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30 15:52:54 | 找车网
文:张浩然 朱耘
ID:BMR2004
7月30日上午,上海市浦东新区临港大道发生一起严重交通事故,一辆蔚来EC6撞击石墩后车辆损毁严重并发生自燃,车主不幸遇难。
蔚来EC6现场起火图片,图源:车讯网
事件发生后,蔚来 汽车 上海区总经理夏庆华第一时间做了回应:“我和同事都在现场,根据受损车辆初步判断,电池包基本完好。”然而,也正是这样的回应引起了网友的热议与质疑,此时事故还在进一步调查中,尚没有结论,蔚来却急于说电池包基本完好,有“甩锅”之嫌。
蔚来高管的回应,图源:蔚来APP
这起事故的车辆是蔚来旗下EC6纯电动轿跑SUV,也是第三款量产车型。新车于2020年7月正式上市,9月开始交付。此款车分为EC6运动版、性能版和签名版,售价在36.8万元 46.8万元,续航里程615km,搭载100kWh电池包。
蔚来EC6,图源:蔚来 汽车 官网
目前事故原因调查的结果如何?蔚来 汽车 会受到怎样的影响?此前,蔚来确实因电池模组问题召回过 汽车 ,如今蔚来 汽车 在电池安全上还存在什么不足吗?对于车主的人身安全有哪些保障?
撞车起火,车主罹难
从现场的视频及照片来看,此次起火的蔚来 汽车 整个车身前半部分燃烧剧烈,现场图片上可以看出车身前半部分已经被烧毁,有网友感叹,如果不说车主身亡甚至以为车主已经逃生。而车身后半部分却相对比较完整。
蔚来EC6燃烧后的现场,图源:车讯网
万春雷指出,此次事故涉及到比较多的数据,比如刹车速度、加速度、安全气囊是否弹出等数据,这些在蔚来的后台都是可以查到的。所以这种被动的安全保护在匹配的加速度之下,会产生什么样的效果,需要蔚来透露。
“起火肯定是需要做技术优化的,撞车可以把它撞瘪,但是起火相关的安全应对措施就不一样了,比如撞得很严重但是没有起火,车主只是晕厥了也不至于短时间之内被烧死,所以说撞得厉害和起火是两个不同严重程度的事情,无论如何,起火肯定是不可接受的。”万春雷表示。
万春雷进一步分析指出,碰撞起火与电池的断电机制、保护机制、电池位置,尤其是小电池的位置有很大关系,与这些前面的灯、电机、电控系统、断电保护机制的及时性、有效性有很大关系。而且这种大量的铝合金车架、大量的塑料件用在车的前面,只要一起火,都是非常容易引起快速燃烧的,救人的时间就会缩短很多或者几乎不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蔚来 汽车 第一次发生起火燃烧事件,2019年4月22日,西安蔚来授权服务中心一辆正在维修中的ES8发生燃烧;2019年5月16日,上海嘉定区安亭镇一居民小区一辆蔚来ES8在充电时发生自燃;2019年6月14日,武汉的一辆蔚来ES8起火自燃。最终,蔚来 汽车 由于ES8的电池模组存在安全隐患向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备案召回了4803辆ES8车型。
而此次不同的是,这起蔚来 汽车 EC6撞车起火事件,造成了车主身亡。在蔚来APP的评论区中,用户都希望尽快找到起火原因。
蔚来APP内起火事件的相关评论,图源:蔚来APP
机械滥用可以破坏隔膜引发内短路,进而导致电池发生热失控;过充和过放条件下的电滥用能够引起电池内部的各种副反应,导致电池局部过热,引发热失控;外短路是一种非正常状态下电池的极速放电情况,超高电流将导致电池热量累积严重,甚至极耳熔断(电池是分正负极的,极耳就是从电芯中将正负极引出来的金属导电体。通俗地说,电池正负两极的耳朵是进行充放电时的接触点,这个接触点的电流密度大,是整个电池容易发生熔断的地方。)和热失控;热滥用条件下,电池局部温度过热,引起电池内部隔膜收缩、崩溃,导致内短路和热失控的发生。
除了以上诱因,老化也是引发热失控事故的原因之一。老化对于锂离子电池安全性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金属枝晶的生长上,随着循环次数的増加和生产过程中混入的杂质微粒的诱导,不良副反应形成的锂枝晶等尖锐物体容易刺穿隔膜,导致微观内短路的发生。(虽然金属电池应用已经很普遍,但长期以来,阳极上的枝晶生长是影响金属电池安全性和稳定性的根本问题之一。枝晶的形成是电池重复充电和放电后金属积淀不均匀造成的。电池使用时间长了以后,金属晶簇可能很长,形状类似树枝,有时能够穿透电极隔离膜,从而造成电池短路。)
图源:浙江大学动力机械及车辆工程研究所副所长熊树生提供
