所以,EV君很难理解前途这种不走寻常路、避开主流市场的产品策略。

前途 汽车 母计划从新三板退市,市场分析分为长城华冠或者前途 汽车 可能计划登陆科创板。但以目前K50的销量来看,能否成功冲击科创板也是未知数。

云度:产品和营销都缺乏新意 销量几乎归零

3辆,这是云度2月份的交付成绩。作为最早有产品问世和最早主打大众化平价车型的新创车企,云度现在的表现基本是跌到谷底了。

云度的最大问题就是没亮点,看不出新创品牌的“新”,从车型设计到销售思路完全还是传统车企的模式,但是以一个新创车企的体量和比亚迪、北汽新能源等争夺小型SUV市场无异于以卵击石。另外,云度 汽车 最近几个月销售团队的动荡可能也影响了销量。

所以在这个至暗时刻,云度需要想清楚该如何转型。现在云度已经傍上一汽的大腿,还准备登陆科创板,如果后续能获得持续的资金和技术支撑,需要在今后的产品研发上抛开传统思想,寻求突破。如果还只是“老眼光”、“老思路”造车、卖车,可能很快会被市场抛弃。

零跑:上市没上榜 产品没有吸引力

零跑 汽车 在新创车企交付排行榜上是个“无名氏”。虽然零跑S01去年12月份已经上市,但2019年前两个月完全没有交付数据,不免令人疑惑。

其实轿跑是现在比较流行的一个细分市场,特斯拉的Model 3,以及吉利几何A、广汽AION.S和小鹏将在今年推出的新车都是轿跑车型。零跑S01卖不出去只能说这个轿跑设计的太另类,不讨喜。

说实话,到目前为止,EV完全看不明白零跑造车的思路。据悉,零跑下一款车规划的是一款微型纯电动 汽车 ,对于一个新创车企来说,进入微型车市场和传统车企硬碰硬,实在不是明智之举。EV君认为零跑 汽车 需要认真研究市场、规划产品。

新创车企2月销量:蔚来威马趋稳、前途云度不足10辆、零跑为0(7月新能源车销量丨比亚迪/理想持续领跑,合资车企开始反击)

7月新能源车销量丨比亚迪/理想持续领跑,合资车企开始反击

随着国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逐步接受以及国家在政策以及配套设施等方面的倾斜,新能源汽车展现出了强劲的势头。在刚刚过去的7月,已经有不少车企纷纷晒出了成绩单,其中比亚迪和理想依然以较大优势续领跑之势,不过传统车企的新能源品牌也拥有不俗表现,值得一说的是合资车企,在采用“低价策略”之后它们的号召力也是杠杠的。

01

理想汽车持续领跑新势力榜

理想

可以说是目前造车新势力的销量代表,

7月共计交付新车34134辆,同比增长227.5%,

并已连续两个月交付量突破三万辆大关。随着后期供应链以及工厂增产计划的实施,

理想汽车

CEO李想预计在第四季度将达到月销4万辆。

蔚来汽车

在全新车型ES6以及降价促销的双重作用下,

助推7月交付20462辆新车

,创下了月度交付量新高,同比增长103.6%,环比增长91.1%。

蔚来

全新ES6交付超10000辆,首次单车型月交付破万辆。

同样得益于新车的助攻,

小鹏汽车在7月实现了交付新车11008辆,

环比增长28%,连续六个月实现正增长。从7月中至7月底,

小鹏G6

车型累计交付超3900辆。

零跑汽车,7月则交付了14335辆,

其中C系列交付量超过12000辆,零跑C11就超9200辆,说明目前

零跑汽车

已经实现了车型的转变,同时也意味着其在C端销量占主流。至于

哪吒汽车,7月则交付了10039辆,

截至2023年7月底,

哪吒汽车

累计交付320506辆。

02

埃安、腾势以及银河等品牌表现强势

比亚迪

每月的销量都成为了车圈焦点,这次也不例外。7月,

比亚迪累计销量达到了262161辆,

其中乘用车的销量为261105辆,相比2022年同期实现了高达61%的增长。作为比亚的高端品牌,

腾势凭借D9一款车型便在7月销售了11146辆,

并且连续5个月销量过万辆和连续7个月蝉联30万以上豪华MPV市场销量冠军。

广汽埃安7月则实现了45025辆的销量

,同比增加80%,这也是

埃安

连续5个月销量破4万辆。今年1-7月累计销量254361辆,同比增长103%。7月刚刚上市交付的高端智能轿跑

昊铂GT

则实现了2011辆的交付。

吉利汽车7月

的表现也很亮眼,乘用车

销量达到了138135辆,

同比增长约13%,连续6个月保持同环比双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为41014辆,同比增长28%,环比增长6%,渗透率近30%。具体来看,

