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5-17 21:00:36 | 找车网
纯电动汽车安全标准
电动汽车:
与传统内燃机驱动的汽车相比,电动汽车由蓄电池提供直流或交流电驱动电机,其工作电压达到上百伏,远远超过通常认为的安全电压36V,这就使得电动汽车在满足常规车辆各项安全标准的前提下,还要满足更多额外的安全标准,特别是与电气安全相关的安全标准。
EV整车强制安全标准:
目前,中国、欧盟和美国都已经建立起了较为健全的电动汽车标准体系,涵盖了从包括混合动力汽车(HEV)、纯电动汽车(EV)和燃料电池车(FCV)在内的整车,到充电站、充电接口、通信协议等充电相关,以及电池、电机及其控制器、电容等关键系统。其中,在纯电动汽车(EV)整车级别,除了通用基础(包括术语、仪表、指示件、测试方法等)和性能相关(包括动力性能、能耗、续驶里程等)外,电气安全、碰撞安全、功能安全等安全标准成为业内关注的焦点。
一.储能装置:
在常规电气安全方面,中国方面最主要的标准是GB/T 18384系列标准,其主要修改采用了ISO 6469系列标准;欧盟主要的法规是ECE R100的02修订本,其中第一部分是针对整车的安全要求,第二部分是针对REESS即储能装置的零部件认证要求。找车网
二.操作安全及故障防护
三.人员触电防护:
在储能装置、操作安全及故障防护、人员触电防护方面,中国与欧盟的法规条目在很多细节方面有所不同,比如GB/T 18384系列标准在电气间隙与爬电距离、紧急响应、触电防护替代方法等细节上都有具体规定,欧盟ECE R100的02修订本则在这些细节上无类似要求。此外,美国对于常规电气安全则并没有强制的标准。
四.碰撞安全:
除了要保证正常行驶状态下的安全性以外,电动汽车也需要保证车辆在发生碰撞事故后的电气安全性。在碰撞测试后车辆的电气安全的考核标准方面,比如电压要求、电能要求、物理防护、绝缘电阻等,中美欧的标准要求比较近似,但三者间在标准规定的碰撞测试的形式方面仍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中国和欧盟都只要求在正面碰撞和侧面碰撞测试中考核电气安全,而美国的FMVSS 305不但规定了要在正面、侧面和后面碰撞以及翻滚测试中考察电气安全,同时规定测试要在驾驶员和副驾驶员两侧分别进行,因此比起中欧的碰撞测试,美国碰撞测试的复杂度和严苛度大大增加。
新能源电动汽车
安全知识
动汽车电池寿命及安全性是消费者最为关心的重点,一旦使用不当极易造成自燃乃至起火爆炸,安全性令人堪忧。其实,只要掌握一定的日常使用常识,就可避免类似的悲剧发生,那么电动汽车车主如何正确掌握充电及保养方法呢?
一般的使用说明书上面都有关于保护充电器的说明。很多用户没有看说明书的习惯,往往除了问题以后才想起找说明书看,经常为时已晚,所以先看说明书是非常必要的。为了降低成本,现在的充电器基本上都没有做高耐振动的设计,这样,充电器一般不要放在电动自行车的后备箱和车筐中。
特殊的情况下,必须要移动,也要把充电器用泡沫塑料包装好,防止发生振动的颠簸。很多充电器经过振动以后,其内部的电位器会漂移,使得整个参数漂移,导致充电状态不正常。另外需要注意的就是充电的时候要保持充电器的通风,否则不但影响充电器的寿命,还可能发生热漂移而影响充电状态。这样都会对电池形成损伤。所以,保护好充电器也是非常重要的。在正常行驶的情况下,如果电量表的指示灯红灯和黄灯都亮了,就应当充电了;如果黄灯灭了只剩下红灯亮,应尽快停止运行充电,否则电瓶会因为过度放电而缩短寿命。
有些人习惯每次出门前都充电,有时只运行了很短的时间就续充,这个时候充电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就会过度充电从而使电瓶发热。一般情况下汽车蓄电池平均充电时间在10小时左右,过度充电、过度放电和充电不足都会缩短电瓶寿命。在充电过程中如果电瓶温度超过65℃,应立即停止充电。
220伏电源插头或充电器输出插头松动、接触面氧化等现象都会导致插头发热,发热时间过长会导致插头短路或接触不良,损害充电器和电瓶,给您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所以发现上述情况时,应及时清除氧化物或更换接插件。
经阳光暴晒过的蓄电池会因内部压力增加而失水,从而引发电池活性下降,加速极板老化。即便您的续行能力要求不长,充一次电可以使用2到3天,但是还是建议您每天都充电,这样使电池处于浅循环状态,电池的寿命会延长。一些早期使用手机用户以为电池最好是基本使用完了以后再充电,这个看法是不对的,铅酸蓄电池的记忆效益没有那么强烈。经常放完电对电池的寿命影响比较大。多数充电器在指示灯变灯指示充满电以后,电池充入电量可能是97%~99%。
虽然仅欠充电1%~3%的电量,对续行能力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但是也会形成欠充电积累,所以电池充满电变灯以后还是尽可能继续进行浮充电,对抑制电池硫化也是有好处的。
在行驶过程中应尽量避免猛踩加速,行程瞬间的大电流放电。电动汽车在起步、载人、上坡时,如果猛踩加速,则会形成瞬间大电流放电。大电流放电容易导致产生硫酸铅结晶,从而损害电池极板的物理性能。在行驶中如果出现速度突然降低几十公里,一定要当心可能是某一组电池出现了问题,应尽快检查。
随着近年来的迅速普及,电动汽车开始走进我们的生活;因为是新事物,关注度也比较高。那么电动汽车安全吗?
目前电动车的整体安全性肯定不如燃油车,那是因为技术和硬件的限制因素,但这并不意味着电动车的安全性永远赶不上燃油车。
人们在拥抱新能源汽车之前,对汽车的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车型如何,车辆的安全性仍然是一个不可分割的话题。
作为电动汽车,它希望作为燃料汽车具有非常高的安全性;现阶段技术水平还达不到标准,很多车企都标榜纯电动车特别安全。
当然,从某种角度来说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从电动汽车的碰撞、进水、高温等方面来看,它仍然给电动汽车带来了安全性,影响很大。
其中,动力电池的化学特性使得纯电动汽车的安全性能较传统燃油汽车大打折扣。我们会在新闻中发现,电动汽车一旦发生碰撞起火,燃烧起来就停不下来。比如三元锂电池就很怕碰撞和刺穿。
电池会因短路问题产生大功率放电,泄漏的电解液会因大功率放电产生的热量而爆炸起火;燃油车无需担心这个问题,既没有电池的束缚,也没有特别需要处理的地方。此外,经过百年发展的燃油车,在安全性方面都有自己的系统和解决方案。
2024-04-30 18:36:29
2024-03-23 10:41:41
2024-03-16 03:29:10
2024-04-14 17:24:19
2024-04-11 19:25:05
2024-04-29 17:2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