对于蔚来此次事件,熊树生表示从照片上看火势很大,车辆前半部分已经彻底损毁,乘员舱完全塌陷、前引擎盖、A柱甚至前侧双车门都“不见踪影”,基本可以判断是烧毁导致。目前,尚不能完全确定这辆EC6是否是因为电池组受损导致的起火,还是碰撞后起火的时间,具体事故原因仍在调查中。火焰基本集中在头部,蔚来高管说不是电池引起的,电池包基本完好,应该就是根据这个现象判断的。
熊树生同时指出,蔚来 汽车 采用全铝车身,即便电池组完整只是线路短路引起的火灾,火势应该不会蔓延得这么快,进而整个车头都已经损毁。也可能这个碰撞不一定把电池包破坏,但是让整个车辆发生短路了,瞬间大电流产生了大量的热量,产生热失控。火焰通过前面破损的部位往上冒也有可能,因为车身的中间部分没断,电池上面护盖层、保护层是完好的,也可能是电池着火之后从下面绕过车头着火。现在不好说原因,一切需要等最后的检查结果。本次事件不能肯定电池有没有发生问题,虽然火势很大,但是着火位置电池那里并没有明显看到,不能确定是不是电池自燃爆炸。
汽车 行业知名评论人钟师分析指出,此次撞车起火事件,车主身亡是否直接由燃烧导致还有待调查,这需要依据当时车主的逃生状态而定,有可能是 汽车 的猛烈撞击导致车主晕过去或者被夹住而无法逃生。正常来说,电池即便燃烧也是有一定过程的,是一节一节燃烧,这个时间一般来说足够车主逃生。而这也需要配合蔚来后台的数据,看车主最后的行车数据是怎样的情况来进行判断。目前需要等待交通管理部门的认定。
对于此次事件,蔚来 汽车 方面也表示会积极配合调查。对于事故调查的标准,熊树生表示,电动 汽车 有一条比较重要的标准,就是电池包发生热失控车主要有5分钟的逃生时间。但是蔚来此次碰撞自燃事件如果不是电池包着火引起的就可以不遵守这一条。所以这起事件一是交通管理部门的认定,另外就是专家组如 汽车 专家、电池专家、物化专家、能源专家等对起火原因的认定,对这个事件的认定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同时,熊树生也表示事故认定也比较难,因为如果烧得很严重,没有什么证据了,就很难判断到底是什么原因。如果只是车前舱烧毁还是可以判断的,可以把车子拆解开去看动力电池的情况,看看电池组有没有自燃等,这样也可以做一些判断,如果完全烧毁就很难判断了。
万春雷指出,关于燃烧之后产品的鉴定,比如痕迹的鉴定,车轮痕迹、刹车痕迹、碰撞痕迹,残骸的鉴定,这些都是需要由专业机构来做,应该还会涉及到司法调查、司法勘验等程序支持。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蔚来股市波动?
此前,蔚来 汽车 陷入“座椅风波”,过去几个月来,多位车主在公开平台上投诉,蔚来的座椅存在设计缺陷,有不少车主声称,开蔚来的车让他们的腰部与脊椎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
图源:车质网
5月23日和7月18日,蔚来组织了两场针对座椅改进方案的沟通会,一次线上一次线下。在合肥举行的线下沟通会上,蔚来发布了关于座椅舒适体验与个性化方案的雏形。但是令部分车主不满的是,蔚来同时公布了付费的方案,并称此举是为了筛选真正有需要的用户。
蔚来 汽车 为ES8、ES6和EC6用户都提供了座盆角度调整、主驾坐垫调整、座椅调软以及头枕调整等个性化选项,如果连同主驾、副驾以及二排座椅全部升级,ES8用户需要花费2800元,ES6和EC6用户则要花费3000元。
关于座椅设计问题,钟师表示,这是一个市场问题,设计不合理是完全有可能的,但是从合同的角度、商业条款的角度,买完车以后不管合理不合理,只能在以后的产品里改善。已经卖出的东西,按理说没有这个义务,因为这个不属于召回,也不在三包范围,只能说舒适性不够。从法律角度看没有这个义务,但是从市场角度看确实要去改善,这要看蔚来的观点,蔚来号称是用户导向型企业,对其来说用户的满意度是最主要的。这同时涉及到商业利益问题,全部换座椅的话对蔚来也是一笔开销。
图源:东方财富网
2019年,由于蔚来 汽车 ES8发生三起自燃事件,电池模组存在安全隐患而召回了4803辆ES8车型,这是中国造车新势力的第一例召回。也正是这些自燃事件导致蔚来股价下跌,之后随着新能源大火,以及一些资本的支持,蔚来 汽车 的产销量不断上涨,股价也开始逐步回升。蔚来 汽车 目前总市值为738.8亿美元。
钟师认为,此次起火事件可能会引起蔚来 汽车 的股价下跌,蔚来现在能做的就是积极配合调查。
电池安全如何保障?