极氪7月交付12039辆,

创单月交付历史新高;

吉利银河L7在7月劲销10058辆,

上市第二个月便突破“万辆大关”,展现强劲实力;

smart交付4292辆

,环比增加逾12%。

长安汽车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3.95万辆

,同比增长62.8%。

长安

汽车1- 7月的新能源总销量为21.65万辆,同比增长87.8%。目前长安新能源汽车包含了深蓝、

阿维塔

、长安以及欧尚等品牌,其中

深蓝7月交付量为13172辆,阿维塔为1786辆。

此外,

长安启源

这一新能源品牌也将发布首款车型,未来也将助力长安新能源。

长城汽车在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为28896辆

,同比增长163%,1-7月累计销售121965辆,同比增长64%。目前,

长城

旗下新能源序列产品主要分布

哈弗

欧拉

魏牌

坦克

这四个品牌,其中哈弗新能源7月销量为10105辆,欧拉新能源7月销量为10116辆,魏牌新能源7月销量为6652辆,坦克新能源7月销量为2023辆。

上汽集团7月新能源汽车销量9.1万辆,环比增加约 9.5%。

其中,上汽乘用车销售了2.8万辆,同比增加29%;上汽通用五菱销售新能源车3.5万辆,纯电小车缤果销量为20064 辆,

宝骏

悦销量为5290辆。

03

合资品牌开启反击之路

上汽大众和上汽通用

新能源销量更是交出了不错的答卷,分别销量为

1.3万辆和1万辆

,首次双双破万,实属罕见,难道是合资车企要开始反击了?显然,这波上汽找车网

大众

和上汽通用销量的暴增,归根结底还是在于价格。

7月初,上汽大众在全国范围内开启了

ID.3

的降价促销政策,直接将入门车型的

起售价拉低至12.59万元。

如此之大的优惠,让ID.3的订单量环比暴增689%,最高单日订单量达950辆,应证了那句“16万元的ID.3让人嫌弃,而12万元的ID.3是真香”,只要价格到位,什么车都可以畅销。

而上汽通用更是深谙价格诱惑,新进推出的两款纯电动车不仅重新定义了合资车企纯电动的定价体系,而且实现了电车比油车还便宜。这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就是,

别克品牌纯电车型交付8692辆

,其中electra e5交付3722辆,electra e4交付1762辆。与此同时,

凯迪拉克

锐歌也在7月10日宣布全系价格下调6万元,再加上赠送礼包,综合优惠达到了7.8万元,相信随后的市场表现也会有所起色。

写在最后

看到各大新能源品牌暴涨的销售数据,让我们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前景感到欣慰,不过这也意味着传统燃油车市场将会持续萎缩,这也是未来中国汽车工业发展的趋势。在经过前两年的摸索与试探之后,合资品牌在新能源市场开启了全新“打法”,不论是低价策略,还是像大众入股小鹏这类新操作,未来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竞争势必会更加激烈,不过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喜闻乐见的。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第一车堂,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新创车企2月销量:蔚来威马趋稳、前途云度不足10辆、零跑为0(7月新能源车销量丨比亚迪/理想持续领跑,合资车企开始反击)

新能源界再添实力跨界者,但有钱也不能为所欲为

撰文|宋雨婷

当前车市新能源市场迅速扩张,越来越主流,去年全国汽车销量2686万辆,新能源汽车全年销量达689万辆,每销售4辆新车就有1辆是新能源车。

除了在中国市场的热度高涨,在全球各地政府推动禁售燃油车的计划加持下,新能源汽车全面开花,全球市场都有着极大的增长空间。所以新年能源领域近年来吸引了很多其他行业进入,房地产、互联网、电器、酒厂等共同汇聚在这一片新蓝海。