自电动 汽车 问世以来,起火燃烧事故时有发生,而这也成为了众所周知的事情,但此次车主身亡事件,加深了人们对使用新能源 汽车 的担忧。新能源 汽车 的充电与电池安全问题涉及到用户的生命安全,那么,新能源 汽车 存在着哪些安全隐患,新能源 汽车 企业在电池安全方面可以做哪些努力?
熊树生表示,随着整体能量密度的不断提高和制造成本的降低,以热失控为特征的锂离子动力电池安全事故频发,严重威胁着乘客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电池在充放电的过程中会产生热量,这些热量如果不能及时处理,温度就会越来越高,温度一旦达到热失控的临界点,就会引发热失控自燃爆炸。当锂离子动力电池发生热失控时,其最直接的表现是温度的急剧上升,同时伴随有起火、爆炸等极端情况。在热失控发生瞬间,电池破裂,可燃性气体和电池内部的有机组分被内短路引发的高温点燃,引发更加剧烈的燃烧反应。此次蔚来 汽车 碰撞起火事件,从现场视频看只有十几秒,消防人员基本没有时间去现场将大火扑灭。从热失控到整个自燃爆炸国家标准是5分钟,这5分钟是留给车主逃生的。找车网
对于新能源车企在电池安全方面该如何努力,熊树生坦言,新能源 汽车 以现有的动力电池和现有的技术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现在能做的就是怎么样尽量减少这些安全隐患,让它更安全一点。因为本身这种动力电池从其原理、结构各方面就决定了其相对容易发生热失控、自燃爆炸这种现象,新能源 汽车 推出来以后,自燃爆炸事故基本上就没有断过,特斯拉、比亚迪、理想等都有,此次事件影响最大的就是车主身亡。
“新能源 汽车 的电池一是因为追求高的续航里程、高的能量密度,所以电池越用越多,二是乘用车的空间有限又要求电池的体积比较小,所以使得电池自燃的危险性增高。能够采取的安全措施比较有限,主要就是做好热管理系统、做好预警系统、采取限制电流等一些手段来确保它的安全性。”熊树生表示。
熊树生指出,电池自燃主要是由于热失控,放电电流过大危险,充电过程更危险,还有碰撞极易造成物理性的损坏、电解液泄漏、短路等,如果发生事故,基本上最后呈现的结果就是热失控、热自燃、热爆炸。
起火燃烧、车主身亡的事件对于接下来新能源 汽车 整体市场的发展有怎样的影响?熊树生表示,影响是有的,但是也不是完全说新能源 汽车 市场就不行,这个事情应该让不管是电池厂还是整车厂,更加注重安全问题,而不是一味追求动力性、续航里程这些指标,应该引起全行业的重视,最基本的是先保障 汽车 的安全,在安全基础上再去发展其他方面。
钟师同时指出,新能源 汽车 在电池安全方面也一直在努力。安全性是市场竞争的一个重要因素,新能源 汽车 所有的厂家包括研发部门都会花很多精力去研究电池安全性,但把安全隐患降到最低的同时还要保障安全和性能,也是需要一定时间的。
撰文 / 吴 静 编辑 / 张 南 设计 / 赵浩然
电动化时代的到来,直接改变了汽车市场竞争的底层逻辑。上百年来,传统燃油车建立的“护城河”正在被一点点瓦解。在这个急剧变革的时代,内燃机一度被毫不留情地被比作“功能机”、“诺基亚”等代表过时与落后的标签,新能源车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新能源市场的启动得益于以五菱
宏光MINIEV
为代表的代步车市场和以
特斯拉
、
蔚来
为代表的三四十万元中高端电动车市场的真正启动。此后,随着
比亚迪
等自主品牌的热销,新能源汽车开始向10万~20万元级别的市场渗透。也是自此开始,新能源车经历了几年高速发展后,市场结构开始加速从“哑铃型”向“纺锤型”转变。
按照一般将起售价50万元以上级别的车定义为豪华车,而在这一量级的市场上,豪华电动车的市场格局的竞争,还远未像主流市场竞争那般激烈。
打造豪华电动车,还有机会吗?答案几乎是肯定的。
豪华电动车的市场机会
没有哪个汽车市场能像中国这样,竞争如此激烈却也充满机遇。
当市场竞争格局还尚未完全固化,这也意味着,只要新生品牌能准确定位消费人群,精确捕捉到细分市场的消费需求且能很好地满足它,它便能在激烈的竞争市场为自己夺得一席之地。过往的诸多新生品牌都证明了这一点。比如蔚来、理想和高合。
假使没有电动化时代的到来,或许中国汽车市场不会有现在这般如此波澜壮阔的发展。这一切的机遇都来源于电动化。
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705.8万辆和688.7万辆,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其中,中国汽车市场新能源车渗透率将近30%,深知有乐观者预计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将攀升至70%。
快速增长的中国豪华车市场正在成为全球豪华车市场增长的关键引擎。相关数据显示,预计2030年,中国售价50万元以上的豪华乘用车市场规模将快速增长到190万辆,其中,豪华电动车渗透率将提升至67%。从2025年开始,中国豪华车市场将以平均年复合增长率接近20%的速度进入S曲线的高增长阶段,2025-2030年将是豪华车市场的最佳窗口期。
这是市场需求端和供给端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来看需求端。
其一,高净值和超高净值人群的规模不断扩大。
图片来自奥纬咨询
根据莱坊(KnightFrank)发布的2022年世界财富报告》,全球高净值人群规模已达7000万,预计到2026年将超过1亿。此外,超高净值人群(即拥有3000万美元或以上净资产)规模预计将从2021年的61万人增加到2026年的超78万人,年复合增长率超过5%。这两大群体拥有强大的消费实力,其规模的持续扩大无疑将豪华电动车市场达到新高度。
其二,高端新能源用户来自豪华与合资车企的增换购比例更高。调查数据显示,高端新能源用户以增购/换购为主,上一辆主要来自于豪华与合资的燃油车用户。
对此,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认为,传统高端品牌的优势主要还是在燃油车领域,跨国品牌虽有百年品牌积淀和基础,但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并未到消费者的认可,反而是国内以高端新能源汽车为主的中国品牌获得了市场的接受,成为“新高端品牌”。
其三,在电动化、智能化趋势下,中国豪华品牌消费者对产品的关注焦点逐渐从内燃机技术、动力总成调教等转移到智能化领域。可以说,豪华在新的时代有了新的定义,传统豪华品牌的护城河变浅了。
对于内燃机市场红利的执着,使得传统豪华品牌在电动化、智能座舱、智能驾驶等方面落后于新创车企,与此同时,得益于对汽车四化不遗余力的投入,中国新创车企用户认知快速提升,这也是中国高端新能源用户品牌偏好新创车企的重要原因。
再来看供给端。
首先是资本的供给。近年来,致力于汽车四化发展的车企更容易获得资本市场和投资机构的青睐。据测算,2022年,针对电动车相关领域企业的投资将达到2000亿美元以上;到2025年前的年复合增长率预计将达到20%。
其次是在智能电动时代下,汽车行业面临新一轮颠覆性技术变革。
当前,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浪潮如火如荼,传统汽车供应链以传统生产制造为核心逐步往软件智能场景化体验和移动出行服务不断延伸。随着800V高压快充时代的来临和充电桩数量等基础设施的日益完善,新能源汽车时代也将加速到来。
最后是豪华电动车市场参与者不断增加。2022年下半年到2023年上半年,
东风
集团的
猛士
、
BeyonCa
宾理汽车及“
仰望
”品牌相继发布,中国新能源品牌开始发力50万-100万元价格段的新能源豪华车市。
这表明,新创车企和中国品牌已经在主流市场中用销量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他们开始推动品牌向上,凭借对用户的洞察和对创新技术的应用,不断谋求在高端豪华市场中掌握话语权。
这是一场硬仗,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自主品牌能否拿下豪华电动车的产业制高点,决定了中国汽车行业换道超车战略能否真正成功,也是“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的一个重要标志。
如何打造一辆豪华电动车
当我们在谈论豪华的时候,我们到底在谈论什么?