#航空公司也来跨界#

就连航空公司也想来分羹,近日吉祥航空母公司均瑶集团宣布正式入局造车,并发布了“吉祥大出行”战略构想,意图通过吉祥航空以及

云度

汽车从硬件、软件和服务三个维度,覆盖航空和陆地两大主要出行场景,为用户提供陆空一体化服务体验。

此外,均瑶集团还将在更多出行领域进行布局,逐步贯通专车服务、短租服务、分时租赁等业务。

据均瑶集团董事长王均金构想,地面是云度的事,空中是吉祥的事,“以后订了(吉祥航空的)机票,就能马上给旅客安排接送。打通云度和吉祥的会员服务权益,联动会越来越多。新能源汽车都是智能联网的,航空也是数字化的,数据打通,未来大出行会形成一个闭环。”

不可否认,在互联网时代,各行各业都在探索数字化发展之路,而均瑶集团作为第一个能把陆空一体化服务体验结合起来的企业,确实很有竞争力。

#盯上造车老玩家#

值得注意的是,均瑶选择的云度汽车,可以说是“造车热”的老玩家了,这家成立于2015年的汽车企业,在新势力被嘲PPT造车的年代里,率先完成产品研发、交付、售后等流程的企业。

早在2018年,云度就完成了9300辆的新车销量及100%的交付率,当年仅次于交付量约1.13万辆的

蔚来

汽车,在造车新势力中排名第二。可惜的是,云度汽车发展并不顺利,已经连续数年销量低迷,并于2022年2月因为资金链断裂处于停产状态。

但是,得益于入局早,云度汽车是国内第十家获得新建纯电动车生产资质的企业,并且是第二家获得工信部审查通过的新能源乘用车生产的企业。仅这一点,就能让云度成为资本追捧的香饽饽,毕竟这是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关键门槛,是所有造车新势力都必须要面对的问题。

前两天蔚来就因类似问题被传工厂停产,虽然蔚来很快回应是不实传闻,但蔚来并不具备造车生产资质的事实还是引发行业热议。而两年前高调官宣造车的小米,近期也因生产资质备受关注,还被大家质疑雷声大雨点小,两年时间也没有拿出具有实质性或者代表性的东西。

除了小米,这些年OPPO、格力、海尔、阿里、腾讯、恒大等耳熟能详的企业也已先后宣布跨界进入造车领域,但都没溅起什么水花。相比它们,拥有了云度的均瑶集团,无论是造车还是出行服务,都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跨界需谨慎#

同时,对于云度来说,与有钱有实力的航空巨头合作,也会给自身沉寂已久的汽车业务迎来转机,2月28日,在加入“吉祥大出行”战略之后,云度汽车正式宣布品牌焕新,同时发布了旗下全新纯电SUV

云兔

作为“吉祥大出行”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云度汽车正式宣布品牌焕新,全新的云度汽车将以打造“品质、安全、智能、触手可及的国民精品车”为目标,联合吉祥航空,为消费者带来具有航空品质的国民精品车,使消费者真正享受到愉悦的出行乐趣。

王均金表示,“我们是新能源汽车的2.0版,是要做盈利的模式,是做有毛利的模式,是做不要一台车亏几万块钱去发展的模式,也不急着去圈钱靠资本市场去不断滚大的模式,是靠我们自己自身造血、可持续发展能力,靠技术靠产品靠体验的竞争优势。”

即便均瑶集团有着相当雄厚的资本底气,但作为车界新人,也必须要认清,在这个不断扩张的市场,玩家不断入场,赛道变得拥挤,什么都有可能发生。

上一个风光入场,惨烈牺牲的恒大汽车就是教训。看来,发展跨界业务,对于有着怎样体量的行业巨头来说,都不是什么容易的事。【iDailycar】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天天汽车V,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以上就是找车网为大家带来的新创车企2月销量:蔚来威马趋稳、前途云度不足10辆、零跑为0(7月新能源车销量丨比亚迪/理想持续领跑,合资车企开始反击),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与“新创车企2月销量:蔚来威马趋稳、前途云度不足10辆、零跑为0(7月新能源车销量丨比亚迪/理想持续领跑,合资车企开始反击)”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