豪华感某种程度上就像一个金字塔,它是从设计到工艺,再到细节和品质一层一层的累积。任何一个环节的缺失,豪华感便无从谈起。
对于高端豪华电动车而言,经典设计,精致工艺、智能体验,以及生态服务所带来的独特豪华价值,四者缺一不可。
说设计是一个豪华汽车品牌的灵魂也不为过。我们细数世界上任何一个知名豪华汽车品牌的时,他们的一个共同点就是拥有自己独一无二、经典流传的设计风格。汽车形态会随着时代的潮流不断更迭,但经典的设计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作为跑车界的标志性车型,
保时捷911
一直以其经典外观和出色性能闻名。其兼具力量感和
优雅
气质的设计,成为永恒的经典之作。50年时间,7代车型,不管外观还是内饰,设计越来越
现代
,但风格始终没有变,蛙眼,肥臀,后置后驱水平对置6缸发动机,都已经成为了911的标志。
此外,对于豪华车来说,无论是高辨识度的品牌logo,还是精致优雅的外观,抑或是后排的乘坐感,他们几乎都能带给消费者更极致的体验。
其次是精致工艺。
调查数据显示,相比主流品牌的消费者,豪华品牌消费者依然更在意一些传统豪华特性与功能,如品牌音响、内饰设计、后排座椅功能等传统豪华特性的排名均高于主流品牌。豪华品牌消费者对于豪华内饰的支付意愿高于整体,而一些提升豪华感受的配置,如品牌音响、座舱氛围灯,在豪华市场则更有溢价能力,消费者愿意支付的金额比整体高1-2个档次。
对于一个豪华品牌来说,只有精益求精才能成就极致的豪华。
以Bentley
宾利
为例。宾利汽车英国克鲁总部工厂拥有一个严格把控 温度与光照环境的计量检测车间,该车间配备的高端精密测量仪器可达到航天机构或大学科学实验室水准。通过精密仪器测量,从皮革纹理到汽缸内径的规格尺寸,宾利的测量精度可达微米级,人类的发丝直径约为17微米至150微米,而部分宾利汽车的零部件公差值需要小于1微米。
再次,电动车、智能化时代,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成为“新豪华”与生俱来的标配。
车企除了需要在豪华风格及特性上继续保持燃油车的传统优势,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其也需要从原先交互方式以机械按钮为主、功能简单的电子座舱向注重多维交互、充满黑科技的智能座舱转变,且在智能驾驶技术的加持下,打造与以往完全不同的豪华车智能体验。
最后,是围绕用户的生态服务带来的独特豪华价值。
汽车不仅仅是一个代步工具,更将进化成一个移动的智能空间和场景生态服务体验终端。从长远来看,智能汽车是继智能手机之后的第二大互联生态和服务集成,成为工作、生活、娱乐的新载体。这意味着品牌要以用户为导向,打造全生命周期、长链条的车之内、车之外的服务。
而随着ChatGPT人工智能神经网络算法以及英伟达GPU技术地不断提升,未来豪华车在车之内的人机交互体验和车之外的个性化服务体验还将会得到大幅提升。
而想要从零到一打造豪华电动车,仅仅满足了定义电动豪华车的四要素还不够,还需要满足打造豪华电动车的四大能力——技术路径和标准、供应链资源、产品规划和品牌运营。
第一,是技术路径和标准。
其中包括两方面:一是平台化/模块化开发战略。豪华品牌往往基于成熟的平台来进行车辆研发,并通过模块化战略快速将差异化产品推向市场,从而实现研发工作的降本增效。模块化的核心,也就是同平台跨车型最大化共享零部件的实现,是一项繁复的系统工程,对研发团队要求极高。从
大众
到宾利,从
丰田
到
雷克萨斯
,从
日产
到
英菲尼迪
,几乎所有的主流车企都会在已有的大平台下孵化高端品牌。二是豪华车质量管理体系和标准。一个豪华车的诞生需要从设计、研发到生产、测试等全过程严格把控。
第二,是供应链资源。
其中包括国内供应链成本管理和国际豪华车零部件供应商的资源管理两方面。一般而言,中国汽车供应链强,则中国汽车强。对于一个车企来说同样如此,一个车企只有具备对供应链的强大把控能力,其市场抗风险能力和竞争力才会真正强大,产品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是产品规划能力。
能不能根据市场变化、技术发展、客户需求、竞争对手情况、以及公司自身的情况和发展方向,制定出可以把握市场机会、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的
远景
目标,包括产品类别、结构、定位,产品的组合和生命周期规划等,这非常考验造车团队战略远见和应变能力。
第四,是品牌运营能力。
豪华车与大众车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品牌溢价。可以说,品牌是企业乃至国家竞争力的综合体现。我国制造业在很长一段时间,一直背负着“制造大而不强、产品全而不精、品牌多而不优”的隐衷,在国际市场,往往只见中国产品,而鲜见中国品牌。因此,品牌运营也是打造豪华车所要具备的关键能力。
谁具备打造豪华智能电动车的能力
显然,豪华电动车不是想造就能造。
细数中国汽车市场,有能力打造豪华电动车的新能源车企并不多。除了已经在豪华车领域占有一席之地的蔚来汽车、售价触及80万元的高合汽车,近段时间以来,中国汽车企业已经将目光聚焦到百万元级别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比如比亚迪推出的高端品牌仰望和直接定位豪华智能电动车的BeyonCa宾理汽车。
作为专注于高端电动汽车领域的品牌,高合凭借科技豪华的标签在市场上崭露头角。
从团队角度看,高合汽车的管理团队具备国际化特色与高效率。以高合汽车的创始人丁磊为例,他既有传统车企管理层的丰富阅历,也曾在政府部门任职,这就决定了其不仅具备丰富的造车经验,也有更广阔的宏观视角来审视他的造车路径。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汽车商业评论,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找车网(https://www.snzqc.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全球负极材料龙头,贝特瑞如何助力新能源汽车跑得更远?的相关内容。
[ 亿欧导读 ]?随着消费者对锂电池续航能力、安全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所有正负极材料供应商都将是考验,而贝特瑞正在筑起属于自己的技术壁垒,引领全球电极材料产业。
撰文丨乔浩然
编辑丨杨阳
2019年,三位锂电池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化学奖,因为他们用锂电池重新“定义”了人类生活。
从最早应用于心脏起搏器,到如今手机、笔记本、家用小电器以及电动汽车所使用的动力源都是锂电池,它已经深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而作为锂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负极必不可少,它们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锂电池的“带电量”。
贝特瑞(835185)深耕于锂电池材料领域,目前已是锂电池负极材料的世界龙头。近几年,其业务规模实现超高速增长,2015年至2018年,其营收规模从15亿元增长至41亿元,复合年均增长率接近40%,净利润也从1.77亿元增至4.83亿元。
不仅如此,贝特瑞还与三星、LG、松下、比亚迪(002594)、宁德时代(300750)等全球顶级锂电池生产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随着下游市场对锂电池的要求越来越高,当前主流正、负极材料已经达到物理极限,新一代材料呼之欲出,上游锂电材料供应商们也纷纷提前布局,为未来“埋单”。如此局势下,贝特瑞的产能还会继续领跑全球吗?它能否在未来技术变革中避免被淘汰的危险?
负极材料世界第一
如果将锂电池拆分开来,它并不复杂,主要由四种材料组成:正极、负极、电解质和隔膜。
虽然看似简单,但每种材料都“暗藏玄机”。
以负极材料为例,它是锂电池充电时储存锂的主体,占到锂电池成本的10%-15%左右。目前,石墨类材料是锂电池负极材料的主流,可分为天然石墨和人造石墨。
早在十多年前,我国负极材料市场一直被日本企业垄断,虽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天然石墨资源,但受制于技术这项短板,只能以低廉的价格出口鳞片石墨等原材料,之后再通过数倍的价格进口天然石墨电极。
以天然石墨负极材料起家的贝特瑞,用了短短10年就成为负极材料领域的全球第一并保持至今,市场占有率超过25%。其产品也不再只是起初的天然石墨电极材料,还包括人造石墨电极、硅系复合电极等一系列负极材料。负极材料业务也成为贝特瑞当前的营收支柱,2018年营收23.5亿元,占总营收的60%。
而这一切的背后都离不开贝特瑞对研发的持续投入。
目前贝特瑞新能源技术研究院不仅是国家级技术中心,而且是新能源材料领域全球规模最大的研究院之一,这一研究院早在10年前就已经建成。
不仅如此,贝特瑞至今还保持着较高水平的研发投入,每年研发投入占比在5%左右,虽然看似不高,但它并没有被总营收的快速增长所落下,2018年其研发投入金额达到1.84亿元,同比增长43%。
在这个以技术见长的领域,持续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将为贝特瑞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眼下,研发投入已经部分兑现,比容量更高的“硅碳负极材料”就是其中之一。
比容量是电极的重要性能指标,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锂电池的能量密度。通俗理解“能量密度”,即为一个“水杯”能装下多少水,它也决定了产品的续航时间或续航里程。
而硅碳负极材料的比容量可以达到天然石墨电极、人工石墨电极的数倍,其在锂电池中应用将大幅提升能量密度上限。这一应用也被全球新能源汽车霸主特斯拉所使用,其车型Model 3的动力电池中就用了硅碳负极材料。
目前,贝特瑞的硅碳负极已经实现量产,拥有1000吨/年的产能,并向松下等海外客户供应,它也是国内唯一拥有硅碳负极海外订单的企业。
随着下游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要求不断提高,采用硅碳负极材料的锂电池已经开始初具规模化,它的发展也已成为大势所趋,等到技术稳定,规模化达到一定程度,作为硅碳负极材料生产商的贝特瑞将占据先发优势。
正极材料再称雄
事实上,正极材料也是贝特瑞目前的主营业务。从最初担心负极材料触顶“天花板”而选择横向拓展,到如今,正极材料已经成为贝特瑞的第二营收支柱,这标志着贝特瑞成功切入到价值更高的锂电池正极领域。
2018年其正极材料业务营收9.36亿元,占总营收的24.6%。市场排名上,其磷酸铁锂正极成功跻身国内前三,仅次于比亚迪和安达科技。目前市场上主流的正极材料为磷酸铁锂(LFP)和三元材料,其价格也比负极材料更贵,能占到锂电池成本的40%左右。
如果说,负极决定了锂电池能量密度的上限,那么它的下限则由正极材料决定。
以磷酸铁锂为例,其理论比容量只有160mAh/g,而石墨负极则能达到370mAh/g。一只水桶能装多少水取决于它最短的那块木板,正极就是那块最短的木板。
近几年,新能源汽车发展迅猛,目前已成为锂电池最大的下游应用领域。在享受下游放量所带来的“美味蛋糕”的同时,一系列难题也应运而生,首当其冲的就是能量密度,没有消费者满足于一辆“充电2小时,驾驶五分钟”的电动车,增加能量密度,提升续航里程已是大势所趋。
采用更高比容量的高镍三元正极材料就成为动力电池制造商们提升能量密度的重要手段,贝特瑞也凭借强大的研发能力,在三元材料发力,成为国内少数能够同时量产磷酸铁锂和高镍三元正极材料的企业。
受益车企电动化浪潮
作为电动汽车的“心脏”,动力电池也是电动汽车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并且占据着一辆电动汽车接近一半的成本。
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带动下,动力电池过去十年迎来爆发式增长,2009-2018年,国内装机量从0.03GWh增至57GWh,增长超千倍。
然而,2019年下半年,在补贴退坡以及车市“寒冬”的双重影响下,销量连续增长了10年的新能源汽车也迎来了首次下跌。据中汽协数据显示,2019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124.2万辆和120.6万辆,同比下降2.3%和4.0%。
这无疑给势头正盛的新能源汽车产业泼了一盆冷水,身处产业链上游的贝特瑞也不能独善其身。但是,在全球各国都在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传统车企纷纷进行电动化转型的大趋势下,短暂的波动就显得无伤大雅了。
新能源汽车以节能、环保成为全球各国重点发展的产业。如今,挪威、芬兰、德国、英国、法国分别宣布在 2025 年至2040 年期间开始全面禁售燃油车。与此同时,2020年中国海南省也正式发布了通告,将在2030年实现全面禁售燃油车。
众多汽车品牌也相继公布停止销售燃油车的时间计划。大众汽车计划在2030年实现所有车型电动化,传统燃油车彻底停止销售;2017年,长安汽车提出2025年停止销售传统燃油车的计划;北汽也表示将于2025年在中国境内全面停止生产和销售自主品牌传统燃油乘用车。
在“禁燃”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将逐步接手这个万亿级别的市场,电动化将成为所有传统车企的必经之路。
以德系三兄弟BBA为例,奔驰、宝马、奥迪都选择了“all in”电动化,到2022年,奔驰的全部车型都将有电动版,而奥迪和宝马则是将在2025年前分别推出20款和12款电动车型。
而这些传统车企的新能源电池供应都离不开LG、松下、三星、宁德时代、日立等全球顶级电池生产商,作为这些生产商的电极材料供应商,贝特瑞的营收规模将继续增长。
不仅如此,新能源汽车只是锂电池的一个应用领域,锂电池在消费电子领域也应用十分广泛。
以智能手机为例,2018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为4.7亿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4.7亿部,同比增长9.3%和2.1%,虽然已是存量市场的智能手机产业增幅并不大,但同样会给上游带来收益增长。
而接下来,由5G等新型信息技术带来的“换机潮”将再次带动锂电池行业的发展。
广泛的应用领域以及巨大的需求量,让锂电池市场的“天花板”不断增高,并且在未来很长的时间里都将保持较高的增速,作为上游供应商的贝特瑞也将随着市场的上行而获利。随着消费者对锂电池续航能力、安全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对所有正负极材料供应商都将是考验,而贝特瑞正在筑起属于自己的技术壁垒,引领全球电极材料产业。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中国十大新能源汽车排名?新能源汽车十大名牌如下:一、特斯拉特斯拉创建于2003年,全球知名豪华电动轿车品牌,以制造纯电动汽车为主。特斯拉于2012年设计发布了世界上第一款纯电动豪华轿车 ModelS,以出众的安全效率、性能优异,续航里程而闻名。二、蔚来蔚来汽车创立于2014年,由顶尖互联网企业和企业家联合创建,为全球化的智能电动汽车品牌,于2018年美国纽交所上
“全球首款智能亲子车”?极狐汽车考拉真材实料看得见!毫不夸张的讲,极狐汽车的“考拉”成为了年轻父母圈的热门话题。究其原因,这款车在解决带孩子出行问题上表现得格外出色,让新手父母和有两个孩子的家庭重新审视了家庭出行的方式。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预售订单已经超过了5200台,极狐汽车考拉正在重新定义“家用车”的概念。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作为消费者的我们会认识到,极狐汽车考拉为“家用车
新能源汽车电池材料有哪些到2019年,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有两种:高速电动车用锂离子电池和低速电动车用铅酸电池。当然,使用氢燃料电池、铝空气体电池、液流电池、石墨烯电池等的电动汽车还是少数。我们来谈谈两种常见的电池:1.锂离子电池主要包括磷酸亚铁锂、锰酸锂和三元锂电池。其特点是功率密度和能量密度高,价格高,充电慢。一般用于高端定位车辆,比如特斯拉。2.与锂离子电池相比,铅
特斯拉的潜力到底如何?为何会成为不少巨头的心头好?特斯拉现在的潜力可以说是很大的。因为特斯拉现在的价格和质量都是让人非常喜欢的,而且特斯拉现在要发展的方向也有很多,选择也就有很多,所以就是有挺大潜力的。01.特斯拉要准备推出拼车的APP。特斯拉经过研究拼车领域的现状和发展潜力,就选择了对拼车领域进行进入。特斯拉决定要发展开发拼车软件是对拼车人员的一个好的现象,拼车人员也会很赞同
奇瑞汽车发布新能源战略新技术新品牌新产品干货满满周五,北京,2023奇瑞汽车新能源之夜,奇瑞集团发布在新能源领域的新战略、新技术、新品牌、新产品,涉及奇瑞、星途、捷途、iCAR四大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技术成果和规划,这也标志着奇瑞集团拥抱新能源,实现新能源、智能化赛道的加速布局的决心和勇气。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张国忠表示,用户是伙伴更是朋友,高手在民间,我们
储能+特斯拉+新能源+锂电池+石墨烯!石墨负极出货量多年全球第一①储能+特斯拉+新能源汽车+锂电池+石墨烯!全球锂电负极龙头深度绑定宁德时代,石墨负极出货量多年全球第一,投建10万吨相关项目;②机构预估今明两年净利均翻番!这家细分龙头25亿元投建10万吨锂电负极材料项目,供货宁德时代和比亚迪,产品应用于动力、消费和储能锂电池。【重点公告解读】中国宝安:拟投建人造石墨负极材
目前中国各个省汽车销售排行榜排名厂商品牌车型销量1一汽丰田丰田卡罗拉151222比亚迪汽车比亚迪F3147303上海通用别克凯越145834北京现代现代悦动138875奇瑞汽车奇瑞QQ127556一汽大众大众捷达125867天津一汽夏利夏利119688北京现代现代伊兰特107779吉利汽车吉利自由舰969410广州本田本田雅阁853611上海大众大
领跑新能源汽车t03如何充电对于电动车,浅充浅放对电池都好,电量剩余百分之二十到百分之三十左右就进行充电,充到80%电量。优先使用慢充,一周慢充到满电百分之百,电车内部系统更稳定。如果慢充不方便,使用快充也没关系,电池寿命都有保障的。一般在城市里上班,来回50公里,一周充一次也就差不多够了。新能源简介新能源又称非常规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指刚开始开发利用
2024-03-15 02:55:34
2024-05-21 00:31:51
2024-03-23 10:41:41
2024-06-15 00:53:42
2024-06-17 18:15:37
2023-09-13 23:20:34